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而至(高中生活指南)+番外(8)

作者:许龄尹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增稠剂到底又是何方神圣?”

化学老师这一句话把大家的心吊到半空中。

“欲知后事如何,大家下节课去实验室里面自己动手瞧一瞧。”

这么一说大家都对去实验室做实验,很期待。

入学已经快一个月了,第一次来实验室。

实验楼前面站着的是可以吸收二氧化硫苦楝树。

一进到实验室里面,立马打开通风橱。黎逢和韦棋分在一组,韦棋在火柴盒旁边轻轻一划,火柴亮了,移到酒精灯上面,但是酒精灯怎么点都点不着,重复好几次都是那样。

黎逢纳闷:“会不会是灯芯全部焦了,所以点不着。”

韦棋用剪刀轻轻地把灯芯前面焦的部分剪掉,再点一次,酒精灯果然亮了。

再把蒸发皿架到酒精灯上面,把从小卖部买来的饮料倒到蒸发皿上,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蒸发皿,黎逢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经过长时间的蒸发,所谓浓缩就是精华,最后在蒸发皿底部依然有一些胶状物质残留,这就是要找的增稠剂,在多次加水以后,这些增稠剂依然是无法溶解的。

看到自己做出来的增稠剂,其惊艳程度不亚于铝热反应。

黎逢举起自己的手掌站在韦棋前面,

韦棋不解的问:“什么情况?”

“Give me five。”

韦棋也照着样子伸出自己的手掌

两手相击,大功告成。

看着自己做出来的实验结论,各人心里早有了答案。

喝还是不喝,这真是个问题。

这周轮到韦棋他们班打扫图书馆,环顾四周,图书馆的面积虽然是小卖部的几倍大,可以说因为面积狭小,所以总显得小卖部门庭若市,图书馆门可罗雀,造成这个现状的原因是高中学习压力大,大家都不敢掉以轻心,第九节的自习常常被各种作业堆满,图书馆的借书证高中三年基本上都是压箱底。

诺大的一楼的杂志报纸阅览室,二楼的图书阅览室形同虚设。

一年又一年,学校的学生换了一波又一波。

图书馆的配置也是很现代化的,一进门就是与时俱进的触摸屏的显示器。

韦棋随意翻了一本书《盐丁儿》,有点年头的书,这本书的上一次的借书时间比自己的出生日期还早,早到什么程度,里面的借书卡,只记录了一个名字,上面写的唯一一个借书人是963班的某某同学。

韦棋觉得可惜了:“整20年过去了,我才是第二个翻这本书的人。”

被她这么一说,袁聂聂和严丁也凑过来看。

袁聂聂指着书名:“严丁,书名跟你的名字读音一样。”

严丁看着这个书名,脸色一变。

当时韦棋和袁聂聂都不知道,严丁跟书里面的主人公一样,也是一个在万般磨难的生活中苦苦挣扎的女孩。

再看看其它的书,有些连书的塑料薄膜还没有拆封,就放在这里孤单寂寞空虚冷,看着就让人惋惜。

就像诗里说的那样: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

马思邈问袁聂聂:“你最近读的除了教科书以外的书本是什么时候?”

袁聂聂认真地在大脑里面搜索:“好像真没有,自从有了手机以后都没有读过教科书以外的书。”

严丁也在一旁感慨:“这里别有一番天地,要是我不来,可能高中三年都不知道图书馆里面是什么样的。”

俞洋也很赞同:“想想要是这次不来,我们到毕业都不知道原来学校有那么好的书。”

黎逢正在拍着厚实的封面上的灰尘:“这是一套定价为888元的《中国全史》,想不到我们学校那么大手笔,居然还买那么贵的书。”

袁聂聂看着四周孤零零的铁书架:“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原来最好的一直在我们身边。”

韦棋突然有了一个想法,她鼓着劲去洛哥那里提议:“老师,我们年级不是要搞班级文化评比吗?”

洛哥从一堆批改的作业抬起馒头一样白的脸:“你有什么好建议?”

第一次在老师面前说那么长的话,有点紧张,但还是硬着头皮把话说完:“我觉得那些图书常年累月待在图书馆里面无人问津很可惜,我们根本没有时间去图书馆,不如把图书馆的书搬到教室里面去,分到每班去做一个图书角,既可以增加班级的人文气息,又能让我们在周末休息的时间可以在家看书,图书角就和国庆墙报一起作为班级文化的一部分。”

洛哥带着赏识的眼光看着韦棋:“你的想法很好,但是我要去跟教导主任商量一下。”

没过几天,洛哥就在班里宣布:“学校领导打算在每个班设一个图书角,提高大家的阅读量,黎逢和韦棋你们两人负责落实一下。”

想不到大家对这件事情期待已久了。

韦棋按照男女的喜好不同去图书馆借了100本书,黎逢一下课立马网购了一个5层书架。

几天后,就看见黎逢正戴着手套拿着螺丝刀,对着说明书安装书架,三下五除二,5层的书架不一会就装好了。

而另一边的韦棋,正在给借来的书做了个目录索引,这样子要借的时候就很一目了然了。

再往书架上把书一本一本的整齐地摆好,再摆上一盆生意盎然的绿萝,看着焕然一新的图书角,原来冷冰冰的教室,慢慢的变得有生气了,让人特别有成就感和归属感。

第7章 第 7 章

7、国庆板报

校道两旁似乎永远都是绿的。一棵一棵,一排一排,一丛一丛的绿色,春夏常绿,而秋冬也纷呈,转眼间,秋风吹红了树,红色的枫叶纷纷落下,在空中旋转飞舞,驾着轻功落下地面,放眼望去,似一张红毯子铺在地上,让人忍不住驻足拍照。

离国庆只剩下一周时间,作为班级文化评比的重头戏国庆板报也在进行中,这是开学以来的第一次板报,大家都想加班加点在国庆放假前把板报弄好。

作为宣传委员的袁聂聂担负起重任。

怎么样才能让我们的第一次板报亮瞎眼?袁聂聂在旁边绞尽脑汁,对于自己的第一次任务雄心勃勃。

"没关系,到时候我帮你。"韦棋抱着一摞作业本走过来说,"作为你的同桌,我当仁不让,我画画不行,但写字还行。"

袁聂聂感激地看了她一眼。

坐在后面的黎逢也说:“算上我一份,我画画还行。”

突然间多了两个兵,有如神助,袁聂聂高喊:“大发。”

于是下午放学的时候,三个人先去学校门口解决装备的问题。

等他们出了校门,门口的文具店早聚集了各班买材料的人,各班都卯足了劲想在第一次的年级大型活动中得第一。

袁聂聂左顾右盼:“等我想想,需要什么。”一边想一边手上已经在不停地拿东西――马克笔,6张板报纸,大小各异的油画笔,丙烯颜料,调色盘,装水的洗笔桶。

韦棋提出只买三种颜料,红、黄、蓝。

黎逢不解:“买这么少够吗?”

韦棋坚持:“只要有这三种颜色,就可以任意调配其他颜色,虽然颜料不贵,但是没必要买的何必浪费。”

回到教室里面,俞洋也想留下来帮忙,黎逢阻止:“得了,你还是先去训练吧。”

严丁也想留下来帮忙,韦棋心疼地说:“你的好意心领了,但是你感冒了,回去宿舍休息一下吧。”

马思邈也想留下来帮忙,袁聂聂怼他:“同学,你的字辣眼睛,留下来干嘛?”

马思邈不服:“我写字不行,画画不行,但是人多力量大,我能打下手啊。”

袁聂聂更没好气了:“拉倒吧,帮倒忙,还差不多。”

马思邈不死心:“帮买饭,总成吧。”

袁聂聂知道赶他不走,无奈摊手。

接下来是整体的构思,大家各抒己见,分工明确,排版,勾轮廓,上色,最后写正文内容和大标题。

确定好主题和绘画内容后,就开始各就各位。

首先是画轮廓,韦棋指着其中一个人问:“画的是谁啊?”

袁聂聂正在用嘴巴吹走一些橡皮碎末:“《pop子和pipi美》,”指指旁边的一幅图,“照着这个来画的。”

韦棋点头:“有点意思。”

马思邈却发现有点端倪,摸着下巴说:“像是像,但是画上的6个背影,不管是男还是女,虽然有的身着T恤,有的身着卫衣,有的身着校服。但是这六个人除了发型和衣服不同以外,轮廓是一样的,这六个人其实是一个人啊,啧啧, 袁聂聂,学艺不精啊。”

上一篇:鬼迷心窍下一篇:藏匿喜欢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