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医纪事(55)

作者:北海乔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站在林晚这一排的十个病人,看到别的大夫大都是三四十岁的男大夫,而他们面前的却是个没听说过的小姑娘,都有些不安。

林晚在靖陵医界有点名气,但主要限于济生堂和夏氏医馆的大夫之间。

普通老百姓一天忙于生计,哪里知道这些。他们宁可去另一个小姑娘那边去看,也不愿意在这排队。毕竟那边的姑娘是夏氏医馆当家人夏冬升家里的大小姐,自然是靠谱的。

这小姑娘谁呀,给他们看病不是开玩笑吧?

这些人想去别的队伍里站着又不敢去,知府大人在旁观,还有从宫里出来的公公和太医在,都是他们平时接触不到的人物。

他们不敢轻举妄动。只好无奈地站在这一排,一边自认倒霉,一边羡慕着别的病人。

站在这一队最前面的是一位二十许的小妇人。身上衣服虽有补丁,浆洗得还算干净。

那妇人见已经开始了,别的队伍头一名病人都坐到了大夫面前,她也只好在林晚面前搭了椅子边坐了。

见林晚温和看着她,这妇人压下心里的疑虑,朝着林晚尴尬的笑了笑。

哪知林晚还没给她摸脉,便问她:“这位大姐,你是不是到了晚上就会觉得浑身燥热,像在蒸笼中蒸着一样。浑身如火烤,口干舌燥。”

林晚这一席话就把妇人给镇住了。妇人身后的几个患者也听到了林晚的问话,看向妇人,想看看她会怎么回答。

妇人连连像小鸡啄米一般的点头,“对对对,就是这样的。大夫你说的太准了。”

妇人这一声大夫很自然的就叫了出来。

林晚便道:“那你过来,把个脉。”

品了一会又看过了舌苔,问那妇人:“大姐有孩子了吗?”

妇人有些黯然,又带着期望道:“没有,怀不上。”

林晚知道这个时代的女人若是不能怀孕是很难过好日子的。便道:“给你开个药方吃吃看,先吃三副,吃完后去济生堂找我复诊。”

看病林晚自然会认真看,但是打包票的话她不会轻易说,这也是大夫们不成文的规矩。

毕竟大夫是人不是神,不可能说所有的病都可以治。如果给了病人十分希望,最后达到的虽有了六七分,结果也算可以,但病人肯定是不会满意的。

那妇人之前也看过,并没有好转。因此还是有些疑虑,便拿了药方,给下一名腾出地方,她就站在一边旁观。

下一个中年男子是偏头疼,据他说六天前突然开始右侧头痛,有跳动感,连耳根和脖子都不舒服。如果有风的话就会加重。

妇人见林晚把脉后取出银针,要给那男子施以针灸之术。那男子有些惧怕,又不敢躲,身上脸上的肌肉便紧绷了起来。

林晚一看,这样不行,这么紧张就算勉强扎进去了,都有可能把针别断,便与他拉起家常,问他家中几个孩子的情况。

说了几句话,那男子略有放松,觉得小姑娘很和气,他也明白小姑娘这是在诱导他放松些。

于是他便尽力地放松下来,那妇人便看到林晚在那男子右侧耳后下方扎了两针,后脑一针,虎口上一针,腕上一针,最让她害怕的一针是从眉梢处沿皮刺向耳尖上一处。

原来这一针名为丝竹空透率谷,对偏头痛效果不错。

拔针之后,只听那男子惊喜地道:“哎呀,不疼了,居然不疼了!”

第72章 异病同治

男子的话吸引了周围的人,不少人便有些惊异,夏绮年转过头瞄了一眼,抿了抿唇,低下头继续写未完的药方。

其实林晚能立刻让这男子头痛好转并不奇怪,且不说她当年在针术上下过苦功。单就止痛来说,针灸的效果是很不错的。

脑后那一针风池穴可祛风邪,主治中风偏枯、少阳头痛。虎口和腕上的两个穴位是合谷与列缺。针灸有两句歌诀: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光凭这两句口诀便能大概的知道这两个穴位的主治范围。

至于丝竹空透率谷,对偏头痛和失眠效果都是很不错的。当然这些要达到理想的效果,与施针大夫的水平有关系。

先前那妇人捏紧手里的药方,决定按照女孩子的嘱咐吃吃看。

后边的患者都一扫之前的沮丧,心想着这女孩子既然能坐到这个位置,应该是有些水平的。

又有那男子手到病除的例子,于是他们看诊的时候就不像之前那么抵触,很愿意配合林晚的问话和要求。

来的这些大夫大都是各医馆的佼佼者,看病的速度都不算慢,何况不少人存了比试之心,自然更是求快求准了。

相比之下,林晚的速度就不大够看了,她看完病开好药方,还要跟病人说几句,用他们基本能够理解的话简单的解释下病情和要注意的事项。

其中有两人,一个是心慌心跳心烦,另一个是肚子痛,林晚给他们开了一样的药,都是小建中汤。

这俩人听林晚解释了病因,倒不知道他们的药方是一样的,他们都不识字。谢过了林晚都拿药去了。

等到林晚这边结束的时候,病人只剩下了不到二十人。

因之前头痛男子的惊呼,姚公公又留意起林晚的表现。见她看的虽然不快,但是稳稳地,又能耐心细致地与病人沟通,心里便给她加了一分。

那么夏家大小姐就比较淡漠了,看完了开个药方就把病人打发走了。

病人其实都是想对自己的问题多点了解,夏绮年不说,他们又不敢问,只能怀着不安走开。

对于林晚的医风,杜和等人也觉得不错,如果这女孩子不是特意表现出来的,就真的适合从医。

大夫这一行,亲和力挺重要,适当的沟通能够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保持较好的情绪,对于疾病的治愈是有裨益的。

杜和等人也没闲着,他与夏老几个人,每人随机的选择患者进行诊察,并与参选大夫的结果进行对比。

这就耗费了不少时间。姚公公走到林晚身边,拿起她记录的一叠病历,一张张翻看。

便有大夫和夏绮年也关注着这边的动静。

姚公公自然是识字的,虽然不通医理,十张纸还是大概的看了一遍,他主要是看症状和药方,至于何种脉他看不懂。

他记忆力不错,那两张相同的药方被他挑了出来。

他皱着眉,比对着这两张纸上的内容,想不明白为什么会开出同样的药。

明明一个人是肚子痛,另一个人是心慌心跳心烦,药方却是一样的。

刘炳良注意到这边姚公公的举止,与杜和几人都走过去。

姚公公道:“林五小姐,可否解释下为何这两个人不一样的病,开的药却一样呢?”他将那两张纸挑出来,拿给林晚看。

刘炳良几个也不插话,他们都要看看林晚会如何回答。

林晚没想到她已经故意看的慢一点了,姚公公还是注意到她,又不能不答。

只好道:“这两个人症状不同,但是病机相同,都是气血两虚,心脏失养就会心慌心跳,心神失养则会心烦。”

林晚停顿了一下又道:“另一个人气血两虚造成了腹部经脉失养,经脉拘挛,所以腹部会剧烈疼痛。病机相同,所以用一个方子来治疗。”

“哦?”,姚公公面带疑惑的看了看葛洪亮几个人。

杜和道:“说得倒是有道理,这便是异病同治了。不过还是要看几日后复诊结果才能下定论。”

姚公公又问:“那为何都是气血两虚,这两个人症状却不一样呢?”

“这与患者的体质和禀赋有关系。”

这次姚公公倒是听明白了。

与林晚的谈话过程中,她一直都是平和的,不急不躁,这令得姚公公印象很好。

杜和拿起林晚给不孕妇人写的病历,问林晚:“林五小姐能不能解释下为何夜热骨蒸会导致不孕?开方的依据是什么?”

“病人骨髓中有热,是由于肾有热,肾热则胎宫不能不热。而且胞胎若不靠骨髓的滋养,胎儿就不能生骨成形。骨髓过热,热煎髓液则骨中空虚,只剩存虚热之气,因此不能滋生养胎。治法必须清骨中之热,而骨热是由于水亏,因此必须补肾阴,那么骨热就去除了。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就是这个意思。”

杜和看着药方开有地骨皮、丹皮、沙参、麦冬、五味子、元参以及白术、石斛,觉得林晚说得不错。是否有效还要看那妇人三日后复诊时骨蒸潮热是否减轻,至于更确切的疗效则需要验证的时间就更长了,毕竟有孩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