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芬浑浑噩噩了几天,然后痛下决心,打电话给彭丽楠,她想离婚了。
彭丽娜差点高兴的手舞足蹈,亲自盯着江墨给找了个好律师,一定要让贾家这一家子贱货给净身出户。
阿芬却不愿意,“他们没什么赚钱的本事,我又用不着这些,让给他们没关系,就是……”
彭丽娜快急死了,“就是什么啊,你痛快点行不行?”
阿芬咬咬牙,把贾老祖的事情说了,“我那颗妖丹还在他们手里,这得他们愿意交出来才行。”
彭丽娜跳起来就骂,“一家子从祖上开始就不要脸!就会算计你!你还蠢的真的答应下来。简单,不给就让他们滚蛋,你看他们给不给。”
阿芬再三道“那些钱财真的对我不重要,我了解他们,他们不一定能守得住,但是我要是一下子都拿走了,他们就过不下去了。说来说去,这件事我也有错,宗主说了,是我的纵容才让他们得寸进尺,可在我眼里,妖丹比那些钱财重要的多。”
彭丽娜终于答应了下来,这事就让律师去解决。
贾家收到律师的通知,得知面条媳妇要告勇重婚罪,律师打惯了官司,自然知道怎么吓唬贾家,阿芬的婆婆一心要把媳妇找回来,她比较聪明,从来没觉得那个小保姆嫁进来有什么好的,家里靠的还是媳妇。
可是他们谁也找不到阿芬,律师全权代理,连法院传票都来了,还告诉他们一家,想要儿子不进监狱,目前只能快点离婚,这样才不算重婚。
贾家不舍得家产,律师又道“这些都是你儿媳妇打拼下来的,你儿子又是重婚罪,法院肯定全判给她。”
等到贾家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律师才说了一句话,“你家的儿媳妇我看着心很软,你想想看,你家有什么祖传的东西,拿出来,我去和她谈,让她拿了这个东西,财产上面就网开一面,如何?”
如此循循善诱,公公总算想起家里确实有个玩意算祖传,翻箱倒柜找出来一看,是颗暗淡的珠子,表面满是裂纹。祖上传下这颗珠子的时候就说不可丢失,其他也就没什么了。年代太久,当初还有的吩咐一代代都忘了,只剩下这一句,不可丢失。
贾家一开始觉得这说不定是一颗隐藏的宝珠,兴冲冲的先请人鉴定,花了一大笔鉴定费,结果,人家嗤之以鼻,“就是一颗极为普通的石头珠子,连玻璃珠都比它值钱,要是祖传的话,那么纪念意义多过实际价值。你们自个儿留着,这种玩意一块钱都不值!”
不是一个人这么说,而是换了好几个鉴定师都这么说。
贾家顿时萎了,忐忑的把珠子交出去,就怕阿芬不接受,然后他们的财产就缩水了。当阿芬看见自己的妖丹,激动地直抹眼泪,她守护了贾家上百年,几乎什么美好的回忆都没有。
贾老祖对她其实谈不上什么恩,当初买下她就是看她皮毛华美,又玉雪可爱,想着养大了皮剥下来还能当围脖,没想到这只傻妖‘知恩图报’把自己囫囵个儿卖给了贾家,那不利用不就傻了么。
阿芬错就错在识人不清,认人不明,善良的心对着不值得人,那就注定一场空,好在这个漫长的噩梦也算醒了。
离婚后她扭捏着想请彭丽娜介绍,她想回到疗养院去,蒋老太太差点把她内定成自己的私人厨子,阿芬总算过上了正常的妖生。
贾家后来看到儿媳妇几乎什么都没要,拿了离婚证就没在出现,他们彻底放了心,小保姆终于可以如愿以偿了。
可惜生活没有像他们想的那样发展下去,卤肉店的配料阿芬没告诉他们,就是告诉他们,这一家好吃懒做的货也弄不来。很快三家店相继倒闭。
那家里还有房子车子和存款呢,可惜一家子都不是精打细算的人,以往阿芬做牛做马任劳任怨,现在没了这么个人,贾家衰败的很快。
婆婆哭天抹泪骂小保姆,贾家人这才发现没了前儿媳,他们的好日子到头了,于是想再把阿芬找回来,可惜怎么也找不到了。
最后小保姆卷了一笔钱,扔下孩子跑了,贾勇面对着家里的老老小小,不得不出门找活干,可他一没学历二没技术,最后谋了个保安的活,好歹维持住了生活。
阿芬也偷偷观察过贾家,当她看到贾勇出来干活,她才彻底明白,花槐说的没错,一味的溺爱只会毁掉一个人,她的报恩成全的只有自己虚荣奉献的内心。
第八十二章
阿芬在疗养院过的很舒服, 因为她脾气温柔, 做的面点能媲美五星级酒店里的厨师, 她成了老人们的新宠, 别的妖精或多或少都有本性流露, 阿芬婉约的就如同古代仕女,老人们都不认为她是妖精,纷纷想给她介绍男朋友,阿芬柔和的都拒绝了。
黄树的小心眼又犯了, 他给蒋老太太上西餐的时候就嘀咕道“我也光棍着呢, 你们咋不给我介绍一个。”
蒋老太太瞟他一眼, “就怕新娘子半夜被你熏死。”
黄树气的鼻子一抽,“你们那什么眼神,那阿芬你们就争相给她介绍啊,她和我有什么区别!”
蒋老太太举着刀叉惊讶了, “啥, 阿芬也是黄鼠狼精?”
黄树大翻白眼, “黄大仙, 黄大仙, 您老一把年纪了, 懂不懂说话啊!她不是我同类,但是她和我同科目!”
蒋老太太笑的忍不住, “什么科目啊?”
黄树道“妖精科!”
然后老人们就猜啊,死活猜不出阿芬是什么妖精,李越随口道“我师父的同学说她是包子精。”
大家一起哗然, 什么时候包子都能成精了?阿芬的原型在疗养院里就成了一个谜题。
有了阿芬,黄树就能去采购食材,这种活一般不用他出面,好些食品企业都主动送货上门,不过疗养院里有好几张叼嘴巴,有些食材就一定得亲自去挑选。
比如当季的海鲜啦,还有野味什么的,特别是野味,有些山民不会拎着去城里卖,都是附近谁要就出手了,黄树就得亲自出马碰运气。好在现在厨房有了阿芬,黄树嫉妒老人对阿芬太好,索性跑远点去找食材,来个眼不见心静。
他现在就在一个东北小集市里转悠,这回他跑的有点远,现如今他有牌子和身份,不怕半路遇着玄门的人捉妖。路上遇着玄门的人,他还会故意把牌子露出来。人家就别过了脑袋,黄树特别得意。
这个小集市上有个老汉蹲在地上卖狍子,黄树凑过去一看,“哎老人家,你这狍子是养殖的还是野生的啊?”
野生狍子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捕猎买卖都是犯法的。
那个老汉一听这话吓得跳起来,“养的,养的,这都是家里养的,现在野生的哪里去找啊,你这后生莫要胡说。俺还有养殖许可证哩!”
黄树反而被他吓了一跳,“我就问一问,您老别激动啊!”
老汉又蹲下了,“好不好的你吓唬俺作甚!买就买,不买别搁这里。”
黄树一头雾水,这问一问怎么了?他看着狍子倒是挺新鲜,但是已经宰杀了,他就是带回疗养院这肉也不新鲜了,听到这位脾气不大好的老汉说家里养狍子,他就打了个商量,“那您看这样,我呢想要活狍子,带回家自己宰杀,我跟您老回去挑一挑怎么样?”
老汉狐疑的看了黄树一眼,“真咧?”
黄树干脆掏钱,“我先付您定金行不行?”
老汉打量了黄树一下,想了想,就答应了下来,要求等把这几只狍子卖掉了再回去。
可是这老汉不大会做生意,又缩在角落,这里几乎无人问津,偶尔来一两个问起狍子肉怎么卖,这老汉嘟哝道“不分割哩,要买就买一只。”
只要不是家里办酒席,买这玩意也就尝个鲜,虽然一只狍子宰杀了也不大,可买整只回去也太吓人,于是客人纷纷拔脚走了。要是家里有酒席吧,这四五头狍子似乎也不够啊!
黄树一看这不行,等到集市散了,这老汉都不一定能卖得出一只。
他四处转悠了一圈,买了铁架子和木炭,还弄点调料,挑了个开阔的地方,对老汉道,“我替你卖,你只管收钱!”老汉默不作声的看着。
黄树给一家小饭馆付了点钱,然后借他们的后厨把狍子洗干净,然后抹上油和香料现场开烤。
不一会儿香味就飘了开来,这里的人越围越多,纷纷问怎么卖,黄树早就问过了老汉,知道生狍子肉多少钱一斤,他加工过的价格起码翻一番,肉的部位不同,价格也不相同。然后也不规定整只卖,您看烤好了喜欢哪个部位,我就给您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