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我有特殊的工作技巧(30)

作者:浮生若朝露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孟回听后心道吓得不轻还能冷静吩咐保持现场,看来这芳青也不是简单人。她甩甩头抛开疑惑,先在心里按照时间捋出一条直线,每一个事件都是一个点。

第一个点,是大皇子妃上午去常宁宫给孙懿安找不痛快。

第二个点,是大皇子妃接近中午吃饭的时候离开,并说孙懿安心情不好,下令让一众侍女退远。

第三个点,是晚饭时分有一名贴身侍女试图进殿,发现门从里面被栓上。

第四个点,是天擦黑的时候良妃带人从宁禧宫赶来,发现孙懿安已经死亡。

第五个点,大理寺和刑部的人到场,确定内殿是第一现场,并在孙懿安腰下找到玉嫔的首饰。

“对了,大皇子妃和玉嫔说没说,她们在午膳到晚膳期间,分别在做什么?”

听到孟回的询问,芳青露出一副不相信的神色,以怀疑的语气应道:“大皇子妃说她饭后不适,小睡了一觉,是入夜的时候被侍女唤醒,告知了公主的死讯。”

“玉嫔说她发现钗头不见了,以为是前几日掉在了小花园,带着一众侍女在小花园找了一下午。后来有人赶来报讯,才知道公主没了。”

芳青说完后,再次露出一副不信的神情。“哼,除了她们身边的人,又没有别的人证,谁知道这些话是真是假呢?”

孟回发现芳青完全把两个嫌疑人当成凶手看待,并试图劝说她也相信,孙懿安就是被这两人之一杀害。

可孟回实在想不出这两人有什么动机,所以任由芳青怎么说,她都没有再轻易表态。

两人渐渐沉默,一起朝内殿走,快要到门口时,孟回忽然想起凶器的问题。

“姑姑,公主身上的致命伤是蝶恋花钗造成的么?”

芳青脸上挤出一个不自然的笑容,摇了摇头道:“这倒不是。玉嫔那根钗太细,对不上伤口。公主心口的伤呈圆形,比碗口小不了多少。整个后宫都快被翻遍了,根本找不出符合的凶器。”

后心被捅出近碗口大的洞,孟回想想都觉得惊人。一是震惊于孙懿安死法凄惨,二是惊讶于宫中居然有人用这么大的凶器行凶,而且还能瞒过盘查严密的后宫。

能造成这么大伤口,怎么也得是大型器具了吧?孟回把知道的冷兵器都回忆了一遍,还是想不出符合之物。

“居然什么都没找到?这也太奇怪了,按理说这凶器应当不小,哪怕现埋起来,翻开的土都该引人注目吧?怎么会彻底消失了呢?”

“是啊,查案的官员们都想不明白,那些大人们好像都不打算从凶器入手了。”芳青简短应了一句,指着内殿门口道,“郡主快别说了,省得被娘娘听到,又该犯病了。”

孟回只好收口,不再继续这话题。

踏进殿门的一瞬,她看到芳青立马换上了一副遗憾的神色,对良妃道:“启禀娘娘,公主眼下心情不好,说是待会儿再过来见郡主。”

“哦,也好。”良妃应了了一声,看到芳青手上端着药,不由自主地颤抖了一下。“又要吃药?”

孟回疑惑地看向芳青,只见她笑眯眯地劝道:“娘娘,喝了脑袋就不会疼了。御医说只要好好完这几服药,就能恢复如常了呢。”

良妃紧紧抿着嘴,犹豫了一会儿,最终还是接过药碗一口一口吞了下去。

药里似乎有安眠的东西,没多久良妃就开始打起呵欠,神志没有变得清醒,但话是明显地少了很多。

孟回看她困得眼睛都快睁不开,赶紧带着沉香、紫檀离开内殿,前往偏殿安歇。

一路上她都在想那碗药,还有芳青的每一个神情,每一句话,越想越觉得疑点众多。可是她手上的信息实在太少,弄不清楚究竟是哪里不对劲。

芳青是良妃从娘家带来的人,忠心耿耿伺候了多年,按理说不大可能加害良妃。可是孟回就是觉得,她隐瞒了一些很重要的事。

心事重重的孟回来到侧殿,琥珀、珊瑚带着一众侍女去安顿行李,沉香和紫檀一直陪伴在身边。比起在崔府时更加不不自在。

崔家规矩不大,甚至可以说没有规矩,可在这里完全不一样,行事说话都要受到限制。

孟回不可能趁夜跑去常宁宫内殿查看,哪怕找借口带着沉香、紫檀一起都不行。

孙懿安死后,那里成了禁地,除了办案人员和做法事的大师,谁都不让靠近。趁夜黑风高偷偷勘察现场,在没人值夜的崔府行得通,在侍卫众多的皇宫是绝对没可能。

可是想要弄清这桩密室案的真相,不去现场勘察,还能从哪里下手呢?

第42章 死在密室的公主(7)【加更①】

(周推荐票过500加更,谢谢小可爱们~~~)

孟回侧卧在榻上闭目养神,一开始还有点热,不多时有人端了冰盆来,让她渐渐感觉到了凉爽。

“要是能知道和亲的事究竟是怎么敲定、什么时候敲定的就好了。这件事牵扯的利益很大,说不定就能从中找到新的嫌疑人来。”

“可这是朝政上的事,总不可能去盘问皇上和朝臣。贤王多半清楚里面的弯弯道道,可惜他不会跟我说。”

贤王对女儿是很好,可这种本来就有争议的朝政大事,肯定不会因为她撒撒娇就吐露给她。要是问贤王妃,倒是还有可能得到点儿线索。

“现在又回不去......想了还是白想。”

孟回看上去睡得很平静,其实脑袋里乱得不行。她感觉这回根本不像是普通进阶任务,难度比崔玉莹的案子大多了。

可是根据“来都来了人都死了”原则,加上她又没办法圆润地滚回地府去,孟回只能默默分析起已知信息,试图在里面找到一点儿有用的线索。

“没办法了解和亲的具体情况,也得不到最新的党争消息,还没法去现场,难道只能从嫌疑人方面分析?”

孟回觉得,这也不失为一条路,虽说这路绕得有点远,但说不定尽头就藏有新的线索。

她沉下心来仔细一想,首先就想到,不管孙懿安有多骄横,也不管大皇子妃气焰有多嚣张,两人都不可能在常宁宫里,吵到要动手杀人的地步。

“大皇子妃是想给孙懿安找不痛快,显摆自己能耐,能在和亲的事上踩她一脚,更是想讥讽她会被当做和平礼物送出去。只要目的达到,大皇子妃就足够开心,何必要冒险杀人呢?

况且她完全没有避人的意思,那些受审的侍女都说,她离开时神情并无不妥,这说明她动手的几率很小很小。

“大皇子妃是资深杠精,头脑相对简单,一点就炸。这样的人心里藏不住事,真的可能在杀人后毫无异常吗?”孟回觉得不大可能。

再说大皇子妃是“简单”了一点儿,但绝非十足的蠢货,否则她不会让家族附议和亲来拔除孙昭一臂,以防止孙懿安日后嫁到大族再为孙昭增添实力。她图的是大皇子和自己的前程,杀死孙昭并不能使她如愿。

“至于玉嫔,除了钗头是她的,暂时找不出其他牵扯。她没有杀人动机,跟孙懿安属于遇上了能点头打个招呼的关系,两人从来没有过正面纠纷,所以不可能是为旧怨杀人。”

若是非要扯上皇子党之争,好像又太过牵强。七皇子还小,她不至于这么早就安排大阴谋,更不至于对个公主下手。

“而且她好像没有作案能力。玉嫔身边的人并不全是她自己的人。反而有一些皇后、良妃安排的人手,想瞒着这些侍者搞搞小动作,还真不是一般的困难。”

照已知的情况看来,两个嫌疑人是凶手的可能性似乎为零。孟回忽然想到,皇后曾问她这事可不可笑,莫非也是认为这两人是被陷害的?

“可是皇后既然看在眼里,为什么不帮她们洗脱嫌疑?还有皇上,这么简单的情况他会看不清?”

孟回缓缓睁开眼,和大皇子妃、玉嫔两方都不合的,还真只有良妃与三皇子党。“难道是他们自导自演的一场戏?”

可是良妃会杀死亲生女儿来栽赃对手吗?她更重视孙昭是真,对孙懿安的疼爱也是真,孟回很难相信,一个平时对女儿宠爱有加的母亲能狠心至此。

三皇子孙昭......倒是还有可能。

孙昭一心向往权力,具有皇子特有的心狠,会在利益和亲情面前轻易选择前者。他五岁的时候就有杀人嫌疑,经过这十几年的磨砺,心应该早就冷硬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