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让自己的丫鬟接过来,跟宝玉保证会如数送到,然后便与探春一起离开。
往外祖母那儿去的路上,两人碰到了贾兰,便停了下来互相问好。
贾兰据说长相像他生父贾珠的地方不多,但是浑身的气质倒是不像贾家这些爷们儿,反倒有些寡言,虽是贾家嫡孙,却在荣国府的存在感并不太强烈。
林黛玉也不是经常能见到他,就是见到也都是许多人一起,并未说过什么话。此时面对面,突然发现他竟然与她一般高了,再不是个小孩子的模样,便有些好奇的关心了几句。
见他虽然话少,但是应答时始终都不卑不亢的,而且条理清晰,心中难免有些惊奇,便又问起他书读得如何。
贾兰也没有任何不耐,始终都恭敬的回答,林黛玉在家中读书也并不局限于女子所学,对于科考相关的书籍也有所涉猎,听了他的回答便知道,必定是下了苦工的。
以至于在贾兰恭敬的目送两人离开时,林黛玉仍然忍不住回头看了他一眼,“大嫂子到底是书香之家出来的,兰儿被教的真好!”
探春并不意外,大嫂子经常把贾兰拘着读书,若是一点儿成果都没有,也枉费他们老爷这么疼爱这个嫡孙了。
不过再疼爱,在家中的地位也比不上宝玉,谁还能注意到他呢?
林黛玉有惜才之心,继续对着探春念道:“兰儿可是要好好培养,我记得他还在贾家族学中学习?那么多学生一起,必定是难以专心教导他的,应该再请一个先生……”
探春听了,并未表示赞同或是其他,而是说道:“二哥哥还没有单独的先生。”
林黛玉一下子明白过来她话中的意思,这荣国府,宝玉才是宝贝疙瘩,其他人根本不可能越过他获得更好的待遇。可既然宝玉这么受宠,二舅舅和二舅母又是做什么呢?
大人的博弈波及到无辜的孩子身上,宝玉受到了打击伤及身体,间接又耽搁了学业,还不许别人越过他……这到底是什么道理?
“林姐姐又想管上一管吗?”探春见她脸上闪过些情绪,心中有那么一瞬间并不觉得她有多好心,而是产生了“林姐姐又要多管闲事”的想法,语气中也不自觉的带出了几分。
林黛玉敏锐的察觉到,都未来得及考虑太多,下意识的便沉默下来。
探春抿抿嘴唇,抬头看了一眼藏在云中的日头,感觉到云动开始有些晃眼,这才又看向她,认真的说:“林姐姐,让自己过好已经很难了……”所以不要太有闲暇去管闲事,真的会让人嫉妒……
两人之后便都沉默下来,到了老太太院中,探春没有久留,先行回去。
而林黛玉,说实话在重新回到外祖母这里之前,她心中确实是犹豫了,不单单是因为探春的话,也因为作为一个小辈儿,好心就是多嘴……
可在看到外祖母苍老的脸庞时,她知道自己没办法坐视不理。
林黛玉长这么大,即便母亲早亡,幼时又有过一段时间寄人篱下的日子,但这些都不能掩盖,她的人生起码到现在这一刻为止,无疑是快乐多过于其他的,所以她善良平和。
哪怕在贾母心中,外孙女的分量也比不过宝玉,但宠爱却也不是假的。
有些事情不做,就是遗憾。但是做了,哪怕最后什么也没有改变,也可以告诉自己:“我已经尽力了。”
不知道从何时起,林黛玉养成了这样的观念,但她这一刻觉得完全没有什么问题,甚至有些开心的看着外祖母。
贾母这段时间因为孙子的病情心情一直有些郁郁,此时看到她脸上的表情,忍不住也有了笑意,“玉儿这么开心,外祖母心情都好了。”
林黛玉虚虚的趴在外祖母肩头,语气上扬道:“是因为有好事啊!表哥身体没问题,最重要的是,没有见到两条人命消散!”
贾母脸上的笑容淡了不少,“你这孩子心善。”
林黛玉认真的摇头,“是表哥心善,他知道那两个丫鬟没事儿的时候,整个人都精神了不少。”
“是吗……?”
林黛玉像是没感觉似的,絮絮叨叨说了点宝玉的状态,然后又说起刚才过来的额时候碰到了贾兰,满嘴的称赞。
贾母对贾兰这个曾孙子也是喜爱的,但是这种喜爱比起宝玉来,就显得异常的没什么诚意,所以关注度自然也就不高,听到外孙女的称赞时,她甚至有些意外这说的是贾兰。
“外祖母……”林黛玉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柔和一些,而不是会让外祖母觉得自己在质疑她:“我哥哥说表哥在学堂读书很用心,兰儿又上进,是不是不该让一些事情影响了他们?毕竟无论哪家,子孙后代有出息才能让家族延续下去……”
“玉儿,”贾母淡淡的出声打断外孙女的话,“外祖母年纪大了,早晚有一日贾家是你舅舅他们的,我只能努力活得久一点。”
贾母也生气他们闹腾,可现在闹腾的到底有限,若是有一日她不在了,那就真的再也没有人能压住他们这些人,所以她尽量让自己不生气,瞎了聋了能活得久一点,那就做个这样的人。
而林黛玉,最怕外祖母说起生死,就算心里明白人老了之后早晚有那一天,但是已经跟娘亲死别的她,只想那一天越晚到来越好。
一时情绪上来,再不忍心去给外祖母什么压力,林黛玉轻轻吸了吸鼻子,说话时鼻音有些重:“您别这么说……”
贾母摸着玉儿的头,她倒是不觉得这孩子越俎代庖,只觉得现在愿意跟她说说真心话的人,竟然只有玉儿了,其他人都只顾着自己。
老大家和老二家是,探春惜春她们是,就连宝玉也是,没人想过荣国府的未来,没人把荣国府的未来当做责任放在身上……
不过失望归失望,贾母并未真的就把府里的事情全都撒手不管,过了两天,当着贾家众人的面斥责了老二一家,又让人罚了二房的两个姨娘。
第142章 (捉虫)
荣国府回来之后, 林黛玉心情有些沉重,不过她并未把不良情绪传播给其他人, 而是直接把那些东西留在了门外。
不过几日之后,听说贾兰也去了学堂读书,林黛玉心情极好,但随即想到外祖母不想操心的原因,心情又变得有些复杂。
宝玉身边的那两个丫鬟在身体好转了不少之后, 由冬嬷嬷亲自过去问了一下两人的打算,其中一个想要脱籍嫁给一个普通人,另一个却是还对宝玉有所留恋, 一直在问他的事情。
当时都不用自家小姐吩咐, 冬嬷嬷便直接打消了她的念头,这种好了伤疤忘了疼的人,到现在还不明白, 贾宝玉拿出钱来就是让她们离开的,偏还傻得很!
而林黛玉原本以为她们会是迫不及待的想要赶紧离开的,现在听嬷嬷说了之后, 也觉得有些傻得慌,但是换个方向想, 这也是个重情重义的丫头,但是回去荣国府是肯定不可能的了……
冬嬷嬷又去安排, 林黛玉也不知道那个丫鬟能不能想通, 一时出神, 手上的动作就有些没了分寸, 白纸上好好地画被她一笔戳了个黑黑的墨迹,完全破坏了美感。
“姑姑!”君意见了,瘪瘪嘴像是要哭出来一样,“君意!黑了!”
林黛玉尴尬的冲着侄子笑,但是君意并没有原谅她的意思,仍然一脸悲伤的看着桌子上的画。
那是今天在早上她答应给君意画的画像,他一直老老实实的坐在姑姑胖点安静的等着,不曾想都快完成了,一不小心竟然毁掉了!
若是别的位置还能补救一下,但是正正的戳在了下巴上,林黛玉捏着毛笔在上面比划了好一会儿,最终还是决定放弃。
“君意,我再给你重新画好不好?”林黛玉蹲在他面前,极力想要求得他的原谅:“我保证不会再出差错!”
然而君意仍然趴在桌子上眼巴巴的看着那幅画,小孩子有时候很死心眼儿,此时他就只想要这一幅画,根本不想要别的。
此时姜闻听丫鬟说,姑侄两个竟然闹了别扭,便来到君意的屋子,想要看一看他们两个是怎么闹别扭的。
她是看热闹的心态,走进一瞧见那白纸上的一团黑,“呦!君意长胡子啦!”说完,学着那老学究的捋胡子的样子,在君意下巴上做了相同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