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昭推辞道:“今日多有不便,改日再上门拜访。”
虢国夫人道:“那好,我本来也准备回去了,正好听到你的笛声才转过来看看。说好了可不许赖,我等着你。”
杨昭勉强一笑,目送她款款离去。
虢国夫人前脚刚走,菡玉便从窗后闪了出来,伸手就要关窗。杨昭把胳膊往窗户里一伸,架住窗户不让她关,速解释道:“菡玉,那都是二十多年前的旧事了。”
菡玉沉着脸一语不发,使劲推窗,但拗不过他的力气,一松手掉头就走。杨昭推开窗,一手撑住窗台跃进房中,追上去几步把她拉住。她挣脱不得,就任他抓着,背对着他看向别处。
“菡玉,自从她嫁了人,我就再未与她有过私弊。”
她深吸一口气,冷冷地开口:“相爷,你不需要向我解释。既然都是以前的旧事了,相爷如今行得正坐得直,我自然会当什么都没看到,决不会去向裴娘子搬弄是非,也不会告诉其他人,相爷只管放心。”
他与虢国夫人的私情,她早就听说过,原来真的确有其事。但是从别人嘴里听来和亲眼见证,毕竟还是不一样……
她偏过头去,看向桌上的荷花笺。爱身以何为,惜我华色时。自伤失所欲,泪下如连丝。自伤失所欲,泪下如连丝……心头种种滋味混杂难解,是愤、是怨、是妒、是怒,自己都分不清楚。
两人正僵持着,大门突然被推开,芸香跑了进来,笑嘻嘻地喊着“吉少卿”,一进门看两人姿势,目瞪口呆愣在当场,不知该进去还是退后。
杨昭忙放开菡玉,把手负到背后摆出宰相的架势来,装模作样地问道:“除了刚刚说的那两件事,你还有什么要禀报的吗?”
芸香看看两人,小心翼翼地对杨昭屈身行礼:“相爷和少卿商量要紧事,那芸香先告退了,一会儿再来伺候。”说完转身欲走。
“好。”“等一等!”
两人同时开口,芸香顿住脚步,不知该听谁的。菡玉抢先道:“今日劳动相爷大驾,下官着实有愧。朝政大事还是去相爷书斋商议罢。”
杨昭点头道:“也好,那走吧。”
菡玉对他一拜:“下官暂无他事禀奏,恭送相爷。”
杨昭心生恼怒,不想她居然用这种方法下逐客令。他回身瞪她,她却深深地弯下腰去,恭敬地拜别。他碍于芸香在场不好发作,只得吃个哑巴亏,出门走了。
杨昌站在书斋门口,看到相爷黑着一张脸从隔壁院里出来,就知道又发生什么事了。自从吉少卿搬到相府,这样的场景可真是屡见不鲜。
杨昌乖乖地低头立在门边,在相爷走到门前时伸手为他推开门;接着跟随他走进书房,右手横伸在他身后,接住他扔下来的外袍挂到一旁架子上;然后在他喝出“出去”之前自觉地退出去,并将书房门关好。
屋里沉寂无声,杨昌侧耳听了一下,什么也没听见。他心下思量:要是相爷每回生气时能发发脾气摔几样东西,说不定还好些,可他偏偏强忍着,一个人关在屋里不知道做些什么,总叫人担心。
天色渐晚,一会儿到了晚膳时分,裴柔派侍女来请相爷到厅中用饭。杨昌道:“相爷有要事处理,就在书房用膳了。”相爷时常在书房里独自一人用餐,侍女也不多问,十分顺利地打发走了。
杨昌命厨房做了几样简单的小菜送到书房来,刚进门去就听到他冷冷的声音:“我在忙,出去!”
杨昌也不作无用的劝解,又把饭菜端了出去,准备拿回厨房去放在蒸屉上热着。一会儿等相爷气消了自然知道肚子饿,总会吃的。相爷就爱自己生闷气,偏偏又屏不住这口气,吉少卿从不向他道歉,总是他自己慢慢消了气,回头又巴巴地贴上去。
总这样憋着不得纾解,迟早会憋不住的。杨昌摇了摇头,实在是有心无力帮不上忙。两人都是死心眼的主儿,叫外人如何插手呢?
“杨大哥,相爷又不肯吃饭了吗?”
杨昌端着食盘刚走出廊下,就见芸香从隔壁院中走过来。他哂笑道:“相爷不是刚从你那边回来么。”
芸香和杨昌两个各伺候一边,早有了默契。芸香笑道:“我这不是一有了消息立刻就跑过来了,就怕相爷窝着一口气又吃不下饭,弄坏身子。”
杨昌问:“什么消息?”
“当然是能让相爷胃口大开的好消息!”芸香嘻嘻一笑,卖个关子不肯告诉他,过来接了他手里的食盘往书房那里走去。
杨昌有些不放心,跟着她追问:“到底是啥消息?相爷正在气头上呢,你要是没有十足的把握,可别进去捋老虎毛。”
芸香白他一眼:“你也不想想我是伺候谁的,不信我,也该信我上头那位啊!”
杨昌脚步一顿,芸香已推门进去了。杨昌觉得有些纳闷,吉少卿和相爷闹了这么多次别扭,从来没见她主动低头过,就算派个婢女来也是了不得的大事了。或许是她想通了,两人就此有了转机也说不定。他如此想着,便放下心来。
作者有话要说:留言好少呢,过气网红杨大叔感觉有点心塞塞的_(:з」∠)_
☆、第九章·莲笺(2)
杨昭坐在书案前提笔书写,听见有人推门进来,头也不抬,不耐烦地斥道:“不是说了我有事在忙吗,别来烦我!”
那人却不退开,反而一步一步朝他走来。他正当烦躁,怒由心生,抓起手边的碧玉笔搁就冲那人扔了过去:“滚出去!”
他本以为进来的是杨昌,随便一闪就能躲过去。谁知那人却不避不闪,玉雕的笔搁正砸中额头。芸香痛得低呼一声,手里托盘一晃,硬是忍住没有松手。
杨昭听到是女子的声音,抬眼去望,发现竟是菡玉院里的侍女,忙站起身来走到她面前:“怎么是你?……刚才没有砸痛你吧?”
芸香道:“谢相爷关心,我没事。”
杨昭看到她的一瞬间心头已转过百种思量,竟有些紧张,问道:“你……你来做什么?……谁让你来的?”
芸香跪下,高举食盘道:“请相爷用晚膳。”
杨昭哪还有心情吃饭,挥手道:“我不饿。你这时候不是该在……吉少卿身边伺候么,到我这边来做什么?”
芸香却不答,固执地举着托盘:“相爷请用膳吧。相爷生气不肯吃饭,要是气坏饿坏了身子,不怕少卿心疼吗?”
杨昭挥出去的手就落在芸香举着的托盘上,忘了收回。
芸香低头道:“相爷和少卿两个,明明心中都万分不舍对方,为何一定要互相怄气、互相让对方担忧呢?”
杨昭接过食盘随手放到一旁桌子上,拉起芸香来问道:“这些话是……是她跟你说的么?”
芸香摇头道:“是我自己察言观色琢磨出来的。少卿的脾气相爷也清楚,要是他能这样直抒胸臆地坦言,哪怕是对旁人,也不会是如今这样了。”
杨昭有些失望,放开芸香的手:“原来只是你自己猜度。”
芸香连忙道:“相爷,婢子决不敢妄自揣测凭空捏造,我是有凭有据的!且不说我跟随少卿数月,见微知著,单就是这次……”她从怀里掏出一件东西来,“相爷请看,这是少卿刚刚写的……”
杨昭接过来一看,发现那是菡玉写的奏表,建议改进吏部的一些办事步骤,都是些很细枝末节的琐事,只是在那奏章的末尾落款处,居然写了大半个“昭”字,只差最后一笔没有封口。
芸香解释道:“相爷走了之后,少卿就坐下来写这个。我看他一直心不在焉,写着写着就把这道奏折给我,说是写坏了,让我去扔掉。婢子看最后那个字似乎是相爷名讳,就私自藏了下来。婢子猜测是少卿写的时候走神,把心中所想写出来了……”
她又拿出另外一样东西来:“然后少卿又写了这首诗……”
杨昭还未拿过来看,就闻到那藕色的花笺上淡淡的荷香。他恍然忆起刚刚在菡玉房中,似乎确曾看到她书案上有这种花笺,题了几句诗,但没有看清楚。
他心神一荡,急忙接过来,只见荷花笺上用娟秀的簪花小楷写着: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少卿的心意,相爷这下可都明白了吧?少卿并非故意要惹怒相爷,他或许也是有苦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