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捡破烂+番外(198)

这个骊,就是马驹的意思。

“你还真没说错,听人说你吴婶子嫁过来之前,娘家确实有一匹马,你吴婶子就在马背上生下来的,可能就是这个原因!”

陈爱梅掂着锅铲说道。

“哎呀,妈您别打岔,这几个人要来厂里干活,你看能不能行?不行我就另外再想想办法。”

“你一个学生能有啥子办法?再说了,俺明儿才问问你春燕姨呢,现在俺也说不好,不过,乡亲们愿意来投奔咱们,这是好事,等有了结果,你给老家去个电话,让人来,到咱家吃吃玩玩住住。

俺呢,领她们去看看陀螺河的风景去。”

“您高兴就行!”小蕊说着,心里的不痛快全都因为母亲的豁达撵走了。

能做到母亲这样心胸柔软善良不记仇的女人,还真是少见的很,小蕊觉得这一点值得她学习。

饭菜做的差不多了,陈爱梅想着,怕乡亲们等着急了,就干脆今儿请冯春燕来家里吃饭。

当下就撵小蕊出去割几斤猪肉,买一条鱼回来,然后再去纺织厂找厂长,那个时候,她也差不多要下班了。

“行!”小蕊一拍膝盖站起来就走,虽然有些累,不过,小蕊被母亲折服了。

办完这些事的时候,已经晚上七点半了。

冯春燕新官上任三把火,员工休息的时候她在赶下个月的产量计划书,员工放假了,她在想办法整顿公司,让公司的员工福利待遇更好,产量更高,争取明年上市。

就这么一折腾,这次再见冯阿姨的时候,小蕊觉得她两鬓的白发比上回又多了几分。

不免,有些心疼。

晚上姐妹俩聊天的时候,小蕊才知道,冯阿姨离了婚,因为男人在外头有人了。

可冯阿姨的公婆对她特好,所以,即便老公不要她了,她还是带着孩子跟公婆住在老房子。

为了养活俩老人和孩子,冯春燕不得已才出来干活。

第240章 日子过的美

刚出来的时候,她还抱着娃在产线上踩缝纫机,连喂奶的时候她都在干活。

等赚了些钱,手头宽裕了,给婆婆做了膝盖骨刺的手术后,婆婆就能给她带孩子了。

从放下孩子的那一刻开始,冯春燕攒足了一口气不分昼夜的干,她已经在这个厂里干了九年了。

今年是第十个年头,也算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冯春燕的事业蒸蒸日上,如今做了厂长,她老公,不,她前夫还时不时回来跟她要钱去养别的女人。

可冯春燕是个雷厉风行的人,一分钱都没给过男人,而且从离婚后她变得不在软弱,这让男人几乎忘了这个女人曾经温柔似水的模样。

小蕊听着,没有插话,即便到现在为止母亲都还没提介绍工人进去的事情。

“其实我挺羡慕你的爱梅,都离婚了,人却没咋变!”

冯春燕说的是心里话,她就是攒了一口气,争这口气,让男人瞧瞧,她冯春燕没有他,过的会更好。

可陈爱梅同志似乎没有变,一直都还是温柔似水。

“燕姐您真会说话,俺想改也没有你那个干劲儿,就算是有那个干劲儿,俺也没有那个本事和机会,俺家在乡下,当初闹离婚的时候,俺靠咂鞋垫维持生计,哪里会遇到这样的厂可以挣钱呢!”

陈爱梅满眼晶莹的招呼着冯春燕夹菜,脑子里却已经把以前的苦日子回忆了一遍。

“今儿爱梅你让丫头找我来家里吃饭,不会就是想说说话的吧!”

冯春燕笑了。

“呃,确实有件小事儿跟你打听打听。”陈爱梅搓着手有些不安,她还是头一次想借助关系走个后门呢:

“俺老家特别穷,四下里不通车,日子也过得不好,有几位老表想来厂里干活,挣点辛苦钱维持生计。”

陈爱梅不好意思的慢慢说道:

“俺也知道,走后门不好,这不就是想问问您呐?要是实在不行呢,俺就跟老表几个说说就是,你也不必放在心上。”

一听陈爱梅这么直接,冯春燕都笑了,这就算是走后门,不言自喻你知我知不就行了吗?自己还说出来。

“咱们确实不能钻社会主义的空子,更不能挖社会主义墙角,咱们都是活在新时代的人,只要有本事,咱们谁都没必要走这个后门,爱梅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冯春燕笑的很和蔼,她也着实跟陈爱梅聊得来:

“裁员也不是我一个人决定的,咱们人员膨胀,跟产量形不成正比,不裁员不是浪费国家粮食吗?

再说,现在是新社会,竞争力比往年大多了,小学文凭已经快要被淘汰了,而且不光得有知识,还得手脚麻利。

下周末就有上级领导来亲自勘察这次考核裁员现场,所以,你老表来是随时都能来,要是没过关,我也说不上话。”

冯春燕拍了拍陈爱梅的膝盖,示意她已经仁至义尽了,裁员结果根本不是她能做的了主的。

毕竟这纺织厂一开始是国家投资建设,就为了给待业女性一次独立的机会,虽然她是厂长,但是背后站着的是国家的生产计划和发展前景。

“那行,俺明儿让老表先来玩两天,到时候您亲自给面试一下,再上线实际操作操作看看,不行的话,你也实话实说,总比下周末领导来勘察的时候再被淘汰,你也不好做,我也不好意思不是!”

陈爱梅这回是考虑的周全。

“那就这么说了!”冯春燕起身要走。

“燕姐,您再吃一碗饭呗,还专门给你蒸的米饭!”陈爱梅客气着,硬是要给再装一碗饭。

是的,冯春燕是远嫁来的女儿,她娘家是南方的人,虽然嫁过来已经十几年了,也习惯了北方的面食,习惯了吃馍馍,可她对米饭还是有着根深蒂固的感情。

“一碗就饱了,你蒸的米饭实在!”冯春燕笑着告辞。

“蕊儿,你说你娟儿嫂和梨花婶子她们要是过不了这考核,岂不是……”

冯春燕离开后,陈爱梅叹了一口气。

“那我们就没办法了,纺织厂又不是赵家开的,哪能说得准!”

小蕊说的也是实话,陈爱梅再担心也没有办法。

很快,十一假过了,去上课的这天正好是礼拜四,那边已经通知娟儿嫂子和梨花婶子她们过来城里了。

陈爱梅为了念及老乡这份情谊,特地请了假去车站迎。

傍晚接到人路过厂门口的时候,陈爱梅就给介绍了。

“呦,这厂可真大啊,得有咱赵家寨几个山头大!”梨花攥着手里的布包,双眼放光的看着厂房。

“可不是啊,太大了,俺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厂,这要是在这地儿挣钱,下班了从这哈走出来都觉得可神气了!”

吴骊伸长了脖子往里看,看到了几个穿蓝色工作服的员工在厂区和食堂之间走动,当下就激动坏了:

“连衣裳都是一码色呢,可真好哇!”

“可不是啊,城里就是不一样,啥都好看!”梨花把胳膊上的包袱往肩膀上拉了拉,当下就迫不及待的要去陈爱梅家里看看:

“嫂子,俺上你家里看看去,听说住的是大楼呢!”

梨花笑的十分灿烂,眼睛始终离不开路两旁的稀罕景物:

“城里啊,就是好,这下雨也不要穿胶鞋了,都是水泥地!”

说着,梨花还在地上使劲踩了几下,抬头之际笑的没心没肺的:

“真结实啊!”

“可不是啊,你看那房子,呦,是二层的呢,真好看,这得多少钱才能盖起来啊!”

吴骊也跟着迎合,也就陈娟儿瞅瞅这儿瞅瞅那, 一路上一句话都没说,就跟在人群后头。

路过卖糖果的店,陈娟买了一斤花生糖拎在手里,她不习惯空着手上别人家去。

刚一进龙湖小区,几个人哇了一声,多干净的水泥路啊,多好看的房子啊。

不光是水泥的,外头还贴着瓷砖,好看极了。

“这城里就是好,你瞧瞧,这外头贴瓷砖干吗?又不顶用,就为了好看得多花多少钱啊!”

“是啊!这城里人过的这才叫日子,老家那叫啥日子啊,住的像猪圈,吃的没猪好,嘿嘿……”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