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恶毒女配奋斗日常(13)

作者:席妖妖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姜瑜那边自然不知道这个,其实她也在为课本的事情发愁,毕竟恢复高考的消息下来后,很多人都在位课本和复习资料发愁,毕竟经过一段特殊的时期,高中的课本和复习资料无比珍贵,很难寻到。

理科方面她不担心,可七十年代末的文科高考,完全和她读书时期的知识点不同,必须得从头开始。

其中甚至还有红宝书的内容,她作为一个八零后,不论是闲时还是读书时期,都没有接触过,可却是这个年代你必须要看过甚至要普遍背下来的。

当然还有别的语录你也需要看,这并非就是高中课本,却也是你不得不去学习了解的。

他们家里有红宝书,可其他的课本根本就没有,别说高中的,就连初中的都没有,他们上课,完全就是老师们自己出题,毕竟让家里的孩子们掏钱买课本,村子里的爹妈肯定不会答应,说是去学校免费,他们才把孩子送进去的,你这还得花钱买课本,哪里来的闲钱啊?

况且这个年代,多数的农村人都知道读书没多大用,真有用,你们这些知青来我们农村干啥?

姜瑜犯了难。

她自然想买一套高中课本的,关键是没钱。

至于说是去废品站找书看,她脑子里根本就没有这个概念。

此时她真的做梦都想要个外挂了,不用吃喝方面的,给她个搜索百科也行啊,不至于像现在这样抓瞎。

经过一个月的紧张忙碌,公社的麦子终于全部收拾妥当,而与此同时,姜瑜第一次经历了公社分粮食的场面。

这天中午,姜川上了半天学,下午没有去,就是准备帮着家里去公社仓库那边搬粮食。

相比较起别的公社,他们河西公社真的是算不错的了,很多的公社大队长为了评先进,都会夸大粮食的产量,有附近的村子,甚至每家都分不到几斤小麦。

河西公社则是在姜翰的带领下,该多少斤就多少斤,从不会夸大其词,因此家家户户每年都能分到至少几十斤的小麦,当然这就是你一年的量,吃光了你还真没地方买,送到县里的粮食层层往上调拨,根本不会剩下多少。

有的公社辛苦干上一年,被带头的胡夸海口之下,非但分不到粮食,甚至还得倒贴,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当然也有压缩产量的,好让村子里多吃一些,不过这种情况一经泄露,等待你的可能就是牢狱之灾。

河西公社这方面就做得很好,始终都把握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因此这个公社的青年男子,都不愁找媳妇,毕竟最困难的旱灾时期,河西公社也没有饿死过人,虽说那时候的大队长并非姜翰,而是姜老爷子的隔房堂弟,也就是村子里现在最德高望重的姜五爷。

------题外话------

里面有些是作者的私设,毕竟没经历过这个年代。也有在网上查的资料,可惜不全,因此还请手下留情。

第016章 剧情跑偏了

“姐,今年能吃白面馍馍了吗?”吃饭的空挡,姜川兴奋的问道。

姜烟今天也很高兴,分粮食谁不开心呢?

“没问题,不过别着急,咱们等过段时间再说,这半个月村子里的磨坊肯定要排队。”村里人几乎半年没吃到过白面了,今天分小麦,大概不少人家回去后就会去磨面粉,一时半会的是轮不上他们家,再说也不好意思去和人争抢。

姜瑜心中却有打算,“家里不是还有两斤小麦粉吗?正好夏收结束了,不如今晚包包子吃吧。”

虽说贺勋带来的那块肉早就吃完了,可肥肉却被姜瑜给熬成了猪油,还有余下的肉渣炒菜吃了,一直吃了三四天呢,就算是夏天,可肉渣还是能保存几天,当然姜瑜都是将肉渣放在盆里,然后浸泡在凉水中,聊胜于无。

“好呀好呀!”姜川小鸡啄米似的点头,现在不管二姐做什么,他都喜欢吃,如今二姐管着家里的伙食,他可是吃了不少好东西,虽说还是以前的那些东西,可二姐的手艺比大姐好。

“用猪油做包子馅,味道应该很不错。”若是从前,姜瑜是绝对不会吃猪油的,可来到这里,用猪油炒菜,那味道香的让她没有了任何坚持,有的吃就不错了,还想着挑三拣四?

那还是饿得轻了!

在后期吃素馅的包子叫养生,在现在吃素馅包子,那是没有肉,你只能吃素。

午饭后,姜瑜就跟着大姐,领着姜川去了公社仓库。

今天这么高兴的日子,谁也没有在家里睡觉,全部都带着竹筐蛇皮袋或者水桶来到这边分粮。

他们仨过来的时候,这边依旧聚集着密密麻麻的人,每家都能分到,姐弟三人也没有往里面挤,在后面慢慢的排队就行,反正粮食也跑不了。

“姜瑜!”远处,姜秀秀小跑过来,额头上还带着汗,“你们咋现在才来,分粮也瞪不起眼来。”

之后和姜烟姜川打了声招呼,整个人靠在姜瑜肩膀上,气喘吁吁的。

“你跑什么,大热天的。”

“我一中午跑了好几家,正好看到你来了,过来歇会儿。”姜秀秀站的歪歪斜斜的,然后凑到她耳边低声道:“青青姐要嫁人了。”

“……”

姜瑜懵了!

“嫁人,嫁给谁?”不对啊,杨青青要嫁人?剧情怎么跑偏了。

按照原着,杨青青是在明年秋天才嫁人的,这怎么提前了一年多?

姜瑜不认为是自己的记忆出现了混乱,毕竟刚来到这里的时候,她可是头天晚上才看完那本小说的,而且这才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她可无数次的回忆书中的情节,或许小细节记得不清楚,可绝大部分剧情肯定不会弄错。

尤其是女主前期知青期间做的几件事,杨青青这件事她可是重点赞扬了一下,毕竟是女主帮助对方追求自由恋爱的。

她的到来破坏了剧情的完整?

这个想法,姜瑜自己都不信,来到河西公社快一个月了,她压根就没有见到过杨青青本人。

她自身除了工作以外的时间,就是个宅女。

而杨青青差不多,平时就是在家里帮着坐坐家务,或者是做点针线活,其余时间几乎不出门,她的母亲刘婶是个坚韧能干的,女儿主内她主外,再加上杨青青的父亲是个残疾人,她也就更不愿意出门了。

连面都没碰到,她怎么影响对方甚至影响剧情?

又不会隔空打牛。

“还能有谁,当然是县供销社的那位啊,就是我五婶做媒介绍的。”

“怎么就突然同意了呢?”姜瑜问。

姜秀秀摇摇头,“我哪知道,说是明天男方会来咱们公社,在我五婶家里讨论订婚的事情,你去不去?”

她本想摇头拒绝,不过看到姜秀秀的眼神,犹豫片刻才点点头答应下来。

反正在家里没事,明天就当是看个热闹。

约好上午去姜秀秀家里汇合,姜瑜就和大姐一块过去领粮食了。

虽说仓库这边围着不少人,可里面有不少上午就领了粮食的,这时候过来不过是饭后遛弯,顺便看个热闹。

公社会计员找到姜烟的工分账本页,冲姜烟笑道:“你们家今年是82斤小麦。”

姜烟点头,“谢谢乔叔。”

乔叔,本名乔梁,在河西公社做了十三年会计了,姜五爷做大队长时候提拔上来的,然后是姜翰,现在是姜长海,算账记账是一把好手。

他和姜翰共事时间最长,也算是看着姜家三个孩子长大的,姜翰夫妇去世的时候,丧礼一事,乔叔在其中帮衬不少,乔婶对他们仨也很关心,不过现在乔家大嫂去年生了个儿子,乔婶在家里帮忙带孩子,忙的转不开身。

姜瑜见过乔婶两回,都是来他们家送吃的,是个身材很富态的大婶子,笑起来很有亲和力。

虽说是82斤小麦,但是里面是新麦和陈麦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的,这个没人在乎,反正都是麦子,有的吃就不错了。

姜家三姐弟来到旁边,负责分发粮食的是村里的几个青壮年汉子,其中就有姜国良。

三人喊了人,姜烟把手里的蛇皮袋子递上去,两个男人把称好的小麦倒进去,然后帮忙将袋口扎紧。

“大妮二妮能扛回去不?”姜国良问道。

两家是隔房的同族,在村子里是关系最近的族人了,平时也颇为照顾。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