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帝秦始皇(36)

作者:左伊泠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是啊,这么晚还来着不走,你不是觉得这沉木床舒服想睡这里吧,那不得和我睡?”嬴政打趣着说。舜华听了他这话,顿时红了脸,气得将枕头摔过去。

“你要真喜欢这床,这搬到你那里就是了。我这人大方,不用谢。”嬴政接着枕头坏笑着说,又被瞪了一眼。“可是我离了这床,也睡不着,你说怎么办呢?”

“你平日开玩笑也没个正形的。谁要你这床了……我真的走了,明**会你别打瞌睡呀。”舜华推开他,跳下床走了出去。

“秦国最好的床呢!真不要?”他对着她离开的身影喊道。(小作者吐槽:殿下真大方,沉香做的床说送就送了。小政你是在自荐枕席吗?送个床是不是还附送个人?可惜人家没要,哎,糖里有刀。)

嬴政将枕头放回原处,床上还留着她身上的幽兰香味,“是呀,以后就住这里,也不要我这床了。”

作者有话要说:

其实风筝代表着他们的心呐,嬴政的风筝是是嬴政的心,在没一个人手中飞得都不一样;而舜华的风筝本来要飘走,被小政一把抓回来(走是什么,恕在下不知道)

还有每天必须批改一百多斤的文书,是真的(太努力了太勤政了,工作狂啊),虽然这话是炼药的方士说的,是骂嬴政对于权势很贪恋,每天拿个秤量自己必须批改多少文书,批不完不睡觉。连出去巡视,都要工作。可怕,肩负天下的男人,真不容易。

第29章 咸阳突发疫疾,五国合

秦王政六年,秦王刚满十八岁,正当秦国准备与五国备战时,咸阳城悄然起了异变。

快马已经传了很多文书消息了,全是关于咸阳及周边瘟疫的消息。此时朝堂上也是一片哗然,当第二十份关于疫疾的奏折呈上来之后,王座上的嬴政终于变了脸色,将奏折放置一边不顾,一种从未有的焦虑感浮上了王上的心头。大臣们看着王上的脸色都变了,也是一遍鸦雀无声,无人敢言语。

过了半晌吕不韦才站出来,“大王无需焦虑,此等瘟疫交与医丞,加以控制,不出几日便可消失。”

“已经交下去办了,大王尽可放心。”一位大臣出来禀报道。

“这叫寡人如何放心?五国正虎视眈眈,如今秦的疫疾不断加重,都快带到宫中了。简直危急存亡之秋啊!”

吕不韦见嬴政似乎很着急的样子,心想:“果然大王还是太年轻了”。就安慰道:“其实我等已经有了已经应对之策,待朝会之后再向大王禀告。”秦王脸色慢慢缓和了起来,“既然爱卿没有其他建议,就此散了朝会吧,请仲父,蒙将军,丞相冯大人,昌平君,还有长安君几位爱卿留下来商议。”

几人在朝会之后来到了蕲年宫,嬴政看着他们都来了,长叹了一口气,“寡人如今十分担忧啊,食不知味,外有五国,内有瘟疫,外有五国,朝中六十多个大臣也少有作为,难道祖先的基业要亡在寡人手上吗?”

右丞相冯去疾禀告道:“臣等已考虑过此事,五国合纵秦军死守住函谷关,函谷关易守难攻,固若金汤,联军必不能轻易攻入。对于咸阳附近的瘟疫,可让医丞治疗。”

“臣和长安君可带兵驻扎函谷关前线,此次合纵虽然声势浩大,但依臣之见,联军也如同之前一般不堪一击罢了。”蒙骜说道。

吕不韦做了一揖,“陛下此时倒不必担心,此次的合纵长庞煖,臣听说他年近八十老不死,一直不得志,到哪也不受待见。倒是写过几本兵书,不过纸上谈兵罢了,此人易与尔。蒙骜将军三朝元老,带兵无数,请陛下将兵权交于蒙将军几位经验的大将,令其防敌即可。”其余人纷纷表示赞同。

在一旁负责记录的长史李斯听到此言,笔墨稍微迟疑了片刻。嬴政的手指轻微敲着桌子,看到李斯反应有异,就问道:“李爱卿有何高见?”

李斯连忙放下笔,起身上前跪拜叩首道:“臣身份卑微,惶恐不已,恐贻笑大方尔。”“无妨,李爱卿大可知无不言。”嬴政说道。

李斯抬起头答道:“臣认为此次合纵长庞煖乃奇人,不久之前庞煖破了燕国名将剧辛之军,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臣这几日仔细读了此人的兵书,认为此人胸有沟壑,万不可掉以轻心。”

蒙骜看李斯如此,反驳道:“李大人不知战场实情。臣认为赵国此时掣肘,所以万不得已才拜庞煖为将。如今天下之将,独有李牧耳,李牧死守雁门关,匈奴不敢入侵,击败我国多次进攻。在现在的情势下,齐国已经附秦,况五国之心不齐,联军不可能击破函谷关,只要守住关中,就可反击打破合纵,痛击赵、魏、韩三国。这次五国联军是次机会,我国可借此反攻,树立国威,打破僵局。”

嬴政的手指依旧轻轻敲着桌子,见长安君在一旁一直没有说话,便问道:“成峤,此次寡人叫你一起商议,你有什么意见可说出来。”

“臣弟年轻,资历尚浅。”成峤看了一眼蒙骜将军,随即又说道:“臣弟认为蒙上将军经验丰富,多次打破合纵联军,上将军带兵必能打破此次合纵。臣弟多次对赵国作战,愿与上将军一同领兵出击还秦太平。”

嬴政思索了一会,又问道:“不知众卿意见如何?”其余人等纷纷同意蒙骜和吕不韦的建议。吕不韦本来略有点惊讶,没想到王上突然叫起了李斯,心想:“李斯是我的门客,这么快便受到王上信任。不妨帮着他点,对我也有利。”便打圆场道:“李大人初来秦不久,对国内情况不甚了解,请王上宽恕。”

“那就这么办吧。”嬴政停下手下的动作,“听寡人旨意,由仲父协调大局,右丞相冯大人负责咸阳及周边瘟疫的治理;上将军蒙骜整顿军队,与长安君准备出击。”众臣领了旨意便下去着手准备了。

殿中的安神香成丝的,成缕的在静定的空气里渐渐地上腾,渐渐地消隐。在旁的魏之仪察觉嬴政神情不对,刚想开口询问,嬴政却先开了口,“你们都看到寡人如今掣肘难行的样子了吧。”

李斯请罪道:“臣罪该万死,未能给陛下分忧。”嬴政摆手道,“无妨,寡人现在倒想听听你刚刚为来得及说的话。”

“臣认为,所谓福祸相依,灭诸侯成就帝业,天下一统,此时正是时机也。今怠而不急就,诸侯复强,相聚约从,虽有黄帝之贤,不能并也。不如暗中派遣谋士持金玉游说诸侯。诸侯名士用钱财收买者,就多加收买;不肯者,利剑刺之。臣认为此时出兵已经为下策了,‘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现在除了防守出击,更应该派遣谋士离间五国。上策即是防患于未然,彻底离间诸侯,使之不能再联合。”李斯答道。

“这倒同寡人所想不谋而和,那你认为应该如何离间诸侯呢?”嬴政急忙问道。

“臣倒有一人推荐,此人也在丞相门下,名姚贾。陛下不知,丞相门客也是分等级的,此人因出身卑微,处于末级,未得丞相大人青睐。却常常口出狂言,说什么‘吾凭一张嘴就能平天下’,常人都辩不过他。我之前也不喜欢此人,然而偶然间与其交谈发现此人确实口才惊人,应能一用。”

“寡人对他有点兴趣,等至此次仗打完了,就将此人引荐过来吧。”嬴政突然话锋一转,“不知李卿是否一直都是丞相门下首等门客呢?”

李斯大惊失色,知道秦王多疑,还没有完全信任自己,再加上刚刚吕不韦为自己打圆场,恐怕王上的疑虑又增多了。心想吕不韦一直限制着大王,陛下和吕不韦翻脸也是迟早的事。不如一不做、二不休,此次彻底把话说开。李斯连忙跪下叩首请罪:“臣西入秦已经年矣,当初闻陛下之威名,苦于无路效忠陛下,方才依附于丞相。虽然外面很多人只知丞相之名,但是臣知道就算丞相也是陛下的臣子,依附陛下,为陛下分忧。臣李斯更当忠于陛下,事事只以陛下为首,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空气忽地变得沉重起来,安神香依旧上升、消隐着。半晌,嬴政一笑,“李卿太过紧张了,寡人刚刚不过说笑罢了。只是寡人认为爱卿才华横溢,堪当大任。记得爱卿之前给寡人读过逍遥游,‘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爱卿之才如鲲鹏,寡人十分感谢爱卿为国家出力,为寡人分忧。今日政事过多,请爱卿先行准备明日的讲学吧,寡人十分期待。”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