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农为本(农)(72)

好不容易安定下来,建好屋子、开了荒地,难不成被撵出村去,带着宝宝流落街头,当乞丐沿街乞讨?!”

严宝在外怯懦、在家蛮横的性格,并不是没有源头的,可不就是像极了他阿爹严阿七嘛?

“不要当乞丐!不要当乞丐!”严宝双手乱挥地嚷嚷道。

严婶又赶紧拍抚怀里的儿子:“不去,阿娘不会让宝宝当乞丐的,我们不去啊不去……”

严阿七一分析,严宝又一闹,从来不舍得亏了儿子丁点儿的严婶,心里刚涌起的恶意,立时就落回了心底去。

这时,严阿七又说:

“何况姜夏两家用菇房栽培的蘑菇,以及用段木栽种的香菇,夏家都是至少占了五成的,对姜家使坏,也就是对夏家使坏。

想想夏五斤,他上次从县城里带回村里逛了一趟的那伙混子朋友,且他在县衙也还有交好的衙役。

惹怒了夏五斤,他若找来他那伙朋友……你是打得赢那些人,还是跑得掉?便是你不怕死,也还有儿子宝宝呢!”

这一下,就连落回心底的那点恶意,也都尽数消散了……

严婶怕啊,万一招惹到夏五斤了,他叫人来打一顿她的宝宝,那怎么办?

房子和田地都在这温宁村,好不容易安顿下来

,也不能出顿气之后就连夜逃跑。

就算拖家带口跑了,说不得还没跑出太白县呢,就会被夏五斤和他的混子朋友给逮回来。

可不能让她儿子吃那样的苦。

严婶心底还是不服气的,但不服气她也不敢做什么了。

“那这要怎么办?”

“怎么办!怎么办!惹了事又来问我怎么办!”

严阿七恨不得站起身,抄起屁股下的椅子就打上去!要不是看儿子宝宝在她怀里,怕误伤到了,他真恨不得给她一椅子!

严婶自然也看出来了严阿七的打算,于是就把怀里的儿子搂得更紧……

被搂得不舒服的严宝,扭着身子挣了挣:“轻点!弄疼我了!”

严婶赶紧松了手臂,揉着严宝的胳膊,呼着气吹着:“呼呼!阿娘的错,给宝宝吹一吹,立即就不疼了啊,呼呼……”

之后自又是好一番哄。

过了会儿,严阿七才说以后他们严家,究竟要怎么行事:

“别再招惹姜家,也别和别人在背后里说姜家的闲话。

村里人家本就站在姜家那边,你再还和他们说些闲话,那些原本与我们家还算交好的人家,怕是就会不愿再与我们来往了。

好好与原来交好的人家相处,这样我们才能跟着学。否则我们便是连能跟着偷学的人家,也都要没有了。

至于以后卖干香菇……到时就在县城里找一家杂货店卖了吧,价钱低些就低些,总比没有要强。”

严阿七说完,又想了想,吩咐道:“以后你多看着些儿子,他还小不懂事,别让他惹到了姜家和夏家的小娃子,不然引起争执了,最后吃亏的还是我们。”

“我明白了,你放心吧。”严婶说着,又对怀里的儿子轻声哄到:

“宝宝,姜家的两个小娃子,以及夏家的那个大娃子,以后我们都不找他们玩好吗?连话都别和他们说,知道吗?”

严宝:“哼!以前都不和他们玩,以后也不!我才不爱和他们玩呢!”

“嗯,宝宝真乖!”

“对,宝宝别和他们玩。”

实际上,严家这个八岁的儿子严宝,夫妻俩本来就将他看得很紧。

平时严婶走到哪,都是将严宝带到哪,眼睛一刻都不错开,生怕磕碰到哪了,或被谁欺负了。

所以别说和姜夏两家的孩子玩耍了,就是和村里其他家小孩子,也没一起玩耍过。

严宝一旦出了门,从来都是怯懦地跟在严婶身后,还能跟谁家孩子一起玩耍呢。

温宁村的小孩子并不多,且还有年龄断层。姜秾夏五斤他们一起的几个,就是村里最大的那一批孩子了,是从逃荒里活下来的。

还有一批是定居温宁村后才出生的小孩子,这一批里最大的也就五岁多。

严宝应该算在姜秾他们那一批大孩子里头,但他从来都跟在他阿娘身后,严婶不放心、他自己也不敢和村里小孩子玩在一起,所以他便成了独一个。

今年满七岁的沈甜,她是齐四娘在逃荒时怀上的孩子,到温宁村后才生下她来。然后,齐四娘才嫁给了沈双二。

沈甜属于大小两批孩子,哪批都不属于的那一个,不过她混进了姜秾他们这一批大孩子里头,也有了小伙伴。

严宝是否和姜秾夏五斤一起玩耍,和不和他们说话,两人都不在意。

并且夏五斤还很希望一直这样,不然万一严宝撞到他面前来了,还要费力去料理他,麻烦!

温宁村里,与姜家积怨甚深的严家,默默的认了怂

,不敢招惹姜夏两家了。

村里其他人家,都承着姜夏两家的人情,并且以后还要一直仰仗两家,为他们在袁屋杂货之间搭着桥,更不会去得罪他们了。

这大概就应了那两句话:

你自强大,朋友自来。

你自强大,敌人自退。

姜夏两家过得好了,自没人再忽略夏家孤儿寡母,再对夏五斤冷嘲热讽,反而是要讨好两家。

葛贡士这个村长,也很高兴姜夏两家帮助村里人渡过了眼前难关,并且还教给了他们日后自渡难关的手艺。

虽然葛家不必讨好姜夏两家,不过葛蕤身为村长,还是感激两家的。

尤其是,三伏天里时,姜秾教开始村民们沤制绿肥。

等施了底肥翻耕之后,在秋播之前,姜秾又开始教村民们自制预防病害的拌种剂。

第52章

上一茬麦子从萌芽到长成, 再到收割后估量出收成,全村人都见证了麦田施底肥, 与不施底肥之间的差别。

即便去年其他五家跟着学了沤绿肥、施底肥的, 麦子收成不及姜家那样好, 可村里早已没有人家想着在种田方面比过姜家了。

他们只想也跟着学会沤制绿肥, 让明年的麦子收成能像那五家施了底肥的人家一样好, 也就满足了。

在沤制绿肥这事上, 姜家早在去年时,就已经表现出来态度了:尽管一起学着做!

等到日子进入伏天,已值适合沤制绿肥的好时候了,村里人家就显得迫不及待了, 只想尽快开始学习沤制绿肥!毕竟那可是关系到一年收成的大事。

所以等周翠娘和夏五斤往袁屋杂货送了一趟平菇回来, 周翠娘终于有时间开始来沤制绿肥, 并顺便教村里人一起沤制时,期待已久的村民们那是热情满满, 格外积极!

在姜秾教导村民们用镰刀充作刀片,以制作可拆卸手摇式切割机的同时, 周翠娘也在指点村民们挖掘沤肥坑。

挖个一人高的方坑而已,村民们都会, 也没什么可指点的。不过是因为姜家已经沤肥过一年,去年挖的那个沤肥坑还能继续用, 周翠娘因此闲来无事,于是就在田间地头转悠,顺便和挖沤肥坑的人闲聊唠嗑。

等村里人家都挖好沤肥坑, 一家有一台手摇式切割机后,全村沤制绿肥,就正式开始了!后来沈甜给命名的抢割无主野草大比拼,正式开赛!

这是怎么个说法呢?

姜秾说了,沤制绿肥的话,麦秆、麦壳、豆壳和豆藤可作肥源,野地里的野花、野草和腐叶也一样可以。

有一些精明的人,就想到了:麦秆麦壳、豆壳豆藤这些都堆在家里呢,别人也拉不走,可野地里的野花野草可是无主的,那谁先割回来就是谁的!

今年全村人都在沤绿肥,野花野草等青草肯定都不嫌多,一个手慢就抢不到了。

于是,家里的麦秆麦壳、豆壳豆藤这些,先放后面再切割,先去外面割野花野草!

最近全村都在外面忙着沤制绿肥,谁人有个什么动静,在这田间旷野里,立时就能被发现。

当正在切割麦秆的人家,发现有人先去割青草了,而不是先切割麦秆这些时……立即悟了!

手上正切割的麦秆先放一放,镰刀从切割机上卸下来,家里能做活的劳力全数出动!先去割田野间的野花野草,割了也不忙切割,扛回来扔下后就立即又去了!

不管了!先把青草抢割回来再说!

“杨叔杨婶啊,你们两口子割了这么大两捆呢?”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