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农为本(农)(87)

再是任由村里一个手巧的婶子,在她头上和脸上折腾,一边梳头一边说着‘一梳梳到头,富贵不用愁’之类的吉祥话,又用绳子为她绞面,完后称赞了‘新娘极美!’等好听话。

姜秾这边终于忙完后,周翠娘手头准备今晚宴客筵席的灶上活儿,被村里来帮忙的婶子们接过去,让她得以进屋与即将出嫁的女儿说话。

周翠娘拉着姜秾的手,声音哽咽:“女儿啊,阿娘心疼啊!嫁妆也没来得及准备齐全,只有前两年开始给你攒起来的一只银手镯、一根银簪子和一个银项圈,你出门时要佩戴上,那嫁妆里就没有金银首饰了。

而且我女儿出嫁,连大红嫁衣都没能穿到,阿娘这辈子、这辈子都替你觉得委屈……”

说着说着,周翠娘就哭起来了,眼泪直往外冒!

姜秾何曾见过周翠娘流眼泪,一时慌得不知怎么安慰才好!

“你别哭,不委屈,我不觉委屈。相比被征选去,再不能自在的种田种庄稼,只是仓促的嫁人成亲而已,这就已经很好了,没甚可委屈的。”

这么些年了,周翠娘

已经习惯女儿说话总是让人‘生气’,一抹眼泪也顾不上伤感哭泣:

“好好!对你来说,种田种庄稼是最重要的事情!其余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罢了,连仓促嫁人也是小事!

我的个傻闺女哦,明明长得比谁都好看,却是个不通风情的,一天就只想着地里的庄稼!

以后啊,你也要想着些你的丈夫啊,知道吗?”

“啊?哦,知道了。”姜秾似懂非懂,只是习惯性地应和道。

多想着丈夫?多想着夏五斤吗?想他什么,吃饱穿暖没吗?嗯,大概是的。

成亲仓促赶着时间呢,女方这边没有拦着做催妆诗为难新郎的人,夏五斤到了后,就直接被请到了堂屋稍候。

姜秾头遮一块用剪下的大红布作盖头,在梳妆婶子的牵引下,向坐在堂屋正中上首的姜双五和周翠娘告了别,然后就在弟弟姜金的护送下,由充作媒人的杨婶陪同,跟在前面夏五斤的身后出了门。

与夏家的聘礼一样,姜秾的嫁妆是二十两银子,被装在垫着红布的托盘里,托盘由姜金端着。

就这样,姜秾就跟着走到了夏家,跨过火盆进屋之后,在张一的‘一拜高堂、二拜天地、夫妻对拜’声中,拜了堂。

夏家这些年银子虽然挣得不少,却一直没来得及扩建房屋,房屋还是和以前一样,除了院里的一间小灶屋以外,就只有堂屋和卧室在一起的正房。

挨着南北墙边相对的两架床之间,用竹子夹草席做墙,隔出了两个小房间。

于是‘送入洞房’时,姜秾就被送到了靠南墙的夏五斤的小房间里。

黄昏时候,光线昏黄,这种泥土蓬草房又只开了扇人都钻不过的小窗户,不比后世通透的玻璃窗。

因此,屋里显得有些昏暗,因为没来得及买红烛,屋里就只是点了两盏桐油灯,也看不太清楚人。

所以那些新婚之夜,一揭开盖头,新郎和新娘在烛光映照下,为对方容貌所惊艳,进而怦怦心跳的场景,在这昏暗的房间内,注定是不会发生的了。

然而,两人之前算是青梅竹马,对方长得是何模样,都知晓得一清二楚,倒也不必像那些初次见面的新郎新娘一般,来上一场一面惊鸿了。

夏五斤揭开姜秾的盖头,语气缱绻温柔:“委屈秾妹你了……”

还没等夏五斤说完,姜秾就想起之前周翠娘满脸泪的样子,于是先声夺人道:

“不委屈,权宜之计罢了,事急从简,你也是为帮我避开征选,你有此义气之举,我感激都来不及,如何会觉得委屈?”

夏五斤:“……”

果然,虽自今往后他们就是夫妻了,可秾妹依旧还是一块榆木疙瘩。

“你义气,我却不能心安理得。”姜秾把早已想好的打算说了出来:

“我想着,容我先占着你妻子的名分,避过这次征选,待你遇见心爱之人,或觉得有所不便时,尽可提出来,我可与你合离的。”

“……”

呵!恼人的是,他深知她,是认真严肃的在说这话!

“秾妹,你这话说得,真是掏心掏肺了哈!”

第62章

夏五斤娶得肖想已久的佳人为妻的满腔喜意, 被姜秾一句‘我可与你合离的’给说得哭笑不得,这让他不得不正视一件事情, 相比他积蓄已久的一腔爱意, 她就是一块榆木疙瘩, 还没开窍呢!

夏五斤他还能说什么呢?和她置气都是白费, 因为她根本就不知道他在气什么, 只会以为他是不愿意为她解围, 继而将事情越弄越糟,最后说不得不等他‘遇见心爱之人’,她就要早早的提出合离了!

合离?他必然是不会答应的。那又何必去让她提出来呢?

于是,夏五斤无奈地笑了:“难得秾妹你脑子里能在除了种田种庄稼之外, 想了些别的事情, 可是你都想了些什么呢?别想那么多, 你在屋里坐会儿,我去外面与客人们以水代酒喝上一杯, 稍后就回来。”

秾妹明年四月才十五及笄,如今才十四岁, 还是个小孩子呢!

与她计较那么多,只是在难为她, 也难为他自个儿罢了。

“哦,好的。”姜秾听话地回道。

活过一世的姜秾平常都把夏五斤当作弟弟看待, 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对方竟也把她当小孩子在看。

这场婚事是仓促之间筹办的,从定下用成婚来逃避征选, 到如今婚事办成,满打满算都不到半天时间。

聘礼和八抬大花轿,嫁妆和大红嫁衣,这些都没有,两家宴客的酒席也是匆促办起来的,并不多丰盛。

席上唯一的一道硬菜就是干香菇炖烟熏野猪肉,其他的配菜就是菜园子里摘的白菜萝卜,外加每桌几碟泡菜,还有每桌满满一大筐子馒头。

酒是没有的,所以夏五斤说以水代酒,不是为了避免喝醉以防影响洞房花烛,而是真的没有酒。

席上没有酒,来喝喜酒的村民却也都能体谅,事出紧急这也是没有办法的。

村民们分作两拨,一拨在姜家、一拨在夏家,在各家吃罢简朴的喜宴之后道过喜,再又交换过来再道喜一次,如此两家都热热闹闹的了!

吃罢两家的喜宴,村民们也不多留,纷纷提出告别:

“沈家和张家也邀了我们去吃喜宴,他们办得要慢些,我们现在去的话,时候正合适!”

“哈哈哈!对我们这些人来说,今天真是四喜临门了!虽然在你们两家已经吃饱喝足,可还是能再去张沈两家坐一坐的,说不得走过去消了食,还能再吃几个大馒头呢!”

“是呢是呢,今晚能吃多少吃多少,吃它个肚滚圆,能省下明天一整天的口粮了!”

……

村民们这么说只是逗趣罢了。如今村里日子都好过起来了,家里大多有存银和余粮,日子不像前几年那样吃了上顿儿没下顿儿,再不用像以前一样逮着一顿便宜饭就可劲吃,只为省出下一顿饭的粮食。

村民们从姜夏两家离开时,西边天上只余了一抹残霞,等他们到张沈两家再去坐一坐道过喜后,各自回家时,大约已经要漫天星光了。

客人都走了,院子里的桌椅板凳也不急收拢,明日再去收拾也不迟。

于是,姜夏两家人也要洗洗睡下了。

周遭陡然安静下来,周翠娘很是不习惯,总觉得手脚并全身都不自在,像少了些什么一样。

可不是少了什么嘛,家中女儿嫁人了!

忍了又忍,周翠娘才收住双腿,没有往隔壁夏家去,也没有像平常那样出声喊了说两句话,只是站在院子里,往夏家看了许久后,方才抹了把眼睛垂头回屋去。

“洗漱后,就安置了罢。”

“好的,我去给你端盆水来。”

第63章

前夜洞房花烛, 次日昏昏起迟?

盖上一块被角遮肚皮,纯睡觉的洞房花烛夜, 昏昏起迟那必然是没有的。

姜秾遵照体内养成的生理闹钟, 不多一刻不少一刻, 按时起了床。

夏五斤之前虽有些吊儿郎当, 却从来都不是一个懒惰的人, 何况这些年他早已一改之前没个正形的样子, 形体和言谈都很像是那么回事了。

因此在察觉到身旁人起床时,虽然昨夜睡得不安稳,他也没有赖床,跟着起了床。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