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嬷嬷一走,太后脸上的笑意便耷拉了下来,看着胤禛淡淡的开了口。
“说罢,是宫里哪个老东西不开眼,惹到福嘉她额娘了?”
一句话,里子面子都没给胤禛留下,倒是让他难得的老脸一红。
“皇额娘说话,还是这般犀利。”
这竟是明明白白的拍起了太后的马屁……
太后听了,冷哼了一声,只是到底没憋住,脸上还是染了笑模样。
胤禛瞧见她心情不错,才将自己手里收集到的那一摞证据摆到太后身前的案上,太后接过细细瞧过之后,眉眼之间全是冷然。
“这个郭络罗氏,先帝在时便没少仗着宠爱找我麻烦,现如今先帝都不在了,居然还敢为了他那不争气的儿子来找我儿子麻烦,这是你甭管了,本宫就能给你料理了……”
胤禛见这事被太后大包大揽过去,心里头的大石顷刻落了地。
“皇额娘此次,倒真是帮了儿子的大忙了。”
第245章 :太后手段
果然,没过几天慈宁宫里的太后突然梦魇了,连着三四天都梦到先帝,这让她老人家吃不下睡不着,整个人都消瘦了一大圈。
皇上仁孝,请了太医去瞧却没看出什么来,没法子,只能去找了钦天监的监正,那监正也是个妙人儿,只说先帝在皇陵里头寂寞,若是有位他生前爱重之人前去为他守灵,太后的病症便可不治而愈。
他这话一出,就有那些眼皮子活泛的犯了嘀咕,先帝在时最宠爱谁?那些年轻无子的妃嫔不算,能称得上盛宠得便只有宜太妃了......
太后的一个梦,宜太妃就乖乖的去守了皇陵,她不想守也没法子,现如今早已经不是先帝爷的天下了。
年世兰在翊坤宫得了信儿,暗暗感叹一句姜还是老的辣,太后没费一兵一卒就将宜太妃给处置了,还让旁人都挑不出毛病来,这就是本事了。
因着这件事,年世兰同胤禛的关系倒是缓和了不少,翊坤宫里的奴才们,都不自觉的松了口气。
雍正元年八月,胤禛给自己几个成年的儿子都封了爵位,让他们出宫自行建府,弘历和弘昼从阿哥所搬出去后,偌大的阿哥所里便只剩下弘曦一人,年世兰瞧着不忍心,便将弘谅送了过去同他作伴,这样一来,两兄弟倒是相互有了照应。
月前的时候,前头众大臣提议与蒙古和亲,胤禛舍不得唯一的亲女福嘉远嫁,便从几位兄弟那里收养了三位,依次封为和硕淑慎公主、和硕端柔公主、和硕和惠公主,将她们养在宫中,一应吃穿用度皆是比照着福嘉的规制。
福嘉如今已经是个大姑娘了,知道这几位堂姐妹将来都是要替自己和亲的,因此待她们格外和气,平日里太后或是年世兰赏给她的东西,她也会用心挑选了,给其他三位公主送过去,倒是让她们在这宫里感受到了别样的温暖。
这日,年世兰在翊坤宫设宴,招待三位公主,福嘉在一旁作陪,三位公主里淑慎温柔、端柔活泼、和惠生得格外美丽,年世兰看着她们一张张嫩出水的脸庞,也觉得自己仿佛都年轻了几岁。
“你瞧瞧你们,都是花一样的年纪,不像我都老了。”
淑慎她们几个都知道年世兰是在打趣,一个个的都羞红了脸,倒是让福嘉看的啧啧称奇。
“几位姐姐莫见怪,我额娘最爱开玩笑,心里头可期盼着你们能夸赞她一句呢。”
一句话,将一桌子的人都给逗笑了。
稍晚的时候,弘曦领着弘谅也回来了,虽说男女七岁不同席,可他们都是本家的姐弟,倒没这么避讳。
淑慎她们几个暗暗的打量了弘曦与弘谅一番,只觉得弘曦聪慧端正,弘谅活泼讨喜,倒都是生得一笔人才。
“贵妃娘娘好运气,将几位弟弟妹妹生得这样出色。”
说话的是和惠,几个姐妹里头属她年纪小,却属她嘴最甜,平日里最会哄人开心。
年世兰这会儿心情好,瞧见她们三个有些拘束,便挨个拿过汤碗给她们盛了燕窝粥放在她们身前。
“你们年纪还小,从现在起保养,保管长大了各个都是娇花一般的美人儿。”
第246章 :求道恩典
三个公主现如今正是爱美的年纪,那碗燕窝羹倒是都喝得一滴不剩。
年世兰见了,心里头便有了主意,趁着没人的时候让春浓去御膳房打了招呼,让他们往后给三位公主备的晚膳里,都加上一碗燕窝羹。
这晚福嘉没去慈宁宫,而是留在了翊坤宫和年世兰睡在一处。
母女两个洗漱完,年世兰亲自捧着福嘉的头发用细棉布一点一点小心的擦拭干净,才往上头滴了发油细细的给她梳通顺了,用发带松松的绑了一圈,才满面笑意的盯着福嘉。
“额娘小时候,你姨母便经常这般照顾我,一眨眼,我的福嘉都成大姑娘了。”
福嘉知道自己的额娘定是想念宫外的姨母了,忙将脸埋进年世兰的怀里头撒娇。
“额娘不许伤感,福嘉会心疼的。”
年世兰伸手拢了拢她额前的碎发,轻轻的点了点她挺翘的鼻头。
“小机灵鬼,快睡下吧。”
福嘉便跟年世兰躺在一个被窝里头,头靠着年世兰的肩膀,闻着她身上淡淡的馨香沉沉的睡去,年世兰则是静静的看着她,末了才深深地叹了口气。
她的心里总觉得有些对不起那三个公主,这般娇养的人儿却要代替福嘉和亲去内蒙古,想想她都觉得不忍心,只是为了福嘉,她也只能自私一次。
宫里的日子流水一般过去,眨眼便到了一年一度的颁金节。
胤禛在宫里头设了宴,邀请那些三品以上的大员携带妻眷一同出席,年世兰本还想不明白,还是胤禛凑在她耳边小声嘀咕了一句,她才恍然大悟。
翻过年弘历虚岁就满十三岁了,可以先给他相看媳妇儿了。
这晚的宴席设在了乾清宫里头,年世兰坐在胤禛的左后方,看着底下乌泱泱的坐满了人,不由暗恨自己没有生出一对千里眼来,隔了这么远的距离,那些大人身后的小姐她是一个都没有看清。
趁着底下人不注意,她偷偷凑到胤禛耳边小声抱怨起来。
“爷,隔着这么远,我什么都看不清啊……”
胤禛见她这般心急,也不由感到好笑,只是她难得肯在众人面前对自己表示亲近,这点小事他还是能替她办到的,于是他挥了挥手将苏培盛招到身边,把年世兰的意思给他说了。
苏培盛看了眼正襟危坐的年世兰,不由暗暗腹诽,年贵妃一张嘴,跑断他的腿,万岁爷竟会给他找活儿!
这边歌舞初歇,苏培盛就伸手将身后准备表演的宫女给清退了下去,清了清嗓子,才扬声说道:“皇上有旨,圣上感念三品以上大员为国辛劳,特准携妻眷上前领赏。”
众人听了,面面相觑,都不知道圣上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是圣上既然这样吩咐了,他们底下的人照着旨意做便是。
于是,从一品大员开始,每个人都带着妻眷上前,同胤禛行礼问安,然后一人分得两碟子点心便被打发了下去。
年世兰就坐在胤禛的身后,自然将那些贵女的样貌都看全了,她还特意的留意了一下李荣保家的姑娘,毕竟那可是将来的国母……
富察姑娘如今不过十一二岁的年纪,但是通身的气派却已然成形,那般端庄秀气的人儿,也怪不得后来弘历会那样爱重。
现在她虽然年纪尚小,但是样貌渐渐长开,已是不俗,又是这样的家世,想来家中求亲的门槛定是都要被人给踏破了……
晚上胤禛陪着年世兰回翊坤宫,在路上的时候便问她可有相中的人选,年世兰只是略微想了想,便在胤禛的耳边说出了富察氏的名字,胤禛听了倒是有些意外。
“李荣保的闺女论身份倒是配的上弘历,只是她今年不过刚刚十二岁,若是让弘历娶她,只怕还要等上几年……”
年世兰听了,却不以为意。
“爷既然想好了以后弘历的路子,自然应该知道他的身边缺少的便是她这样的女子,寻常的贵女,可配不上一个储君太子妃的头衔。”
胤禛被她说的有些意动,在心里仔细斟酌之后,发现事实确实如同年世兰所说。
“你这话倒也不错,只是咱们俩在这相看的再好,也要看看弘历自己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