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既然死了人就得去查,有嫌疑的也得审,皓儿最后责令之前审理安王妃之死一案的官员再接手审理黄太嫔之死。
接了案件的官员心里骂娘,之前一个安王妃案就让他倍受压力,若不是被平芜长公主给激住了,他也不愿插手这类吃力不讨好,审不好了还可能掉脑袋的案子。
却不想这一案审得轻松,判案却不用他操心,总算是可喜可贺。可谁知他才轻松了几日,前案案犯黄太嫔也死了,依然是让他来审此案,心里忐忑不安的同时,又觉得皇上遇到这类棘手的案子就交给他来审,算不算是器重他?
立时又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打算把这个案子也审得漂漂亮亮的。
黄太嫔在金池城早已是恶名远播,自打安王妃遇害后,她俨然已经成了恶婆婆的化身,如今她也被人杀死,几乎无人关心她是被谁杀死的,提起来只会啐上一口,再骂一声‘活该’!那个将她杀死的凶手却成了为民除害。
安王从城外赶回来,服了两日苦役,人竟憔悴了许多,往灵前一跪还真有几分悲痛欲绝之意,让人不禁感叹,黄太嫔这种人竟然生了个大孝子,多半是老天看不了安王受苦,才将她收了,往后安王就可以不用再受她牵连,好好的一个王爷服苦役,真是让人见之欲泪。
安王在堂前跪了一日一夜直到累晕了才被人抬回去歇着,待醒来又去灵前跪着,皇上感其孝道,特准黄太嫔停灵七七四十九日,正月二十七再出殡。
只是因她生前作恶,又是横死,不得入皇陵,在城外为其修一座坟茔,年后稍暖些便可动工。
安王接旨后又晕了,七七四十九日,他能不能熬得过去?
第1924章 树倒猢狲散
之后几日,安王浑身不适,开始时只是偶感风寒,但在听说皇后有孕,已经四个多月后,想到自己这段时间以来府中的所作所为就是个天大的笑话,一时急火攻心,真就病了。
皇上听闻此事一面称赞安王至孝,一面派太医去给安王看病,只是开的药安王并不敢吃,一来二去病体日渐沉重,守灵一事交由府内管事暂代。
因安王一直称病,又重孝在身,年前无论是朝堂上还是皇室的几次重要事件都没有出席,皇上也不过时不时提起便感慨一二,其余时候几乎无人想起这个几乎就是金池城天大笑话的男人。
太后被皓儿派人接回宫中,听说黄太嫔被杀,以及最近围绕着安王府发生的一切,竟幸灾乐祸地大笑一场,随后带着人去吊唁。
比起安王妃死时几乎所有官员和皇室都来吊唁的热闹,黄太嫔之死除了她本家的几个亲戚外,几乎无人前来,就是从前与安王交从过密的那些好友,也因安王府最近发生的事情对安王府避之不及。
大家都不是蠢人,之前安王府闹的这些事情是为何?还不是看皇后不能生,打上了皇帝子嗣的主意?之前黄太嫔进宫去见皇后,要把安王世子过继给皇上的事情已经传开了,所有人都在说他是想瞎了心的同时,却都觉得安王府这个主意打的好,若皇上真无子嗣,安王世子被选为皇储的可能还真大,只可惜人家皇上和皇后都没毛病,如今皇子在皇后的肚子里好好的,哪怕这胎生的是公主,既然能生总会生下皇子,有亲儿子谁还用你皇兄的儿子?
何况那位安王世子,之前一直被传如何聪明,如今看来也不过是被人刻意夸大,就他那脑子真要是做了皇上,还不得把梁国给卖了?
何况黄太嫔之死他还有很大嫌疑,背上弑杀长辈的罪名,不管最后是不是他做的,他的前程最多也就是个闲散郡王,何况他还曾觊觎过皇位,皇上大度没与之计较就是开恩,想要再高一步难上加难。
太后在黄太嫔的灵前站了站,既没行礼,也没上香,就这样看了两眼便带着人离开了安王府,倒是让跪在灵前的总管一脸茫然。
跑去请安王的人怎么也叫不醒刚刚喝过药的安王,再出来时太后已然回宫。与总管对视一眼,都觉得安王府就要树倒猢狲散了,他们似乎可以先为自己的将来打算打算。
可跟了安王这么久,他的为人他们比外面的人清楚多了,若他挺过这一回,背叛他的人都别想好,逃奴被抓回来可是要被打死,他们可以先行打算,待哪一日安王真不行了,他们再逃也不迟。
于是,跪在灵前的总管身子一歪倒下了,刚刚去请安王的小厮惊呼一声,几人过来将总管抬回屋中,留下两个丫鬟守在灵前。
但王爷和总管守灵都不过两日就相继晕倒,两个丫鬟看着黄太嫔的棺材胆突突的,也不知王爷和总管是累晕的,还是被什么吓晕的,一时间硕大的棺材竟好似能吃人的妖精一般。
两个丫鬟对视一眼,前后发出惊呼,身子一软也倒在了地上……
第1925章 风声鹤唳
接连守过灵的都莫名其妙地晕了,醒来后被问起时又讳莫如深,一脸不愿说、不敢说的样子。
于是,安王府闹鬼一事在金池城传的沸沸扬扬,都说黄太嫔因是横死,之前又做了恶事,阎王殿不收,她死不入轮回,只能做为孤魂野鬼在外游荡便回来闹了。
因接连太嫔死了,安爷病了,管家也跟着晕倒,府中大事小情都无人打理,安王的几个妾都想要掌权,却又担心安王性子不定,若有一天好了,再嫌她们手伸的太长,安王整治人的手段想想也让人不寒而栗,何况万一掌了权就要去守灵,她们都怕被黄太嫔的鬼魂缠上。
何况如今的安王府已经没有了安王妃兄长的那一大笔入账,掌权了难道还要拿自己的体己银子出来?不过若是掌了柜或许还能划拉一些,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安王府总归还有这么大一个宅子,先皇赏赐和旁人送的东西都不少,随便拿几样出去都够富足一生了。可真怕去守灵啊……
这一犹豫,安王世子便趁机笼络住几个府内下人,不过几日间,便将安王府收归囊下。
别看世子看幼,可看人的眼神都透着一股阴狠,这父子二人一个假温和真残忍,一个干脆就把残忍写在了脸上,那些妾室们哪敢再有别的心思?甚至有几个想到这些年过的日子,已经在偷偷收拾细软之物,想要趁世子刚刚掌权,王爷又病体沉重之时逃离安王府。
好在安王世子掌权后也没心思来理她们,敲打几句之后便一门心思振兴安王府,还有就是给黄太嫔守灵一事。而因此世子下令府中一切用度减半,月银减半,除了躺在病床上的安王的药没减半,整个安王府都是一副共度难关的模样。
安王府里一片风声鹤唳,金池城去依然热闹繁荣,甚至因年节将至,比往常更要热闹了七八分,大街小巷都是来来往往的人。
虽之前有传言是安王世子杀死黄太嫔,但安王世子年幼,如何能杀得了人?除了那位被授命破案的官员,其余人很快就将安王府给忘到脑后,开开心心地准备过年。
一日,金池城来了几位贩卖海物的行商,运送海物的车队足有几百辆,从他们进城,离着很远就能闻到一股海腥味儿。
因年关将至,这些平常不易见到的海物倒成了稀罕物件。夏天太热海物不好运送,也只有在飘雪的冬季大家才能尝尝海味,而这样的商队每到入冬后就络绎不绝,尤其是年关将至时更是一车一车地运来,倒也不怕卖不完。
江采月空间里有各种海鲜,但在府里坐着突然闻到冷风吹来的一股海鱼腥味,便问身旁的小莲:“外面弄的何物?为何闻着一股子鱼腥味儿?”
小莲笑道:“最近城里总有贩海物的商贩过来,听说隔壁新搬来的李将军之前在西北为官,西北无海,见了海鲜觉着新鲜好吃,多买了些也是有的。”
第1926章 李夫人送礼
前几个月,隔壁的邻居告老还乡,那时江采月和陆安郎还未回金池城,邻居来辞行时,戚南琴代他们给邻居送了份拜别礼。
老邻居离开前就将宅子卖了,新主人还未进京便派人将府邸重新修缮油漆一新,戚南琴见了还想着要不要把大将军府也修缮一下,当初修缮时都是先皇派的工匠全权负责,不太符合戚南琴的审美,只是不知在这里能住多久,怕刚修缮完又要搬家,便将此事容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