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后心怀蜜谋+番外(3)

岁行云垂首,执了深深的歉礼。

“实在对不住您。”

她这致歉倒不是虚情假意,是代原主、代希夷岁氏全族向李恪昭说的。

原主确有苦楚与难处,岁氏也有岁氏的不得已,但那并不是李恪昭造成的,此事他实属无辜。

蔡王做主替他向岁氏求亲,打算以此对缙国示好,巩固两国友盟;而他身为质子,有义务维系两国邦交,自得承蔡王这情。

他中规中矩求个亲,一应礼数并无疏漏轻慢,可前有岁氏妄图瞒天过海欺哄于他,后有原主岁十三以死拒之驳他脸面……

怎么算都是岁氏对他不厚道。

李恪昭打量她片刻,不轻不重道:“你亲口认下这些,就不怕我借此在蔡王面前生事,致你岁氏遭灭顶之灾?”

所谓听话要听音。

岁行云顿悟,他是在明示,他早知真相,却未将此事告知蔡王。

若真有挟怨报复之心,他只需在蔡王面前揭破此事,将“岁氏以八字不合者欺瞒蔡王、骗婚于缙公子”的事摆上台面,届时王必定大怒,岁氏全族浩劫难逃。

这世道,君王一怒,那是要流血漂橹的。

“希夷岁氏有愧于公子,多谢公子谅我族人乱世自保不易。如此雅量胸襟,令人敬佩也汗颜。”

岁行云诚心诚意地再执大礼。

“错已铸成,幸得公子宽宏,岁氏该有人站出来偿您恩义。岁氏行云,拜谢,恳请。”

“你欲如何偿还?”李恪昭轻蹙眉心,若有所思地看向她。

岁行云举步走到他面前,摊开掌心,坦然望进他的眼底。“公子可否借随身匕首一用?”

李恪昭略偏头睨她,淡声道:“弑夫?”

口中这么说着,却已从袖袋中取出随身匕首,放进她的掌心。

岁行云发自肺腑地笑弯了眼。

服气,真的服气。

一个意图不明的人,站在他身前半步处问他要随身兵刃,他不但敢给,还敢面无表情地随口打趣。

果然啊,名垂青史的一代英主,即便身在相对落魄的质子生涯,其胆识与气魄也非常人可比。

“我无颜妄霸‘缙六公子妻’的尊荣。愿领一纸休书,从今后为公子马前卒。诚心可鉴于日月之下,请公子信我。”

岁行云将匕首出鞘过半,左手食指指腹抹过锋利刀刃,然后将这手高举于面侧。

“若遇暗箭,则捐躯为盾;若遭敌阻,必洒血开路。此生无论刀山火海,不负不叛。”

*****

惊讶瞪了她良久,李恪昭深吸一口长气,紧咬着牙根缓缓闭目。

早前从鄀城传回到他手中那些关于岁十三姑娘的种种,怕不是几个混小子闭眼瞎编的吧?

“新婚翌日就将‘夫君’变‘主君’,还歃血为盟?你可真是敢想又敢做。”

他确实需要得到这位新婚妻子绝对的忠诚承诺,方才一步步引她坦陈真相,本意是打算恩威并施,让她明白自己该站在哪边。

可这家伙投诚之坚决迅速,仿佛就算他什么都不说,她也心如明镜,绝不会站错队。

“那次悬梁后,原本的岁十三已同过往光阴一道死去,”岁行云仿佛看穿他疑虑,按住沁血的食指笑道,“重获新生,自该活得不同。”

“蔡国女子若被休离,父族不会容留。如你执意讨要休书,之后再从长计议吧,”李恪昭淡淡白她一眼,欲言又止,最终指了指斗柜,“有止血药膏,自己取。”

“小伤,不急的,”岁行云显然留心到他那短暂的犹豫,“公子可是有事要吩咐我?”

李恪昭未再强令她先上药,敞亮直言:“有些事本该昨夜提前与你沟通,但突生变故,不得已去处理了些绝不能走漏风声的急务,并非有意轻慢,还望见谅。”

岁行云忙道:“公子言重了。”

李恪昭正要再开口,却有一人冒冒失失闯了进来。

*****

来者是个武袍青年,身形魁伟英武,却违和地生了张络腮胡都遮不住嫩气的脸,叫人不好断定他年岁。

他一副火烧房子的架势,什么都顾不得了:“公子,大事不妙!”

李恪昭冷冷甩出一记眼刀。

“飞星无状,请公子息怒,”大胡子飞星咽了咽口水,“事情十万火急,可否移步外间说话?”

“无妨,说吧,”李恪昭冷静发问,“是王宫派出的‘验喜钦使’提前来了?”

飞星瞥了岁行云一眼,又看看李恪昭。

确认他并无回避岁行云的意思,飞星才重重点头:“没料到会来得这么早,已在前头街口了。”

李恪昭处变不惊,只对岁行云道:“这就是我需你协助之事,晚些再向你解释。待会儿无论谁问,都要说昨夜我与你同在喜房内。倘若漏了口风,这府中所有人都性命堪忧。懂吗?”

“懂。”岁行云懊恼握拳。险些忘了还有“验喜”这种乌糟烂俗!

出嫁前,族中婶娘曾半遮半掩向她提点过此事。

所谓“验喜”,就是洞房翌日由专人验看喜帕上的新娘落红,以此确认其婚前为“贞洁之躯”。

此风俗对女子极不友好,亦不公平,后世经历几次思潮变革后已将此糟粕旧俗彻底消弭。

可在这上古时,新郎出身越贵重,“验喜”就越不可避免。

如李恪昭这般出身,在异国为质,“验喜”之事就需所在国君王谕令王后亲自过问。

按规制,新婚翌日晨间,会有九人组成的“验喜钦使”队伍自中宫而来,以表王室对质子的亲善重视。

“验喜钦使”猝不及防提前登门,这还不是最糟糕的。

飞星急道:“公子,领头的蔡王后中宫女御官,是上将军卓啸的亲姑母!”

“上将军,卓啸?!”

岁行云觉得自己复生后的整体运势,用一个草书狂写的“衰”字就能总结。

《缙史》载:天命十七年,缙公第六子李恪昭及妻质于蔡。秋,上将军卓啸弑其君,窃蔡,欲撕友盟攻缙。

谋士齐文周谏曰:可斩缙质子夫妇祭旗,以振三军。

这不是验喜,这是板上钉钉的找茬索命!李恪昭质子生涯里最要命的死敌,即将派人杀上门来了!

第3章

此时是天命十六年二月,距离史载的“卓啸窃国”尚有一年半。

有蔡王弹压,目前卓啸还不会师出无名地针对缙质子府。但他意图从李恪昭身上抓到把柄借机生事,以游说朝中支持攻缙的小动作频频。

主责今日验喜事宜的蔡王后中宫女御官卓氏虽礼仪周到、笑容得体,却行径强硬地率众直抵后院喜房门口。

做为李恪昭的亲信随护,飞星很清楚,卓氏这份跋扈并非来自蔡王后,而是源自她那力主攻缙的侄儿。

今日若与她正面冲突,难免给自家公子招来祸端——

毕竟,李恪昭昨夜才带他去做了件“绝不能被卓啸逮到蛛丝马迹”的事。

不便硬碰硬地拦阻卓氏,飞星又不太确定喜房中的李恪昭与岁行云是否已做好万全准备,只得一路忍气赔小心,试图为喜房内的二人多拖出些“查漏补缺”的时间。

“万没料到钦使今日来得这样早,多有怠慢。方才已差人禀过,还请钦使前厅用茶稍待,我家公子与夫人……”

“无须多礼。”卓氏扬笑打断他的话,定在喜房门前的双脚好似生了根。

“素闻缙公子喜清静,府中后院不留近侍婢女也不留。王后念及公子首次娶亲,夫人又是初来乍到,只怕二位贵人今晨会有需人照应之处,这才特命我等提早到来,以供缙公子夫妇临时差遣一二。”

这话无可驳,飞星一时再想不出该如何支走她,急得背后冒汗。

好在喜房的门被从内打开,飞星抬眼见李恪昭昂藏立于门扉前的光影之中,暗松一口大气。

别看卓氏在飞星面前横,面对李恪昭时却立刻收了气焰。

她旋身捋整裙裾,毕恭毕敬以单膝触地,口中问安:“蔡中宫女御卓氏,请缙六公子安。公子万年。”

她身后八名随行宫女也跟着同礼,齐齐道:“缙六公子安。公子万年。”

李恪昭淡淡颔首,长腿迈过门槛后,侧身让出进房通路:“有劳钦使。”

*****

看过喜帕后,验喜钦使们便帮着更换府中各处的灯笼、喜烛等物,其中两人更是进了厨房,当场熬煮起蔡王后赐予缙公子夫妇的补汤。

许乘月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