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说笑着进院,江采月去屋里把将烧好的水提出来,又拎着一个装了茶叶的壶,将水倒进壶里,“你们先喝口水,我这就收拾完出门。”
王氏笑道:“不急,天儿还早,在家也没什么事儿可做。”
一扭头看到皓儿在院子一角拿了泡过的小米喂鸡鸭,即使家里不缺粮,也还是眼角跳了跳,觉得江采月是有本事,可真不会过日子。
但人家小两口的事儿,他们也不好多管,没准等往后鸡鸭真就贵了呢。
江采月进屋,不多时就收拾好了,宝儿依旧被装进大的背篓里,四周隔着软软的细布,躺在里面还挺舒服的样子。
张氏瞧了稀罕的不得了,伸手在宝儿的脸上轻轻抚过,“采月,你真会养孩子,我还是头回见着小孩子长这么好看的。”
第122章 缺水
王氏也笑:“谁说不是,要不怎么说儿子随娘,采月长得好,孩子也漂亮。”
陆安郎刚挑了水进院,听到有人夸他的儿子,乐得嘴都合不上了。洪长庆见陆安郎挑着水进来,脸色就黯了黯,“溪里的水越来越少,山上好些泉眼都不出水了,再旱下去我都怕往后村子里也要吃不上水了。”
洪长喜叹了一声:“咱们村子还好些,城里听说又有一口井不出水了,有些人就出城运水再进城卖,昨日还看到有人就在下游取水。路过村长家时,还听村长和几个村老商量,要不要在山脚下挖个积水池,不然水流再小打水也要费劲了。”
陆安郎道:“挖积水池是好事儿,到时咱们可得出份力。”
洪长庆笑:“这还用说,我想这一二天村长就能来挨家通知了。”
正说着,村长家的三小子沈石山在院门外朝里面望,看到院子里有人先敲了下门,见众人看向他,沈石山道:“几位哥哥嫂嫂都在啊,我爹让我来挨家通知一下,这两日要到山下去挖积水池,家里有年满十五岁劳力的下晌都去我家一趟,商量一下积水池怎么挖。”
陆安郎道:“石山兄弟进来喝口茶。”
沈石山也不客气,进到院子里接过陆安郎给倒的茶水,喝了一口道:“还是安郎哥家的茶水好喝,这茶在城里一两也要几十文钱吧?”
陆安郎笑:“我哪懂什么茶?都是你嫂子弄的。”
沈石山自然知道这些是江采月弄的,村子里的人整天忙着土里刨食,谁还在乎喝什么茶?渴的时候都是直接拿了瓢在缸里舀一口就喝,像江采月这样的精致人还真没见过。
但江采月自小就生长在富贵之家,讲究一些也不奇怪,只是嫁给陆安郎后还这么讲究就不知是福是祸了。
等沈石山喝了茶,洪长庆问:“到时都去挖水池子,吃饭怎么吃?”
沈石山道:“按说应该由各家各户出粮,但也难免有人家里分不开身去挖池子,我爹和村老们商量,若实在分不开身出劳工的就以粮代工。”
洪长庆又问:“那我家我和长喜两个人都去,就不用出粮了呗?”
沈石山道:“这事儿还得再定,若是家家都出劳力,粮就是一家出一些或是都回家吃,若是不出劳力的人家多,够出劳力的吃,就由村子出人做了送过去一起吃。”
沈石山说的没毛病,洪长庆觉得这时候地里都没什么活,家家都闲着,乡下的人最不吝啬的就是力气,谁能愿意在家闲着还要出粮,多半是能出的劳力都会出,那样中午吃饭还是要各回各家,或是让家里的人给送了。
沈石山也没多坐就告辞又去下一户通知,待沈石山离开,江采月一家也收拾好了,陆安郎背着宝儿的背篓,江采月背了另一个背篓,上面盖着一层蓝白碎花布,里面装了不少东西。
洪长庆等人过来时每人也都背了一个背篓,背篓里还放了几个麻袋,见江采月的背篓王氏笑着问道:“采月这是背的什么?还鼓鼓囊囊的。”
第123章 挖井就要先盖房
江采月道:“上次上山,山上的泉眼枯了不少,怕找不到水,今儿就多带了些水。”
洪家人最近都没上山,虽然看溪水就知道山上的泉眼情况不乐观,却没想到竟到了不好找水的地步,不免忧虑。
一边往外走,洪长庆一边道:“若是山上泉眼都枯了,往后村子里喝水怕也要难了,我想着等村子里的积水池挖好,也在家里挖口深井吧?”
陆安郎为难道:“我家的房子都是租的,这井不好挖。”
洪长庆知道陆安郎为难,他们租的房子,没准什么时候人家就想要把房子收回去,挖了深井也是给人家挖的。而没经过主人家同意,他们就挖井,过后没准还要落埋怨。
而万一天真旱的没有水,他们挖了深井主人家想要把房子收回,他们也只能吃这个哑巴亏。
洪长喜道:“这也没什么好为难的,要么安郎兄弟就换个房子,要么就跟我家用一口井。”
洪长庆和王氏、张氏也都点头称是,两家关系好,共用一口水井也没什么不好。
江采月却不免多想一些,如今溪里还有水,大家吃水也不算紧张,共用一口井没什么,可万一哪天溪里没水了,井里的水也不富足了,他们夫妻俩再总去人家打水,人家会乐意吗?
虽然江采月认为她有空间水,每次借口去提水,她还能往井里放些空间水,就是全村的井都枯了,洪家的井也不会枯,可这事儿只能偷偷做,洪家人不知道,只会觉得他们家吃水都用人家的。
此时两家关系好还成,万一哪天因什么事情不好了,这些都是要提防的。
所以,井要挖,那也要自家挖自家的,而在挖井之前也是该考虑一下换个房子的事情,如今租的这处房子既不安全又小,想要做些什么都不方便,想偷偷拿些什么出来都没地儿放。若是换了大些的院子,多养些家畜家禽,她再从空间里拿些东西出来也方便。
只是她手里的银票陆安郎不会用,盖房子的钱还得让陆安郎和她一起来赚,可要怎么赚?
江采月将目光投向远处茫茫的群山,山是好山,蕴含着无尽的瑰宝,可谁又能说得准山上到底有啥?想到上次上山时挖到的野参,在空间里养了几天已经长大了许多,也有了些百年老参的样子,卖个十几二十两不是问题吧?
自打空间上次出现小屋后,江采月就发现空间里的作物比从前长得快了许多,原本小指粗细的小参,几天就大变了样。
而乡下盖房子只要有块地,石头和木头山上就有,最多就是请人花些银子,十两银子应该足够盖房子了。
江采月有些腹黑地想着,到时她就把那根参卖给高老爷子,她还给他治着病呢,她哭哭穷,他好意思赖她治病的钱?到时治病的钱和卖参的钱加在一起可不是小数,也不用陆安郎整日为不能让他们娘俩过好日子发愁。
第124章 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一路上山,山脚下已经没什么人挖野菜,毕竟山下那块也旱得厉害,之前挖光的野菜也没有再长出来,那些挖野菜的人已经渐渐转移到了山上。
但即便是转移到山上挖野菜,也只在半山腰以下,从半山腰往上几乎就看不到人影了。而山上虽然旱的不像平地那么严重,也好不到哪里,到处都焦黄焦黄的,让原本就长得不好的菜,更是干巴巴的。
江采月就觉得这次上山比上一次更旱的严重了,脚下的枯叶一踩都能发出清脆的碎裂声,显得那样荒凉。
实情摆在眼前,江采月原本对药材也处在看图识药阶段,认药材就有些难,但好在有些普通的药材还很好认,江采月一边走一边给洪家四口人讲药材的种类,若是遇不到更好的药材,这些普通的药材挖些也好。
好在走了一段路之后,还真被江采月发现一些珍贵的药材,可同样山上的人也多的让人不自在。有些人见到江采月一行人便过来询问他们上山采什么,江采月都以挖野菜为由给搪塞过去。反正大家都是来挖野菜的,倒是没人不信,尤其是江采月家养了不少鸡崽鸭崽的事情已经传开了,不挖野菜单指喂粮谁家喂得起?
只是见陆安郎身上还背着弓箭,不免有些酸溜溜地说上几句,陆安郎都没搭理,挖药顺便打几只猎物怎么了?他原本就是猎户,难道因为娶了媳妇少上山就不是猎户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