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傅的白月光重生了(31)

可裴晏不一样,她每份作业看的很仔细,问题指了出来,该努力的方向也指了出来,还给了中肯的建议,很多时候,她做的别他这日理万机的太傅还做的好。

自打她成为助教,他授课简直是如鱼得水,轻松自在。

可这一下子,人家不干了?

王慧纶直觉告诉自己,小丫头这是闹脾气!

王慧纶皱了眉。

坐在一旁的小皇帝瞅了瞅这动静,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咳咳,裴晏呀,你别使小性子,助教这个事不是你想干就干,不相干就撂担子的,你不干了,太傅怎么办?做人不能言而无信!”

裴晏也没抬头,神情淡淡的道:“陛下,臣女就是这样的性情,您要罚我我也无话可说,至于太傅,以前怎么着今后还怎么着,裴晏打搅宫中太久,也该回去安生点了,陛下您也知道,这里有不少人视我为眼中钉肉中刺,我还是不要讨嫌的好!”

王慧纶气的不行,眯着眼冷笑道:“你这是听了凌云钧的指示?他要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

他不是不知道,前个儿裴晏没进宫,凌云钧去了趟裴府,见到了裴晏,也不知道那老匹夫说了什么,这丫头像换了一个人似的。

如果她真的是听了凌云钧的挑拨,王慧纶会气炸的。

裴晏闻言只觉得好笑。

她本来想说,她想做什么事,任何人都阻止不了也指挥不了,可话到嘴边,她却抬眸对上那深邃幽远的眸子,带着挑衅道:

“没错啊,大都督说了,姑娘呀要自重,别人不喜欢你,还往人家跟前凑,那是讨嫌,人活这辈子,何苦讨嫌呢!”

“所以我决定回去做我的裴三小姐,继续我嚣张无状的生活!”

说完,她也不看王慧纶的脸色,而是对着皇帝行了一礼,“陛下,臣女身子不适,先告辞了!”

随后,她转身大步出了学堂。

留下一屋子人目瞪口呆。

王慧纶铁青着一张脸回了尚书府。

皇帝劝都劝不住。

站在勤政殿前面望着王慧纶离去的背影,皇帝跟李福感慨道:

“你说太傅跟大都督两个人也真是有意思,两个人利用裴晏,你来我往,前脚太傅把大都督给气病了,这一下子,大都督又给太傅猛来了一拳,你瞧见没有,刚刚裴晏离去时,太傅可是气疯了,我可从来没见太傅这么在乎一个人一件事,这要是换作别人,不干了就快点滚,你说,太傅和凌云钧,该不会对裴晏这丫头都起了心思吧?”

李福听到最后,冷汗涔涔,谁的事都可以八卦,唯独这两位不行。

那是吃了熊心豹子胆才敢八卦他们俩的□□。

“老奴……不知……”

他的回答,小皇帝显然不满意。

盯着来自帝王的凝视,李福最后不得不说实话了,

“陛下,坊间传言,大都督和太傅的人为了裴三姑娘打了起来!”

皇帝震惊了。

完了,他拿着扇子敲了李福的头,“你身为朕的掌事太监,怎么知道的这么多?坊间的消息你也去打听啊!”

李福委屈的直哭,

上次明明是您要求打听裴晏的事啊!

好吧,您是皇帝,您是对的。

这边王慧纶气的不轻,本想回府,可想着自己那母亲住在那,心里不爽,又回到了尚书府,最后只能逼着自己批改奏折。

可没多久,小太监把学生们的课业都送了过来。

“太傅,这是今日学堂的作业……”小太监头也不敢抬。

王慧纶盯着那老高的一摞子书本,头皮发麻,气也蹭蹭冒了出来。

小丫头片子太可恶了,说撂担子就撂担子!

凌云钧知道裴晏辞去了王慧纶助教一事,心情愉悦不已,连着晚饭也多吃了几碗。

“来人,把皇帝赐下的一盒子珠宝送去裴府给裴晏!”

“遵命!”

很快,大都督派人给裴晏送珠宝的消息给传开了。

坐在尚书府的王慧纶听了信,一口茶直接喷了出来。

果然是凌云钧这老匹夫在作祟。

第二日早朝下朝后,凌云钧难得走到了王慧纶跟前,淡声笑道:“听说太傅没了得力的助教,有些吃力,这算什么,太傅得撑着点,接下来还有更撑不住得事呢!”

说完这话,凌云钧哈哈大笑走了。

王慧纶盯着他湛蓝色的背影,格外觉得刺眼。

这人什么时候换了颜色呢?

以前不是习惯一身黑吗?

不过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凌云钧接下来还有大动作?

王慧纶脸色很不好看。

其实他极少会被凌云钧刺激到,反而,凌云钧总是能被他气个半死,因为在舒砚这场战争中,其实他是占上风的。

可这一会,不知道为何,他心里觉得很难受。

这阵子习惯了那丫头鞍前马后的伺候,习惯了她的娇声软语,一下子她说不干了,他还真有些不适应。

仿佛是又一个砚丫头从他身边离开的感觉。

这种感觉很挖心。

她跟砚丫头没关系,她跟砚丫头没关系。

王慧纶反复这样告诫自己,以平复裴晏对自己情绪的影响。

三日后,也就是腊月十八这一日,他没等来凌云钧的大动作,倒是等来了自己母亲的大动作。

王太夫人要在王家宗房,也就是老宅那边办一个赏花宴。

表面上是借着王家大老爷办寿辰,可暗地里王家的风声已经放出去了,邀请京城名门佳丽赴宴,太夫人有意为王慧纶择媳。

这个消息一放出来,举城哗然。

第36章

“可是,太傅是什么人啊,太夫人肯定挑的很,门第家世品德,这不都是要一等一的,咱们去会不会被人笑话啊!“

有不少姑娘跃跃欲试,又有些露怯。

传话的嬷嬷笑着说了,

“我们家太夫人把要求都说了,很简单,只要家世清白,官宦子弟出身便可,相貌还是其次,品德尤为重要,简单的说,就是人好就行,只要入得了我们太夫人的眼,那就是名副其实的宰相夫人了!”

这话意思很明白,家世清白,官宦门第便可,没有太高的硬性要求,只要品行佳就好。

说白了,看谁能入太夫人的眼就成!

“你的意思就是说,发了请帖的就都有资格,进了门就看眼缘了是吗?”

“没错!”

姑娘们的心踏实了起来。

原来,太夫人这几日叫上了自己在京城的媳妇和孙媳妇,就在办这件事,王慧纶还蒙在鼓里。

王太夫人这一次力排众议,将京城所有五品以上官宦府邸的姑娘都给审视了一遍,排除了一些名声不好的,有隐疾的,或者家里嫡庶不清等种种,最后给三十多来位嫡女发出了请帖。

“母亲,裴家三姑娘不在您考虑范围内吧?”

王家二夫人还是问过了婆婆的意思。

王太夫人眯了眯眼,冷声道:“自然不在,不过还是给她发一张请帖。”

“为何?”

几个媳妇都奇怪了。

太夫人笑着解释道:“让她亲自来瞧瞧,我们王家需要什么样的媳妇,也好让她自惭形秽,不再打纶儿的主意。”

“母亲说的是!”大家表示了赞同。

既然是借着给王慧纶长兄办寿的名义,自然男客少不了,除了凌云钧之外,整个京城有头有脸的官员都在受邀之列。

宴会在二十这一日举行,王府门庭若市,里里外外,熙熙攘攘,却也秩序井然。

虽然是邀请了姑娘们,可大都有当家夫人领着来。

裴家受邀的姑娘很多,裴枝,裴茜,裴许,裴熙和裴晏全部在列。

南府老太太姚氏知道王太夫人的意思,就没派夫人跟着,全部交由北府三夫人,也就是裴茜的母亲一道带来。

裴晏入了府,就跟大家走开了。

给她请帖,却不给她机会,意思很明了。

她不想众目睽睽之下受人冷眼。

王府老宅她很熟悉,她带着晚晴自顾自选了一条僻静的路在园子里游玩。

这是一条沿湖岸铺着的长廊,红漆大柱,金碧辉煌,往里是一院子树木花草,如今冬日正寒,暖阳下的枯枝倒也别有一番意味,偶尔夹杂着几株梅花,绿萼的花朵冒出来,迎风含笑。

往外是一湖碧蓝碧蓝的水,阳光洒落在湖中心,如坠了一地的金子,闪闪发光。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