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夫人也是来上香?”
姜闻笑着点头,随即冲着她介绍道:“这是我娘和婆婆,今儿我是陪她们过来上香的。”
姜闻没有介绍她是什么身份,不管是什么原因,这位夫人还是自己冲着两位长辈微微一福身,自我介绍道:“我是扬州知府常大人的妻子叶氏。”
薛氏和徐氏都笑盈盈的与她寒暄,姜闻也恍然大悟,原来是知府家的常夫人,这可是在林大人家见到之前便早有耳闻的人物。
叶氏一向是面面俱到,众家夫人在一块儿会看人眼色都是技能,自然是一下子就注意到了姜闻的神色。不动声色的问道:“林夫人怎么没坐轿子?”
姜闻因为她之前对自家俩娘行礼的爽快劲儿,觉得对方肯定没有其他意思,便笑着回道:“我们山下有个小院子,离得近,便想要自己徒步上去了。”
“真是巧,我们家在这山脚下也有一处庄子,我也是昨日过来准备小住的。”
“是吗?竟然有这样的缘分。”
叶氏一听,转头对丫鬟道:“确实是徒步更虔诚一些,那我也陪着三位夫人走上去。”
“奶奶……”丫鬟有些担忧的看着夫人。
叶氏一抬手,道:“无事。也没有多远了。”
姜闻一看,得,一起走吧,便看向娘和母亲,问道:“娘,母亲你们休息好了吗?咱们走吧?”
叶氏一听,连忙道:“不急,再休息一会儿也无事的。”
薛氏摇头,笑着回道:“已经好了,上去吧。”
薛氏和徐氏走在前头,姜闻配合着叶氏的步子慢慢往上登,未免尴尬,出言道:“我听琛儿说过,他与你们家大公子交情不错,几次上门去。上一次在林大人家也没来的及多聊几句,什么时候若是得了闲,不如带着孩子到我们家坐坐,也好叫我们招待招待。”
“您客气了,我和常大人都甚是喜欢林琛,孩子们能够多接触我们都乐见其成。”
姜闻笑笑不说话,但对自己儿子的骄傲简直溢于言表。
都是做母亲的人,这种心情叶氏也能理解,她对林琛有好感,连带着对教养出这样出色子孙的林家也很有好感,所以才会主动停下来。
而两个人一路聊过之后,姜闻对叶氏的感官也甚好,便又提了一遍等回到扬州城邀请她们到家中做客的事,叶氏欣然应允了。
后来在城外这几日,姜闻受叶氏邀请去常家的庄子上做客,两人一来一往,便开始亲近起来,叶氏闺名韵宜,两人便直接称呼起对方的名字。
姜闻一家在城外待得久一些,待到回到扬州城之后,又收到了叶韵宜的邀请函,两家便开始走动起来,她也见到了常家的三个儿子。
常家老大常弘宇比林琛大一岁,老二常弘宸今年十一,幺子今年才八岁,都是彬彬有礼的孩子。
而林琛带着黛玉再回到扬州已经是将近大半个月之后,吩咐人送妹妹回去休息,便直接去寻叔父,见到人就拿出老村长的信奉上,“这是老村长让琛儿带给叔父的。”
林如海接过信并未直接打开,而是问道:“你们此行可顺利?”
“并无什么事情耽搁。”
林如海点点头,这才撕开信封,仔细阅起老族长的信,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脸色越发的奇怪……
林琛有些好奇,但也只是站在旁边礼貌的并未出声询问。
良久,林如海放下手中的信,冲着林琛摇摇头,道:“无事,这几日你辛苦了,也先回家去见见长辈吧。”
林琛便一躬身,退出了叔父的书房。
待到人走了,林如海忍不住又拿起那封信,眉头轻蹙,随后又仔细收好。
北上之行已经拖延许久,林琛和林黛玉无法再耽搁下去,林如海和姜闻又早就把该准备的准备好,三日后便在码头送两人离开。
林如海在与女儿说话,薛氏和徐氏便拉着林琛殷殷嘱咐,姜闻就站在旁边儿静静的看着。
薛氏抹完眼泪,瞟到旁边一点儿应该有的表情都没有,顿时气不过的把人扯了过来,道:“你这人怎么心这么大?琛儿都要出远门了,还在旁边望天,就没有什么要嘱咐的?”
姜闻无奈,“该说的你们不都说了吗?”
林琛见状,忍不住抿唇笑了一下,随即保证道:“祖母、外祖母、娘,到了京城我会好好照顾自己的。”
姜闻看了一眼另一边的林黛玉,道:“她这孩子什么事都憋在心里,你在京城无事就去荣国府探望一下,别嫌麻烦。”
林如海父女听到纷纷看了过来,林琛冲着叔父点点头,对母亲答应道:“娘,您放心吧。”
临上船之前,林黛玉眼泪更是止不住,林如海不忍再看,便对林琛道:“到了京城,记得常写信回来。”
“是,叔父。”
第7章 (捉虫)
却说林黛玉随兄长林琛同船赶往京城,身边除了两个嬷嬷和贴身的丫鬟雪雁,最亲近熟悉的便只有林琛。
林琛听母亲的嘱咐,在船上看书太多易伤了眼睛,便也不许黛玉多看书,只背诵着教导黛玉诗文,相互依扶之下倒是比从前更亲近几分。
也是因为林琛的陪同,这两个老嬷嬷连带一个乳臭未干的小丫鬟陪着小主子上京去,心里才更觉安稳,在船上的时候除开照顾两位小主子的饮食起居,便是笑看着两人相处。
待到了京城下船上岸,便看到了荣国府的轿子和车辆等在码头上,与之前来扬州吊唁的仆妇一样,衣着打扮气势看着就与他们家不同,林黛玉心里不自居的有些紧张在意。
“妹妹且宽心,咱们林家是书香之家,荣国府是勋贵,各有行事作风实属常事。”
林琛倒是并不会用有色眼光看待勋贵与书香世家之间的差别,但他自小便被母亲教导着,为人处世高调处不可畏缩,但这该低调的地方也是要低调的,因此对贾家行事的外放并不十分赞同,却也不会对人家的事情多加置喙。
而林黛玉有兄长的安抚,心情放松了些许,落落大方的与外祖家的下人说话。
京城林家宅子的管事也来了,与两位小主子请安过后,林琛便低声与林黛玉说了一下,又请荣国府的下人稍等片刻,随即便去与林家管事说话。
“琛少爷。”田管事冲着林琛行礼,随后道:“您的院子奴才已经收拾妥当。”
林琛点点头,看了一眼黛玉,道:“我先送妹妹去荣国府,其他事以后再说,你们且先回去。”顿了顿,又道:“留一辆马车在荣国府外头候着,我到时要用。”
“是,琛少爷。”
吩咐过后,林琛回到林黛玉身边,笑着对荣国府的下人道:“可以走了。”
林琛扶着林黛玉上了马车,随后才一甩衣摆踏上去。京城街道繁华又与扬州不同,林琛微微推开马车窗对林黛玉说:“妹妹需得守孝,三年也没办法出来游玩,稍微看一看无碍的。”
林黛玉也确有些好奇,便透过车窗缝隙瞧了瞧京城的光景。
行了不知多久,两个硕大的石狮子映入眼帘,林琛估摸着这便是到宁荣街了,仔细看了看“敕造宁国府”的匾额,确实是气势不凡。
又西行几步到了荣国府门外,两人下了马车换乘轿子从西角门进去,中途换了一次抬轿子的人,不久便到了一处垂花门前停下。
一路走进去,众多的婆子丫鬟簇拥着,莫说黛玉不曾见过,就是林琛也是头一回见到勋贵人家的声势。
不过两个人都是穿着一身素服,因着头一次登门,顾忌礼貌并未着孝衣。但在荣国府一众穿红着绿的丫鬟中还是有些格格不入。
待被迎进去,就见一个老太太被搀着走过来,黛玉还来不及拜见,便被她搂在怀里哭泣不止,屋内其他人见状,纷纷也是一副伤心之态。
林琛自觉此时不是主角,便静静的立在后头,不去出声打扰。后来两人被人劝好了,两人这才行了礼,贾母亲自把贾家众人给他们介绍过,又去请姑娘们过来。
随后贾母抱着黛玉不撒手,看向林琛甚是欣慰道:“玉儿娘多次与我提起过你这孩子,实在是出息,这次多亏了你为我女儿扶灵又一路陪着玉儿北上……”说着声音便又哽咽起来。
林琛立即拱手道:“这都是林琛应该做的。”
女婿林如海收林琛为义子之事贾母已经知道,此时见到他行止确实是极为出色,又知其小小年纪已经是举人之身,便也能够理解其中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