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瑜正在做晚饭,闻言扭头看着他,“刚买的?”
“对,三哥给开回来的,锃新的拖拉机,说是买回来,就不用碾子给麦子脱粒了,以后去县城里,也可以坐咱们公社的拖拉机。”姜川兴奋说道。
她对拖拉机刚开始也挺好奇的,可是在坐过一次后就歇了心思。
如今几乎看不到水泥路,即便是县城里也大部分都是土路,但凡有四轮车经过保证尘土飞扬,而且那路面也坑坑洼洼的,客车虽说颠簸,可比起拖拉机来,那就简直不要太稳。
做拖拉机去县城里,等到抵达后,估计你的五脏六腑都要颠簸出来了。
不过也很方面,拖拉机既可以用作代步工具,也是耕地神器,可以减少很多劳动力,就说挑大粪灌溉土地,至少不需要人工扛着扁担往地里送。
“咱们公社看来也是有钱了。”
“多方便啊,耕地可快了,突突突的一垄地就能翻完。”
现在还得忙着做饭,晚饭后天也就黑了,她决定明天中午出门去看看。
这几日很热,但是公社村民并没有午休,一般是早上天蒙蒙亮的时候就得去上工割小麦,中午也有人是在地里吃饭的,她也尽量做些清口的饭菜,免得姜烟累的吃不下去。
“姜瑜姜川,给。”唐宁从外面走进来,见到他们俩,递上来两支冰棍。
“唐宁姐这是在哪里买的?”姜瑜接过来递给弟弟一支,撕开外面的包装纸舔了一口,甜滋滋的。
“就在公社大院门口,有小贩推着冰糕箱子过来卖的,我就买了几支。这一支给姜烟姐,她在后头,马上就回来了。”唐宁笑道。
“那唐宁姐你也别着急,在我家里吃吧,我晚上做的冷面,大热天的你也别忙活。”
唐宁一听,心动了。
今天一整天都在地里割麦子,虽说大队长分给他们这些知青的量不多,可关键不熟练,还是很疲累辛苦的。
下工的时候,累的她差点连腰都直不起来。
她比不得苏音音,对方的那块小麦,几乎是孙岩几个人帮她割的。
“你做的够吗?多我一个人别你们饿了肚子。”唐宁倒是不想多客气,毕竟割完麦子她就要搬出姜家了。
大院那边修缮的房子耽误了些时间,中间因为接连下了小半个月的雨,再加上持续阴天,房屋里面干的慢,这才一直拖到现在。
前段时间其实就能搬了,这有碰上了丰收季节,只能再耽误几天。
好在至多一个礼拜的时间,麦收就能结束,到时候再集体搬过去,屋子也已经定下了,她和李云鹃以及苏音音,共住一间屋子,睡的是大通铺,其他四个男知青睡一间屋子。
唐宁虽说因为要和苏音音住一间屋子,心里有些不痛快,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姜瑜指着面前的一个大盆,“足够了,每人两碗还有的剩。”
“那我就不和你们客气了,先回屋洗把脸,热的我发痒。”唐宁笑着抬脚回屋去了。
她从来不知道,割麦子居然这么痛苦,麦穗麦秆等粘到身上,特别的刺痒,即便是全身包裹的严严实实也无法避免。
晚饭桌上,姜瑜说起了过几天要搬家的事情。
姜瑜听到唐宁要和女主住到一起,心里默默的为她点上一根蜡,不知道唐宁是否能避开女主的光环效应。
想着是否让唐宁就这么在家里住着,可到底是没有现在开口,她又不是一家之主,等睡前的时候和大姐说说看。
“三个人住一间屋?”姜烟并不意外这一点,而是知道唐宁和同期的几个知青闹掰了,这一下子住在一起,想想就知道唐宁心里应该是抵触的。
唐宁似乎了悟姜烟话中的意思,笑道:“是的,不过我会适应的。”
她不想搬走,主要是在从来到河西公社,就是住在姜家,并且和他们三人相处的一直都不错,感情肯定有。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如今知青所已经建好,没有继续赖在人家家里的道理。
姜烟叹口气,“其实你可以继续住在我家也没关系,你也看到了,我家屋子多人口少,起码在这里你还有自己独自的房间,搬到知青所的确挺不方便的。”
和关系不好的人睡一个炕头,姜烟想想就别扭。
唐宁则是很意外,她没想到姜烟会挽留她。
“姜烟姐,谢谢你。”她面露感激,“其实我也不想搬走,我继续住在这里,真的可以吗?”
“怎么不可以,这几个月不是相处的很好吗?”姜烟笑的温柔,“再说你也帮了家里不少忙,一直住着也没问题。”
唐宁垂眸,眼眶泛红。
她哪里有帮到他们什么,无非就是偶尔去县城里买东西的时候,会给他们家买点国营饭店的肉包或者是烧肉什么的,这些都不算什么,毕竟她住在姜家,总不能真的就白住在这里,人家也不欠自己什么。
只是她感念姜烟的好。
“要是你继续住着,我会去和四叔说的。”姜烟道。
唐宁点头,“姜烟姐,我晚上回去会考虑一下的。”
并非刻意矫情,她其实真想留在这里,可也怕影响他们的生活,内心举棋不定。
------题外话------
这两天更新不稳定,有点私事要处理,恢复更新会在题外通知,明天大概会晚上更新,酱紫。
第075章 诸多考虑
次日早上,唐宁和姜烟结伴往田里走。
“姜烟姐,我真的能继续住在你们家吗?”她心里还是有些忐忑。
姜烟含笑安慰她,“可以,我家地方大,又不是放不下你。”
“那我想继续在你家住着,谢谢姜烟姐。”唐宁真的很感谢她,之前因为要搬走,还是和其他俩人一块住,心里一时很低落。
李云鹃倒是没关系,关键是她和苏音音已经闹僵了,这个时候再住到一起,怎么想都过不去心里这个坎。
如今能继续住在姜家,她激动的难以自持。
并非觉得知青点不如姜家条件好,她也不是那种贪图享受的人,若是和志同道合的同志一起住,即便是茅草屋她也乐意。
“那待会儿我去和大队长说一声。”
“谢谢姜烟姐。”
“不客气。”
来到公社仓库,姜长海正和两位长辈在旁边的大树下聊天。
姜烟冲唐宁点点头,抬脚走了过去。
“大妮,有事儿?”姜长海见到姜烟,笑呵呵的问道。
“四叔,我听说家里住的知青就要搬到知青所去了。”
“对,知青所都收拾好了,等收完麦子就能搬进去,这几天忙,也顾不上。”他心里一位姜烟是受不住家里那个女知青了,“那女知青在你家住的咋样?”
“挺好的,我家屋子多,她自己占一个小屋和灶台,和我们没有什么争吵。”姜烟道:“不如就让这人留在我家得了,您看行吗?”
姜长海倒是没想到,“知青所都建好了,还留在你家里,这影响不好啊。”
要住一块儿住,要走一块儿走,其他人都搬到知青所里,就你留在公社社员家里,不好看。
“不行?”姜烟觉得难办了。
“也不是不行,就是怕有人说闲话。”姜长海道。
“闲话我们不怕,再说唐宁同志在我家里住的这几个月,和我们相处的很好,还经常帮我家做点事情,四叔,您看能不能通融一下?”
“行吧,那就继续住着,你们不嫌烦我能说啥,以后要是闹意见,再让那女同志搬走,就怕到时候你会为难。”
“不会的,您看我是那种喜欢和别人闹意见的人嘛。”姜烟见事情解决,起身去仓库前排队等着领农具了。
树荫下一个吸着旱烟的老人眯着眼望着前面不远处的姜瑜,笑道:“大妮这孩子就是心眼儿好,其他家的听说知青要搬走,指不定多高兴呢。”
“这可说不准,要是知青同志手头宽松,住在社员家里也受欢迎。”
“那倒是。”虽说村民都能填饱肚子了,可家里的闲钱都不多,糖果水果之类的也不是谁都舍得买,一些知青偶尔去城里买点东西,就会给社员家里送点,这种会来事的谁不待见?
“大妮倒不是图小恩小惠的人。”姜长海对姜烟还算是了解,毕竟是看着这个孩子长大的。
作为姜持老爷子的孙子孙女,姜翰夫妇死后,上面领导有意安排人接走照顾他们,毕竟是英雄之后,可姜烟拒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