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派每天喜当爹[快穿]+番外(128)

县城的房子青砖瓦盖居多,也有那小楼房,多是单位房,在那里住着的手上有粮有票还有铁饭碗,美得很。

秦国树没啥目的性,就带着弟弟和小侄女到处转悠。

看到那种居民楼就忍不住露出羡慕的眼神,再看看人家身上穿的厂服还有厂牌,成功人士啊。

转了一圈儿后,秦国树三人先去了粮站,打听了各种粮食价格,又问了库存,结果人家粮站牛气着呢,说要多少粮食都有,不差粮!

秦国树心里不好受,城里还有余粮呢,做什么非得把认真干活的老农民逼上饿肚子的绝路?

又问了收不收细粮换成粗粮给?

粮站大妈不耐烦摆手:“收收收,牌子在那立着,自个儿去看!”

秦国树还没算出来,秦于礼看了眼就算出来了,这价格比黑市兑换比例低些,但这买卖是允许的,渠道正规,不担心换到黑心粮,也不怕被举报被抓。

秦国树琢磨着等会儿回去跟社员们通知一声,把粮食都拉来完成粗粮,一粒细粮都不留!

秦国树站在粮站门口,一米七五在这吃不饱的时代算是个头挺高的了,杵在那里对着粮牌面色愁苦,团子努力伸长了手,拍在大伯伯肩膀上,学着爷奶那样,拍了拍大伯伯的肩膀上,小奶音安慰道:“大伯伯别伤心,咱们会有吃的,不会饿肚子的。”

这时,从外头进来一对中年夫妇,听见一个三岁小孩儿说这话儿,稀奇看过去。

就见那长得跟年画报里比城里娃娃还好看的孩子,绷着一张小肥脸,跟小大人似的说道:“大伯伯不想分粮食给那些坏蛋,音音下次帮你打他们。”

打架这件事,团子是有经验的,只要凶一点,坏蛋就会被吓跑啦。

队里公粮被拉走那天,团子被奶抱着全程盯着看,看那些叔叔阿姨和上了年纪的老爷爷奶奶们哭泣的样子,也看回了家关起门来骂那些把粮食抢走的坏蛋们的样子,对这件事印象深刻,还尤其义愤填膺。

走过来的中年夫妇见此觉得有趣,饶有兴致逗娃娃,说:“坏蛋是谁?抢你们粮食吃?”

“他们坏,抢走粮食,爷奶爸爸伯伯婶婶还有哥哥姐姐要饿肚子了,奶说以后要吃草,跟大牛牛一样。”

第96章 村霸爸爸(九)

团子年幼,无知无觉,见有人问话,还跟在站在一边儿,就鼓着小肥脸把自己知道的都说了。

许多童言稚语在大人看来不值一提,甚至会觉得好笑,路过进来买东西的人好几个都笑了,说大人的事小孩儿不懂。

会来县城粮站买粮食的大多是城里人,他们对乡下农民的生活不全然理解,只知道种田,要交一部分公粮,这粮食运到城里来,养活了大片城里人。

既然是这样,他们得靠着这些粮食吃饭,又怎会为农村人说话?

兴许有些见识多觉悟高的城里工人知道些农民的难处,但进来这几个显然不是。

他们笑着说:“交公粮那是上头领导给的指标,是公家事,自然是按照规定的来办,这有什么好争议的?”

“小娃娃,你才三岁,这些你不懂,咱们工人在工厂里上班,农民自然是种地,都是本职工作,农民不交粮食了,那还不乱了套儿?”

几个穿着工厂制服进来买粮的也就无意识说上几句,就像遇着闲事发表下意见一样,没当一回事儿,调笑两句,买了粮食就走。

戴着眼镜的中年男人脸色却有一些不好看。

先前抱着团子的秦于礼还满是警惕看着这对中年夫妇,这会儿被那几个人说的话给惹恼了,他们说的话站在乡下人立场上不中听是一回事儿,更重要的是,秦于礼觉得,我闺女我暗戳戳欺负可以,你是哪根葱?哪怕她才三岁,说的话也轮不着你来教训。

三岁的小孩儿正是爱说话的时候,家里人多乡下人话也多,闲着没事的时候就爱叨磕。

不仅在家里叨叨,还爱出去吹吹牛侃大山。

这阵子团子经常让奶抱着跟村里那些大娘大婶们聊天,跟着捡了不少话,这觉得自己学了不少,就爱显摆出来。

团子刚开始还让几个工人叔叔阿姨给说懵了,等那几人出去后她回过神来,对着他们背影吐舌头,说:“奶说了,抢粮食的都是农民的阶级敌人,是要消灭的纸老虎,奶说贫农最光荣!”

几个刚踏出门的工人:“……”这话……咋反驳来着?

中年夫妇:“……”

秦于礼没忍住乐了,摸了摸自己闺女的小脑袋,心说虽然有时候是个小烦人精,但好歹是自己闺女,会说话,随了他!

秦国树这会儿还有些傻眼,他深刻觉得才三岁的侄女比自己这个大队长还来得会说话,瞧这嘴皮子利索的,都快赶上他娘了,不愧是老娘带在身边教着的,以后兴许是个好的宣传委苗子,多念念书,看能不能进公社宣传委上上班,多好啊。

团子连自个儿说的话是什么意思还不大明白,都是从奶和其他大娘大婶那边捡话来的,平时在食堂吃饭也经常遇到其他社员或干部。

这些人爱逗着长得好看嘴甜可爱的小团子,话说多了,听多了,自个儿七拼八凑也能语出惊人。

秦国树心里寻思,今儿小弟没给他添乱子,倒是三岁的侄女出乎他意料了,这县城里到处都是工人阶级,秦国树怕侄女再有什么语出惊人的话,得罪别人,就扯了扯三弟的袖子,说该回家了。

中年女人笑着出声,她是个和蔼的女士,脸盘圆圆,一脸福相,笑着说话的时候很是柔和,对了小孩儿的胃口。

“两个小兄弟,先别忙着走,我瞧你们家小闺女有眼缘,想请她吃糖糕行不?”

见抱着孩子的年轻人面色不渝,还有些警惕的样子,心说倒是个敏锐的年轻人,从开始她就观察过了,这个年轻人从头到尾都对他们的搭讪防备心挺重的,要不是怀里的闺女正说得开心,兴许是要抱着人就走。

她笑道:“也没什么事,就是我那儿媳妇快生了,你们家孩子又可爱聪明,想请她吃糖糕沾沾福气,看过两月能不能生下个漂漂亮亮的小闺女出来。”

这个年代的人大多淳朴,除了秦于礼这个奇葩外。

秦国树听了笑笑说好,反正他们也正好要去供销社给侄女扯布料买糖糕吃。

当地是有一种说法,说要是家里有孕妇,跟哪个小孩子接触接触,是能沾点福气的,这沾福气也是有说法,你得买点东西回给人家小孩儿,这才算完。

不过一般这样的,都是喜欢跟男娃接触,毕竟主流社会环境下,老百姓的观念还是觉得男娃实在,长大后能传宗接代,找工作也好找。

眼下那些真正吃香的工厂,比如机械厂、钢厂这样的,招的多是男工人,女工人去的纺织厂食品厂多些,这些分量不如国家正在扶持的重工型厂子来得重。

奇的是,这对中年夫妇竟然更喜欢闺女??

看秦国树脸上闪过一丝讶异,中年男人笑了笑,背着手当先走出去,“她们女人家就是事多,两个小兄弟,咱们走走随便聊聊。”

秦于礼抱着闺女,表面不动声色,冷眼看着这对中年夫妇一唱一和,又看那中年男人走路的姿态步调,以及他下意识走在前面的动作,心下推断这人兴许是不简单。

县城如今治安不错,又仅仅是去结伴供销社,顺路的事,没啥大事儿,秦于礼就只当自己多想,抱着孩子跟在后面慢慢走。

他大哥傻乎乎跟在前头,那中年男人是把聊天的好手,把他大哥哄得团团转,几句话功夫连自己哪个生产队的叫啥名字都交代了个一清二楚。

虽然没啥不能说的,秦于礼也为自家大哥的智商感到窒息。

他是偏心了,不是对他更好偏心,而是生娃的时候把智商全给了他,两个哥哥脑子都不太行。

团子伸出胖爪子捏了捏爸爸的脸,催促他走快点,她还没说完呢,她也想聊天!

秦于礼:“……”他闺女智商总不至于被大伯传染?

按照老秦家的偏心定律,被偏心的一定是脑子好使的,团子这么招他娘待见,兴许脑子也是不错的?

秦于礼琢磨着等年龄到了,送孩子去公社小学念书就能看得出来,想当初他故意考试交白卷,天天抱鸭蛋回来,因为这样他娘就会着急,会给他煮鸡蛋泡红糖水补脑子,虽说如此,但是课堂上书本上老师讲的那些他全能听明白,还觉得傻兮兮的,这么简单的玩意儿都没听明白那还是人吗?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