现如今火锅店供应了一百多家,出了问题这些人找来,后续的麻烦不可估量。
胤禛对于店里的饮食一直很严谨,每一道工序都有人严厉监督,就怕出现纰漏,这几年一直也没有这些问题,这一回是第一回 。
在这里面的人都是胤禛的亲信,还有专门懂医术的人看过,相克的食物都有备注,便是中毒如果不是意外,那就是有人陷害。
此时必须差个一清二楚,交给官差衙门最合适。
“就怕有人故意寻事,衙门那边也要好生盯紧了,免得有人存心陷害。”胤禛小声说道。
“下官也是这样想的,只是这下面有人阻扰,瞧着像是大爷那边的人……”
费德兴正要说这事,那仆人他看着不正常,眼睛看着贼眉鼠眼的。
出事后费德兴带人来得快,衙门没来人竟然有人想进后厨。
那人被阻挠后混入人群,费德兴今日看到了那人接触了直亲王府上的管家。
“苏培盛,去报案,这边先停业封起来,来拿配料的人都等事情解决了在说,在门外贴个告示,不管什么谣言先不要管它,有什么等衙门的结果,看紧我们自己的人不要让下面的人乱了分寸。”
胤禛眼睛一眯,当下对着苏培盛吩咐道。
“找到那人不要打草惊蛇,看接下来那人有什么动作,监视着那个仆人,看看有没有人在背后指使!”
“是。”
胤禛这边想着走正常程序,由官府出面,但是有心人却不同意。
那供应商的仆人却道要等当家主母来了才能动尸体,主母同意才能验尸。
而且那人还对外散播谣言,说是火锅店里吃死了人,如果强行动了尸体就是以权压人。
本来看了告示众人想着等着结果,这谣言一传出去就风向不对了。
胤禛知道这是冲着店里来的,本想压一压消息,想了一下索性把事情闹大了,根本没管那些谣言。
这件事闹得很大,早朝的时候康熙都听说了。
朝中竟然有大臣参雍亲王从商,店里闹出人命,不协商赔偿竟然想以权压人,受害人的家人都见不到受害人的尸体。
胤禛看了眼胤褆,道了声:
“这是有人故意陷害,然后散播不实谣言!”
“无风不起浪,这死了人是事实,何况那火锅店确实是记在雍亲王名下的产业!”
朝中一位大人站出来义正言辞的说道。
“郑大人这么说是说本王名下有产业是不对?还是不能?”
胤禛板着脸淡淡的开口。
他并不担心从商这件事会被人做文章。
胤禟当初闹着从商朝中多少人都知道,皇阿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其他人未必不知道。
而且现在那店现在给国库带来的收入,皇阿玛也不会允许有人作妖。
果然康熙扫了一眼下面的人开口说道:
“这死了人要查也必须严查,不过这火锅店这事朕知道,胤禟也有份在里面,就是胤礽也有,这是他们在朕这里打了招呼赚点零花钱用的,毕竟一大家子的人要养。”
零花钱?这可不是一点零花钱,现如今这火锅店可是饮食界最大的一个店,开遍了大清各地,加盟商上百家,这零花钱都富可敌国好不好?他们中间谁不眼红?谁没有在里面粘上一点油水?
国库可是吃的最多的,虽然外人不知道,康熙可不能让人坏了这火锅店的名誉。
“爱卿们虽说在朝为官,朕谁没有明面上支持,但是你们自己心里多少有数,朕并没有太过于苛刻到你们不能赚点小钱。”
“是啊,皇上仁慈,臣等铭记在心,只得更加忠心耿耿为朝廷效劳。”
朝中大臣附和着康熙的话表忠心。
他们也从商的,谁家没有几个小铺子,或者茶馆,当铺什么的?
这些都是为了养家糊口,这年头贪污查得紧,他们只能从商做点买卖,才能养活一大家子的人啊!
胤礽这分成当初胤禛决定给他是因为胤禟掺和了,只胤禟一人胤禛觉得不妥。
想着多拉一个兄弟进来,帮忙担着风险,解决私下的问题,相比较其他人,胤禛希望是当时的太子。
第299章 都在推波助澜
想着多拉一个兄弟进来, 帮忙担着风险, 解决私下的问题,相比较其他人, 胤禛希望是当时的太子。
五成给国库, 太子占一成,胤禟一成, 胤祥和十四一成, 到最后仅剩下两成, 其他人若想入股价钱上就是天价。
胤禛找上太子的时候, 那时候敏妃还没死,两人的关系虽然有些疏远, 但是还是亲近的。
所以让太子入股, 同样的投入获得一成股份。
这样一来,有太子在背后哪里敢有人在店里闹事?
要闹事的一开始就不给机会,私下里先一步把人掐死在摇篮里。
只是,太子和胤禟在这里面有份, 很多事情是秘密操作, 外人并不知情。
作为胤褆来说,他是个大老粗,虽然有能力, 却并不关注这些于商有关的事情。
所以, 并不知道胤禟和胤礽有人在这中间,他自以为胤禟是加盟的,不是股东, 更加不知道这店最大的老板是康熙。
所以,才让人设计了今日这一出,闹出人命毁了火锅店的名声,顺便算计胤禛。
胤褆看了眼那个郑大人,示意他接着说话。
“皇上体恤臣等自然感激,不过臣要说的重点是有人中毒身亡,这可是人命关天的,京城闹得风风雨雨的,那受害人的家人都披麻戴孝都没见到受害人。”郑大人双手一拱,接着说道。
那受害人的家人已经到了京城,闹着要拉人回去,闹着要告状,就是不让验尸。
胤禛自然知道里面有猫腻,早就有了应对之策,就连证据已经齐全了,只等验尸结果定论了。
“按照正常程序除了衙门仵作,任何人不得单独接触受害人,除非是有了结果。”
“这法理不外乎人情,受害人的家人想要了解情况……”
郑大人见雍亲王扯上衙门正常程序,当下开口说道。
胤禛嗤笑,截了那郑大人的话道:
“郑大人,人命面前可不用谈什么人情,该公事公办的就得按着律法来。”
“那人说是中毒家人却不让人验尸,其下人紧接着对外散播谣言,影响案子正常操作本就不正常,疑点重重。”
“既然有疑点就要查,而且作为朝廷命官竟然在人命面前说讲人情这些话,可是藐视我大清律法?”
“胤禛说的不错,人命面前无须讲人情,否则我大清律法就成了摆设了。”
康熙点了点头,看胤禛这样说便知道胤禛应该是有了足够的证据了,才有底气这样说。
“臣不敢,只是……”这话一出郑大人惶恐的说道。
律法在那里,刚刚他的铺垫只为了后面的人情,皇上都宽容他们私下从商,对于实则的家人,见一见确实是人之常情。
没想到雍亲王义正言辞,皇上的认同,他当下知道他这话说的不对时。
不过闹上了朝廷,这件事就更加不能草率行事,总归到最后火锅店的声誉会受损,也是对雍亲王的一个打击。
“官府那边可有进展?”康熙砖头问向胤禛,
这件事一出事胤禛就进宫给康熙报备了,这件事闹出来,百姓不管谁对谁错,只会说那家店里死了人,或者这那家店里吃死了人。
到最后影响的是所有合作商,加盟商们的利益,谁还敢吃出了问题的店里的东西?便是配方大家都不敢相信了。
这些人若是听了这些谣言,全都闹起来那后续就麻烦了。
人家给了钱加盟,你提供一个他们担心没有保障的东西,他们怎么会不闹?
已经有几家加盟商本来打算续约的,现在都在观望。
就是这死者也是合约到期了,上京城来拿货的。
这后续都没有开始谈续约一事,人就死了,这不是让其他加盟商恐慌吗?
胤禛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一出事就让人看着各方的人的动静,有了怀疑的人,也掌握了不少的证据。
“已经有眉目了,此时有内幕有人蓄意闹事,那受害人确实是死的冤,是被人毒死的,不过却和火锅店没有半分关系。”
“四弟这样说不是矛盾吗?听说他是在你那店里吃了东西死了的,怎么就没有关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