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医纪事(125)

作者:北海乔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天豫皇帝自然准了夏太医所请,淑妃一见,夏太医都知道主动强于被动,何况是她呢?

于是淑妃也跪着道:“皇上,臣妾管理宫人不利,愿将一年定例全数捐出,以为皇上南征尽些力。”

“另外,海棠性子还要磨一磨,臣妾请将海棠禁足一个月。”

呵呵,都是聪明人啊,全都主动将错揽过去,倒让他想处理都不好再下手了,他又不是暴君。

可是身为皇帝,怎么可能一年都不给自己的小老婆钱花,还得让她自己找钱去吗?那他这个皇帝当着还有什么意思?

“胡说,哪至于让你捐出定例?”

皇帝这么一说,淑妃松了一口气,主动开口认错,皇帝的表现可是比斜着眼睛看她舒服多了。

不过皇帝并没轻易就饶过那些个犯错打人的淑妃手下的太监宫女。

这次敢拿他的玉牌说是假的,下次就不知道能做出什么事情来。

“皇后,你看这事该怎么处理?”

“皇上,臣妾觉得,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淑妃宫里的人,无故拦截林五小姐的马车,这是其一;二是见皇上您的玉牌却叫嚣着,仍去围攻。这次如果不能给他们应有的惩罚,下次他们只怕更不知天高地厚了……”

“皇后所言极是,你看着处理吧。”

“臣妾遵旨。”皇后又回转身,面向殿外跪着的一排人:“姚公公,你查清楚,都是哪个动手砸了林姑娘的医药箱的,查出来,送她去后厨烧火、劈材,手不是闲不住吗,那就给她找点活干。其他的参与者,一律送去浣衣局。至于那宫女含霜,听说是淑妃妹妹喜欢的,还是妹妹你来处理好了。”

淑妃在心里骂着皇后,骂她是个命衰的,把自己儿子都衰死了,真是活该。

可是这也改变不了皇后的决定,她还得装出一份诚惶诚恐的模样,道:“妹妹打算让含霜她去粗使房待着。什么时候知道错了,什么时候再说。”

殿里的人都在说话,殿外有武英殿当值的太监紧急过来,跪地,拂尘一甩:“启禀皇上,兵部有急件到。”

天豫帝听了立刻站起来,如今最大的隐患就是乌刺,那边的任何情报他都想在第一时间知道。他最讨厌的就是对人对事那种无力掌控的失落感。

皇帝走了,诸妃嫔自然不会再久留,都先后劝了珍嫔几句要宽心,有什么需要尽管去喊她们云云……

随着皇帝妃嫔以及他们带来的奴婢一走,殿里很快就剩了这些大夫和林晚。

一名太医走进去,宫人见状便将公主的手腕从被子里轻拉出来。太医把了一会儿脉,默默无语,好想望天,心里有点失落呢,这么大岁数竟然就比不过这姑娘?

那太医回到偏厅,默然坐着。另一个太医见他神情奇怪,便轻捅了他,然后问他“怎么了?公主如何?没恶化吧?”

“恶化,呵呵,怎么会?”这太医边摇头,边苦笑。

那问话的太医见他一回来就这个样子,可见有情况。

左右暂时无事,他便也轻手轻脚进了公主寝殿。

等他出来后,回到偏厅,也是一直摇头,别人问怎么回事,他只说自己去看不就知道了吗?

他这一说,别的太医就都往公主殿走去。杜和与葛洪亮自然也去了。

杜和轻按公主脉门。强而又稳的搏动显示公主的病已是大幅度好转了。

杜和暗暗朝着林晚伸出大拇指,林晚抿唇笑而不语。

这个时候就不用再像在皇帝面前那么拘谨了。俩人各自说着些闲话的时候,杜和道:“林姑娘,你这药方可真是切中要害。”

见杜和说话,其他的人便都看过来啊,他们也想听听到底俩人都说了什么。

第164章 飞霞宫闲谈

“我这也是见过不少这类病人,才知道的,但凡用清热解毒药无效的话,就得重用大黄,如果实在体弱可以少用点。”

“林姑娘怎么会见过这么多病例呢?”一位太医很是好奇,就算他,也不敢说碰到很多疔疮病人。

“我从小在乡下长大,经常跟三爷在一起给人看病。乡下人没有钱,有病了都是能忍就忍,实在忍不了了才会想着找个花钱少的郎中给看看。所以见过的危重病人很多。像这种疔疮就见过多例。有的二三日内未能妥善处理人就没了。”

“哦,原来是这样,难怪林姑娘你能处理的这么好。”

“其实诸位太医都是各有所长,只不过各位前辈,你们在宫里看病,更侧重于调养身体,危重患者就少了。不比乡下人,轻易不看病,一看病就是大问题。”

有几位太医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他们多年来行走于贵人之间,危重患者能有多少?贵人们的身体精贵着呢,所以他们在调理身体上都很有一套。

林晚这么说,就表明她并不因为把麦子公主的疔疮处理得好就居功自傲,能够看到他们这些人的长处,多少让人心里舒服点。

小姑娘有这么好的医术,很了不起了,他们像这样年龄的时候还没这么厉害呢。何况她又要嫁给江指挥使,日后地位不会低。他们这些老大夫何必跟人过不去呢?

不少太医这么一想,之前的一点不愉快也就消散了。

葛洪亮跟林晚毕竟早就认识,虽然之前没什么交流,可也比别人要熟。

左右大家都要在这儿守着麦子公主,须得等着她大好了,这些人才会离开。

既然都在这儿守着,不如大家就聊聊,有什么想问的也可以趁这个机会问问,不然下一次再见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林五小姐,你和刘医令防治霍乱这个做得实在是不错啊!林五小姐你岁数小,你是没亲眼看过,十年前也是海南道那边几个州府,霍乱蔓延,死了好多人哪!真是惨啊!”

其他的太医岁数都不小了,都有四五十了,闻听葛洪亮的话也都心有戚戚焉。光是从这一点来看,林五小姐就足已当得大医之称,可谓是活人无数。

林晚有心跟这些太医打好交道,他们又没难为她什么,多一个朋友自然比多一个敌人更好。因此她不会去刻意突出自己,贬低别人的。

于是她摆了摆手:“我哪有那么厉害,都是刘医令和别的大夫,大家一起想的办法。就是把霍乱分几个症型,配好药方,并且对各医馆大夫进行培训,到时候就不会慌了。这哪是我一个人能做的事?是大家的功劳。”

“林姑娘你可真是太谦虚了。”

“是啊是啊,林五小姐,这个事要是没你,不可能这么顺利的。”

太医们这时候都在心里肯定了林晚。

夏太医听着心里不是滋味,他刚让人把夏绮年送回他府里,也不知道这侄孙女回去后能不能想通?

夏太医这个时候忽然就很感慨:人哪,必须得清楚自己的能力边际,有些事,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就别勉强了。

就像他这侄孙女夏绮年,其实她刚进京的时候夏太医就觉得她的能力有点勉强,但夏家实在没什么合适的后人接替他,也就只好让她在宫里待着了。

总想着自己还能帮衬几年,她或许历练几年也就练出来了。

没想到,私下教了她不少,可这一到关键时刻,就怯场了,连正常的水平都发挥不出来。

那么以后面对的都是这些位高权重的人,她这样的胆色,一旦再出点事,他也救不了。就怕再这么折腾下去,到时候陪葬的是整个夏家。那时候后悔可就晚了。

夏太医想到这儿有些郁闷,之前别的太医进去看公主的时候他没过去,就闷坐着了。

这时见林晚和几位太医聊着,他便有些闷闷不乐,站起身,走出偏厅,转到了麦子公主寝宫里。

侍候的人虽然心里嘀咕了一句:太医怎么又过来了?可这话只敢放在心里,不敢讲出来。

见夏太医走近,便将纱帐一边挂到玉钩上,往公主腕上放了个帕子。

夏太医按着公主的脉品了良久,一会儿轻取,一会儿重按,一会儿取中等力度去摸脉。

最终,轻轻叹息了几声,问道:“公主服药后可曾上过大恭?”

“去过一次,然后就又睡着了,一直没醒。”

夏太医听了,默默走出去,回到偏厅里他的座位,坐在旁边,听着他们说话,他自己却不言语。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