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将(175)

她稍稍提高了一分嗓音再次的从头念到尾,那个灵光更加的清晰。

她再次的多念了几遍,眼前忽然一亮,激动的念道:“探中有反者,吾军有奸者。吾皇遣卫行刺赤戎主,未遂。赤戎与北戎私下盟议,于秋收兴兵叩边。”

栗蔚云的脸色变了又变,看了眼信纸拿过来按照疤女所言的字发音一个一个找,才发现此信书写的规律。是用别字代替,然后利用了收尾朝中间递进的方式。

“二兄?”她惊呼出口,抬头时见疤女已满脸泪水。

“他活着,活着。”疤女控制不住自己情绪扑在了栗蔚云的身上低低克制声音哭泣起来。

栗蔚云眼泪也没忍住滚落。

她想了那么多密探传信的方式,甚至将很久之前不用的方式都尝试了一遍。但是她怎么也没有想到会是二兄。

这种方式本是他们私下里无聊喜欢玩的一些文字游戏罢了,根本上不得台面,知之者不多,所以她根本没有朝这上面想过。胡将军应该也因为此才没有解读出来。

“别哭了,应该高兴的。”她偷偷的抹去了自己的眼泪。

疤女慢慢的止住了哭泣,栗蔚云也没有与疤女多闲话,安慰她两句后,便立即的离开女营去找胡将军。

如此紧要的事情,绝对耽搁不得。

胡将军的小院内灯光辉煌,还有谈笑的声音,如今她是胡将军的亲兵,所以可直接进入小院。

胡将军正和孟青杨、耿怀义还有其他的几位虎翼营的将士在堂中,不知道刚刚在议论什么,个个开怀大笑。

栗蔚云到堂前时候,上座的胡将军已经看到了她,未待她开口告进,胡将军已经让她进去。

她朝众位将官行了礼后,便对上座的胡将军使了个眼色,胡将军瞬间就明白了她的意思。刚刚他与众位将士商定的事情也已经结束,便让众位将官都退去。

孟青杨和耿怀义倒是没有退下,栗蔚云深知二人忠心,就算是本军有奸者,也绝对不会是他们二人。

她便上前将信呈上,然后说了信上所写的内容。

胡将军看着信读了一遍,立即的明白了,这种利用别字前后递进阅读的方式,虽然是多年前大家用来解闷的一个小游戏,当时参与玩的人不少,但是如今存活的也只有他和面前的姑娘了。

那么这个知道此游戏的第三人……他如遭雷击。

当年的那些同袍兄弟不是战死,便也死在了两年前的李将军案子中,唯一可能的人只有那个追击敌军主将随后生死不明的李二将军李西隅。

他震惊的看着面前的姑娘,她面色阴沉,目光中欢喜和悲伤混杂。

她真的是那个人的妹妹,是当年人人艳羡的军中女将,她真的回来了。

虽然他发现面前的姑娘和那个人太多的相似,加上孟青杨私下的告知,他心中还是有些疑窦,毕竟这一张脸再也没有以前任何的痕迹。

此刻,他心中久存的那最后一点疑虑彻底的消失。

他微微的张口,却不知道该如何的称呼,想称呼其名桑榆,可她已经是皇后的身份,可称呼其皇后,皇后已经薨逝,她如今又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将士。

他将激动的情绪掩盖下去,将手中的信放下,看向了左右两侧闻言同样震惊不已的孟青杨和耿怀义。

他们震惊不是这信的解密方式,而是这信中的内容。

敌我互有卧底,且我方在敌军中的卧底已经叛变,想必那个探子就是因此丧命,这信之所以用赤戎文字,而且用这种古怪的方式来通传消息也是为了预防万一。

“陛下派内卫刺杀赤戎皇帝?赤戎与北戎结盟同时对大周兴兵?”孟青杨不可置信的将信上内容重复一遍。

栗蔚云此时想到了淮宁王给她的来信中提到了那个人派内卫去寻找药引,却去向不明无从查起,原来是去刺杀赤戎皇帝,朝野内外,竟然无一人得知。

胡将军也已经从震惊和狂喜中镇定下来。他起身走到一旁的舆图前。从容道:“最近赤戎的确是活动频发,北疆那边也的确传来消息北戎又动武的迹象。赤戎北戎虽然各自为政,有累世仇恨,但毕竟出自一脉,都想吞并大周,暂时放下仇恨结盟并无奇怪。”

“我猜想北戎皇帝也是遭遇了行刺,如今同仇敌忾,否则他们不会这么快达成协议,且决定秋收之时举兵。如今距离秋收也不过只有月余。”

三个人同时的看向她,目光中带着疑问。

第194章 备战

虽然彼此心照不宣,但各自都知道面前的这位栗蔚云就是曾经的境安军轻羽营的主将,更是当今陛下的先皇后。

若说了解陛下,在场的几人,谁都没有她更了解。

对于皇后自焚中宫的消息,众人都扼腕叹息,可他们几人却清楚,这不是皇后的性情,里面的缘由虽然不得而知,但是却能够猜出几分,只是谁都不敢宣之于口。

刺杀赤戎皇帝这种大事,若非是陛下应允谁人敢动手?

军中刺杀敌方主将却是多之又多,却从未有派人去刺杀敌方国君。无论敌国国君如何的昏庸,这等刺杀之举,必然激起敌国朝野军民的仇恨,倾全国之力而复仇,后果不可估量,即便是如今境安军的主帅安义侯也绝不会有这样的心思。

只是胡平川三人震惊的同时,心中也有些糊涂,为何陛下会如此的鲁莽。

陛下也是战王出身,曾经也指挥过境安军对赤戎作战,心思沉稳,怎么无声无息的做出这种事情来,这可不是一国之君该有的手段和风度。

如今栗蔚云又言陛下可能对北戎也是如此的手段,这才促使仇恨似海的赤戎北戎结盟,他们心中也有七八分相信,只是不解。

栗蔚云知道他们三人如今的心思,其实她也有不解之处,在来小院的路上,她还怀疑,这是否是青囊从中作梗。

如今那个人因为腿疾本就性情大变,加之青囊给那个人所服的药可能在慢慢的侵蚀那个人的心智,从而让其依赖不能自拔,即便那个人的意志再坚定,在药力作用下,他也无法自控。

青囊本是无国无家之人,他行事从来就是凭喜恶,没有任何的缘由,也没有任何的根据,飘忽不定。

只是这样的事情她也不能说与三人听,面前的三人并不是笨人,想必很快也会看出来。

胡平川再次的看向身前的军事舆图,赤戎和北戎若是联合举兵,那大周可是岌岌可危。

“此事耽搁不得,尽快的上禀元帅。”他转过身后,拿着信件,便带着栗蔚云三人前往安义侯高元徵的院子。

高元徵是独居的小院,四人过来的时候,高元徵正在书房内,书房门前有蒋衡和霍城的亲兵。书房中高元徵正和两位主将在对着墙壁上挂着的一张军事图在指点讨论。

胡平川在高元徵一个亲兵通禀后进了书房,栗蔚云几人便先在外面候着。

栗蔚云朝旁边瞥了眼,便见到了蒋衡身边的都统张沛,他正目光四下的打探,看着很是警惕。

此人虽然不是统帅的将才,却是一个勇武的勇士,虽然去年抢功的行径让栗蔚云至今对此人心中有些不喜,却也没有将其揭露的心思。

孟青杨此时也看着张沛,目光中流露出了几分鄙夷之色。

张沛大概是注意到了这边两人的目光,也看了过来,瞧见栗蔚云后,却是咧嘴笑了。栗蔚云回了一礼。

书房内隐约的传来了高元徵和胡平川的声音,显然高元徵也对信上的内容震惊,询问是否可信。胡平川只言传信的探子是其从小长大的表弟,家人皆在京城,绝不会有问题,绝对可信。

高元徵还是犹豫,毕竟这样的事情如此之大,他竟然没有听到任何的风声,难免有所怀疑。蒋衡和霍城也觉得不可思议,但毕竟此等大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当即高元徵便派人前去暗查,并连夜召集各营主将在军议厅商议,栗蔚云作为胡平川的亲兵,站在厅外模糊的听到里面二十来位主将在讨论此事。

众位主将中半数是镇守西北十数年的将领,对赤戎比高元徵熟悉的多。虽然平素与外调或因为某些原因擢升的将领多有芥蒂,但大敌当前这已是不值一提之事。

高元徵也多听取这些主将意见,毕竟临阵指挥,他们才是境安军的主力。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