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女主后,我膨胀了+番外(55)

作者:燕图南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如今二皇子正得宠,几乎就是太子的不二人选,京城里谁不巴结。

自从先太子被废后,原凌就一直对程仙是这种态度,无非是以此得到国师的认可,道一句:天命之人。

程仙对原凌当不当皇帝漠不关心,就是非常讨厌他看她的眼神,实在有些油腻。

“灵姐姐,你真的要离二哥远一些,我怕他对你别有所图。”

原宝小小年纪,一直忧心忡忡。

程仙满口答应才把人送回卫章宫。

等到回了临风阁,刚上楼,就听到门外守卫喊她,“公主,有要事。”

程仙停住脚,等他过来,这个护卫年纪不大,做事却十分老成,就是最初给她送密信的小厮,他是原青澜的暗卫,叫夏一。

这临风阁几乎有一半,都是原青澜的人,一问都说叫夏二、夏三、夏四……

这也是程仙后来才知道的。

这三年里,他们就像普通的门卫小厮一样留在这临风阁里洒扫看门,西北传来的密信,也是他们秘密送来的。

程仙接过夏一手里的密信,回了二楼寝殿。

但这次程仙没急着打开看,她拉开妆台前的小柜子,开了锁,里面满满一柜子信笺,都是这三年,原青澜每隔十天送来的信。

西北到中都绥阳,快马加鞭也要七天,若是天气不好耽搁行程可能要半个月,但这些信从未迟到过。

从最初他的来信中说,他决定去西北参军,从小兵做起。因为程仙曾说,让人钦佩的好男儿有所为有所不为,守卫边疆便是有所为。

他会在信中给她讲军中趣事,比如集体大澡堂,一起吃大锅饭,睡大通铺,谁睡觉呼噜震天响害得他彻夜不眠,谁喝醉了吹牛差点吐他一身……

他有时候给她讲,夜里守岗,蚊子有巴掌那么大,给他脸叮了个包,第二天起来眼睛眯条缝都看不清路。说边境的风沙很大,冬天下的雪不像京城那么柔和,漫天都是狂风卷着鹅毛。夏天的时候又很热,他实在学不来光膀子,穿得太厚身上起了疹子,但让她别担心,很快就好了。他学会了吹胡笳,但估计不怎么好听,因为一只狐狸听过之后逃走了。

后来估计是打了几次仗,送来的信纸上还沾着烟火,匆匆忙忙写的字迹潦草,他说他跟着魏将军学了战中布局,追着北蛮人三百里深入大漠,终于生擒将领。就是十天没洗澡给他恶心坏了……

他们夺下了北蛮人的城池,全军庆贺三天,然后去胡图尔王都买烈酒,王都里的舞娘,说是只愿意给能喝下十八坛酒的俊美男子跳舞……

程仙在一堆信中翻找,终于找到这封一年前送来的信,上面讲了舞娘跳舞的事,她拿过那信笺放鼻尖闻了闻,总觉得还有没散尽的酒味。

他果然去喝那十八坛酒了。

程仙坐在一堆信纸旁边,想起原宝说的“你那朋友既然跟你说舞娘,那他肯定是看过跳舞了”。

“风流胚子!”

程仙看那信也不顺眼了,又把它们全都塞回柜子里锁起来。

这三年,她没有给原青澜回过信。

都是原青澜在给她说他的生活,每次写的信洋洋洒洒几十页,说的都是他最近在干什么,每一封信的末尾,都会写上“灵光”两个字,

紧紧只是写了她的名字,也并无别的话,欲言又止。

程仙拆开今天刚送来的信,仍是厚厚一沓,说的最近北边百姓挖山采石,也准备修神庙,他们轮完岗若是空闲也会过去帮忙。

还说他去年种了一棵海棠,却总也不见开花,估计是天太冷了。

又说他最近还是总做梦,但比刚去的时候好多了。

城中百姓家的栗子长得很好,他专门去从人家要,但手艺不好,栗子都烤糊了……

说的都是一些琐事,程仙却看的很开心,十几页长信,她坐在那里,看了快一下午。

直到最后一页,这次有些不同。

末尾处照列是写了“灵光”两个字,但是后面还有一排小字,而这些字连同她的名字,都被一个朱砂印记给盖住了。

程仙凑近细细辨认,发现写的是:

“我很想你。”

短短四个字,却让程仙心里蓦然酸涨一下。

这三年,他每次来信写几十页,都是在说他又遇到什么新鲜事,或者说些军中常见的事。从未在信中提起诸如此类的话,每一封信的末尾,写她的名字,有时候名字后面不小心滴上点墨迹,能让人想到写信人提笔欲言又止的沉默。

这四个字和前面的墨迹也不一样,似乎写过好几次都不满意,换了又换。

最后终于写上了,但又用一个朱砂印记给遮上了。

程仙去看那个尤其显眼的朱砂印记,看了半天也没明白这印记是什么。也许仅仅只是掩饰,她想了一会儿,试着将信笺拿远一点,眯着眼看——

唰一下满脸通红,程仙啪一下给信笺仍出老远。

这个好色鬼!居然印了一个唇印在上面!

*

这几日程仙看着门口的夏一,简直都想上去凑人。

自从那天看了原青澜的信,听他老说做梦,还总是想起末尾那四个字。结果程仙晚上睡觉的时候,居然也做了个梦,梦里有个人用红丝带绑住她,那个红唇印一直追着她亲。

程仙:“……”

这日子没法过了,她这几天都没出门,听阁里的下人说皇上要祭祖,又准备修建神庙。

这个不稀奇,永嘉皇帝年年祭祖祭天,都会修建神庙。

只是程仙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前几日原青澜的来信,也说了北边的百姓挖山采石准备修建神庙。

程仙猛地起身急匆匆下楼,拉住一个下人问:“现在是什么年月了?”

小厮想了想,才结结巴巴道:“正弘二……二十二年。”

“什么!”

原书中载:正弘二十二年秋,七皇子屠北境三城,血流成河,民怨四起。

起因是天灾。

哪怕如今很多事情已经发生改变,原青澜也不会去做那些事,可是天灾……

他在信中说,不轮岗的时候会帮助百姓们一起采石。

可若是山崩,他没有主角光环,如果不幸遇上,坏事虽然没做,那他会不会死?

程仙心急如焚。天灾必定与他说的挖山有关,她必须尽快赶去西北,告诉他这件事。

在她去确认之前,用了半日时间在寝殿写了一封信,大致意思是:无意听闻了国师的预言,说西北会有天灾,望他多加注意。

程仙没法说她知道剧情的事,只能以听说了国师的预言,她前前后后解释一遍后,让夏一务必以最快的速度送去西北。

信送走后,她开始准备出行车马的相关事宜。

如果带上两个侍女不知是否可行,至少还得带上原青澜的暗卫指路。

就在程仙忙忙碌碌的时候,国师来了临风阁。

“你的叔父来信,说部族迁移,要重新安葬阿公阿婆的棺木。这件事,需要你亲自回南疆一趟,赶在清明之前。”

“什么?迁墓?”程仙没想到还有这件事。

记忆里南疆那些恬静的日子,确实有个同族的叔父。阿公阿婆死后,只有她在跟前,后事都是叔父帮忙操办的,如今需要迁墓,总得有个人回去。

“皇上以我此生留在京城,换南疆部族百年安稳。”

国师声音平淡,早已看开,人生于世生死皆有定数。

程仙听了他的话,低头沉思片刻,现在二月中旬,离清明节还有一个多月。她若是先去西北,再回南疆,不知能否赶得上。

忽然她试探性的问了国师一句,

“舅舅,我也出身南疆,说不定也有预言之能,我最近感觉出西北方隐隐动荡,会不会是天灾呢?”

“你!”国师显然吃了一惊。

程仙笑道:“舅舅,你曾经跟我说的,你的预言之能是祖上秘密,等我入神庙才会告诉我。不如,不必等我十八,咱俩互相交换一个秘密可好?”

国师静静站在院中,沉默不言。程仙约莫猜出,他已经知道原青澜在西北了,并且他不希望自己去西北。

但他说的是另外的事,“你若不喜二皇子原凌,便可早些离京。”

程仙这才想起前几日在街上碰见原凌的事,那像蛇一样盯着她的眼神。

“舅舅,我明日就动身。”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