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元尚对自家娘亲的心思自是有几分数的,闻言苦笑着松口道:“……全凭父王母妃做主便是。”
荣王妃顿时喜形于色:“有你这句话我便放心了。”
她逼问儿子,并不是想着让他自己找,毕竟谁家儿女成婚也没有让小辈自己相看的不是?只不过,她的这一双儿女啊,都是脾气大的,萧皓月还稍微好一些,多少愿意听长辈的话,萧元尚就不一样了,若是他没有点头,即便她给定了婚事,他都是敢想尽法子推掉的。
眼下好不容易得了他的首肯,荣王妃自是开始盘算了起来,早就打听留心过的各家姑娘在心里过了个趟儿,不住琢磨着要相看谁家的女孩,暂时没空搭理他了。
见母妃不说话了,明显是在思索着些什么,萧元尚连忙提出告辞:“母妃,妹妹的婚事既然定了,有什么要帮忙的地方您便使人去衙门唤我,我现在还有差事在身,要往城外玄武卫去一趟,就先走了。”
“去吧去吧,反正你是个不着家的,我不指望你。”自己没空搭理儿子是一码事,他见天往外跑不着家又是另一码事了,于是荣王妃有些负气地挥挥手,示意他赶紧滚蛋。
萧元尚早就习惯了自己在母妃那儿讨不着好,闻言悻悻地摸了摸鼻子,也不多言,转身便离了府。
见状,荣王妃再三运气,告诫自己,儿子是自己生的,总不能扔了换了,虽说还是那般不会哄人,但他好歹是愿意成亲了,不生气,不生气……
荣王妃的小脾气来得快去得也快,估摸着萧元尚还没走出王府大门呢,她便乐呵呵地开始筹备一双儿女的婚事相关了,任谁见了也瞧不出刚刚她还在怄气呢。
第96章
萧皓月是到了晚饭时候才知道自个儿的婚事已经定下来了的。
她这一天都窝在自己的院子里没有出门,也没好意思使唤丫鬟出来打探消息,荣王妃又存了心思想要瞒她一会看她着急,不许下人到她的院子里去说这个好消息,若不是晚间一家人一起用膳,荣王的脸色不对劲,她怕还是不知情的。
知道齐府当真今儿就来提亲了,娘亲也干脆应了,萧皓月还有些恍惚:她的亲事就这么定下来了?往后她就要嫁给齐七了?
荣王妃好笑地敲了敲桌子,给她使了个眼色,让她照顾一下她爹爹的心情。
见状,萧皓月对着荣王笑嘻嘻地问道:“哟,这是谁招惹了我爹爹啊?莫不是,哥哥老是不回府也不说亲,让您丢面子了?”
荣王幽怨地看了她一眼,恨恨地道:“爹爹在你心里便是这种为了面子逼儿女娶亲嫁人的坏人?”
这话怎么答都不是,萧皓月便索性避重就轻地回道:“……那您这是怎么了?跟人抢古董没抢赢?娘亲不准您出去玩儿?还是皇伯父又让您上朝去?”
“……都不是!”荣王觉得再让她说下去自己的那点面子都要荡然无存了,气呼呼地说道,“本王的宝贝闺女都要出门子了,还不兴本王难过一会啊!”
萧皓月就知道他又是在伤怀这事,但她总归是要出门子的啊,没有齐景殷也会有旁人,总不能待在家里不嫁吧!真要哄他高兴呢,说简单也简单,只要赌咒发誓说爹爹最重要只要爹爹不高兴她就不嫁齐七,便能安抚自觉委屈的荣王了,可问题是,摸着良心说,她还真说不出口……那什么,爹娘从小就教导来着,说谎可不是什么好习惯。
见她挠头不知所措,荣王妃看了许久热闹,才悠悠地出来解围道:“女儿总归是要往外嫁的,今儿不嫁明儿也要嫁,趁现在还没出门子的时候赶紧亲香亲香,待儿媳妇进了门,生了大孙子大孙女,你就该忘记曾经的心肝宝贝是闺女了。”
说是解围,其实她的话听起来更像是在挑事。
果然,父女俩都炸毛了。
荣王率先道:“谁说女儿一定是要往外嫁的!逼急了我,我给俏俏招婿!又不是非他齐家小子不可!”
萧皓月脱口而出:“有了孙子孙女我便不再是爹娘的掌珠了?那我就嫁出去再也不回府了!”
齐齐说完之后,两人又开始互相指责,女儿说在家招婿不像样子爹爹不靠谱,当爹的就说敢不回府就打断你的腿,各在各的世界里说个不休,全然不管对方此时在说什么。
见状,荣王妃连忙出来灭自己点的火,喊停道:“都歇歇吧,有什么好吵的,都是大喜事,吵来吵去也不嫌晦气。”
“俏俏如今定了亲,合该收收心,在家好生学着管家,莫要天天往外头跑,让齐家瞧了不像话。”
“王爷也是,少去外头瞎晃悠。阿尚好不容易松了口,同意咱们给他相看婚事,偏生又赶上俏俏定亲,虽说都不是急在一朝一夕的时期,但也容不得轻忽,我一个人忙不过来,又不好去寻母后帮衬,还得倚靠王爷多帮我一些才是。”
“回头待俏俏的婚期定了,便该绣嫁衣了,这个倒用不着你亲自动手,宫里肯定会派绣娘来做的,但是你得留意这款式图样,别万事不管然后绣好了又说不喜欢。哦对了,等绣完了,最后收针的那几针你还是要动几下的,可不能图懒什么都不干。”
“眼下已经是十月中旬了,俏俏是腊月头上的生辰,及笄礼也该筹办起来了,大事全都扎了堆,要忙的事情多着呢,阿尚外头差事忙,指望不了他,你们爷俩就别想着躲清闲了,能帮衬就帮衬点……”
她噼里啪啦说了一大通,将父女俩安排得明明白白,直到口干舌燥才停下来,喝了碗乌鸡汤,皱眉道:“今儿这汤有些腥了,让灶房下回多放些姜。”
立在一旁伺候主子们用膳的丫鬟自是躬身应了,使了底下的小丫鬟往灶房传话去了。
被说得头晕眼花不知所云的荣王忍不住蔫巴巴地道:“……要不我还是进宫求母后指个嬷嬷来帮你吧,我哪会这些啊!”
萧皓月也一脸敬谢不敏:“爹爹说得对,这些事情还是教给有经验的嬷嬷来办的好,让我们来,万一搞砸了就不美了,非但帮不了忙,反而给娘您添乱。”
两人都说得好听,荣王妃却不吃这套,“铁面无私”地否决了他们的意见,按她的意思是,找母后要人手帮忙可以,但该他们做的事情也少不了半分,别想着天天出府玩这玩那了。
她一脸坚决,荣王和萧皓月父女俩面面相觑,皆是满面郁卒。
要问萧皓月的想法,只有后悔二字可以概括了:要是早知道定亲了之后要被娘亲“幽禁”,还要被各种使唤,打死她也不能同意齐景殷来提亲!
而既惹不起王妃又舍不得对宝贝女儿生气的荣王,则将满腔“愤懑”尽数倾向了不在场的萧元尚:臭小子!早不松口晚不松口,非挑着府上最忙的这阵子松口!早先不愿意成亲的时候,害得他这个当爹的到处挨骂;如今愿意成亲了,又累得他不能如常快活!倒霉孩子!
待年后诸事办好之际,萧元尚便满头雾水地迎来了自家父王的又一波无理取闹,此为后话,暂且不提。
此时,尽管同病相怜的父女俩心中都有怒骂的对象,面上都只能唯唯应了,生怕多说了几句又会引荣王妃多安排事情与他们做。
他们俩既是应了,哪怕是出于害怕荣王妃生气的初衷,短时间内也不好明目张胆地违背她的话了,乖乖待在府上,不说帮多少忙,起码没有出去玩闹,让她也难得清净了些日子,没有人三天两头来告状说王爷和郡主又闯祸了。
因此,哪怕已经忙得脚打后脑勺,她还是时不时嘱咐膳房的人给父女俩添些新鲜菜样。
用她的原话说,既然他们没捣乱,那便是帮上大忙了,帮了忙就该得奖赏才是,当下忙,不能奖励他们出去玩,那便在吃食上多费些心思,省得他们总惦记这王府外头,活似外头才是他们的家似的。
第97章
荣王府上为郡主的及笄礼和定亲事宜忙得热火朝天之际,京中高门先迎来了敬国公府杨大小姐与镇远侯府夏侯世子的大婚之日。
萧皓月也终于暂时有了喘息之机。
十一月初九,杨淑敏大婚前日,与和安县主一起相约来到敬国公府的她满脸庆幸,抚着胸口做劫后余生状:“得亏淑敏姐姐这个月成婚,不然我就要被我娘逼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