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主任之前也是当兵的,退伍后被安排到了清丰县教委任职。
他并非贺老手里的兵,而是同为五大世家林家老爷子手下的一员,之前在林老爷子手下的一个连部里担任指导员。
“来替姜爷爷的孙女报个名,今天我过去探望他们姐弟,顺便帮忙带过来。”把手里的身份证明递给刘主任,“在外面可能有点麻烦,所以来直接交给您。”
刘主任愣了一下,随后哈哈大笑,抬手冲他指了两下,“你这小子,别以为我不知道你的小心思,姜老的那个孙女,可是个好姑娘啊。”
贺勋嗯了一声,道:“先捂着,别给我说出去。”
“行,帮你捂着,你爷爷知道不?”
“心里有数,我过年时回去和他提过,爷爷说门当户对,挺好的。”
刘主任嘴里的茶差点喷出来,“那可不就是门当户对,姜老这身份,也就比京里的五位老爷子差一级,可惜姜翰夫妇走得早啊。”
提起姜翰夫妇,谁不是暗道一声可惜。
英雄之后,却被那几个杀千刀的给害了,让人扼腕。
在这里聊了约么一个小时,贺勋起身离开,刘主任把姜烟的名字记录在案后,专注处理起自己的事情来。
当晚,姜瑜把准备好的重点交给姜烟,让她先自己做一遍,错的题她再单独给她讲解补习,之后的日子就是这么安排的。
刷题,刷题,还是刷题。
她当年就喜欢刷题,比起漫无目的的乱翻书,刷题对她来说趣味更高。
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复习方法,什么适合你,你就选择哪一种。
这是几十年前的高考,姜瑜的重点并非胡乱划的,而是跟着程老几人学习了两年,从中慢慢自己总结出来的。
按理说只要掌握了她划下来的重点,考上大学应该是有很大希望的,至于是重点还是普通这个就看个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了。
唐宁和李云鹃并未在这上面凑热闹,因为他们的基础自认为都比姜烟要好。
这是作为知青最起码的底气。
之后的日子平淡却忙碌,家里的灯油用的也很快,好在唐宁也在灯油上尽了点心。
女主也很安静,如今这种紧张的时刻,她自然不会做些多余的事情,复习的时间本身就不多,哪里还有闲工夫在公社里刷好感度。
再加上来到河西公社这一年多,她数次想要刷新好感度都被姜瑜给破坏,在公社婆婆婶子心里的地位很低,她也就不去做那无用功了。
十月初,公社大喇叭里,姜长海接连数日都在扯着嗓子发广播。
本月十六十七号两天,将会在县城里进行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这次考试有分数线限制,超过分数线就能参加年底的全国高考,分数不够自然是该干嘛干嘛去,高考没你的份儿。
考试虽说不正规,却也不随意,所有人都严阵以待。
十四号这天上午,贺勋再次来到姜家,这次来给带了不少吃的用的,还有各种纸笔本子,就怕考试的时候缺少什么。
“紧张吗?”他问姜烟。
姜烟点点头,深深吐出一口气,“特别紧张,就怕这次被刷下来。”
“别怕,我对你有信心。”这种时候,贺勋只会不断的给她鼓励,若非为了姜烟的名声,他肯定得手把手的教她读书啊,毕竟事关自己以后的幸福。
姜烟忍俊不禁,“我对自己都没多大信心,你哪里来的信心。”
“没来由的就相信你能考上。”就算考不上,他早晚也会把这个女孩子娶回家的,爷爷以及父母都不反对,他自然也没压力。
第084章 对谁有兴趣
考试这天,天气略微有些阴沉,姜长海天还未亮,就起来开始准备了。
虽说他是不去考试,可也得准备好,让公社拖拉机,将这群考生送去县城里。
早上送走,下午接回来,接连两天都不能出差错。
抬头看了看灰蒙蒙的天,也不知道见天会不会下雨,若下雨的话,还得将拖拉机给搭个棚子,免得这些考生淋雨感冒,那可了不得。
天刚亮,唐宁还在院子里洗漱,李云鹃就拎着一个包走了进来。
估计昨晚好些个考生都没睡好,当然姜瑜例外,她根本就不打怵这么一个简单的筛选考试。
“我过来的时候,公社里已经停了两辆拖拉机,专门送咱们过去的。”知青所就在公社后面不远处,来姜家势必要经过公社大院,说是大院,实际上就是个空阔的场地,四周也没有围墙。
盛夏时的晚上,这里总能围着不少公社的社员来乘凉闲聊,也有孩子们在场地内嬉戏打闹。
“吃过早饭了?”唐宁刷完牙漱口,之后拧湿帕子擦了擦脸,“没有就和我一块吃点吧,饭都在锅里闷着。”
“我再上泡了一碗饼干吃的,这样就行,中午到时候咱们去国营饭店吃饭吧,免得早上吃太多,去了考场一紧张就得跑茅房。”
唐宁也没勉强,回屋在厨房里坐着小板凳,盛了一碗稀饭,就着馒头以及昨晚剩下的菜吃了起来。
隔壁姜瑜也起的很早,原本姜烟要帮着她来做早饭,却被妹妹塞了一个本子。
“里面的知识点和公式你再看看,我来准备就成。”做饭也不是什么体力活儿,很轻松的就能准备好。
澡堂里塞了柴火后,她看到李云鹃从外面进来,两人打了声招呼,她转身来到姜川房里,这小家伙已经醒了,正在揉着眼睛打呵欠。
昨晚他自己折腾到很晚才睡着,这两天公社里不上学,毕竟教书的知青都要去考试,他们只需要留在村子里玩耍就成。
“赶紧起来吃饭,吃完饭该走了,还是你要自己呆在家里?”前天贺勋过来,知道她们姐妹俩都要去考试,只剩下姜川自己在家,他就包揽了照看姜川的义务,让她们俩去县城考试的时候,顺便把姜川也带过去,他帮忙照看两天。
原本按照姜烟的意思,是把弟弟送到姜长海家里待着,可姜川这小子不乐意,非要跟着去,没办法就只能带上。
睡意瞬间被驱散,姜川蹭的从被窝里钻出来,开始风风火火的穿衣服。
姜瑜没再催促他,去厨房里继续照看着灶膛。
早饭有稀粥有两样炒菜还有鸡蛋和玉米馒头,三人吃得饱饱的,这时候时间也不过六点半。
考试是上午九点开始,今天共计两场,明天也是两场,姜瑜自然是考理科,姜烟理科非常的弱,只能去考文科,好在文科大多是需要背诵的东西,这对姜烟来说相对要容易些。
不过英语和数学是她的薄弱项,这其中属英语最差,即便姜瑜给她紧急辅导了两个月,还是有点危险。
当然,指导她读书并非只有两个月,即便是天才,也不可能在两个月内掌握这么多只是,姜烟自小也是读过书的,初中自然是毕业了,高中之后因为要去县城里,她才没有入学。
底子是有的,再加上这两年姜瑜每晚都会教导她一些简单的知识,积累下来也足够应付这次筛选了。
回来后再辅导她两个月的时间,高强度之下,希望还是有的。
她还就不信了,自己亲自副导,比不得而那些高中毕业的知青。
毕竟她私下里教导姜烟的知识点,不少都超出了时下高中的范畴。
带上纸笔等工具,姐弟三人和唐宁两人一块出了家门。
来到公社大院,姜长海在这里招呼着知青该上车上车,每辆拖拉机后斗都能塞上一二十个人,这个年代的拖拉机可是那种个头不小的,河西公社这次去了37名知青,足以塞得下。
另外一辆拖拉机是借的旁边一个公社的,那公社有三辆拖拉机,姜长海过去一说,那边的队长就让人开了过来帮忙接送考生。
众人上了拖拉机,姜烟摊开马扎先坐下,姐妹俩把姜川夹在中间,这还是个小孩子,但凡有点地方就能塞得下,也没人说什么。
“姜烟怎么还带着小川啊?”一个女知青看着姜川笑道。
“把他一个人留家里不放心,带到县城里中午还能领他去吃饭。”
“这倒是很方便,听说你也报名了?”
“嗯,不知道能不能行呢。”
“别泄气,咱们也都没多大信心,不知道题目有多难,我这还紧张的心脏都在打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