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过了半个月,一天中午他们吃饭的时候,这天的中午饭是从曹丽娟做的,有肉有鱼,比平时要丰盛不少,但王稼轩只吃了两口就放下了筷子。
虽然不经常做饭,但从曹丽娟很自信自己的厨艺没有退步,她问道,“你这么了?胃不舒服?”
王稼轩叹了一口气,说道,“不是,我突然想到,大宝二宝还有三宝都很喜欢吃鱼,这么好吃的鱼儿,几个孩子是吃不上啦!”
曹丽娟登时不高兴了,说道,“你什么意思?让我答应赵珍珍的条件?”
王稼轩听出她似乎有缓和的余地,就说道,“当然不能全都答应,但你贸然跟孩子们提离婚的事儿,还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话,就口头上道个歉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跟孩子们说开了,他们也不会抱怨你的!毕竟咱们的出发点是为他们好,就怕他们跟着妈妈会吃苦头,过得不好!”
曹丽娟没胃口再吃饭了,放下筷子就去了里屋躺着。
然而挣扎了几天之后,她最终还是同意了丈夫的提议。
老两口达成了一致的意见,在周日的上午再次来到大学家属院。
此时的王家很热闹,李敏慧带着四宝在孩子们的书房里上课,本来罗西成和三宝也在书房,但课上到一半,为了观察寒风中萧瑟的树枝,师生俩笑嘻嘻的在院子里站了半天了。
赵珍珍带着大宝在客厅,一个写作业,一个在看资料。
王稼轩盯着罗西成看了两眼,认出来这是老罗家的小儿子,就有些严肃的说道,“西成,等会儿我们要跟孩子妈妈说点比较重要的事情,你带着三宝先进屋吧!”
罗西成在有些问题上是个糊涂的人,但有些时候也异常通透,他一眼看不出来这两口子面色不善,不但将三宝领走了,还招呼大宝和四宝,还有李敏慧教授,一起都出门了,说是要去带着他们去看看大学里的白龙湖。
他听说白龙湖冬天也不结冰,早就特别感兴趣了。
三宝和四宝都高高兴兴的跟着他走了,但大宝不放心,出了胡同口又折回来了。
“我冲着文广的面子,还喊你们一声爸妈,毕竟不管怎么说,你们是孩子的爷爷奶奶,以后你们想来看孩子,我也会和以前一样热情相待,但在这之前,必须按照我的条件来做,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只有全部都做到才行!”对着公婆犀利的眼神,赵珍珍丝毫不惧。
王稼轩没想到她的态度这么坚决,忍不住嗤笑了一声,说道,“不管怎么说,我们是长辈,你一个做晚辈的,家里可不是你的一言堂!的确,你现在能当上副秘书长,或许是因为你工作努力认真,但你以后就会明白了,在官场上混,光有能力是不行的,这世上能人多了去了,能当官的也没有几个,能越走越远的人,要么是运气特别好,要么是有一定的背景!你要是还想往上升的话,文广的二叔会是你强有力的支持!所以说,人不能太短视,也不能太极端,所以不妨各让一步,咱们当着孩子的面认个错儿,这事儿就算是过去了!”
赵珍珍摇摇头不肯让步,她说道,“我承认我的能力很有限,现在当这个副秘书长已经有些吃力了,而且对官场也不太感兴趣,以后能不能升职我根本不在乎!”
王稼轩皱了皱眉头,在他看来,赵珍珍的态度这么有恃无恐,要么是有别的靠山,要么是真的没有规划自己的仕途。如果是前者,他和老伴儿一时的低头还有意义,如果是后者,则完全没有意义了。
他踌躇了数秒才冷冷的说道,“赵珍珍,我们已经拿出了足够的诚意,既然你不肯退一步,那就改日再谈吧,我们先回去了!”
王稼轩回到家后,动用了自己一个私人关系,很容易的就打听出来,虽然跟李市长推荐赵珍珍的是张局长,但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市长陈友松。打探到这个消息他心里异常高兴,不但好好安抚了妻子,还替她写好了五百字的道歉书。
隔了几日,老两口再次上门,答应了赵珍珍的所有条件。
赵珍珍也说话算话,不但对公婆倒茶让座,热情有加,还跟孩子们解释,说他们奶奶曹丽娟是急火攻心才胡乱说话了,以后绝对不会有了。
从表面上看,一家子又恢复了其乐融融的样子:曹丽娟十分罕见的和赵珍珍聊了几句家常,就连王稼轩都问了她一些工作上的事情,还提出来,如果她写稿子有问题可以随时问他,还推荐了不少书让赵珍珍看。
大人们的谈话结束后,大宝三宝和四宝围着爷爷奶奶承欢膝下,老两口高兴的合不拢嘴。
王文广接到父母的信后,立即给妻子写了一封信,除了让她不要生气,注意身体之外,还讲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他已经申请了工作调动。其实这样想法早就有了,但之前一直有些犹豫。
主要是担心上级领导不支持。
他们农场科技部最近几年对平城的农业贡献很大,按说起来他这个要求不过分,但是比起农场的其他人,能恢复身份已经是十分幸运了。而且农场第二批恢复身份的人,也都没有离开农场,都还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
他王文广不能搞特殊化。
但妻子的来信很快让他改变了这个想法,赵珍珍在信里其实也没说什么,甚至关于王稼轩曹丽娟的事情也是一笔带过,信上说得最多的,还是关于工作上的事情,透过薄薄的信纸,他都能感到妻子的压力。
因此,第二天就打了调职申请书。
之后就是一天天在希望和失望中煎熬了,等待的日子总是过得太慢,时间大约过去半个月,等到腊月二十六,王文广都不抱什么希望了,调令突然就来了。
年二十八,王文广甚至没心思好好收拾行李,就和二宝王建国踏上了回家的路。
第118章
平城市政府春节的放假安排是腊月二十八到正月初七,秘书部自然也按时放了假,除了赵珍珍之外。
腊月二十二的时候,陈友松进京参加会议兼汇报工作,平城最近这一两年最重要的项目肯定还是修路工程,因为这个项目涉及的地方之广,金额之巨都是前所未有的。这么大的工程,肯定是要分期实施的。
陈市长原来预想的各地要同时开工,因为各种现实条件不具备未能实现,但即便如此,平城的速度也足以让同水平的城市羡慕不已了。
当然了,除此之外,陈市长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申报无轨电车项目。
平城市内的各大街道是修好了,又平坦又宽敞,但现有的公交系统与之十分不相配,不但路线少,诺大的城市只有两条公交路线,班次也少得可怜,坐起来很不方便,因此老百姓出门靠得还是步行,自行车和三轮车也不是家家户户都有的。
陈市长年中来过一次京城,那时恰巧京里新开了十来条公交路线,崭新的有轨电车拖着长长的辫子十分引人注目,而且班次很多,大大方便了老百姓的出行。
所以就惦记上了。
按照以往的规矩,陈市长进京的人员配置就是张助理,费秘书长以及其他陪同人员,但这一次他还带上了陈市长,而且把费秘书长换成了赵珍珍。
费秘书长心里当然有意见,但这种事情再惶恐也是没办法直接说出来的。
这还是重生后,赵珍珍第一次进京。
京城还是那个京城,虽然古老肃穆,却也处处充满了活力。
张助理以为赵珍珍是第一次进京,特意抽出半天的时间陪着她去天安门附近转转。
赵珍珍虽然兴趣不大,但还是同意了。
“小赵,是不是感觉京城特别大?”
赵珍珍点了点头,整理了一下围巾说道,“是很大,不过,这气候还赶不上咱们平城呢,风可真大!”
张助理好脾气的笑笑,指着前面说道,“那咱们去前面拍个照就走吧!”
拍过照片,两个人就去了不远处的王府井。
赵珍珍这次来北京带了一点钱,预备给孩子们买点新年礼物带回去,然而她在商场逛了一圈后,发现这里面的东西实在太贵了!在服装柜台上她看上了一件灰绿色的外套,不是棉布的,是用一种很薄的呢子料做的,很板正挺括,款式也很洋气,大宝二宝都能穿,但一问价钱竟然要三十块!她权衡了一下,价格贵是一方面,小孩子其实没必要穿那么好,以前在国棉厂买的废布已经用的差不多了,但她前些天沈莉莉来串门,带来一包废布,有纯棉布也有呢子料,刚才那衣服她仔细看过了,回去也能做个八九不离十,一块钱都不用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