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帝秦始皇(59)

作者:左伊泠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嬴政失魂落魄地抱着盒子回到了寝宫。在床上仍然失神地看着那个空盒子,想着往事,手不小心发抖,盒子斜着掉在床上,盒底俨然歪了一角,“这盒子……”嬴政心里一惊,敲了敲底板,空心的!抖动了几下,拆开底板,没错,这个盒子居然有个夹层,“确实是成峤恶作剧捉弄人的套路。”底板下是一份帛书,薄薄的木板上,是成峤刻的字:“傻子,本来不想给你,既然被你找到了,没办法了,是我输了。”嬴政看到字,忍不住又哭又笑,甚至能想象出成峤说出这话一副欠揍的样子,或许真的如舜华所说,长安君这副德行就是被自己惯的。随后他的手颤抖地打开帛书。帛书上的字迹歪歪扭扭的,一时间难以分辨,比孩童写得还乱,嬴政悲从中来,他不敢去想,她是怎么尽力写这最后一封信的,一想便如同撕开这颗心一般难受,可是他必须去想,那个女子为了他所付出的努力和受过的苦。

泪眼朦胧,他透过眼泪想要看清这封信,帛书上的字更加扭曲了,帛书上写着:

子政亲启:

今日一别,竟是天人永别,无再见之时。自觉人生一梦,仅为匆匆过客,相对执手已是昨天之事,不可追也。此生无所求,惟思君之心事,不愿君郁郁寡欢度日,故愿伴君之侧,解君之心结,舒君之眉头。然上天未懂吾之心意,欲与君相知,一生一世不离。现之如何?吾仅能深表歉意,重要之物仍藏于心中,不曾开口。吾知身死,君必自责,无需如此,吾未曾责君,君严于待己,而吾所盼君稍宽于待己,如自责难受之心难以纾解,请君务度好余生。

嬴政又哭了好几次,她希望自己不要自责,希望他对自己更宽容,是呀,她都知道自己所背负的事情,看在眼里,尽力想让自己开心一点,可是终究是辜负了她的心意。他好想她,可她连尸骨都不在秦国了,嬴政不禁对成峤和燕丹产生了恨意,为什么要欺骗自己?不声不响地带走了她,可是他最恨的人是自己,这个国家胜利的基石,是从舜华开始的。他甚至嫪毐说的没有错,他才是害死她的人。

“不,这就中了嫪毐的圈套了。我在这里懊悔已经没用了。”嬴政自言自语,思考了一会,将帛书整齐地放进盒子,拿木板盖住,小心放在枕头旁。

“你放心,我会带你回家,一个人很孤单吧,我也是啊。等我。”嬴政想通了,不管千万人怎么说,他已经下了决心把舜华从赵国带回来。

作者有话要说:

小政振作了起来,一定能将她带回来的!她是嬴政藏在心底最好的一面啊!只能被深深藏起来而不能展示出来。

第52章 秦王召见李斯问政,通

正如嬴政所说,对于嫪毐的余部,拔草除根,连土都没留。就连曾经的相国吕不韦,嫪毐曾经为其舍人,都未能完全脱离干系,只保留了相国之位,实权由平定叛乱有功的昌平君和昌文君所掌握,明眼人都看明白了,旧势力被一网打尽,吕不韦倒得太快,留下了巨大的空白,进入权力接替的缓冲期。宫中最直接相关的人,赵氏太后,在吕不韦被罢免之后,也被赶出咸阳流放至雍宫,身边仅配了两个宫女,甘泉宫其他人都被活埋,至于甘泉宫的掌管女史乐儿,秦王本意想让她来蕲年宫做掌管女史,乐儿却只求旨出宫为夏太后守墓,成峤中毒死后,也陪葬于夏陵,他知道她的心意,心里无奈但还是同意了。虽然在明面是贬斥,但是乐儿心满意足,没有他,她熬不到这一天,从一个胆小的侍女到无所畏惧,受了许多屈辱只为了揭露赵太后的所作所为,让她的儿子彻底厌弃她。

“太后害了公主。”这是压倒赵太后的最后一根稻草,由她说出。乐儿露出一丝大仇得报的笑容,踏上了前往“流放地”的旅程。对别人来说是流放,她却觉得是归宿,这辈子竟然是活到头了。

今年又到夏日了,只是今年的夏天格外的冷,宫中经过一番清洗后格外冷清。彗星出现,不同寻常的是运行长达八十日。天降异象加上气候反常,竟然有冻死的人,流言纷纷传出,“夏太后薨,成峤公子谋反都接连出现了扫帚星,不祥之兆啊……”“秦王杀了那么多人,大秦要完了”……

对于这些流言,嬴政自然是不理会,魏之仪去赵韩前,已经料理好了一切。但这时候他想起了一个人,客卿李斯,昔日吕不韦门下的舍人。

李斯被召见于摘月台,自从嫪毐叛乱之后第二次被召见,第一次是询问处理吕不韦的事情,与秦王一拍即合,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为了稳定人心,留相国之位,一步步架空吕不韦,否则出现太多的权力空白,不容易掌控。李斯知道重用昌平君与昌文君实际也为缓兵之计,想要推到吕不韦与嫪毐,必须要和华阳太后一条船,只有利益的关系维系起来反而是最简单,秦王与华阳太后心照不宣,但他终究是不信她的。李斯分析着局势,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必须要彻底扳倒吕不韦。

秦王立于摘月台上观星,见李斯到来便问他,“李卿,你说今年天象怎么会如此奇怪?灾难,真的要降临到秦国了吗?”

“臣非钦天监太史,不敢妄语。”李斯答道。

“无妨,李卿你尽管说。”

“《左氏春秋》曾曰:‘彗,除旧布新也。’殿下平定叛乱,整治朝纲,更是积极备战,夺取六国。臣认为,这彗星实为吉兆,彗星见西方,又见北方,从斗以南长达近八十日,西方乃大秦之位,已经预示殿下扫荡六国,指日可待。”李斯看着天上的彗星答道。

“哈哈,李卿说的话果然跟那群太史不同,可是国内接连出现的寒冻该怎么说呢?”嬴政饶有趣味地看着他。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对于殿下来说,已经到了崛起的时机呢。以大王之才与秦之强,已能灭诸侯成就帝王之业。”

“李卿的野心还是一如既往的大呢,”秦王收起了笑容,李斯连忙跪地谢罪,“大王自强,若臣子不思进取,是不配也。”秦王搀扶起李斯,“不必请罪,李卿是明白人,寡人深以为然,先生想必不知道,以前寡人境遇艰难,未能启用先生,如今境况稍佳,身边却没几个帮手,想干一番事业放不开手脚,以李卿之才,一直位居人下,承蒙先生不弃,寡人希望先生一直留在秦国,帮助寡人成就霸业。”

“此实乃臣之幸也。”李斯知道他赌赢了。

“好了,我们继续商量怎么彻底清除吕不韦及其残余势力吧。”嬴政微笑道。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由于之前的叛乱,保守的秦宗室大臣都劝说秦王:“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嬴政不以为然,这群老家伙,驱逐客卿?在想什么?连现在的相国昌平君和昌文君都是楚国人,也一同赶出去吗?秦国还能不能正常运转了?但是不管不问,终究也不是事儿,国内的官职就那么多,客卿到来难免会挤占秦国宗室的利益,那帮家伙无非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却不管秦国的利益。嬴政决定彻底解决这件事,让他们都闭嘴。

“寡人最近常受到建议,下逐客令赶走危害秦国的客卿,不知众卿意下如何?”嬴政干脆在朝会上将问题彻底摆在明面上。

几位宗室大臣洋洋得意,溢于言表,认为胜券在握,被吕不韦欺压了这么多年终于到扬眉吐气的时候。

“臣认为不妥,客卿虽为外国人,不发有才之士,如若都驱逐出去,实在为秦国的损失。”昌平君站出来上奏道。

“呵呵,实际昌平君也为客卿吧,严格来说也在逐客之列,为客卿说话,实际是想自保吧,秦国近来的祸事均出自客卿,难道昌平君可保证所有的客卿都没有二心吗?”秦国一个宗室大臣反驳他。

“就算是秦国人,也可能受不住诱惑出卖秦国,以国籍划分是否忠于秦,忠于殿下,臣不以为然。”昌平君与他辩论起来。

“好了,先别说了。寡人最近收到上书,一封名《逐客书》,一封名为《谏逐客书》,出自太史李斯之手,寡人觉得这两篇文章都十分有意思,便让人抄写,发给各位阅读一番,再做评论。”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