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回到三岁半+番外(29)

作者:佳人转转 阅读记录 TXT下载

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如果她大个十岁,一定努力拼搏为爸妈晚年创造优渥的生活环境。但她现在年龄太小,就先让爸爸妈妈努力拼搏为她创造良好的童年环境吧!官二代她是别指望了,她要是能当上富二代也挺好的哈!

只可惜啊,对于股市她一窍不通,近几年的彩票号码走势图她也背不下来,不能一步登天。拜陆泓文所赐,她所了解的知识仅限于房地产方面。

90年以后建造的房子,哪个楼盘会升值,哪个楼盘开放商五证不全办不下来房产证她都了如指掌。如果给她足够的本钱,她可以做一只房虫,大量买进有价值的房子,等07、08年楼市大旺的时候卖出,肯定会大赚一笔!

光靠老妈,她这个愿望貌似难以实现,还是把期望多多放在爸爸身上吧。仓买做好了,盈利可不是一点点啊!老爸老爸,只盼着你大赚之后每月多给你宝贝女儿点零花钱,让我多屯几套房子吧!相信我的眼光,以后咱们一家人就吃喝不愁咯!vz5l。

不对!孟静妍忽然觉得自己小瞧了老妈的能力,也小瞧了幼儿园发展的潜力。

虽然咱们做的是幼儿教育,但好歹也属于教育行业。大家公认的女人和小孩子的钱是最好赚的,只要是为了孩子好,家长花多少钱都舍得的。

她只想到了办看护班,怎么没想到办补习班?

小学生补习没意思,给中学生、高中生补习是最赚的。而且补习的价格一年比一年高,一对一的补习两个小时就要上百元。

中学的时候,尽管家里不富裕,却还是省吃俭用的给她交高额的补习费。每个月光是各科的补习费用就要将近千元。光她一个人就这么多,哪个补习学校没几百个学生,那不是要赚翻了?

虽然她可能没办法挖到知名院校的著名教师来上课。但是如果她能背下来近十年的考题,不知道那些望子成龙的家长们舍不舍得交上大把的补习费来她的补习班补课呢?

哦吼吼吼吼~真是太作弊咯!还有各省份高考的考题呢?那厚厚的好几本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可不是白做的啊!

第62章 我家有女愁啊愁

自己有记忆资源,不能不好好利用。从当晚开始,孟静妍小萝莉就随身带着小本本和笔,想起道中考高考的试题就拿着笔本默下来。虽然她现在的记忆力很变态,什么东西看几眼就能背下来。但那毕竟是上辈子的事情,她以前可没这么变态的记忆力,所以默背的时候还是挺吃力的。看来指望天上掉馅饼不大实际,想发家致富还得靠自己努力啊。几自和莉。

好歹她当年在这些考题上花费了大工夫,倒也让她默写出了不少。实在想不起来,就拉着倪瑞雪和李明泽去附近的新华书店。那两只就爱钻漫画区和故事书区,她则是去办正事,中考、高考练习题、教辅书区看各种练习册。

小学、初中、高中的内容她有些混淆,有的能明确记住是考题,却不知道是中考还是高考的,有教辅书做参考就容易许多了。她的目标是把握大方向,找到差不多的类型题就成。

她不想改变历史,就算是指望这个赚钱也不敢出原题,考前外泄中考、高考试题可是大事,说不定要被抓去坐牢滴,孟静妍可没那个胆子。赚再多钱也要有命花,有福享受啊。人都进监狱了,有再多钱有什么用。

转过年来,爸爸的小仓买开在了文府中学对面。文府中学是她所在那一区最好的初中,小仓买的主要消费群体是学生。一到下课、午休的时间,小仓买就客似云来。

其实孟静妍想过让爸爸把店开在他们小学门口的,这样她每天就有免费的咪咪虾条和无花果吃了。孟爸也有这个意思,就近照顾孩子。但是那些孩子大多都是家在附近,一日三餐都在家里解决,家长很少会给零花钱,消费能力实在有限。考虑多方面因素,孟爸爸还是决定把地点选在文府中学对面。

文府中学是初中、高中一体化的,高中部没初中部那么有名,但学生也不少。初中高中加一起有好几千人,他们都是财神爷啊!中学她肯定也是要去文府上的,小仓买开在文府中学门口也好,一步到位。

挨着学校不光是零食卖得好,文教用品销量也不错。每次上货孟静妍都陪着她老爸去,学生喜欢什么款式的本子、笔她都了解的一清二楚,不像她老爸,眼光有些落伍。有几次她要上课,孟爸爸没等她自己去上的货,积压在店里几个月都没卖完。

受了教训后他也不敢托大,知道自家闺女是个本事的,小小年纪主意不少。不说别的,就说家里这些赚钱的主意,哪个不是他闺女想出来的。问问别家孩子,哪个有他闺女这本事的。

在一帮老邻居、旧同事面前,孟爸爸的腰杆特别硬。赚的多,家庭和睦,女儿又给他这当爹的争气,见了谁都笑么呵的。辞职的时候有些同事还背地里骂他傻,好好的铁饭碗不要了。可现在再看看,工厂效益越来越差,也不知道从哪儿传出来的要减员,下岗一批职工的说法,弄得人心惶惶的。

依孟爸爸看,就那些没什么本事还爱在人背后搬弄是非的,活该他们下岗!这种人简直就是工厂的蛀虫,光拿钱不办事,指望国家养大爷呐?

学生多生意好,孟静妍放学又不用去少年宫的时候就会去仓买帮忙。别的她不管,就爱把着钱,管收银。开始还有学生看她年纪小少给钱想糊弄她,后来见识到她计算器都不用就能把那些零零杂杂的琐碎帐算的一毛不差,便再不敢轻视她了。

同样的,在帮老爸看店期间,她便不着痕迹的帮老妈的补习班打广告。那时候补习还不怎么流行,一开始还只有一些新生,课程不打紧的学生来上。渐渐地又有一些高年级的学生加入。女人是最喜欢攀比的,你儿子上补习班学习进步超过我家女儿了,没多长时间也会给自家孩子找一个补课班。

减负口号喊得响亮,负负得正,学生们身上的书包反而更重了。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由孟妈妈创办的明日文化学校学生越来越多。尤其是几个一直在明日补习的初中升高中的学生,距离中考最后一个星期明日的补习老师对他们进行了终极培训,超常发挥,超出平时成绩的一大截。

一传十十传百,明日文化学校被传的有些邪乎,连明日的背后老板买通出题老师的事情都传出来了。第二年开始冲刺班一下子人满为患,家长们宁可花大价钱也要把孩子送来。教室没地方了没关系,在过道站着学也行啊!

家长的出发点都是自家孩子,但是正处在叛逆期的同学们却未必领情。有好环境,有座位都不一定学,别说那些站着的了。反正你认真学了、听了就会有受益,浪费时间的就自己后悔去吧,总得为自己负责嘛。w0tm。

两年时间名气打出去了,冲刺班的学生和家长成为第一批受益者也是明日文化学校的死忠派。纷纷介绍自家亲戚朋友家的孩子来明日补课,还撺掇孟妈妈开设高中的课程。来明日报名课程的同学开始不局限于文府中学的学生,甚至有从别的区坐车一两个小时带着孩子来上课的家长。

也许她们是相信以讹传讹明日文化学校买通出题老师的假消息吧,觉得既然能神通广大的买通中考出题员,那高考的时候肯定也能有路子吧。所以就认准了明日,表示如果明日开设高中课程,她们一定给孩子报名。谁也想不到,这么大个文化学校居然是个才上小学的孩子在背后支撑。

有孟静妍默写出来那一本本习题册,可以说,近十年明日文化学校的发展毫无压力。相信以孟妈妈的能力,十年后也会挖到一批优秀教师,有没有她的特别练习册已经无关紧要了。

随着明日文化学校的日渐壮大,孟妈妈最开始创办的明日幼儿反而成了最最不赚钱的项目。耗时、耗精力又费钱,但是孟妈妈特别不舍得闭园。那些孩子特别纯真可爱,她每天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待在幼儿园处理整个明日文化学校的事物,没事的时候他也客串老师帮忙带孩子。

累是累,但是特别充实。大姑私下里跟她说过,让她劝劝她妈妈把精力多放在文化学校上面,幼儿园就关了得了,现在赚的那点钱他们两口子也看不上。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