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同人)每次醒来都为反派背了锅+番外(326)

作者:井临渊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见他眼神迷离,一直不应声,扶苏剑眉微蹙,转头道,“太医,过来再看看!他还好吗?”

眼见着一群太医又被他召了过来,黑压压绕着床围了一圈,姜晨终于咬字清晰开口了,“我很好。”

因为长时间的昏睡而失水,此刻他的声音有些破碎。

扶苏听出了他的异样,吩咐侍女端来药和清水,递给他。

“喝吧。喝了就不会生病了。”

姜晨对于这种哄骗无知幼儿,即便是原本的胡亥都不会相信的话毫不感冒。不过他还是接了药碗喝了。他是医者,对这具身体的情况非常清楚。

若照旧高烧不退,他很可能还没活过几日就要重新踏入轮回了。

扶苏见此,心情大好,收了药碗递给侍女,“我走了。若有时间,会过来看看十八。”

姜晨面无表情,“……”

对于这种难缠的人物,他实在避之不及。

以他如今身份,大概也不可能像上一世一样,随随便便离开咸阳,游走四方。但他实在,不想在同一处长留。

当你长留许久,就会渐渐习惯。习惯是一件很可怕的东西。当不习惯之时,就会让人觉得如此痛苦。

姜晨看着高大空无的宫殿,良久,沉默无言。

又要,重新开始了吗?

人生就是如此轮转,反反复复。说它一日一日,一年一年,一世一世的重复,有何意义?

大约什么意义也没有。只是让人以一种方式长久的生存。也许也称得上是,某种意义上的永生了。

但有些时候,没有意义的永生,其实并不得人喜爱。

许多事情,只是他当时一念,一念起,便付诸行动。若问有何目的,大约是出于兴味。他也许是想看看,他能做到些什么,他能改变这什么。

总之,他绝不会是一个束手待毙之人。

他的风寒终于在此时渐渐消退了。

是夜,风雨。

大殿中的烛火明明灭灭,照出人脸,却显得如此幽暗。

正值春末。风雨以后,便是灿阳。

如此光明,仿佛让所有黑暗无所遁形。

姜晨移了跪垫正坐在殿门前高大的桃树下,晒着阳光。侍从陆永告诉他,从他发烧至今,林林总总已睡过十日了。即便是正常人,在屋中躺上十日,恐怕难免得上些奇奇怪怪的病了。

至于说现在去学习骑射扎马步拉弓练剑……事实上高烧过后这具身体连蹦蹦跳跳的力气都没有几分。

这种无力感。

就像是重病缠身,明明有很多才干,却只能在病床上连正常的踏出一步都很困难,看着其他生命鲜活的生存,自己等待消亡却束手无策。

姜晨吐出一口气,目光落在桃树下水池边的游鱼之上,不再去试图想起从前之事。

扶苏果然又来了。

“今日看起来精神不错,可见定会否极泰来。想必再休养几日,你就可以康复了。”他犹豫了一下,才问,“父皇拟定泰山封禅之事,胡亥,你可要一同前去?”若是父皇离京前去封禅,那赵高自然会跟随而去,至于自己必然要留守京城任监国之职位……

姜晨倒想回一句,不想待在皇宫。只是想到具体情况,他觉得还是不去了。

凡是祭拜天地之类的事,走到哪里,他都不太提得起兴趣。

“不必了。”

史载,始皇无比迷信,为人严谨残酷,若是不查被他怀疑,神明示意还好,怕他认定是恶鬼上身,到时摧毁这具躯体。

扶苏:……

这与胡亥惯常喜欢游乐的性子简直不太符合。

“你当真不愿去?”

姜晨微微仰脸看着他,竟觉得从他的脸上看出了些许开心。他难得犹豫了下,转口道,“封禅毕竟是千古大事。我觉得,能去观赏一二也十分不错。”

“……”

“赵高也会跟随父皇。”

姜晨答,“是吗?那当真更好了。”

看来胡亥已对赵高此人深信不疑了。可扶苏总觉得,赵高目色阴寒,暗藏狼子野心,不像是卫国之人。

父亲对此人,亦然宠爱有加。

这可如何是好?

只可惜如今蒙氏父子二人都远在北郡,修筑长城,抵御北胡,不便相商。

“胡亥,赵高此人,不可信。你在他身边,定要小心为上。”

“……”

“兄长忘了,赵高乃是父皇宠信之人。你如此言谈,莫不怕父皇知道,降罪于你。”

扶苏略一扬眉,“你信他?或信我?”

他如此问了,姜晨眉眼象征性的一弯,听着恳切实则敷衍地回了一句,“自是与兄长亲厚。”

信任?

当真是件奢侈之物。

多少人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才能明白,所谓信任的背后,永远避免不了背叛。

无论是有心抑或无心。

第227章 秦少公子(二)

封禅之事, 他没有参与,教嬴政难得惊讶。

平素这个孩子是最粘着他的,别的儿女对他, 要么恭敬,要么惧怕,只有胡亥在身边时, 他才觉得,他不是一个皇帝, 只是一位父亲。

今次泰山封禅, 多则月余少则半月,胡亥竟未请求一同前去, 实在令他不解了。

赵高:“总觉得十八公子这次醒来, 有些不太一样。也许是长大了。”

嬴政微微皱眉, 摆手制止了他的话,“好了。不必再说。他不去, 便不去了。”他沉思了下,吩咐道,“咸阳之事, 暂交扶苏处理。”

从前也是这般, 此次依旧。

赵高虽对扶苏心有不满,但也无法去改变他的决定。跟随皇帝多年, 他非常明白,去质疑他已经决定的决定,一定下场惨淡。

统一**, 身居权位多年的陛下,心中根本容不得任何质疑。

他看似喜爱胡亥,到谁又能说,他不喜欢扶苏呢?

只不过一个父与子,另一个则是帝王与世子的感情罢了。

“有公子扶苏为陛下解忧,陛下也可以安枕了。”

嬴政却并未应下赵高的话,冷声道,“他还是太优柔寡断了。”

他似乎是对扶苏不满了。

可赵高心里却是一沉。果然……陛下虽未明言,却还是将扶苏视为下一任继承人了。太优柔寡断?若是扶苏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公子,陛下又何必担心他的性格是优柔寡断还是其他。何位需刚毅果决,岂非就是帝王之位?

嬴政站在高高,看着面前雕龙飞凤的金色皇座,这天下至尊之位,目光深沉。

“陛下,天下百姓无不称赞公子扶苏仁爱温厚,乃国之幸也。陛下有何须为此担忧。”

仁爱温厚,岂非就是优柔寡断。

他此言,显然有意勾起嬴政的不喜之心。

嬴政转过身来,对他的话没有表示任何态度,“李斯人在何处?”

“李丞相,郑国大人正在商定封禅细宜。”

“召二人进殿。”他站在高高的帝位上,发布施令。

一声声庄严肃穆的传唤远去。

……

姜晨身体恢复的差不多后,开始去了解周围。

相对于他所了解的历史上的秦朝,胡亥的记忆中有些许不同。

不过也许只是时间的流转而致使了历史时间的相对失真。毕竟,很多时候,没有一个真正的秦国子民可以生存,生存到历史流传的最后。

致使编纂的历史,只能靠一代代口口相传,流传,最终而成。

他所经历过的世界中,不乏度过秦朝这一辉煌的时代的。但每一个世界对事件的时期记载,都不免疏漏和不同。

不是亲身经历之人,又怎能记着时代的细微之变。人若蜉蝣,以百年之身,记千年之事,又怎能事事精确。

即便是活过千年万年,又能对于这份记忆,做些什么呢?去改头换面的经历着所谓的时代,最终于己……

哼。

姜晨面无表情,站在石桌前。蝴蝶落在粉色的桃树枝头,翅膀微动,然后停滞。似乎在静默的望着那静立的少年。他不过十二岁,容色烂漫,任人提不起警戒之心,带笑的凤眼看起来有些妖魅,但神色却是稳重冷静无比,全无任何面貌上的柔弱之气。少年穿着一身深青色锦云纹的深衣,腰间挂着一枚白色锦羽玉佩。

雨水从伸出处凉亭的桃花枝头滴落,落入流水,微微滴答一声清响。

游鱼微惊,四散开来。

他的指尖落在石桌之上,轻轻抚过,一片冰凉。很显然,若是正史,目前这种立式桌椅,还不该出现。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