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担箩筐装的满满当当,挑着回去。
走进巷道内,就看见带着两个孩子站在巷子口东张西望的沈父,一看就是在等待他,还是不放心他,担心刚来的他,出什么事。
“爹,您咋站在风口上,不冷啊?咱回家。”
沈清和还抽出手一只手拉住小闺女小果儿的手,“闺女跟爹回家。”走路已经能走的稳稳的小果儿咧开嘴笑起来,脆生生的回答,“好。”
“好,回家。”沈父也牵着孙子,一家四人乐呵呵的回家。
沈清和兜里还装了十来块银元,箩筐挑进厨房,曲彩霞欢喜的进去收拾归整。
两个孩子扒拉着爹的衣服,跟在爹身边,他们很聪明,知道跟着爹才有好吃,上次他们还吃了爹给买的糖,甜甜的很好吃。
一家六口就租了三间房,厨房是房东自己搭的,其余两家的厨房也是房东搭建的。
沈清和在堂屋,也是饭厅,和爹娘说话,从兜里拿出来八块银元,塞给娘,“爹,娘,我刚才出去,帮助一位贵人抓了一个小偷,奖励我十块银元,存八块银元在爹娘手上,我留两块,加上之前还剩下的几毛钱,等以后家里做开支。”
二老手上也没有一文钱,加上刚来沪海,还有点心理上的水土不服。
沈父沈母没有拿桌上放的银元,沈母没有问儿子说的话是真还是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家人要活下去,她知道儿子不会乱来,也不会去偷抢,只要不偷不抢,她也就不问。
沈父也是和沈母一样的心思,只要儿子不偷不抢,他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和儿,你自己拿着,我打算过几天出去找个事情做,以后我和你娘也能存下一些钱。”
“爹,别,等年后再找事情做,咱一家人刚来,我每天出去找事做,您得留在家里。家中必须要有一个男人在。”
话语中的意思,沈父立即明白,是呀,刚到一个新地方,也不认识任何人。心中没数,是得留一个人,家里几口人都不能出事,他家就儿子一个独苗苗,儿子现在还只有小鱼儿一个儿子,他们家里就三代三个男人。不能出事,出事就可能以后沈家成绝户。
沈父的思绪已经飘到太外空,儿子和孙子都不能有丁点的闪失,退一步就是小孙女不能有闪失。
“行,年前我待在家里。不过你做事的时候,多帮忙先打听打听,年后有没有适合你爹的活计,我也不能年纪不大就不做事闲着啊。”
沈父年纪确实还年轻,四十二岁,正是好年纪。
“行,我先打听打听。”沈清和也没有想过让他爹一直闲在家里,肯定是要找点事情做做。
至于让沈父做什么事情,他现在还没有想好,什么下死力气的活,还有危险的活,肯定是不能让他去做。
第一天温锅,沈家人是逃难一来第一次吃到干饭,还有吃到肉,肉香味飘到院子内,隔壁的两家人,全都没有想到,新来的邻居还挺有钱的。居然能吃上肉,闻着味,正宗的红烧肉。
沈清和抱着小果儿,自己吃一口,给小果儿喂一口,“果儿,肉肉好吃吗?”
“好次,真好次,果儿喜次。”小果儿扎着短尾巴小辫,摇晃着脑袋,安然的坐在爹的腿上。
她喜欢坐在爹的腿上,喜欢依偎在爹怀里,爹真好。
“好,我家果儿喜欢吃,下次爹再给小果儿买来吃。”
沈清和喜欢孩子天真无邪,欢喜笑着的样子。
规规矩矩坐在一边自己吃饭的小鱼儿不干了,瘪着嘴,眼泪巴巴的掉,委屈的不行。
一个劲的抽泣,看着就可怜巴巴的,曲彩霞瞧着就好笑,臭小子学会吃醋了,她一手带大的两个孩子,最是了解一双儿女。
曲彩霞用手撞撞丈夫,然后示意他看看委屈巴巴的儿子,沈清和现在多聪明,孩子们之间的把戏,他经历了几世,也是懂的,他叉开一条腿,让闺女坐在一边,伸手抱住默默流泪的儿子坐在另外一条腿上,“哎呦,我的乖儿子这是怎么了,谁欺负你了,告诉爹,给你报仇去。”
“没,没,没人欺负鱼儿,就是,爹,不喜欢鱼儿。”
小鱼儿双手胡乱擦了擦眼泪,小声断续的说了出来,眼睛还偷摸的瞟一眼亲爹。
才四岁就机灵成这样,沈清和也是醉了。以后得好好培养小家伙,千万别走岔路。
沈清和无语,但是还得解释还得哄,要不给孩子留下一个爹偏心的记忆,不好不好。
“谁说的,你告诉爹,谁说爹偏心的,爹喜欢我们小鱼儿还来不及呢,怎么会不喜欢,你和果儿可是爹的心头肉,不会不喜欢小鱼儿的。
沈清和耐心的哄着儿子,小脸上的泪水还为干,可是听到爹说喜欢他,小脸上又漾出来可爱的笑容。
小脑袋歪过来,对着沈清和,小声的确定,“爹,真的吗?”
“真的,明天爹出去找事做,收工回家给小鱼儿和果儿带好吃的零嘴好不好?”
“好。”两个孩子齐声说。
小嘴都快咧到后脑勺了,开心的不行,边上奶奶和娘,一人给他们喂一口饭,吃的津津有味。
温锅宴在孩子的欢声笑语中结束。
晚上,一家人洗的干干净净的,钻进被窝睡了一个舒服的觉。
第二天,曲彩霞和沈母在家给两个孩子先做新罩衣,罩在棉衣上。
家里的床单还有被套要洗要新做,婆媳俩在家里加紧做。孩子由沈父看着,沈父带着孩子没事就在附近几条巷道转悠认认路。
出去找事做的沈清和穿着破旧的旧棉袄,在街上转悠。想着多了解了解,一个人在沪海的大街小巷转悠,无意中来到一处收废旧品的地方,他发现有旧自行车零件,还有一些铁板。
站在不远处,看到那堆杂旧废铁废铜,一个灵光在他的脑海闪现 。
三轮自行车,自己可以搞一个人力三轮车,后面搞一个漂亮的遮雨棚,然后做车夫。
满大街的拉客跑,一天挣多少,谁也没有数,自己以后挣多挣少都是自己说了算。
街面上有什么事,他也能第一时间知道,以后也能提前有个准备。
自己找些零部件回去,还能自己焊接自己组装一个人力三轮车。
只是不知道可行不可行,也不知道有没有可以焊接的地方。
沈清和只是有那么一个想法,也不确定能实现。现在自行车的零部件,也不是随处可寻。
自己组装三轮车的事情,还得挪后,他是个刚从偏远乡下出来的农家娃子,怎么可能知道焊接改装三轮车。只要自己敢做,就等着被沈家父母发现问题。
想来暂且是不行,还得必须找活做。
顺道拐出去,来到另一面的大街上,人来人往都是白俄人,这里的店铺老板大部分也都是白俄人。
咖啡馆,蛋糕店,服装店等,都是窗明几净,是法租界最时髦的地段 。
沈清和进到一家小杂货铺,给家里的两个孩子带一包奶糖回去,尝尝鲜。
看见一家夜场招人,招服务生,男的名额有限。看看上班时间,沈清和觉得很适合自己。
第50章 走过民国岁月(02)
下午四点上班, 到晚上十二点。都是八个小时, 他觉得蛮好。
沈清和推门进去,没有几个男的进去报名 。他大大方方的报名,他力气大,但是长得不错, 收拾一下还是帅气的小伙子。
在夜场上班, 有工资还有小费,收入不错, 比打苦工要强。
他目前就是要些明面上的收入还有别人算不出来的收入。小费多少, 自己不说,别人也不会知道。
招人的申经理,盯着沈清和说, “好了,拿着这块牌子, 三天后来上班, 报上你的名字就行。”
“哎, 知道了,谢谢申经理提点。”沈清和对着申经理笑着说道。
“准时来, 可别迟到。”申经理看沈清还知道感谢, 又多提点了一句。
“哎, 保证不迟到。”
拿着报名成功发给他的小木牌, 沈清和随手放进空间,然后拎着奶糖,还有自己准备的旧棉衣, 前世在六十年代,旧棉衣他有好几件,也适合现在穿。
拿回去就说在二手衣店买的,还有旧棉鞋,至少爹和他穿的不用花钱再买。
娘和妻子的,过几天再买吧,等有了小费再说,这几天她们可以穿自己的和爹的,也不会冻着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