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香(29)

“纍字啊,是这样写。”

“……”

他很细心,握着唐笑语的手,仔仔细细地将这个字描摹了一遍,语气是说不尽的耐心。那模样,仿佛是在写一张药方。

唐笑语的手指被他操控着,脑海却空白了片刻。她记不住“纍”是如何写的,只能怔怔地瞧见沈寒握着她的手,一笔一划地写着字。

旋即,她陡然惊醒,连忙将手指从他掌中抽出。这突然的举动,让沈寒也怔了片刻。他立刻反应过来,自己做了失礼的事。

“抱……抱歉!”沈寒有些结巴,松开手,有些无措,“是我失礼了。”

平素冶艳的面容上,浮出几分歉意。

唐笑语将手藏到背后,站了起来,低头道:“是…是奴婢冒犯了。……奴婢这就告退了。”

说罢,便一溜烟地跑走了。

“笑笑!”沈寒喊了一声,却没能制止她的脚步。

沈寒看着她的背影,心底有片刻的茫然。

方才的自己,怎么就做出那等失礼的事来了?

***

书房。

纤手罗绮颜如玉,筝箫不及人娉婷。

不披人间俗衣服,钿璎纍纍与霓虹

霍景的视线扫过这些字,目光略略一沉。

“这是宋春山写的?”

他将诗纸放在桌上,声音中隐隐有一缕恼意。

飞七答:“正是宋大人所著。那日自王府宴会离去后,他便作了这首诗。”

“不学无术。”霍景冷哼一声,将那诗纸的一角狠狠皱起,“终日里,只会作这等靡靡之音。”

就在此时,外头有个仆役匆匆行来,在门外行礼道:“王爷,宫里请您过去一趟。”

“……知道了。”霍景起身,“备车。”

***

半个时辰后,仁安宫。

玉阶生光,珠帘窣地,一排宫女俨然而立。重重帘帷后,当朝天子与太后毗邻而坐,手边矮案上搁着银鸭荔枝,金鸱香炉轻喷瑞烟,更设有冰笼,内夹碎冰数十,用以消暑解热。

太后与皇帝本在闲聊,听闻太监通传霍景来了,老太后连忙叫人请他进来。

“景儿总算是来了。”老太后露出和蔼的笑脸。

太后姓薛,年岁刚过半百不久。因保养得当,丰裕的面上风韵犹存,依稀可见年轻时的倩丽。她是霍景的叔母,出嫁前与霍景的生母许氏乃是闺中密友。因着这层关系,她对待霍景一向热忱。

“见过陛下、太后娘娘。”霍景在帘前行礼,掷地有声。

天子霍光凝望他一眼,露出文质彬彬的笑容,道:“不必拘泥于虚礼,宁王与朕乃是最亲近的同宗兄弟,上来坐便是。来人,看座。”

霍景与霍光,是堂兄弟。

一旁的宫女连忙添了一张椅子。

薛太后端起那盆荔枝,亲自递给霍景,眉心忧虑地蹙起:“景儿,哀家叫你来,为的也不是什么大事。你眼下二十有五,皇帝在你这个年纪,早就有了旬儿、焱儿两个孩子,更有公主无数。可你却一直没有娶妻的打算,这又让哀家如何与你母妃交代?”

霍景一听这老生常谈的话题,面色便冷淡下来:“让太后娘娘操劳,实属霍景之过。只是军中事忙,景无意娶妻。”

霍光闻言,儒雅的笑容有些凝住。他斟酌一下,道:“宁王,男子哪有不娶妻的?便是你要立业,也不妨碍先娶个妻室。”

薛太后亦苦口婆心道:“静容为人娴静温雅,生的也是不俗。你不如见上一面,试试看吧。你一介男子,总需要有个人在身旁照料。嘘寒问暖,早晚衣食,哪件事不需要女人来操劳?”

霍景沉默不语。

他知道薛静容是谁。

薛静容乃是薛阁老的孙女,薛家的嫡小姐,亦是当今太后母族的千金。太后没那么多心眼,只是想着亲上加亲;而皇帝则不然,恐怕是想用这层关系,来束缚牵制霍景。

“薛小姐确实端庄贤淑。”霍景道。

薛太后微露喜色:“既然你也觉得她好,那不如……”

“只是景常年从军,唯恐耽误了薛小姐。”霍景冷硬地说,“请薛小姐另择他选吧。”

薛太后的喜色凝住,渐渐转为失望之色。她揉了揉眉心,想起宁王元妃旧日的容颜,喃喃道:“哀家知道,因着你母妃之事,你不大愿娶妻。诚然,因着新妃之故,你父王待你母妃多有亏欠,可人有不同,你也不是你父王……”

听薛太后提起亡母,还有旧日之事,霍景的面色愈发寒冷:“太后娘娘,此事与父王、母妃无关,不过是景不想娶妻罢了。”

薛太后毕竟是长辈,被这么一说,心底的气性儿也上来了,恼道:“景儿,哀家听贵妃说了,你近日里被一个舞姬迷得神魂颠倒,是也不是?京城里流传,都说那舞姬本事非凡,狐狸精似的。这就是你不愿见静容的原因?”

话语间,颇有些迁怒的意味。

听薛太后这么说,霍景的眉心微皱。

——他被一个舞姬迷的神魂颠倒?

谁?

唐笑语?

“太后娘娘说笑了。”霍景平和道,“并无此事。”

“好,既然你说你不喜欢那个舞姬。”薛太后蹙眉道,“那你就把那个舞姬送走,不准留在王府里!”

霍景心底愣了片刻。

送走——唐笑语?

很快,他恢复了从容神色,道:“谨遵太后娘娘懿旨,景回府就将人送走。”

薛太后见他答应得这么干脆,不像是被贱籍女子迷住了眼的模样,便放宽了心。

能送走,便不是上了心。

那就好。这样,静容便还有机会。

***

霍景离开仁安宫后,叫来了飞七。

“太后懿旨,把那个李姓舞姬送走。”霍景面色平和,语气淡然地说,“她是叫做李珠儿吧?太后说她狐媚,赶紧将她打发回蒋家去,免得惹了太后娘娘不高兴。”

飞七有些懵。

啊?李珠儿怎么就惊动了太后娘娘了?

便是要名动京城,那也应该是那一舞惊艳的唐笑语,怎会是被宋春山挑剔的李珠儿,反倒惊动了太后娘娘呢?

飞七未曾看到,霍景眼底闪过的一缕精光。

霍景上了马车,令车夫驾车回王府。在马车厢里,他阖上双目小憩。

一闭上眼,太后与皇帝所说的话便浮现在脑海中。

“宁王,男子哪有不娶妻的?便是你要立业,也不妨碍先娶个妻室。”

“你一介男子,总需要有个人在身旁照料。嘘寒问暖,早晚衣食,哪件事不需要女人来操劳?”

“你一直没有娶妻的打算,这又让哀家如何与你母妃交代?”

这些话回荡在脑海中,他略有些不耐烦,不由想了下娶妻的模样。而在想象之中,那个披上喜袍、嫁入王府的女人——红盖头下,有一张清甜乖巧的笑靥。

怎么会想到她?

霍景轻呼一口气,将这些念头驱出脑海。

他睁开眼,望向窗外的京城街景。在心里默默算了算时日,对身侧的飞七道:“快到母妃的忌日了,准备的如何?”

飞七恭敬答:“属下与管家商量过,依照往年的惯例来。”

每到先王妃的忌日,霍景便会依照大业习俗,到京外的伽罗寺为亡母念佛,再续一支长明烛。因平日里宁王府便对伽罗寺出手大方,伽罗寺将他生母先王妃许氏的牌位供奉得极妥善。

“对了,王爷,”飞七忽然想起了什么,道,“太妃娘娘寄了信来,说是想回伽罗寺祭拜先王妃,恳请王爷准许她回京。”

霍景的面色微起薄戾。他厌恶道:“她也配?”

飞七见状,噤了声。

他口中的“太妃娘娘”,是霍景的继母,曹氏。

霍景的生母许氏,是奉了父母之命与先帝旨意,才与老宁王结为夫妻的。婚后,许氏对老宁王一往情深;只可惜老宁王却对这位奉命而娶的妻子并无情意,反倒宠幸侧妃曹氏。

正妃许氏常年空房冷落,一直郁郁寡欢,最后落得个早早凋零的结局。许氏死后,老宁王不但不哀痛,反倒即刻扶正了宠爱的侧妃曹氏。

霍景与继母曹氏的关系,向来不大好。霍景继承王位后,便将曹氏“请”出了京城,让她带着孩子去一处庄子上住着了。

京城人见霍景如此绝情,纷纷骂他不孝。但也有心思稍深者,暗传霍景生母之死,与曹氏脱不开干系,因此霍景才会如此厌恶这个继母。

上一篇:成君记下一篇:嫁纨绔

Miang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