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春乃发生(239)

“朕还有任何立场阻止他们离开吗?”帝王回头,一双眼睛血红:“罪不责众,所以天下人都错了的时候,朕也拿你们没有办法,你们赢了。”

群臣噤声,都低着头,皇帝挥袖回宫,一病就是三天。

三天之后,笼罩在燕京上空的阴霾好像终于散去了,各地大雨,旱灾得解,天花的灾情也随着尸体的焚烧和药物喷洒而逐渐消失。只是帝王的病情不见太大好转,每天勉强上朝,都是脸色苍白,咳嗽不止。

德妃走了之后,后宫再无妃嫔能见皇上,攻玉侯之位悬空,不少事情无法处理,只能让一众朝臣没日没夜地加班赶工。

“皇上。”秦公公道:“有大人托奴才传话,说希望皇上将德妃娘娘迎回来,毕竟她还怀着皇嗣,现在已经是天下太平……”

“他们想得真简单。”帝王嗤笑:“以为花春真的是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吗?朕没有办法把她迎回来,谁想迎,谁就去想办法吧。”

秦公公颔首,将原话转达了出去。

一群大臣愁眉苦脸,皇上看样子是没有要纳新妃的意思,后宫里所有的妃嫔都像是被打入了冷宫,按照皇上如今的身体状况来看,他们得有最坏的打算,起码得有个皇嗣吧!

先前说德妃是妖孽看起来真的是误会,那既然误会消除了,各地的灾情也得到了缓解,那不如就想个办法去给德妃道个歉什么的?

说干就干,唐越和吕三变派人去打听花春的下落,结果得知贺长安竟然带她去了燕京附近的山水庄,是个养胎的好地方。

于是众人就带着礼物登门拜访了。

结果,门是登了,但还没进去就被贺长安拿着长剑赶了出来。

“当初不相信她怀的是皇嗣的人是你们,如今要利用皇嗣了,又想来抢人的也是你们。”剑锋冰凉,贺长安横眉看着这群人:“花氏不回再回宫,也不再属于皇上,你们死心吧!”

“侯爷不在意荣华富贵,德妃娘娘也不在意了吗?”有人小声问:“这孩子若是皇嗣,日子肯定比普通百姓好过得多。”

“我们都不在意。”贺长安道:“荣华富贵,名分地位,你们谁爱要谁去争吧。”

众人面面相觑,看着大门在眼前合上,茫然无措。

有人说:“德妃也不是很重要,实在争取不来,那也就罢了吧。”

几个老臣叹息了一声,打道回府。

“皇上的病情一直没个好转的,咱们不能不为将来考虑。德妃和攻玉侯都是必不可少的人,现在却都是这样的态度,咱们不可能就任由他们去。”

“那还有什么办法?”旁边的人问:“他们都不在意荣华富贵了。”

“德妃应该是被皇上的举动伤了心,贺长安是护短心切。”老臣道:“咱们对症下药,从皇上那里入手,说不定能将德妃挽回来。”

听着有道理啊!众人立刻就进了宫。

结果却见皇帝脸色苍白昏迷不醒,冯御医一脸担忧地站在门外同秦公公道:“陛下这是心病,恕微臣直言,继续下去的话,也没几年好活了。”

秦公公当即跪在了地上,吓得后头的一众大臣也跟着跪了下来。

“你们跪我干什么?”冯御医叹气:“去开导开导皇上才是要紧。”

“这怎么开导啊?”秦公公红了眼:“皇上惯常是不爱说话的人,什么东西都藏在心里,如今冤枉了德妃娘娘,伤了娘娘的心,也彻底失去了娘娘,他顾忌百姓和大人们的想法,什么也不敢做,奴才能帮上个什么忙?”

唐越连忙道:“皇上都这样了,那咱们亲自去将娘娘接回来啊。”

“我们去过了。”后头的老臣开口:“没用,娘娘不肯回来。”

“哎呀,这其实就是个脸面的问题。”吕三变道:“娘娘觉得皇上不爱她,当众要烧死她,那咱们证明一下皇上对娘娘的心意不就好了?”

“怎么证明?”

“很简单啊,先前皇上就提过立后之事。”吕三变道:“现在你们还有谁不同意么?”

第251章 恭迎娘娘回宫

在场的人都是一愣,相互看了看。

如今灾情有所好转,倒是皇帝病情加重。德妃出走,攻玉侯挂印隐居,朝中混乱。如果立后能稳定局面,那自然是没人不同意的。先前反对德妃为后,是因为天下人都不服,但那日刑场一雨过后,百姓忏悔,民间也多了为德妃平反的声音,照这个趋势下去,要扶德妃上位也不是不可以。

“臣同意。”后头一个老头子举了手。

“……臣也赞成。”

后头举手的人越来越多,唐越勾了勾唇角,脸上却依旧是一副担心不已的模样:“就算咱们都同意,民间再有异议当如何?”

“这个好办。”吕三变道:“百姓多愚昧,听风就是雨,先前迁怒德妃娘娘,也不过是因为灾祸都恰好与她扯上了关系。如今江西旱情缓解,燕京天花也有所好转,咱们就可以趁机歌颂娘娘,引导百姓重新对德妃娘娘尊敬,进而再提立后之事。”

“好主意!”后头的人纷纷应和。

有人小声质疑了一句:“先前不是大家都不同意德妃为后么?如今怎么……”

“你不会看形势么?”旁边的人捅了捅他的手肘:“攻玉侯都挂印了,现在立德妃一人,可让皇位后继有人,皇上心结大解,也可以让攻玉侯重新回来效忠,一举多得的事情,为什么不做?”

听起来很有道理的样子,那人歪了歪脑袋,一时间也没能转过弯来,就干脆跟着点头了。

现下人心惶惶,没有人去认真思考为什么本该杀了德妃,结果行刑之后局势大转,他们都得求着德妃回来的问题,主意一定,一群人就去分工合作了。

花春悠闲地躺在山水庄里吃着水果看着风景,瑞儿时不时进来给她传递消息。

“天花好像一夕之间就都没了似的。”高兴地蹦来蹦去,瑞儿道:“大家都在说,老天在您危难的时候终于开眼,保佑了大梁,也说您是天命所归呢。”

看吧,不一样的阶段说不一样的话,花春翻了个白眼:“也是现在情况对我有利他们才会顺水推舟,不然换一种说法就得说我身上的恶灵被火给赶走了,所以大梁才开始顺风顺水。”

瑞儿一愣,想想也有道理。这话要怎么说,全看别人的想法,谁掌握着引导民众的权力,谁就是老大。

人言果然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东西,尤其是百姓愚昧从众,不经思考就开始传蜚语的时候。

“对了,青袅还没回来吗?”花春想起来问:“不是就去行宫收拾东西而已?这都几天了?”

这些天她每次想找青袅就被别的要紧事给打断,到现在回想起来,从刑场上下来就没看见青袅的影子了啊。

“青袅姐……”瑞儿干笑了两声:“可能是…在路上有什么事情耽误了吧。”

心里一沉,花春抬眼看她:“能有什么事情耽误了这么久?这里离行宫也就一天多的路程而已。”

“可能……”

“别可能了,说实话。”深吸一口气,花春表情严肃地看着她:“青袅是不是走了?”

瑞儿抿唇,眼睛四处乱看,心虚得很。

不用说出来也知道她猜对了,花春有些怔愣,算算日子,当真是她一离开燕京,所有的事情就回到了正轨。

难不成这天下的灾难当真与她有关?那她要去哪里?离开大梁?

“派人去找。”花春呆呆地开口。

“主子。”瑞儿咬唇。

“别废话给我去找!”低喝了一声,花春道:“她身子最近本来就不好,没道理让她一个人随便乱跑!”

“她没乱跑。”贺长安从门口跨进来,低低地叹息了一声:“有我在呢,她说想去大梁之外四处游玩,我便派了人和车,随她一起去了。”

瞳孔微缩,花春转头看着他,皱眉道:“已经走了很远了?”

“很远了,你追不上。”贺长安目光深沉:“她留在这里没好处。”

轻轻吸了口气,花春咬牙:“所以我要一个人留在这里安逸度日,让她一个人在外漂泊?”

“这样对谁都好。”

好他奶奶个腿儿啊!花春怒极,一把将贺长安给掀开就往外走。

不能共苦只能同甘的算什么朋友?要是青袅当真不适合留在大梁,那也等一等她,等她生了孩子可以上路之后,一起去倭寇那儿旅游旅游玩一玩啊!说好的以后一直都要在一起,这半路下车算什么?

白鹭成双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