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好妈妈(201)

作者:雪上一枝刀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关于农场的事情,王文广不愿意多提,他正要简短的回答,二宝王建国发话了,“奶奶!农场的日子可苦了,从早到晚都在地里干活儿!不光是吃不饱,那玉米馍馍有硬又粗,还有一股子怪味儿!”

曹丽娟听到这话更心疼儿子了,同时也有些愧疚,就夹了一块儿腊肠说道,“文广!你多吃点!”

王文广冲母亲笑了笑。

此刻王桂生发话了,说道,“文广啊,你一定要好好表现,争取早日从农场出来!”

王文广愣了一下,用力点了点头。

赵珍珍一家在平城呆的还算舒服愉快,王桂生表面上也是如此,但其实内心很是煎熬。他在仕途上能走到今天,有些话不必说的太清楚。他当然觉察到了一些问题,而且也从其他的渠道得知这一位接班人在上层领导里面,并不是那么得人心。

然而他在京城全无背景,除此之外,似乎没有更好的机会了。

但如果真如赵珍珍的推断,这帮人很快就会失势的话,他们的死活暂且不说,但他的仕途一定是到此为止了!

王桂生越想越煎熬,为了现在的位子,他颇费了些脑子,而且把这些年的积蓄全都搭上去了,要是此刻让他腾位子,他是断然不肯的,但如果不过不让,说不定两三年后就会惹祸上身。

王桂生考虑了好几天,终于想出来一个绝妙的好主意。

年初三,大姑子王文美和沈莉莉一家来拜年。

王文美没什么变化,变化比较大的是沈莉莉。

沈莉莉早就辞了化工厂的工作,她现在最热衷的事情就是养孩子,除了晨晨,现在肚子里还揣着老二,已经三个多月了。

她现在不需要跟赵珍珍请教了,开口就是一肚子的养娃经。

虽然不是生孩子,就是在预备生孩子的路上,但沈莉莉一点儿也并没变老,五官看着反而柔和了不少,看着比同龄人还要更年轻几岁。

她的确是一个喜欢孩子的人,无论前世还是今生。

“珍珍,说起来真不可思议,我这一胎娇气的很,什么都吃不下,你说,是不是这孩子太闹腾了?”

赵珍珍笑笑,说道,“我当初怀大宝二宝的时候也是这样,估计是胎位的问题,大概压迫到胃的神经了,估计等再过一个月就好了!”这些是她有时候跟隔壁的何奶奶聊天了解到的。

但却让一旁的曹丽娟一愣,她不记得跟儿媳妇讲过这个啊?

沈莉莉笑着点点头,说道,“其实,医生也是这么说的!”三个大孩子都跑出去玩儿了,唯有四宝和晨晨坐在小凳子上,一人拿着一个铁青蛙在玩儿。

四宝很喜欢这个小弟弟,玩了一会儿他觉得铁青蛙没什么意思,就去里面书桌上拿了纸和笔,叫晨晨简单的算术。

因为他自己最擅长的数字游戏,他就以为其他的小孩儿也都喜欢。

结果可想而知,晨晨刚两岁的小孩,刚学会从一数到十,根本没兴趣学算术,当然了,他一下子也学不会!

两个小朋友一个非要教,一个非不学,当然就有了矛盾,很快晨晨就被气哭了,因为小哥哥说他太笨了!

曹丽娟因为离得近,赶紧过去哄晨晨,顺便瞄了一眼小孙子出的试卷。

因为前面有建昌做对比,她觉得老四的表现非常好,以前王文广小的时候也差不多是个这个水平,她将晨晨递给沈莉莉,笑着对四宝说道,“我们建明可真棒啊,这么小就会这么多的算术题了!”

四宝摇摇头说道,“奶奶,这上面的题目太简单了,章老师已经教我们方程式了,比这可复杂多了!”

这下曹丽娟真的愣住了。

对于四宝的天资,王文广也很自豪,他笑着说道,“爸,妈,二叔,现在四宝在跟着章文田学算术,他比一般的孩子要聪明的多!”这话说的含蓄又克制,但在场的大人都听懂了。

尤其是王稼轩和王桂生兄弟俩都很激动,立刻分别考校了四宝,结果自然是出乎他们的预料,老兄弟俩对视了一眼,一瞬间都读懂了彼此的心声。

他们王家下一代,可能要出一个特别厉害的年轻人了!

因为王文广初六就要上班了,初五全家就返回公社了。

第二天上午,三个孩子都出去玩儿了,四宝抱着爷爷给他买的数学习题集,高高兴兴的在做题,赵珍珍也在学习,但她就没有四宝轻松了,过了一个年,高中物理看起来还是那么难懂。

她皱着眉头思索了半天,忽然听到有人敲门。

赵珍珍扔下钢笔去开门,发现不是别人,是何医生,后面还跟着小尾巴何梅梅。

“阿姨过年好!”

赵珍珍摸了摸何梅梅的头,说道,“几天没见,梅梅越长越好看了!”

何梅梅羞涩的笑了笑。

赵珍珍请何医生进屋,倒了一杯水之后问道,“何医生找我什么事儿啊?”

何庆海为了这次上门,寻找了很多理由都觉得不太过关,后来女儿何梅梅跟他抱怨,说公社小学的数学老师太凶了,他从这件事儿上得到灵感,觉得不如给女儿转个 学。

农场小学虽然他不要了解,但赵珍珍当校长肯定错不了,而且他也观察过了,赵珍珍的几个孩子表现的都很优秀,由此也可以推断出,学校的教学质量应该是不错的。

何梅梅虽然抱怨自己的数学老师,但从来没有想过转学,何庆海各种威逼利诱,小姑娘才答应了。

“让梅梅转到我们学校?”

听到和医生的话,赵珍珍很是吃惊。

尽管对农场小学的综合实力很有信心,但毕竟建立时间太短,现在还完全得不到附近家长的认可,这一点赵珍珍心里很清楚。

但何医生这么信任,也是很少见了。

赵珍珍一口答应下来,何医生在寒假一开学就把女儿的办学手续办好了。

因为女儿何梅梅在农场小学读书,何庆海有了无数个理由来找赵珍珍,比如何梅梅感冒了不能去,比如何梅梅被老师批评了,比如何梅梅上次考得好这次考得很差等等问题。

因此赵珍珍甚至有点后悔,他们学校是鼓励外来生源,但何医生这样家长真的太麻烦了!

自从转学后,何梅梅倒是很高兴了,对于资质一般的她来说,在哪个学校读书都差不多,但自从她转到农场小学以后,爸爸不但回家的次数多了,而且对她的学习情况异常关注,当然了,即便是考砸了也从来不训斥她,而是带着她去赵阿姨家里分析情况。

其实,何梅梅心知肚明,她考好了可能是用功了,也可能是运气,但考差了只有一个原因,她贪玩不爱学。

但这个话何梅梅是不会说的。

因为她喜欢爸爸,也喜欢赵阿姨。

第101章

赵珍珍的感受可没有何梅梅那么好,每次考试过后,看到何医生领着女儿上门,如此反复三四次,她虽然谈不上厌烦,但讨论这些事情是需要时间的,而她的时间向来比较紧张。

本来小学不像初中和高中那样有频繁的考试,但农场小学不一样,杨光胜校长野心勃勃,一心要把农场小学打造成远近闻名的明星小学,因此在各方面都抓得很近,其中的重中之重,就是各班级的班主任,任课老师都要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成绩,那就必须经常考试了,所以,从小学一年级到中学班,无一不是七天一小考,半月一大考,因为需要印刷的卷子实在太多,校长为此还专门成立了印刷部门,赵珍珍托人买了一台印刷厂被淘汰下来的机器,节约了不少成本。

何梅梅是那种天资一般,但也有点小聪明的学生,也就是说,她用功和不用功,一周前和一周后,考出来的成绩差异可以是很大的。

赵珍珍自己的几个孩子都没有这方面的问题,因此,不能提供什么有效的经验。

“赵校长,梅梅的这个成绩真让人忧心,她以前并不这样啊,你说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了?”

赵珍珍给他倒了一杯水,笑着说道,“何医生,你家梅梅的班主任是谷老师,她原来是平常一中的老师,教学经验十分丰富,在这一方面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我觉得还是要从梅梅自身找原因,是不是最近作业没能按时完成?”

在一旁的何梅梅立即说道,“赵阿姨,我每次作业都早早写完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