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着,服务员把菜一一端上来,一份酸汤丝娃娃套餐,绿色的黄瓜橙色的胡萝卜褐色的木耳,一小碟一小碟码了十七八盘,一份豆米捞饭,一份牛肉粉,还有一碟炸到金黄的土豆饼。
服务员在一旁示范了丝娃娃的吃法,一种类似于卷春饼或是卷烤鸭的流程,看得白深目不转睛。
“你们家那里也是这么吃吗?”李聃扬问道。
白深摇头。他在家吃饭很简单,不会这么麻烦。
“你喜欢米饭还是牛肉粉?”
“牛肉粉。”
李聃扬起身把牛肉粉端到他面前,又招呼服务员拿来一个碗,盛了一小碗豆米捞饭给他,“这个捞饭也很好吃,你可以都尝尝。”
白深不是没和女孩子吃过饭,但却从未被人如此妥帖地对待,他一瞬间有点晃神。
“怎么不吃?”李聃扬被他看得有点不自在。
白深忙低头捞了一口面,小声说,“你人真好,像……”
“像什么?”李聃扬没听清,“你不是要说我像你妈吧,”她随口打趣,刚说完又想起,他并不愿意提及母亲。
“不像,”白深干脆否认,又补充道,“我妈没有你好。”
李聃扬被噎住了,她才25岁,还没上升到母性的高度,“你别这么说,你妈妈给了你生命。聃扬阿姨嘛,只是给了你一点钱。”
白深“噗”得笑出了声,每次听到她自称“聃扬阿姨”的时候,他总会别扭,听多了,反倒有几分好笑。
他被牛肉粉呛得有点咳嗽,一边喝水,一边头撇向走廊,兀自乐着。
白深刚离开贵州威宁的家乡,眼睛纯粹笑容干净,害羞时总会挠挠太阳穴,十足十的孩子样。李聃扬是独生女,堂姐表弟都不亲近,只一个何翘楚一起长大,看着这么乖的小男孩,仿佛遇上了久别重逢的小弟弟。
她给他夹了一个土豆饼,随口闲聊,“我算不上人好,只不过做服务行业,吃饭时比较习惯性照顾人而已。”
服务行业?白深神色一变,手上一个不小心,便把纸抽盒碰到地上。
李聃扬话未说完,就留意到他的表情,“想什么呢?我的工作是需要不时招待客户的,正经服务行业。”
弯腰捡东西稍微掩藏了一下自己的孤陋寡闻,白深探身捡起纸抽盒,目光所及,看到了李聃扬九分裤与运动鞋之间一截白白的脚踝。
心里莫名地跳了一拍。
“那你做什么工作?”他坐直问道。
“公关。”
白深神色又一变。
李聃扬觉得自己有点解释不清了,和一个刚上大学的小男孩解释“女公关”,罢了罢了。
她埋头吃着土豆饼,“你吃得习惯吗?”
“有点软。”白深如实回答,土豆被磨成了泥做的饼,和奶奶做的不一样,奶奶都是用土豆丝做饼。
小孩子真是心直口快,李聃扬觉得和白深吃饭比约会自在多了,哪个约会的男人胆敢说她点的菜不好,她便能直接拉下脸。当然她还没有遇到过这么直接的人,所以说成年人的世界多么虚伪。
“我牙口不好,喜欢吃软的。”
白深思忖,可我喜欢吃硬的,算了,也不是不能吃软的。
一顿饭吃的其乐融融,从大学见闻到北京生活,不知不觉聊了许久,临走前,白深又有些不自然,从背包里抽出一张票递给她,“我的比赛,小比赛,你要有空就来看看吧。”
李聃扬看了眼时间,十一,虽然放假,她还真不一定有空,那天项目应该要上线。
她抬头看了一眼眼前拘谨的少年,话到嘴边却是,“好,有空我会去。”她答应下来,白深眼里立刻亮了。
“收了你的门票,我也有东西要送你,”李聃扬递给他一个袋子——他原以为是她逛街所购,却不料是给自己的礼物。
他推脱再三,李聃扬眉毛微蹙,“嗯”的一声反问,又让他乖乖偃旗息鼓。
回到宿舍,刚放下袋子,舍友就围上来。
“天啊,三叶草新出的球鞋!”
白深没有买过球鞋,也不知道三叶草的球鞋有什么特殊。
舍友杨豫把鞋托在手心,“还TM还是最新款!这得找代购吧!”
“老白你真的是需要领助学金的人么,你这是隐形土豪吧!”
“别人送的。”
“谁送的啊,这鞋得一千多吧。”
“女朋友吧,不然谁舍得花这么多。”
“你被富婆包养了?”
舍友们七嘴八舌的议论着,白深不置可否,却笑意难藏,手机“叮”的一声进来一条短信,“忘了和你说,鞋子我买的42,不合适告诉我一声,我去换一下。”
白深急不可待地套上,有点挤,不过无所谓。
他躺在床上,脑子里像过电影一样,回放着吃饭时的画面。
这夜,他做了个梦,李聃扬不知为何,穿着电视剧里的古装,坐在老家门前的河边洗脚,逆光让他看不清她的模样,只记得一截白白的脚踝。
变态又甜蜜,他想。
第31章 智齿疼痛
离项目上线还有一个周,但前期的预热造势已然轰轰烈烈打响了。
为了方便沟通,李聃扬和许煦直接在遇荐开始了in house。遇荐工位和会议室紧张,两个人只能在一处茶水间的休息处办公。许煦手上盘活了30多个品牌与遇荐的官微互动,这个数字还在持续攀升,海报文案也是改了一版又一版。
李聃扬端着咖啡站在许煦身后,看了一眼她的文件夹命名,初版、调整版、终版、终版一次,终版二次……
“你直接备注为V1、V2……不然会乱。”
许煦最近精神高度紧张,忙答应,“哦哦哦。”话还没说完,电话又打进来,媒介说有一家品牌官微的互动今天取消,觉得调性不符。
调性不符为什么不早说!许煦火冒三丈,强忍道,“那把明天的提前一个吧,已经和客户说好了,每天释放5个海报互动。”
许煦打开备忘录,对今天的品牌标记了删除,好生气,这张海报前后改了5版,而且一删除就是遇荐方和对方两张海报都要删除,昨天晚上白忙活了。
“扬姐……”她抬头看了李聃扬一眼,对方了然,“我和客户说一声。”
她标记完又赶紧打开写到一半的预热稿,努力平息心情继续码字。
客户群、媒介群、供应商群、内部联动群……近十个微信群高频同步工作,设计师不时发来海报,客户不时打回稿件,许煦焦头烂额抿紧了嘴唇。
李聃扬更新了一版预算报价发过去,抬头就看到许煦眼睛里都在冒着火星,她想起自己刚毕业那会,每当遇到大项目就仿佛坐在了小火箭上,整天做什么都在“突突突”。
太焦虑了,李聃扬摇头,她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然后推给了面前的“小火箭”。
“这是什么?”许煦问。
一张划分为六横四纵的表格,第一行标着“done”、“doing”、“to do”,左侧竖列则从周一列到周五。李聃扬把笔递给许煦,“你可以试试敏捷工作法则,按照这个表格写一下手里的工作,分清轻重缓急,对于不必要及时提交的工作,对接过程中要留给自己回旋的余地。”
“你手里要提交的预热稿件,最迟是明天中午前,那么你今天下午完整留给自己一小时时间,专心写,不要被零碎的邮件回复和微信消息打断思路。”
“越忙越乱,越要从容。”
许煦赧然,握着笔埋头列着手里的工作,虽然手里琐碎的事情很多,但是按照规划的时间节点提交,依然可以保持一个循序渐进进而渐入佳境的状态。她越发着迷于李聃扬微微一笑成竹在胸的模样。
“扬姐,我有的时候真佩服你做什么都不慌。”许煦闷闷道,“怎么才能克服紧张呢?”
“没有,”李聃扬头也不抬回复她,“我装的。”
“嗯?”
“我也很慌,开发布会前会紧张,沟通采访会紧张,传播节奏打乱会紧张,做了三年了,还是会紧张,不过,紧张让人高效率,也没什么不好的。”
临近茶水间,李聃扬总忍不住去售卖机那买零食,她买了一包烤馍片,拿出一片又推给许煦,两个人“咔嚓咔嚓”,像两只偷嘴的小老鼠。
紧张就紧张呗,紧张又没什么不好。这是李聃扬的生存法则,许煦唇齿间默念了一遍,顿时释然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