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好了,不跟你说了,我得看美男去了。”欧阳酸菜提着裙子,小跑出了书房。
姜瑶浅浅地笑了笑,坐下,继续看她手中的《中庸》。
……
欧阳酸菜询问路人得知辽王世子所在的位置之后,便一路狂奔,很快就到了纨绔世子所经由的官道。
此时官道的两旁已是人满为患,欧阳酸菜费了很大力气才挤到了前排。
就在她刚刚站稳之时,一支黑甲铁骑向她缓缓靠近。骑军中段,有一辆奢华至极的马车,马车通体明黄,其上印有数十条栩栩如生的五爪金龙,气派十足。
马车之上,立着一杆迎风招展的金黄色辽字王旗。
围观百姓看着这等车马仪仗,议论纷纷。
一个麻衣年轻人对自己的同伴说:“明黄色不是只有咱们陛下能够使用吗?他这般僭越,就不怕陛下杀他的头?”
他的好友悠然道:“这你就不知道了吧,陛下曾言辽王出行可执天子礼,其世子亦是如此,所以这算不得是僭越。”
几乎所有的大明百姓都知道,皇帝和辽王两兄弟关系极为和睦。
辽王为皇帝守住国门,皇帝对辽王也十分优待,甚至爱屋及乌,对世子萧靖甚是宠溺。
一位老者朝地下啐了一口,“呸!不就是个藩王世子吗?入京还搞这么大阵仗,这萧靖恃宠而骄,真是我大明之败类。”
“那马车内也一定很华丽吧,一定有很多美人儿!好希望我就是那个辽王世子……”一个贼眉鼠眼的男子这样说道。
欧阳酸菜没有理会群众的议论,他们说的她都不关注。纨绔世子到底有多纨绔她可不管,她只关心车帘什么时候拉开,美男什么时候露脸。
可惜马车从她眼前驶过时,世子并未露脸。
就这样放弃了?
当然不可能,她欧阳酸菜可不是轻易放弃之人,今日若看不到辽宁路第一美男,她是不会罢休的。
她跟着马车前行,其双眼始终没有离开过马车侧面的车帘。
功夫不负有心人,欧阳酸菜跟了一阵子后,一只白玉般的手将帘子拨开,她看到了那张自己“梦寐以求”的脸。
欧阳酸菜在那一瞬间失了神。
好美啊……
她发誓,这是她这辈子见过的最美的男人。
没有之一。
第二章
金色马车内,并没有百姓想象的那般华丽,亦没有美女如云,其内除了两个人便什么也没有,简约到可以用简陋来形容了。
马车上的一男一女,女子衣着朴素,面相普通。男子身穿熠熠生辉的四爪黑金龙袍,气宇轩昂、英武不凡。
他正是辽王世子萧靖。
萧靖在翻开车帘瞧了车外一眼后,就很没形象地一屁股坐在了车底。
“父王也真是的。”萧靖揉着自己的腿埋怨道:“车内没有装饰也就算了,好歹给我安个坐垫儿吧!在车上站了几天,人都快累死了。”
相貌平平的女子微微一弯腰,面无表情道:“还请殿下赶快起来,不然就别怪属下不客气了。王爷说了,他的儿子不应该这般娇贵,堂堂男子汉若是连站几天都受不了,那像什么话。”
萧靖在沿途的驿馆中都有休息,故并不太累,他只是想偷会懒罢了,听到女子的话,他连忙站起来,摇头苦笑道:“凰舒啊凰舒,你可真是不近人情啊!”
凰舒是他的贴身侍女,武功高强,最能管束萧靖,若非是因为这点,世子的马车中将会一个女性都没有。
侍女凰舒又是一弯腰,“属下也只是奉命行事。”
萧靖摆了摆手,不再言语。
马车内安静了片刻,凰舒又开了口:“殿下莫要忘了王爷的吩咐,今晚必须入住青楼。”
“记得记得!”萧靖眉开眼笑,“这种事情我怎么可能忘记?”
一想到不用在辽王府“享受”生不如死的待遇,萧靖就乐不可支,在青楼内就是什么都不干,只搂着花容月貌的姑娘睡一晚上,也要比住在辽王府好上千倍万倍。
凰舒唇角勾起,似笑非笑道:“殿下也莫要忘了,王爷还说了,若是殿下真敢碰一个青楼里边的女子,他就会打断殿下的三条腿。”
马车内没由来地吹起一阵风,萧靖感觉凉飕飕的。
他今儿算是知道了什么叫“风吹屁屁凉”。
整个下半身,都很凉啊……
……
文华殿内,姜瑶正在给太子讲学。
姜瑶把早上读的那本《中庸》摆放在桌上,仔细地给太子讲解她对这本书的理解。
每讲一处,姜瑶都会问:“听明白了吗?”
太子都会点头,表明自己听明白了,并示意姜瑶接着讲下去。
但其实他什么也没听懂。
姜瑶的声音软软糯糯的,犹如可口的甜酒,他一尝便沉醉其中,无法自拔。
醉酒神游天外的太子,又哪里会知道,姜瑶说的到底是什么?
美酒会醉人,更会上瘾,越尝越痴迷。
姜瑶第一次来给他讲学的时候,他只是很讶异太学月试第一名竟是个秀美小姑娘。
对于学识渊博之人,尤其是女子,他素来是很佩服的,故他对姜瑶有了丝丝好感,仅此而已。
后来便是觉得她的声音格外动听。
而今他已对姜瑶着迷到极致,虽说还没到着魔的地步,但也相去不远。
姜瑶对《中庸》的理解不是很深,所以很快便将自己的见解讲述完毕。
她轻声询问道:“太子殿下,我所知的已全部讲于你听了,你都听明白了吗?”
太子以为姜瑶还在问自己听懂没有,于是便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姜瑶轻轻把书合上,道:“那我可以回去了吗?”
太子又是下意识地颔首。
姜瑶以为他同意了,便拿起书,起身离去。
“老师,等一下!”太子这才觉察到姜瑶这是要走,他骤然站起,一把抓住姜瑶的手臂。
姜瑶愣了一下,疑惑道:“殿下还有什么事情吗?”
一时间太子不知该说什么好,他涨红了脸站了半天,才支支吾吾道:“我……我想带你……带你去看看你的父亲,你一定很想他吧。”
姜瑶的父亲姜虚是当今内阁首辅。
他是大明开国以来,权势最盛的首辅。
不少大臣都对他恨之入骨,因为他实在太受宠了。
他受宠到什么地步呢?
明耀天子几乎每时每刻都和姜虚腻在一起,形影不离。
有传言说就连晚上睡觉时,皇帝陛下都是和姜首辅共卧一榻。
因此姜虚又被大臣们暗地里戏称是天子的小媳妇儿。
开朝会时,国中之事无论大事小事,皇帝皆是首先询问姜首辅,再问其他大臣。
如若首辅的意见和其他大臣的起了冲突,天子必会采用姜虚的提议。
好好的一个朝会都快成了首辅姜虚的一言堂,这让大臣们如何不恨他?
但不得不说,姜虚确实极有才干。
他提出的政策改革,推行起来毫无阻力,且效果更是立竿见影,直接让大明的国力更上一层楼。
也难怪他会成为皇帝身边的宠臣。
由于姜虚经常待在宫中,很少回姜府,故太子才会这般问姜瑶。
姜瑶微微一笑,摇头道:“谢谢太子的好意,不过陛下传我父亲入宫一定是在议事,我又怎好打扰?”
“这倒也是。”太子再难找到将姜瑶留下的理由,只得松开她的手,拱手笑道:“那学生就不留你了,老师你慢走。”
姜瑶轻轻“嗯”了一声,对太子行了一礼,便向文华殿外走去。
目送姜瑶离去的太子,笑容渐渐收敛。
他的手猛地拍向书桌上的茶杯。
“咔!”
茶杯四分五裂,太子的手掌鲜血淋漓。
他抬起那只滴血的手,自嘲道:“萧让啊萧让,喜欢人家却不敢说出来,你这个太子,真是有够窝囊的……”
……
姜瑶回了姜府,换了身朴素的衣衫,又孤身一人从侧门走了出去。
她此次出行的目的地,是仙虚楼。
仙虚楼是一家享誉全国的饭店,在京玖路、江苏路、南荆路和福建路的各个州都开有分楼。
此楼中的菜肴不仅美味可口,而且价格亲民,因此它备受普通百姓们的青睐。
可这并不是姜瑶来仙虚楼的原因。
仙虚楼是他们姜家的产业,是她母亲的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