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你尽管开药吧,不过药量要比原来大一倍。”叶兰点头道。
“你确定?”孙大夫满是惊诧的看着她问道。
“确定,用其它的方式进药,总会消耗一部分的,所以必须加量。
但是夫人现在是弱不受补,所以药材尽量选用温和些的。”
“明白,老夫这就下去开方子。”孙大夫听她如此说,就知道她是真的懂医之人,也就没有再多问,而是急匆匆的开方子去了。
叶兰这时对张妈妈说道:“你去准备的热水吧,一会要给夫人泡药浴,记得水要比平时热一成。
另外药的话,要用药罐子熬好了,再倒到浴桶里面。”
“老身这就去准备,夫人这里就麻烦杨夫人了。”张妈妈说完之后,对县令点了点头这才退了出去。
不过准备的期间,叶兰也没有闲着,而是不停的揉捏着的县令夫人双手上的穴位,好帮助她气血的运行。
其实要说起来,足底这才是最好的方式,但是她不想把那一手露出来。
万一将来传出去了,有人找上门了,她是看还是不看,看吧,在这保守的封建社会,足底按摩肯定会被人看低的,不看的话,肯定得罪人,所以干脆不用。
边上站着的县令本来还不明白,她这又揉又捏的是干什么,但是看着夫人的脸上渐渐的有了红晕,终于明白了她的意思,顿时心里一喜,看来他真的赌对了,夫人果然有救了。
随后有一搭没一搭的问起了叶兰家的情况。
而叶兰则是挑着能说的说,不能说的自然不会多提,比如医术的来源,杨志刚隐藏的身份。
第126章 醒来
县令听完他们夫妻的遭遇之后,摇了摇头道:“还真是人生百态呀,没想到天下竟然有如此狠心的父母,还偏偏让你全赶上了。”
“可能是我们的缘分不够吧,以后尽量远着点就是了。”叶兰笑了笑回道。
县令看着她淡然的样子,倒是高看了几分,如果换成别人怕是早就恨的入骨了吧。
很快张妈妈就把添加了药物浴桶抬了进来,并端了一个火盆进来,放到了架起来的浴桶下面。
叶兰见此看向县令问道:“您要不要出去?”
“那夫人就拜托你了,我得去处理些公事去。”县令抱拳道。
“大人客气了,我会尽全力的。”叶兰点头道。
随后想到村长二人,忙说道:“麻烦大人跟我两位爷爷说一声,就说我还得忙半个时辰,让他们等等。”
县令郑重的点了点头,然后往外走去。
等她出去之后,叶兰把门窗全关好,并且把窗帘拉了下来,确定没有露风的地方之后,才对张妈妈说道:“把夫人的衣服脱了,放到浴桶里吧,记得心口的银针千万别碰到了。”
叶兰说完之后,直接转过身,检查起了银针。
张妈妈见此,对抬水进来的丫鬟招了招手,然后伺候着夫人入了浴桶。
然后叶兰才用银针刺激着夫人背后的穴位,帮着夫人吸收起了水里的药力。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夫人原来灰白的肤色,终于变成了正常的白色,到最后甚至泛起了红晕。
就在叶兰收针的时候,夫人咳嗽了几声,咳出了很大一口痰终于醒了过来。
“夫人,夫人,你终于醒来了?”张妈妈忙上前用手帕接住痰,扔到一边,激动的流着泪水说道。
“咳咳,我没有死吗?”夫人咳嗽了好几声后,那即沙哑又暗沉的声音,才终于如猫一样传了出来。
随后睁开了那沉重的眼皮。
“没死,没死,夫人以后的福气大着呢,怎么会死。”张妈妈忙点头道。
这头叶兰收完针之后,抬头说道:“现在天凉了,还是先让夫人穿衣服吧,我这就出去了。”叶兰说完之后,把银针放下,便退了出去。
张妈妈经她这么一提醒,终于想起来,现在天可不比以前了,忙和小丫鬟把夫人抬了出来,快速的穿起了衣服。
这头叶兰出来后,便对上了三双紧紧的盯着自己的眼睛。
孙大夫是忐忑和紧张,而杨二爷和村长是担忧和不安。
最后还是孙大夫上前问道:“夫人怎么样了?”
“已经醒了,可能一会孙大夫还得进去把脉。
不过夫人的身体实在是太虚弱了,所以下药的时候,还是以温补为主才好,尤其是人参等大补之物,还是少用为妙。
如果孙大夫会药膳的话,可以配合着药膳,效果更佳。”叶兰点头道。
“孙某受教了。”孙大夫忙应道。
不过心里多少还是有些不舒服,他一个经验的老道大夫,没想到竟然被一下小丫头给盖住了。
但是也不得不承认,他之前为了跟县令拉关系,用药上面的确实急了一些,才会造成今天这种场面的。
也幸好这丫头出手了,不然夫人真要死在了自己的手里,就算县令不会怨恨自己,怕是也会对有意见的。
到时墙倒众人推,他的下场绝对好不了。
想到这里,那点不舒服立马消失的无影无踪只剩下了感激,随后忙行礼道:“孙某在此谢过杨夫人的救命之恩了。”
第127章 护送
“孙大夫过讲了,只要你不怨恨我贸然插手就好。”叶兰忙扶起他道。
随后扭头对村长二人说道:“两位爷爷,天不早了,我们赶紧回吧,不然要赶夜路了。”
“对,对,我们得赶紧走了。”村长忙点头回道,随后三人一起往外走去。
“着什么急呀,既然天晚了,就留下来住一宿,明天一早再回去。”县令这时撩起帘子走进来说道。
后面还跟着去报信的小丫鬟。
“不了,我们要是不回去的话,家里人该担心了。”叶兰回绝道。
“对,对,家里只当我们是来送药材,我们要是不回去,准会以为我们……。”村长忙附和道。
他的话虽然没有说完,但是县令却听明白了他的意思,忙了然的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那本官也不便挽留,这就派衙役把你们的送回去。”
“那就谢谢大人了。”叶兰本来想推辞的,但是迟疑了一下又应了下来。
门口那个衙役的态度可不善,万一要是有什么小心思的话,她一个人可无法保全两个老人。
正好借此让他们两个看清县令的态度,省的以后找自己的麻烦。
“那你们先过去吧,我稍后就到。”县令应了一声,转身又走开了。
叶兰见此带着两位老爷子,直接往外走去。
到了门口的时候,虽然已经换了人,但是对他们的态度还是不善,见此叶兰就知道交接班的时候,肯定那两位没说什么好话。
但是叶兰也没有在意,如果他们敢找麻烦的话,她也不介意好好的收拾他们一顿的。
当他们把驴车牵回来的时候,县令也带着两个牵着马的人走了出来。
一一的向叶兰介绍道:“这位是李捕头,这位是本官的侍卫燕青,这一路就有他们二人护送你们了。”
“谢大人。”叶兰笑着回道。
随后看李捕头二人道:“有劳两位了。”
“客气了,杨夫人请吧。”李捕头牵着马上前道。
“大人留步吧。”叶兰见此对县令招呼了一声,便上了驴车。
然后一行人急匆匆的出发了。
回去的路上,叶兰见两边的铺子还开着,忙快速的买了一口五印铁锅,一口半大水缸,一套瓷盆,和两封杏仁酥。
因为有李捕头跟着所以价格都便宜了不少,而叶兰只是负责付钱而已。
她不知道的是,他们走后,原来守在门口的其中一名衙役,立马找人替了班,一路飞奔出了县城,通知了他们之前安排好的,打算打劫叶兰一行人的混混。
正是因为她的这一耽误,跟对方擦肩而过,让他们顺利的回了家,也让她误认为此事就此过去了。
这头李捕头二和燕青,把三人送到了村口后,便折了回去。
到了家里,把东西卸下来之后,叶兰把二人送到门口时,抽出了两张一百两的银票分别递给村长和杨二爷道:“谢谢两位爷爷这一路的保护了。”
“你这丫头,这不是打我们的脸吗,赶紧的收起来吧。”村长忙虎着脸说道。
这一趟他的收获也不小,何况叶兰可是救了夫人的命,以后他还指着沾点光呢,那肯收这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