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农为本(农)(78)

姜秾:“是的,婶子。”

相比姜秾的简洁回答,夏五斤就要善言多了:“是呢,我们今天也一起上山去!我还带了秾妹给做的长弓,争取猎物撞到面前时不会把它们放跑了……”

夏五斤手上那张平平无奇的长弓,那可是在黑夜里,都准确地射穿了匪盗头领的喉咙的,射个把野鸡、野兔和麂子之类的猎物,想来也不在话下。

“五斤你可要好好护着秾娃儿啊,你们就躲在我们后面,别到处跑,万一有个不慎,可就让人心疼了!”

“是啊是啊,五斤可别光顾着追鸡撵兔,得看护着些秾娃儿。我们秾娃儿可是‘在世神农’,再多猎物都不及她珍贵!”

不说沤制绿肥、栽种蘑菇、调配拌种剂和治病杀虫液等其他的,只说麦子越来越高产,连旱地亩收二三百斤的旱稻都给种出来了!

麦子和稻子也都能去姜家换种子来种,更还有黄豆、豌豆和粟米等,总之庄稼粮食都比以往收上来的要多了一倍!

这样的丰功伟绩,可不是比再多猎物都珍贵?!

“……”姜秾不再回话,反正村民们都早已知晓她的性格了,总之是做不来能言善道、左右逢源的。

没错,这三年间,姜秾在村里得了几个称号,‘在世神农’就是其中之一。

还有像是‘小神农’,‘神农后人’,‘农皇传人’等,各有说法,尚未达成统一意见。

夏五斤拍拍胸膛,颇有些义薄云天的感觉,神情很是可靠:

“护着秾妹是第一要紧!我当然不会只顾自个儿追鸡撵兔到处疯跑,我待会儿一定寸步不离护着秾妹,万一有猎物撞到面前来了,我才会拉弓射箭猎杀它们。”

“五斤到底是个大人了,很可靠了!”

“都十五岁的成丁了,是该褪去以往的嬉皮笑脸吊儿郎当了。”

“五斤很可靠了嘛!”

……

就是在夏五斤赚着村里人的夸奖时,沈甜、张武壮、王五七和葛圭章他们到了。

沈甜毫不掩饰的,一碰面就对夏五斤翻了个白眼:嘁,心机男!

他们几个人今天会一起行动,结果他却早早就在村里人面前,将保护秾姐的功劳揽在了他自个儿一个人身上。

狠狠地刷了一波村民的好感度呢!

沈甜他们到了之后,其他村民也差不多到齐了,又等来两个人之后,全村一行人腰间别着镰刀,手拿自制长矛,或者背着一张长弓和箭筒,浩浩荡荡的就出发了!

姜秾不止给四个男性小伙伴各做了一张长弓,村里会射箭或想学射箭的找到姜家来时,她也都无偿帮忙定做了长弓。

而与长弓相配的箭,尤其是铁制箭头,是由夏五斤不知从哪个门路弄回来的。

姜秾他们六个缀在村里大人们的身后,走在路上,夏五斤看了眼一身短褐长裤,手镯、簪子和耳饰等一件也无,全身素净得很的姜秾。

笑容明朗似是无意道:“秾妹,今天也是一身素净未戴簪珥,看来你确实是不喜耳饰、项圈、手镯以及簪子这些首饰呢?”

沈甜:哦呵!心机男!昨天葛圭章才买了一根簪子送给秾姐——给她的只是顺带,今儿就说这话了……啧啧。

葛圭章:平时多奸猾一人,如今竟然这般幼稚。

王五七:五斤哥厉害!!!

张武壮:???

“……”姜秾不解地回头看了夏五斤一眼,“今天上山来,一路丈可有树枝荆棘勾缠,不穿戴利落,怎么施展得开?难不成还要环佩叮当?”

沈甜内心里的小人,猛地向下一挥手:大佬干得漂亮!!

夏五斤被噎得心头一哽,还没想到该说什么呢,姜秾接着又说了:“金银玉石钗环之类的首饰,我倒是确实不太习惯经常佩戴,妨碍做活。”

刚被噎了一剂的夏五斤,感觉面子终究没丢完!

“我前些日子在县城,看见两根通体缀了小珍珠的发带,给你买来啊?钗环簪珥之类的,佩戴了不方便做活,但发带这类常用的,就不会有妨碍了。”

听到姜秾的话,葛圭章眼睑低垂盯着脚下的路,带了两分落寞:原来,秾妹不喜钗环吗……

姜秾就不是个情绪敏锐的人,想也没想便道:“我的发带是去年冬天才缝的,还能再上两三年,暂时不必买。况且,缀了珍珠的发带不好用,应该很容易卡住头发。”

夏五斤:“……”他预想之中的场景,不是这样的。

“哈哈哈!”沈甜一般不会这样笑的,除非忍不住!真是好惨两男的!

原本神色落寞的葛圭章,闻言抿唇止不住的笑了。

王五七不敢像沈甜一样明目张胆的笑出声来,只能辛苦地憋着。

张武壮脑筋直得很,搞不懂暗里机关,看沈甜笑了,便也跟着笑出声来:“哈哈嘿嘿嘿!”

张武壮已满十七岁,到了这个年纪,成亲早的孩子都能满地爬了,但因张家只有父子两一起生活,没有女主人操持,张强壮一忙就忙忘了。

等到想起来时,又琢磨不出个名堂来,因此琢磨不多一会儿就随便扔开,最后索性也就懒散了。

所以尽管张武壮已经十七岁了,竟然也还没定下亲来。

有人张武壮跟着一起放声大笑,沈甜愈加肆无忌惮了,除了姜秾觉得沈甜笑得莫名——最后将其归结为难得爬山散心、心情实在高兴,其他人都知沈甜在笑什么。

然而要不怎么说夏五斤脸皮厚呢?反正秾妹不懂他们的言语机锋,管其他人笑不笑呢?便是笑出声来,只要秾妹不笑,他全都不在意。

夏五斤横了一眼笑出声来的沈甜后,就面无异色的依旧照常说笑,只让沈甜大叹厚脸皮。

虽然有这个小插曲,六个人毕竟是好几年的好友了,其中两人虽有情敌之势,要说有生了龃龉那也是没有的。

六个人跟在村里人后面,有说有笑的,只当是来登山玩耍了,一路好不高兴惬意……

这一趟上山打猎,从头到尾都没有野兽窜到他们面前来。

嗯……沈甜招惹野兽的体质并未失效,主要是招惹来的野兽,还没窜到他们面前来,就被前面的村民给灭了,增添了这一趟的猎物收获。

等到下午下山时

,村民们抬着猎物,是一路说笑、一路唱着山歌的!

毫无疑问的,这一趟的收获颇丰,一父一母两头大的,每只二十来斤四只猪儿猪女,野猪一家六口整整齐齐的,全都成为了村民们的收获!

当天回到村里,众人齐齐帮手,打了一会儿夜工,终于将野猪一家六口给整治了出来,又趁方便连夜给分了。

主要按照出力出人多少,再兼顾村中家家有份原则来分的。总之,每家或多或少都分到了肉。

分到肉后,是先敞开肚子吃一顿后,再留着过年的肉,还是直接熏了放到过年再吃,都全随各家愿意。

……

时间一晃,就是冬至,冬至过后就开始猫冬了。

可冬至之后的京城,就无人能安心猫冬了。

只因在前不久的冬至祭天大典上,圜丘之上的天空飘来一朵方形法旨似的庆云,恰巧升和帝又言,当时他听闻了上天和祖宗的法旨,吩咐他开年后春分那天,务必搬出北京、往西京去。

于是,那些皇亲贵族和朝堂官员们,都火急火燎地开始收拾家当。

毕竟大多是家财万贯,轻易十天半月甚至一两月,都不定能收拾得出来,哪还能有闲心猫冬呢?

第56章

京城, 不,自从冬至祭天后升和帝下达‘迁都令’开始, 就该称‘北京’了, 以后的京城就是指西京长安了。

‘北京’城这场匆忙的搬家准备, 从冬至之后开始, 日日没个停歇的收拾到了开年春分之前几天, 才总算是收拾妥当了。

这一场皇亲贵族和京中百官的搬家, 让‘北京’城周边十几个州县的牛马畜力,尽皆为之一空。

进京服役的上万轮班工匠,不论匠种为何,全都在日夜不歇地造着牛车、马车和箱笼, 全力为皇亲贵族和百官的搬家而服务。

到了春分这日, 按照升和帝从‘法旨’中聆听来的旨意, 辰时三刻准时动身,搬离北京城, 往新的京城――西京长安而去……

队伍前部,旌旗招招遮天蔽日, 队伍后部,车马粼粼滔滔不绝, 前不见头、后不见尾!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