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帝秦始皇(75)

作者:左伊泠 阅读记录 TXT下载

“魏先生?”盖聂按照约定到了酒楼,坐在席子上,突然听到一人如此叫她,不由慌了神,“暴露了吗?”盖聂平复了心情,无论如何都得冷静下来,抬起一看,眼前的人更让他震惊了,“陆离姑娘?你怎么在这?”

“我的朋友说来找盖聂先生道别,我便与他一道来了,只是半路他说要去买邯郸最好的酒,我便先来了。”陆离说。

“我就是盖聂。”魏之仪不慌不忙地说。这次换陆离吃惊了,“盖聂?难道先生?”魏之仪点头,陆离顿时便明白了,魏之仪潜伏在赵国,盖聂只是个化名,对于他原本的身份,她也略知一二,只是从未多问。“君放心,我不会说出去的。”还没等魏之仪提醒,陆离立马下了保证。“他,还好吗?”她终于问出了这个问题。

“殿下很好。”魏之仪淡淡地说。他还想问问陆离的情况,陆离抢着说:“先生在邯郸碰到我的事,请君替我保密不要告诉他好吗?不,关于我的事,都不要告诉他。”魏之仪仿佛看到了当日那个在马车前拦下他们,不顾性命只为了家人的女孩,眼神十分坚定。魏之仪答应了她。

“在下来晚了。”荆轲的大嗓门从门外传来,“这是盖聂先生。”荆轲介绍道,正欲介绍陆离,盖聂和陆离表示他们已经互相认识了。荆轲也不多想,笑嘻嘻地坐下,打开了那坛酒与他们共饮。“我听荆卿说,在邯郸不仅铸了最顺手的剑,今日一见,果然如此。荆卿为人,潇洒不羁却重信,是可以托付之人……陆姑娘可以考虑一下。”魏之仪边饮酒边说。

“魏……盖聂先生说笑了。只愿先生在邯郸行事顺利,平安归去,今日一见不知何时才能再见了。”陆离伤感地说。

“将赵国的事料理好,轲在燕国等着先生。”荆轲一饮而尽。

作者有话要说:

其实我有点犹豫要不要给荆轲一个媳妇,本来都写好了,纠结

第67章 盖聂亲赂奸臣离间,巴

“荆卿,我的过去,你会在意吗?你还来得及反悔。”在马车上,陆离望着天说。“有一个人,他救了年少的我,他教我如何铸剑,帮我赶走了欺负我的人,还为我杀了很多人。”荆轲望向陆离,从未见过她如此悲伤的神情。陆离接着说:“有人绑走了我,甚至羞辱了……我……他灭了他们满门……”声音越来越小,淹没在马车的车轮声中,想起往事,她浑身发抖,手指不住抠着车上的木板,如同受惊的动物一般。荆轲默然,揭开一个人的伤口,不是他所看到的。他轻轻握住她的手,她本来很抗拒,却很快被安抚下来。接着,荆轲温柔地将她拥入怀中,耳语道:“对不起,以往没能在你身边出现保护你。以前的事,不要再想了,以后让我来保护你吧。”

盖聂开始了他的行动。成败在此一举!赵国久攻不下,嬴政与群臣商议,最后想出的办法,还是从赵国内部入手,离间赵王与李牧,李牧一走,赵国即如探囊取物一般易得。

嬴政,最终的决定,还是将手伸向了自己的兵法启蒙老师。战争面前,只有你死我活,没有任何恩情。

盖聂对此早已经没有感觉了,起初还有些不忍心,可是见过人心的黑暗,盖聂知道人心是最不能相信的东西。他的使命,就是遵循老师的命令,尽心辅助嬴政,成就王道。有时候他也会怀疑,自己做的真的是对的吗?嬴政的王道,是自己真的想看到的王道吗?

他找到了赵王迁的宠臣,郭开。

“盖聂先生,乃天下第一剑客,开与君同游,大幸也。”郭开仍旧是一副油嘴滑舌的模样,盖聂想到有很多忠臣英雄都因为他而枉死,不由觉得恶心,但是还是笑脸相迎,说明了来意。“好说,好商量!只是还得秦王等一段时间,正面加强攻势,战事无起色,李牧必定被大王厌弃,到时候里应外合李牧就废了。”郭开喜笑颜开,盖聂带来了秦王的亲笔旨意,上面写着事成便封他为上卿,赵国必亡了,郭开早就想另谋出路,此时见自己前途无忧,一块石头落了地。盖聂和他商量完,也不多留,便离开了郭府,与他没有什么可聊的话题。

“呵呵,上卿吗?”盖聂心里冷笑着,“或许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吧。只是可惜李牧将军了,和知己宜安君一般,终究是折在自己人手上了。”盖聂想到宜安君,止不住叹息,嬴政呢?写下这封旨意的时候是什么心情呢?陆离问殿下是否安好,他一个人在宫中,真的能安好吗?

根据李牧的作战计划,必须得放弃宜安,向邯郸收紧了。

在宜安的最后一天。

李牧故地重游,虽然从桓齮(樊於期)的手中夺回了宜安,但是这些日子他从未踏足曾经宜安君赵临的府邸,因为伤感,对于好友与自己命运的伤感,他不敢面对。这是最初的地方,他们曾彻夜长谈,聊尽当今英雄,谈遍天下兵法,只是宜安君终不为赵王所信任,最终身死邯郸,不能脱也。“宜安君,假使子为王,我为将,那该有多好啊!赵国,一定不是现在这样吧!”李牧在后院,抚摸着木槿树感叹道,这棵树,是当年宜安君离开此地,到邯郸赴任所植,今已亭亭如盖。李牧,也从当年的少年郎,熬成了白发老将,唯一不变的是胸中的气。随行的是司马尚,见李牧十分伤感,也不由难受起来。秦国的攻势太急,仅凭他们,只是螳臂当车吧,但是即使是这样,也必须得反抗强秦。他不信任赵国,但他信任自己的老师和上将君,李牧,这个总能将不可能化为可能的人,击破了狡猾凶狠的匈奴人,使其十余年不敢南下;打败了不可一世的秦国人,秦国伐赵全军覆灭,这是六国不敢相信的胜利,即便是螳臂当车,只要跟随着李牧,他也必定拼尽全力。

“那个秦国小子,终究还是长大了。”李牧自言自语道。昨日的嬴政,还是在邯郸被他一把抓起来,说要丢到雁门的小子,如今却已经发兵要吃下整个赵国甚至天下了。兵法,他真的是学会了啊!“以前,你是真的喜欢他,把那个秦国小子当做儿子一般培养,可还是没能做你的女婿。按那小子的脾气,就算我阻挡,迟早要荡平邯郸吧。”客死外乡还未嫁的公主按理是无法埋入祖坟的,但是李牧和成峤打通上下,还是强行将她安葬在留置在王室陵墓了。转眼到了撤离的时间,司马尚提醒李牧要离开了。

“将军,真的要放弃宜安吗?秦军强势,我们还能回来吗?”司马尚问道。

“现在的小子,想要改朝换代,还得从我们这些老家伙身上踏过去吧。不管回不回得来,在我们战死之前,秦国小子绝对不可能吃掉赵国!”

李牧的方案是放弃宜安,兵力收缩退守邯郸,以邯郸漳水和长城为依托,阻断秦军的攻势,集中兵力各个击破。他部署司马尚在邯郸南据守长城一线,李牧督军猛攻,秦军受阻大败。王翦率领包抄的南、北两路秦军均被击败,只得暂时撤军退走。

败绩,又是败绩!每日传到嬴政耳中,几乎要将他折磨疯了。但他明白自己必须得坚持下来,眼前这个敌人,在战场上无比强大。他知道想要正面打败李牧,几乎是不可能的,李牧最擅长的便是以弱胜强,在绝境中等待时机,这让嬴政很是挫败。第一方案本是派人收买李牧来秦效力,说客带着嬴政的亲笔文书,还没开口就被斩首。李牧冥顽不灵的态度让嬴政终于下了决定,写了一封旨意给最讨厌的赵国大臣——郭开,许他前途,让他离间赵王与李牧。虽然提起笔很让人恶心,那个人,害了舜华的父亲宜安君。但嬴政最终还是说服了自己:一切都是权宜之计。秦国,真的拖不下去了,迫切地需要一场胜利。

不光是秦国,赵国也快拖不下去了。这一年发生了地震,秦赵两国均大饥,还要负担高昂的军费,顿时民不聊生,饿殍满地。相对来说,秦国以战养国,条件似乎好些,而赵国,嬴政不敢想李牧是怎么撑下来的。对六国的全面战争,无时无刻折磨着嬴政的神经,军费是最大的问题!民间饥荒,嬴政吩咐芈瑶夫人将宫中削减了五成之多,可是宫中开度再怎么节约,也只是杯水车薪。

这时候来了两个人,解决了压在他心上的大石头。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