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便是晚年的天伦之乐,儿媳孝顺,孙儿绕膝。
这一晚,老赵头儿都喝晕了,还说起了他自己小时候没饭吃,爹娘把他丢在家里炕头儿上,就去外头偷地主的红薯去了。
结果他还把房子给点了。
陈爱梅看看小蕊,招呼他扶爷爷去睡觉,看来是喝多了,待会儿得哭呢。
那个年代还不如陈爱梅这个年代,好歹改革开放了,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收成也一天比一天旺。
等安顿了爷爷,赵小蕊才跟母亲商议回家的事儿。
陈爱梅当即就啊了一声:“顾婶子摔了一跤?”
“是啊!妈,你看这小胖跟他爸妈都没回去看,我想趁着八月十五,正好也给乡亲们带点儿好月饼,记得我来上学的时候,全村的人都给支持了。
有钱的给钱,没钱的给的窝窝头,可好吃了。”
小蕊一想起这事儿,心里头还能体会到当时的感动,那时候,是她们娘俩最苦的时候。
“可不是嘛,咱不能忘本,得回去,明儿就走,俺现在就收拾好,明儿一早赶早车!”
说着,陈爱梅赶紧收拾了桌子,洗了手回屋去收拾一些换洗的衣服。
“爷爷呢?”小蕊感觉把爷爷一个人放在城里不好。
他一个人闷得慌,不说万一跟邻居吵起来不说,买菜啥的他也不熟悉,要是觉得现在市价贵了,指不定就跟人吵起来了。
那个年代,一斤白菜才一分钱,现在一毛钱,好吧,其实白菜的价格随着社会的进步一直没怎么涨价。
就跟付出的最多,捞到的最少一样。
“哎,俺是担心你爷爷身子骨经不起来回颠簸,不过你爷爷上年纪了,念家,照俺看,他一点都不喜欢住在这里,若不是俺前阵子躺着不能动弹,你爷爷他早就又走了!”
陈爱梅说着,打算明一早再叫他。
小蕊若有所思,是啊,老年人没有不念旧的。
走哪儿都夸乡下好,跟菜市场买菜的也吵过,说是你这样的大白菜搁在俺乡下,那都烂在地里了给猪拱,你这还那么贵。
第二天一大早,赵小蕊就被母亲叫起来了,老赵头也早就醒了,毕竟上了年纪的人睡眠不好,若不是昨晚上喝了酒,恐怕他披星戴月的就出门溜达去了。
一说要回老家,老赵头激动地啊,打眼一瞅,满眼望穿秋水的眼神,好像那羊角山,还有那绿油油的麦田,还有那刚长苗的玉米秧子,都在眼前浮现。
三人很愉快的踏上了回老家的路,小蕊和陈爱梅更是大包小包的拎着,扛着。
买的都是乡下没有的稀罕东西。
这个给谁的,那个给谁的,小蕊都记得清楚着呢。
“呀,这儿俺来过,是陀螺河,这河可真长啊,跟长江似的!”
老赵头明显很兴奋,在车上就指着外头跟银丝带一般的陀螺河说道。
“过了这陀螺河,就是邵北地界儿了,咱们出了邵阳,就快了!”
陈爱梅也激动。
只有赵小蕊一直盯着车窗外飞速后退的景色发呆,如果小胖哥有钱配个手机就好了,现在手机基本上开始慢慢在市区普及了。
很快,就会传到乡镇各处。
想到这里,小蕊觉得小胖哥离开的不是时候,就算是当时要走,那也没说清楚。
等小蕊知道的时候,竟是小胖让胡杰给留的口信,这一点都不像小胖哥的作风,好歹是书面的告别信吧。
现在好了,就算是买手机了,也不知道电话号码啊,也不知道下次见面是什么时候。
哎……气,气死了……这个死小胖!小蕊狠狠的骂道,手指头都快把前排靠背上的破烂皮层给抠掉了。
抵达赵家寨的时候,是当天的晚上九点多。
这时间在乡下差不多都洗洗睡了,毕竟没几家买得起电视机,也没有多少娱乐活动,吃得早,睡得也早。
可赵小蕊等三人一进村,那熟悉的狗叫声连成一片,从村东头一直蔓延到村西头。
时不时传来村头张大娘的骂声,她睡眠不好,一晚上能骂好几回。
“还是原来的样儿!”老赵头感慨。
“可不嘛,那谁家来着?盖瓦房了呢!”陈爱梅指着刚起的新房说道。
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亮呢,赵小蕊家里就围满了人。
“哎呦,她婶子,好久不见了啊,你瘦了啊。”
“可不嘛,这不是农忙嘛,这几天可累着呢,你现在身体好些了没?”
“好多啦!”
“呦,这不是宝娃他舅嘛?又添个娃儿啊,太好了,你看你,也不叫人捎个信儿,俺好来随礼!”
陈爱梅忙的不亦乐乎,拉着这个吃果子,拉着那个吃瓜子。
“呀……这是蕊儿啊,咋长高了呀,长变样了,变漂亮了啊,差点没认出来!”
乡亲们就是热情,拉着小状元转着圈的看。
“可不是嘛,以前可是个矮墩子呢,今年总算是蹿个了,来来来,她婶儿,还有宝娃他舅,来来来,城里带了好月饼,拿回去给婶儿尝尝!
一听陈爱梅这么说自己,赵小蕊不由得翻白眼,原来老娘也嫌弃她矮矬子啊!
“来来来,呦,这谁啊,这咋打眼一瞅……哦,对了,这是马叔他家小儿子,呀,头年来看着还黑瘦黑瘦的呢,这会儿也长得人模狗样的嘛!”
卧槽!赵小蕊看着一脸笑出褶子的母亲,再听听这话,明显是回老家一趟高兴疯了。
哪有夸人家人模狗样的呀!
接着,陈爱梅忙的那是恨不得把自己分八瓣,顾得上拿礼物,又顾不上给拿瓜子。
“这咋好意思啊,爱梅啊,这都留着你吃呗,补补身子嘛!”
乡亲们推辞着,可看看这包装盒,一瞅就是乡下没见过的,更别提吃过了,不过这一看就不便宜。
“俺身子好啦,婶儿,您拿着,不拿俺可生气了!”
这么你来我往,也就不推辞了,大家伙都有一盒月饼。
等到张爷爷来的时候,陈爱梅尴尬了,回头瞅了一眼,没了!
“张叔,您……您来的正好!”
好啥啊,少准备了一盒呢,这尴尬的陈爱梅拍着大腿硬是不知道接下来该说啥好了。
赵小蕊也是一愣,明明都算好的,怎么少了一盒?屋里留的是给顾奶奶的那一盒,赵小蕊砸吧砸吧嘴:
“张爷爷,您喝茶!”
这是她的大恩人,是赵家寨的村长,怎么偏偏就少了这一盒呢?
第205章 想念孙子
“蕊儿,这咋少一盒呢?”陈爱梅趁着张村长喝茶的功夫,把她拽到屋里低声的说道。
“我咋知道,不是你数了吗?”赵小蕊说道,这弄得多不好意思。
这种事就像啥吧,好事儿,本来是好事儿,不做也没人说你闲话,可你做了就得做好它。
可眼下,偏偏少了张村长的一盒。
“要不,把顾奶奶的先给张爷爷!”小蕊皱着眉头说道。
没想到这次回来,准备让顾奶奶尝尝市里的月饼,却没捞上。
到底还是记得顾奶奶牙口不好,不能吃太甜的,可她老太太还就好这口儿,所以这城里的月饼做的就相当讲究。
甜而不腻不说,还是五仁馅儿的,顾奶奶一定喜欢吃。
“张叔,您看俺这记性,呐,这儿呢,专门给您留的一盒!”
陈爱梅把最后一盒月饼塞给了张叔。
张叔没说要,也没说不要,就接过来放在桌面上。
“呀,张叔,咋了?”
陈爱梅和赵小蕊这才看到,张叔的脸色不大好,好像有啥难事。
“顾婶子怕是熬不过今年麦假(暑假)了!”张大爷显然很愁得慌。
他给烟窝上了一窝烟丝点了起来。
“咋回事?不是只是摔一跤嘛?”赵小蕊心疼的很,她虽然不是自己奶奶,可她对自己也跟对小胖一样好。
再加上小胖哥不在,她就想替他照顾好奶奶。
“这……哎……”陈爱梅毕竟是大人,她知道张村长愁啥:
“这都捎过信了吧,不然老太太这……这身后事可咋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