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钦无奈地回答:“我妈别看她平时柔有声细语,其实做出的决定一头牛的拉不回,她连房子都退了。”
事情已经是板上钉钉了,韦棋不知道说什么好,一直没给那头回短信了。
郭钦又发了一条:“对不起。”
韦棋想回他一句,“如果对不起有用,要警察局来干嘛,”想想又把这句话删了,写上另一句,“你知道吗?我一直把你当做可以把后背交给你的朋友。”
收到短信的郭钦心里空了一块,想回复过去:“你知道吗?我又何尝不是呢。”
消息终究也没有发出去。
回家的路不好走,晃来晃去,胃很不好受,翻江倒海,韦棋的心比胃更难受。
一下车,韦棋迫不及待地跑回家,郭钦真的离开了,房子就像他没来之前一样,空荡荡的。
说好的朋友说散就散,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即使千里搭长堤。
新学期的到来,是要交学费注册。
网上缴费系统怎么使用,大家都说第一次摸索这个东西,一群人说交不了学费,里面也包括韦棋。
韦棋在群里弱弱地问一句:“各位大神是怎么交学费的,我提交了好多遍都不行。”
黎逢一看到韦棋发出来的消息,马上用文字把自己的操作步骤从头到尾详细地说了一遍。
最后还不忘提醒:“记得最后点一下右上角的屋子图标。”
攻略一出,还是有好多人不理解,纷纷留言询问。
黎逢在心里大骂一声猪头,骂归骂,还是不理解,怎么办。
最后迫不得已,把自己的全部操作过程的用视频拍了下来发到网上,“这是我的操作过程,大家依葫芦画瓢吧。”
没什么比视频更直接明了了,一时间赞叹声群起。
“热心肠的黎逢。”
“黎哥,好样的。”
后来,群众中还发出了不一样的声音,“想不到,班长的游戏等级挺高的。”
“”学习娱乐两不误啊。”
黎逢这才发现视频不小心暴露了他正在玩的游戏,大意失荆州啊。
终于开学了,经过一个寒假,大家都有点不适应开学的日子,明显白了吃胖了,教室里面闹哄哄的,大家一个月不见,一股脑地说着寒假里面发生的事情。
而韦棋是什么样子,又恢复了高一新入学那一副无精打采,对人爱理不理的鬼样子。
黎逢以为经过一起大扫除,一起写春联,两人的关系会有质的飞跃,,其实并没有变好,韦棋对他和对其他人一样冷冷的,让人不明所以。
黎逢心里纳闷:“寒假里两人还好端端的,为什么我们经过一个寒假以后,关系又像以往一样冷冰冰的呢,现在又恢复以前不邦交的情形,怎么就成了历史的倒退了呢?”
一时之间:觉得女人心,真的是海底针。
本来以为自己对你来说是特别的一个,原来不过尔尔。
这让他心里难受。
黎逢在自己的草稿纸上忍不住写下一句:莫得感情。
于是两人开始慢慢靠近的距离又变得遥远了。
现在的学生可以分为几类,第一类,成绩好还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人缘好,组织能力强,一出场自带主角光环;第二类,学习刻苦但不问世事;第三类,对成绩无所谓,得过且过的活宝;第四类。成绩不好,很内向,找不到存在感;第五类,成绩不上不下,目前看不出看家本领的。
孔晟是班里的背景男,他不需要靠成绩吃饭,属于第六类。
历史老师不够凶,不发脾气,学生就深深抓住了这个空子。
所以在历史课的课堂里面,什么牛鬼蛇神都有。
有人爱学习的,就开始写今晚的理科作业;
有的人,玩心大的,神不知鬼不觉地摸了一把手机
有的人,用一个自以为高明的姿势睡觉;
总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大家都觉得掩耳盗铃好像很有效。
可大家都忘了有句话――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有一次历史老师,实在忍无可忍,说有人的作业没写,笔记没抄,还要不要过学考了。
底下的人才肯收敛一些。
只有不怕死的孔晟敢当众反驳:“我们这些理科生,学历史有什么用?”
“有什么用?”他又说了一遍?
孔晟是班里的背景男,人家有个好爹,所以不爱学习,喜欢没事找事。
那些跟他一样没写作业,没抄笔记的人在底下附和它。
历史老师听到有人当场反驳她,并没有立即翻脸生气,
只是说了句:“以史明鉴。”
孔晟还是不知趣:“初中老师也是这麽说的。”
历史老师不急不缓的说出自己的看法:“大家可能觉得理科学了以后可以直接转换成生产力,而文科不可以,无利可图。”
所以对于历史课采取敷衍的态度,这不能怪你们,因为这是整个社会的潮流。
现在一打开网络,或者就算你不主动去看,网页也会从手机和电脑中自动弹出来,今天报道谁吃大餐,到处旅行,穿金戴银的照片,明天报道谁买高档豪车,住进豪宅,挣了几个亿的的照片。
然后再对比自己现实的生活,实在是平淡无趣的多,一对比大家都成了Loser。
那些为国捐躯甚至死后无名无姓的革命先辈不再被人提起,那些清贫却坚守理想的科学家也不再被人称道。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所有人都在朝钱看。
大家都不满足,当你的能力配不上你的野心的时候,你就会焦虑,所以现在患抑郁症的人越来越多。
40年代以前是斗争。
60-70年代是□□,人斗人。
80-90年代是贫穷。
而现在我们是败给了自己。
当你迷失的时候,历史可以给你当头棒喝。
它可以回答人类在不同时代所面对的共同问题,它在告诉你真实的生活是什么样的,让你清醒过来。
明天一到,今天就变成了历史。历史永远不会过时。
话音刚落,黎逢不知道从那里来的勇气,第一个带头鼓掌,韦棋也加入到鼓掌的队伍里面,因为她不同意孔晟的说法。
听了历史老师的一席话,韦棋深有感触,教学也是一门艺术,曾经有人说过网课的盛行会取代学校的教师,她不同意。
人是有喜怒哀乐的,情绪波动的,是有感情的,冰冷的屏幕可以交给你知识,但它不能代替人与人之间实际的接触,网课盛行也只能是教学的其中一种方式,但绝不可能,也肯定不会成为唯一的方式。
15岁的孩子听不进别人的批评,同时又太在意别人的看法,谁的身上没有矛盾的地方。
作者有话要说:希望能得到大家的评论,万分感激!
第37章 第 37 章
37、法海,你不懂爱。
历史课什么时候最和谐,就是坐等历史老师讲各种正史野史的时候,这时候无论男女老少都怕遗漏半分,连考试临近划重点以及记笔记的时候都没有专心度那么高,反正老师讲不是上课的内容比讲上课考试的内容很能吸引人。
这时候底下不少学生静静地趴在桌子上听,或者就会准备好一个水瓶放在旁边,说到精彩处,心都吊到嗓子眼,等精彩过后,就喝口水压压惊。
每到这个时候,纪律就会特别好。
经过了上一回合的矛盾,历史课的课堂纪律明显变好,但是局部地区也会出现一些小状况。
看到旁边过道的马思邈呼呼大睡,俞洋以为自己只是趴一小会,应该不要紧吧。
历史老师在教室里面巡回走动了几周。
漫不经心地说了一句:“看来大家最近复习得比较累了,那就点个同学起来回答问题吧。”
什么叫“醍醐灌顶”?这就是。
所有人马上提起自己的头,但是避免与老师有眼神接触,以免老师误以为自己很想回答问题。
“那就俞杨同学吧。”
俞杨悔不当初,马思邈睡了半节课,我才睡了一小会,为什么倒霉的是我?没天理啊。
虽然不会,俞杨还是挣扎起身,马思邈用眼神一直鼓励他。
“俞杨同学你回答一下,洋务运动的起点是什么?”
俞杨在赛上身经百战,这点气势吓不到他,但他确实不会。
马思邈还是很够义气的,俞杨替自己背了锅,他用眼神暗示黎逢,黎逢在自己的笔筒上面的留言板上面用黑色马克笔写着“安庆内军械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