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韶光是了解这个哈达尔的,虽有雄心,但有勇无谋,暴虐嗜杀。他自然是没脑子也没本事闹出这么大的动静的,他背后有人在教着。
可若他背后之人真的是君洛离,他又怎会败给方亦和沈涣败的这么惨?
暗萧并没有查出原因何在,但他们确实提到了一个人,一个神秘人。黑衣、蒙面,武艺高强,身手不凡,救出了被软禁的草原王,并帮助他对抗哈达尔。
这么说来,那人在这一局势战胜了君洛离。可他又没有趁机灭掉哈达尔,却任其蹦跶着,继续与敏罕作对,继续与夏国对抗。这人,恐怕也不是向着敏罕的。
这人是谁?
沐韶光看完了暗萧送过来的信以后,照旧烧毁了。火光闪烁中,又影隐约约见到了某人。离家许久没回的人,不知在闹什么别扭。
章副帮主。
是他拖住了草原的步伐,没让方亦和沈涣吃大亏,可又没有彻底压死草原军,因为还要留着他们与方亦交战,这样才能以外部矛盾弱化方亦与夏王之间的矛盾。
这人是真的很了解自己在想什么。
沐韶光望着闪烁的火光,静静地站了许久,久到腿脚都有些僵,才微微动了动。
也罢,反正那人在草原,草原不会赢也不会输,那边不用担心。
等他想通了,自然会回来的。
沐韶光收到了邻国送来的一份请柬。
来自于陈王林淮安,或者说,文少吟。
他终于把他的那些个毒蛇毒狼兄弟处理完,摆平陈国混乱的局面,到了登临极位的时候了。
只要周国这个强敌还在一日,陈国与现在的夏国的友好关系还不能断。陈王即位,自然要邀请友邦。
文少吟派人送来了国书,邀请夏国使团到陈国国都去参加登基大典,还要求归还从陈国逃过来的难民。
陈国逃过去的难民,一部分成了流匪,为患东境。东境守军何远道及其部就是专门对付这些流匪。
还有一部分人,在卫国,还有现在的夏国找到了生计,勉强度日。
还有一部分,找不到生计,正巧卫王要修安陵渠,就调了一部分军队去,召了一部分无业的灾民,但大部分还是组织这些陈国来的流民。
如今安陵渠建成,这些人的安置也成了问题。
正巧现在陈王终于稳定国内局面,现在想要召回这些人。
景明看完国书,向众大臣点明情况,就问:“众卿以为如何?”
朱浅道:“如今安陵渠建成了,我国不必再养着这些难民了。他们每日的开销也不小,一直养着他们,我国也着实吃力。”
“言之有理。”
晏青想的总是很多,“只是,周国如今根基已断,难成气候,所以陈国与夏国,也是迟早会有一战的,如今把这些人还回去,以后再让他们成为陈国的战力来攻打夏国吗?”
随后就有人反驳:“晏大人此话就有些不厚道了,陈国与我国一向交好,当年周军来犯还是他们出兵相救,如今你就想着怎么算计他们了?”
晏青反驳:“国家相交,利益为上。”
还是说,丞相大人与陈国的王上交好,所以就不顾忌利益了,反而更看重人情?
是了,说话的那人,似乎也是丞相的人。
而丞相本人,又是如往常一样,话少,就静静地站着,仿佛众人争吵全然与他无关。
夏王看向沐韶光,“丞相以为如何?”
沐韶光回道:“如今我国需与陈国交好,在未来几年之内皆是如此。”
夏王点点头,“丞相所言不错。既如此,就借此机会,归还陈国来的百姓。”
大臣们齐齐道:“王上圣明!”
夏王扫了一圈,问道:“还有一事,前往陈国的人选......诸位,谁愿前往?”
朝中大多数人都看沐韶光的风向,所以都在观望,没有人站出来。
夏王见状,就问沐韶光:“丞相以为如何?当派何人去?”
沐韶光站直了回道:“臣愿往。”
这倒是出乎意料了。
景明愣怔了一下,随后迅速反应过来,道:“如此,沐卿代孤王前往,献上国礼,商量归还陈国百姓的事,结两国友好盟约。”
沐韶光拱手道:“是!”
“沐卿做事稳妥,孤王放心。路途遥远,沐卿择日启程。”
第94章 东去
除了丞相,尚书府的另一人也要同去。
晏青。
天南星众人诧异了一瞬,本以为这当口夏王是要用到晏青做事的。这可是壮势、收权的好时机,怎么又把晏青也派出去了?
监视?
丞相还能连同陈国对付夏国不成?
夏王对着沐韶光道:“丞相以为如何?”
沐韶光坦然接受,“晏大人庄重得体,行事稳妥,仔细谨慎,有礼有节,同去并无不妥。”
夏王笑道:“既如此,晏青就与丞相同去,也好为丞相分忧。不过他毕竟年轻,丞相还需多多提点他才是。”
沐韶光也笑,“这是自然。”
两人心照不宣,脸上的笑如出一辙,众人看得迷惑,听得迷惑。
...
沐韶光准备带使团出发去陈国。
这之前吴应、朱浅、徐麟、谢冬以及众多天南星在朝做官的人都找时间聚到了沐韶光府上,询问之后当如何行事。
夏王意欲收权,而天南星的人,他自然是会想方设法换掉。丞相要远行他国,没几个月是回不来的。这期间夏王也一定会有动作。
只怕丞相去这一趟,回来以后这朝堂就不再受丞相控制了。
沐韶光尚未焦急,这几位就先焦虑了。
沐韶光让下人上了茶,慢慢悠悠品茶,茶香把这几位磨得多了些耐心,沐韶光才悠然道:“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能掌权。如今,我可是得偿所愿了。”
众人都僵了一瞬,这才恍惚想起,帮主做任何事都有目的,从不做没有把握的事,也不会让自己陷入被动的状态。
沐韶光又让人上了第二盏茶,道:“我并不想要那个位子,你们都别多想。只要沐韶光活着一日,就不会让任何人夺去夏王景明的位子。你们那多余的心思,都收收。”
众人沉默了好一会儿。吴应事不关己一般自顾自地喝着茶,徐麟欲言又止,谢冬似是无话可说。朱浅率先开口:“那帮主一直在朝堂上与夏王作对,是为何?”
“自然是在我完全放权之前,给他重重考验。希望有朝一日,他能独当一面。”
沐韶光又叮嘱他们:“我不在的时候,你们诸事皆顺其自然,若是有不明白之处,就问吴总管。”
吴应就顺势对在场的几位点点头。
帮主不在,你们都听我的。
沐韶光送走他们的时候,又在门口遇到了一人。
李大勇。
晋王军撤出,但李大勇还是巡防营统领,还留在这里。这些日子他也都知道朝堂上发生什么。他心里隐隐确认了某些事情,但不敢承认。如今见到这几位从沐韶光的府上出去,也知道自己再不承认也得承认了。
沐韶光看他面色不善,轻笑一声,引着人进府,请人喝茶。
他比先前的几位更没有耐心,一口灌下茶水,将被子重重地砸在桌上。
沐韶光又叫人给他倒茶,“这么恨我?”
李大勇怒目而视:“这些人,是夏王的人,怎么与你如此亲密?还有,朝堂上为什么他们与你站在一起,反而与夏王作对?”
沐韶光叹了一口气:“你不是早已知道答案了吗?你是要我承认,让你心里的石头落下,还是要我否认,然后你继续找理由骗自己?”
“这一切都是你的算计?你骗了我们?”
“......是。”
说出这个字时,也不知心情是沉重了还是轻松了。
“为什么?”
沐韶光没有说话,轻轻闭上了眼。
李大勇拔出腰间剑,抵在沐韶光脖颈上,吼道:“为什么?你要骗我们?我们把你当兄弟啊!”
应周虽然在屋外,但一直留心屋内的事,听到动静立刻跑进去,见到此场景也迅速拔剑,指着李大勇,“喂,你放开!”
沐韶光抬头,对应周道:“这里无事,你先出去。”
应周倔强地摇头。
沐韶光盯着他许久,最后没再坚持让他出去,转头对李大勇道:“所为之事,皆因立场,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