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恶毒女配奋斗日常(74)

作者:席妖妖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下一刻就被身边的一个女知青给反驳了,“孩子的户口可是带不走的,而且回到城里,这边到底是顾不上了,到时候带着孩子也不好再处对象了。就算这些都能解决,人家爷奶能让你带走他们孙女?”

所以说这才是难题。

陈静秋真的放不下那个还在咿呀学语的女儿,毕竟她还那么小那么可爱,纷纷嫩嫩的一团儿。

“静秋姐你可以和家里好好说说,暂时先分开,等你回到城里,找到合适的工作,稳定下来后再来接俏俏离开。其他的事情都可以等,也有缓和的余地,可你的人生却不能重来,错过了,说不定会后悔终生的。”苏音音也加入了劝说的行列。

若是那家人不肯放走陈静秋去追求前程,那也没必要和对方多纠缠,无法做到理解,还如何过日子。

“是啊静秋姐,音音说得对。”

几位女孩子在旁边七嘴八舌的劝着,倒是让陈静秋的心越来越无法安定。

因为回城事件,这个元旦好些个人家都没有多少欢笑声。

而元旦一过,姜瑜就和大姐在家里开始收拾东西,主要是先把暂时用不到的都归置好,封存起来,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

唐宁此时拎着一袋水果从外面进来。

“姜烟姐,再打扫卫生?”

“唐宁来了。”姜烟笑着和她打招呼,“快过年了,把家里暂时用不上的都找地方放起来,有事吗?”

“没什么事儿,过来找你说说话,这是我去县城里买的橘子,给你们送几个。”

“谢谢,快坐吧。”

三人坐在暖和的热炕头上,剥着橘子闲话家常。

“这段时间,公社的气氛有些不太对劲。”

“还不是那个回城闹得。”姜烟叹口气,“不知道得有多少家庭要夫妻离散了。”

唐宁也有感触,“这也是没办法的,首先是即便把人带走,户口也带不走,再就是城里人对于农村的儿媳妇或者女婿,始终带有偏见。”

姜瑜恍然,原来是这两个原因啊。

可比起户口问题,知青的父母那边的偏见,才是最难处理的。

偏见,谁都有,姜瑜自己也不例外。

每个人总有自己能接受或者抗拒的人,对这点,姜瑜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对。

即便是圣人,也是有喜恶之分,何况是群普通人呢。

可若是连自己的孙子孙女都无法接受,这点就有些过分了。

毕竟他们的子女在农村劳动,也是受到对方家里很多照顾的,你这种做法完全就是恩将仇报。

退一万步说,你们的做法说的好听是为了子女好,可骂名也是你们子女自己背的,这就是所谓的好?

无法理解!

“好处占尽之后再抛弃,还真有一手。”姜瑜冷嘲。

唐宁点点头,这么说也没错。

人总要为自己做过的事情负责。

一月中旬,高考成绩陆续下发,姜瑜是全国卷的理科状元,以总分598分的成绩,傲视群雄。

这次的全国卷是有难度的,姜瑜不知道自己是在哪一科目上丢掉了2分,可对这个成绩觉得还是挺满意的,没有意外,这2分必然还是在语文上面扣掉的。

河西公社考上大学的有六个人,唐宁的成绩紧随姜瑜后面,总分513。

看到公社喜报上面的成绩,唐宁止不住的喜悦溢出眉眼,她激动的握着姜瑜的手,双唇颤抖,“姜瑜,真的太谢谢你了,我真的没想到自己能考这么高的分数。”

说真的,对于考大学,她满腹激情,却毫无底气,如今看到成绩她的那颗心才算是彻底放下了。

后面陆云聪的成绩是495,之前也在姜家,跟姜瑜头悬梁锥刺股了一个多月,再加上他本身下乡时就是大学在读,能考出这个成绩,已经算是不错了。

之所以比不上唐宁,也是因为之前那些年一直都在地里奋斗,过着自己的小日子,很少再看书。

还能拾起来,并且考出这个成绩,他已经很满足了。

随后是苏音音,成绩461。

姜瑜唇角勾起,一抹浅笑若隐若现。

啧,461分啊,原着中女主的成绩可是出类拔萃的,毕竟是女主嘛,若是成绩不够耀眼,怎么可能配得上她呢。

看到喜报上面的名次和成绩,苏音音的脑壳都差点炸开,心脏在胸腔内疯狂跳动。

并非喜悦,而是羞愤恼怒的。

她自认一向读书刻苦,也自认还算聪明,可成绩居然比起姜瑜差了一百多分。

这么大的落差,苏音音无论如何都接受不了。

“为什么?”她红着眼眶喃喃自语,四周的声音和目光都逐渐离她远去,最后整个人似乎恍惚了一下,紧接着就失去了意识。

围观的人一阵混乱,和她一起过来看成绩的两位女知青见状,赶忙将她搀扶起来。

旁边孙岩的脸色都变了,几步上前弯腰,冲后面道:“把苏同志放到我背上,我送她去卫生所。”

几个人七手八脚的将苏音音放到孙岩背上,然后在旁边看护着,急匆匆的离开。

知青晕倒,这可不是小事儿,姜长海得到消息,也第一时间赶去了卫生所。

按照在场人的描述,众人觉得这是苏同志看到自己的成绩单后,可能是太兴奋而导致的晕厥。

天知道他们的脑补,完全和苏音音的真实想法背道而驰。

唐宁没有过多关注苏音音,左右搜寻了两眼,“姜烟姐怎么没来?”

姜瑜含笑望着前面墙上的红色喜报,“她害怕自己落选,没敢来。”

上面有姜烟,成绩427,虽说是六个人中垫底的,可被大学录取这是既定的事实。

真要说起来,姜瑜的底子甚至还比不上李云鹃,可如今姜烟名列其中,这就说明姜烟的押题很成功。

当然,和姜烟自身的努力,密不可分。

若她自己不争气,就算姜瑜押题再准确,也是枉然。

------题外话------

苏音音:我不是被气晕的,别冤枉我。

第096章 奖金

腊月里,一场冬雪笼罩整座河西公社。

或许现在已经不能叫公社了,现如今土地包产到户已经落到实处,每家每户都有了自己的农耕地,而公社的牌子也摘掉,改成河西村,姜长海照旧担任村长。

姜瑜和大姐刚把家里的小粉给称重卖掉,手里拿到了一百四十多块钱,今年的猪肉涨价,他们拿到手的钱也比去年要多不少。

“这几天录取通知书应该就能到了,咱们也该趁着年底把东西好好收拾一下,不知道需不需要举办开学宴,恐怕得花些钱。”姜瑜感慨,没钱的日子真的不好过,做什么都要思前顾后,精打细算。

要是家里的小粉今年还在,至少猪肉钱就能省下不少,如今虽说各方面算是自由些了,可猪肉在年底依旧是紧俏货,能不能买到还真不好说。

“开学宴肯定得办的,爸妈走了好几年,咱们姐弟三人也收到族里人很多的照顾,如今考上大学了,怎么能不声不响的就走,那样也不好看。”可要怎么办,这个回家真的要好好的合计一下,至少明年去帝都开学的费用和租房子的费用要充裕才行。

她们姐妹俩读大学没钱倒还好说,姜川要上初中必须得花钱,这个国家可没有任何补贴给你。

回到家里,姜瑜找出那个生锈的铁盒子,里面放着一叠十元的纸笔。

“姐,怎么都是零钱?”姜瑜看着这一叠钱,带着也不方便啊。

姜烟从里面把一叠十元纸笔拿起来,拍在姜瑜手中,“这不就是整的嘛。”

“没有一百元的纸钞吗?”

“没有啊,最大的就是十元。”

姜瑜恍悟过来,第三套纸币的确没有百元的,她带着惯性的思维思考,难免要闹笑话。

“不过我小时候听爷爷说,以前是有一百元纸币的,还有两百、五百,甚至一万、五万的呢,不过早就更新换代了,我记事起就一次没见过。”

这个姜瑜也没印象,现在听起来还真令人好奇,若是存下一整套的话,以后肯定会增值不少呢。

姐妹俩清点了一下家里的存款,总共有四百三十九块五角八分。

“要是请客的话,族里的人应该能来不少,咱们家里养的鸡鸭就不用买了,蔬菜的话市面上也没别的,不需要买,猪肉这个肯定不能少,这两天得空我就去县城里转转,买些回来,过年再买恐怕就买不到了。”姜烟说道。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