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嫡风华(76)

手里有一万多两的炭火,这场雪灾,大姐姐可发大财了!

苏锦绣三人心底嫉妒的小泡泡不断地往上冒。

她们清楚,锦桐赚的钱,老夫人和侯爷都不会要,大太太更没有立场收下来,最后那笔钱绝对会做锦桐的陪嫁。

一想到娘亲说大姐姐这个冬天可能能赚到十几万两的压箱底,苏锦绣就嫉妒得发狂,大姐姐有十几万两的压箱底,她拿什么跟她比?!

凭什么好事都落到大姐姐的身上!

苏锦萱轻笑一声,“大伯母没有跟三姐姐说吗?大姐姐手里的炭火可都拿去接济穷苦百姓了,有剩余的才会拿去卖掉,京都穷苦百姓多,一万两的炭火都不知道够不够,大姐姐还有没有剩余的炭拿去卖都不一定呢”

苏锦绣三人嗓子一噎,前几天下雪,她们几乎没怎么出过院子,还真不知道锦桐手里的炭火都拿去接济了。

至于知情的大太太,她压根就不相信锦桐是拿炭火去接济的,她不相信天底下有善良成这样的傻子,自己掏一万两去做善事,还不如趁着这场雪灾发一笔大财。

只能说,人都是以己度人的,自己龌龊,想别人自然也就是龌蹉的。

锦桐把玩着手里的绣帕,“看来三妹妹对我没有给侯府提供炭火反而拿炭火去接济这一做法很有意见啊”

老夫人脸一冷,望向苏锦绣的目光都带了寒意。

苏锦绣身子一哆嗦。

锦桐做善事,侯府能有好名声,这对于心底侯府第一的老夫人来说是双手双脚都赞同的事,苏锦绣敢有意见吗。

“没有,我以为大姐姐是拿了炭火去卖,所以才……”

其实就是锦桐把炭火拿去卖了苏锦绣也没立场说她好么,炭火是锦桐自己掏钱买的,怎么用完全是她自己的事。

见老夫人面色不虞,柳诗晴连忙道:“锦绣也是为了侯府好,如今雪灾炭火价格昂贵,她以为锦桐手里有炭火卖,所以才会想着替侯府省一笔钱,锦绣的本意并不坏,只是事情还没弄清楚就出口责怪锦桐,做事欠了些稳重,不过我相信锦桐肯定明白锦绣的心思,不会怪锦绣的”

柳诗晴帮着说话,苏锦绣轻咬唇瓣,一副我是为了侯府好结果你们都误会了我的委屈表情,锦桐眼皮子翻了翻。

拜托,你要帮苏锦绣说话就帮,不要捎带上我行不?

有些事不是你柳诗晴说是就是的,大家都是一起长大的姐妹,彼此的性子还不了解?大家都不是傻子。

不过表面上柳诗晴说话很中肯,再加上她又是长孙媳,老夫人对她脸色要好些。

瞧见她脸上还蒙着面纱,老夫人皱眉道:“脸还没好?”

柳诗晴摸了摸自己的脸颊,眼神有些黯淡道:“吃了大夫开的药,一直都没有好转的迹象,前几天又暴雪,也请不了大夫上门,就一直拖着了”

锦桐看了柳诗晴一眼,老夫人道:“这么久了吃药都不好,一会儿递个折子进宫请太医来瞧瞧吧”

柳诗晴轻点了点头,“也不知道是不是吃错了东西,这红疹母亲生辰的第二日就开始长了,一直到现在”

闻言,锦桐心下一咯噔,抬眸多看了柳诗晴几眼。

是她想多了吗?她怎么觉得柳诗晴脸上长红疹跟那晚她喝了毒酒有关?

想着,锦桐又暗暗摇了摇头,萧珩又不是她的谁,怎么可能为了她给柳诗晴下毒呢。

第101章 爱卿

城西,破庙

地上积了一层厚厚的灰尘,到处都是断柱残瓦,破损的雕像上积着一层薄雪,窗柩紧闭,但那破洞的窗纸并不能阻挡冷风的乱窜。

漆红的大柱子下,三三两两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冻得瑟瑟发抖,围成一团相互取暖。

“听说城北的兄弟说他们那边昨儿有个好心人给他们送了炭火,你们说咱们这里会不会也有?”

“城东和城南那边的兄弟也有人送过炭,今儿应该也到咱们这儿了吧?”

“这破天气,简直要冻死人!”

“哎,我听说前面的村子有一家三口被活活冻死了,可怜那三岁的小娃娃”

“连京都这里都发生了雪灾,别的地方还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呢”

几个乞丐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企图通过聊天来分散对身体寒冷的注意力。

就在这时,紧闭的大门被推开,紧接着,进来一个小厮打扮的人,他的手里拎着一个麻布袋,瞧见破庙里有人,便将麻布袋放下,直接转身走了。

一群乞丐不明所以地看着他离开,直到有人轻声喃呢,“难道真的有人给咱们送炭来了?”

话音刚落,一群乞丐奔向那麻布袋,其中一人拿起打开一看,一个大男人,竟直接连眼泪都流了出来,“真的是炭……”

乞丐们激动万分,这么冷的天气,他们缩在这破庙里,迟早是冻死的下场,这袋炭救了他们的命啊。

一群乞丐不约而同地朝大门外跪下来,重重地磕了个响头。

他们拿了炭火出来,迫不及待地找工具将炭火点燃。

“瞧刚刚那人的打扮,应该是哪个大户人家的小厮”

“他应该跟之前给城东和城南城北送炭的是同一拨人吧?”

“也不知道是谁,做好事也不留名,这么心善,我肯定会在菩萨面前多多保佑他”

醉凌楼,二楼包厢

楚翌正和安国公世子喝早茶,一黑衣劲装暗卫闪身进来,附在楚翌耳旁说了几句话。

楚翌眸光一动,“当真?”

暗卫点头道:“查证了,那庄子是曲家当年给出嫁的大姑奶奶的陪嫁庄子”

楚翌嘴角微勾,安国公世子笑道:“现在应该还未下朝”

楚翌嘴角的笑容变深了,给暗卫递了个眼色。

暗卫领命,闪身消失。

再说由于前几日暴雪,朝廷暂停了上朝,直到今日雪停了,早朝才恢复。

这会儿的议政殿内,正热火朝天地议论着今年冬季突如其来的雪灾。

赵御史出列,递上奏折弹劾定远侯教女无方,奏折上写了锦桐在城东的庄子上屯了大量的炭火,趁着京都遭遇雪灾,抬高了价格卖炭,发灾难财,有囤积奇居之嫌。

单单是弹劾锦桐和定远侯的奏折,就有七八本,孝武帝翻看着奏折,眉头微皱。

殿内的大臣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定远侯站在那里,一脸淡定,锦桐手里的炭是拿去做善事的,他并不担忧。

安国公静静地站在一旁打算看热闹,原本坐上兵部尚书的位置的就应该是他的人,结果因为静王的插手,到手的位置都飞了,他知道定远侯是皇上的人,故对他并没有多少好感。

蓦地,身后的安国公府大老爷轻轻拉了拉他的衣裳,悄悄递给了他一张小纸条。

安国公暗暗打开纸条看了一眼,眉头拧了起来。

翌儿竟然让他帮定远侯?!

安国公眉头拧紧。

这会儿,那七八个弹劾定远侯和锦桐的大臣正义愤填膺地指责锦桐一个闺阁姑娘不该这般钻进钱眼里,昧着良心发国难财,定远侯更不该由着自己的女儿胡闹。

曲大将军和宁王有心帮定远侯辩驳几句,但见定远侯一脸淡定地站在那里,脸上丝毫没有担忧羞愧之色,两人又迟疑了。

要说定远侯也是焉坏,他等到那几个大臣说得正起劲的时候,这才出列道:“不知几位大人从何处听说小女手里的炭都拿去卖了?”

那几个说得正起劲的大臣被定远侯的话生生噎住,到嘴边的话都憋在了喉咙里,站在那里脸都憋红了。

将责备的话吞回肚子里,赵御史道:“令嫒的管事这两日还在朱雀街上卖炭,侯爷难道不知道?”

锦桐竟然还真的有剩余的炭拿去卖?

这事定远侯还真想不到,她的手里究竟是有多少的炭火?

定远侯脸露尴尬,轻咳一声,解释道:“我想各位大人应该是有什么误会,小女手里确实有大量的炭火,但她的本意是拿那些炭火去救济京都的穷苦百姓,今年的雪灾来势汹汹,炭火价格金贵,小女不忍见到那些穷苦百姓忍受寒冬的痛苦,便提前定好了些炭火,由她的管事给那些穷苦的百姓送去”

定远侯话音刚落,安国公出列道:“皇上,臣可作证,定远侯说的都是实话,臣的人曾亲眼目睹了苏大姑娘的管事给城西的乞丐窝里送炭”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