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想若是二房完蛋了,那不过也就损失了一个郭妍而已,她还有儿子女儿,若是二房混的好,自己也能跟着享福。
说做就做,贵凌郡主让郭妍把咸安长公主留下来的嫁妆基本继承了,她也觉得讽刺,其实到了之后,她觉得咸安长公主对她一般,但是她的东西还是都留给了她,这么大一笔嫁妆,她不愁嫁了。
“你知道吗?郭妍那个丫头和老二的儿子定了婚事。”蒋氏一脸八卦的模样。
甄珠笑道“这是好事呀。”她不是很喜欢肖氏,但肖氏的儿子乔箫却是个很讲义气,人也不错的孩子,二房比起其他两房要穷一点,所以郭妍的嫁妆正好填补,同时郭妍嫁的又是自小一起长大的表兄,也算是青梅竹马了。
未必是好事,蒋氏摇头,“郭妍的事儿我也清楚,长公主心疼她,贵凌县主有好几个孩子,可不一定疼她,再者她以前就瞧不起人,这一大家子住在一起,恐怕日后难得相处。”
这话甄珠就不好接了。
二房独子的亲事定下,就等出孝就办亲事了,可惜,厉王反了,老伯爷不禁感叹“贵主子是白死了。”
先帝最倚重的就是这个姐姐,用障眼法把玉玺丢了,其实是给了姐姐咸安长公主,这枚玉玺就是皇脉之地,却没想到玉玺一出,让厉王直接让人偷盗了,自立为王。
正所谓皇帝轮流转,今年到我家,原本按照脉络,咸安长公主由于郭妍和女儿的原因一直没有献出玉玺,之后死了也是正常死亡,但这一次,她自认为活的心惊胆战,对女儿和孙女也没前世那么惦念,索性就赌一次,没曾想从龙之功不必想,人倒是死透了。
让厉王惦记起来,又顺利偷到手,越发觉得自己是真命天子。
国家一乱民不聊生,此时南边有自立新王,不仅不杀富户,反而爱护百姓,很快得到民心,乔瑸也带着一万私兵前去投靠,甄珠这些人也跟着丈夫去。
马车上蒋氏还抱怨“这日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蒋氏的爹当年还是国公,风光无比,如今被厉王宰杀在马前,甄珠也是如此作想,她又掀开帘子看了看弟弟就在旁边,倒也松了一口气。
朱姨娘年纪轻,休养了一年后,甄珠问了她的意思,替她找了一位将士,如今做点小买卖,日子过的出去,反正不管怎么打仗,京中人还是要生活的,她的日子过的出去。
投靠这位新王时,甄珠竟然看到自己的爹娘,甄大人还任新帝的户部尚书,他原本就极为擅长经济事务,这也是甄家为何在他没贪污的情况下还那般富有。
见到爹娘,自然又是一番喜极而泣,甄权也未曾想到,倒是甄珠有些尴尬的说朱姨娘改嫁的事情。
甄大人不以为意“她年纪轻轻的,原本该如此,我和你娘感情好,当年纳她进门也不过是为了子嗣罢了。”
这一番劝说,甄珠才没有多少内疚。
于甄权而言,朱姨娘虽然是他亲娘,但是甄夫人是他嫡母,从小对他更像娘一样,他的爹娘失而复得倒是更让他高兴。
甄家一家人投身军中,甄权作为甄大人的独子身份更是水涨船高,更别提甄珠了,她丈夫乔瑸带兵投靠新帝,早就得了一个将军之位,她虽然不是伯夫人,但也是将军夫人。
她的儿子乔筲也成了热饽饽,当然最热的还是弟弟甄权,他十七岁的年纪,正是婚配之年,莫说旁人就是蒋氏也有这个意愿,当然蒋氏的女儿和他差着辈分,这话自不必开口。
这一仗打了三年,乔瑸表现突出,有他在的地方更是势如破竹,甄权跟着姐夫也成了一员猛将,这一次新帝登基,乔瑸算是凭着自己的本事成了伯爷。
这次他们伯府叫忠勇伯,这是表明乔瑸的忠诚勇敢,皇上赏赐的府邸很大,甄珠住进去后,再也没有以前那种感觉了。
以前那个爵位不是她们挣的,所以事事都要周全,生怕旁人说不好,可现在这个爵位是乔瑸挣的,旁的人都没有机会。
新帝的举措很多,也同样需要很多年轻的俊才,头一年就开了恩科,肖氏知道自己儿子学问好,但她同时也知道以今时今日乔瑸之地位,以前是一直忙着战场上的事情,如今怕是要对付她了。
儿子中了秀才那时,她自裁了,下人来报的时候,还送了一封信给甄珠,里面全部是肖氏的忏悔之意,她说她近些年一直在反悔反思,可甄珠半点都不信,但既然她已经死了,过去种种她也不会纠结。
二房的乔蕴本就是风流才子,在肖氏死后一年就仗着弟弟是伯爷,娶了一房年轻可人的妻室进门来又怀上一子,把乔蕴也管的严严实实的,再等郭妍进门,婆媳关系更是紧张。
而甄珠的儿子乔筲却在乔蕴成亲后也定了一门亲事,姑娘出身算不得多好,却是性格非常好,不仅和乔筲处的好,便是和甄珠也亲如母女。
在甄珠四十岁的时候,儿媳妇亲自绣的千寿图让亲戚朋友们都羡慕极了,不提蒋氏,便是二房乔蕴的新妻,也阴阳怪气的讽刺郭妍。
“人家三弟妹都能享儿媳妇的福了,也不知道我是倒了什么霉,死去的姐姐倒是给了我这样的一个儿媳妇,真真是让我羡煞旁人啊。”
郭妍刚进门时尚且有斗志,但之后丈夫让她忍耐,一个孝字大过天,她更是忍着,忍的小产了一次,到现在还肚子空空。
她婆婆见她没说话,又道“进门也这么久了,还是肚子空空,以前也就罢了,现如今你相公也是翰林,快三十岁的人了,这一次不管你怎么说,这妾是一定要纳的,否则旁人说我这个做婆婆的不好。”
郭妍越发不敢再说什么了。
她从婆婆这里出去后,想起当年看的书,不禁道,其实书中如果郭妍不做那些恶事,也不会被原女主对付,现在看看甄珠,倒是难得的好婆婆了,只是她错过了。
这些年甄珠过的极好,家务交给儿媳妇打理,她有空就让丈夫多陪自己去山里玩,回来时还会带一些土产给她的儿媳妇。
偶尔想起当年那个系统告诉自己的事情,她想说,总有一些人喜欢从别人身上找原因,却从来不去思考自己身上的问题,不是每次回到,就一定会做的更好,也许更差也说不定。
她是恶婆婆吗?从来都不是。
你是什么样的货色,我就是什么样的脸色。
作者有话要说本来打算把这个故事写长的,但是我觉得快穿还是不要写太长了,所以砍了一点剧情,突出主题。
下一个小故事 替嫁 明早更新
第87章 替嫁(1)
甄家茶园向来平静, 今天下人们却伸长脖子, 都等着看热闹。
甄家有一百亩的茶园,在本地是个不大不小的茶商, 家境殷实, 但家中唯独只有两个女儿,一位是养女一位是亲女儿, 所以本地人都说谁娶了甄家的小姐, 那可就娶了甄家的茶园子。
原本甄家人如往年一样, 来茶园避暑, 却没曾想到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一家四口聚在一处俱是愁眉苦脸。
圆脸姑娘脸上挂着泪珠儿, “扑通”一下跪在了鹅蛋脸的姑娘的前面, “好妹妹, 这次你可一定要帮帮我呀, 我不想嫁过去,呜呜呜呜……”
鹅蛋脸姑娘用扇子扒了一下她“我也不想嫁呀。”
甄家家主甄大全看着这对姐妹花,不禁叹了一口气, 这话还要从前两天说起,甄家姐妹去附近湖中泛舟,妹妹甄珠中途身子不适便回来了,姐姐瑞香觉得玩的不够尽兴, 依旧泛舟湖上,不料见到一俊俏的小公子。
又见他满身绫罗绸缎,瑞香就动了春心, 她在商户人家长大,自然知道穿的起那样衣服的,肯定不是普通人。
她很快嘱咐船夫过去,欲来个美救英雄,反正那位公子身边看着也没带多少人,她从小在湖里长大,很是了解水中的这些关窍,于是做了个套儿,原想把那公子的船碰坏了,日后留宿倒也方便,谁知道,人是被撞到湖里去了,救上来就医不好了。
没死,但是一直昏迷着,大夫说这辈子都难得醒过来。
这小公子来历也不一般,是西京首富阮敖之子,原本是因为在家犯错了送到梧桐乡的庄子上反省,没曾想竟然就这么昏死过去,再也没有醒来。
偏这阮敖的公子阮穆是独子,还是阮敖快三十岁生的这个小公子,因素日宠的不成样子,所以惹了事,被送来庄子,一则惩罚,二则避祸事。没想到却发生了这样的事情,瑞香当场就被拿下,甄大全恳求了许久,阮敖都坚持报官,但听说这今日来了个道士算了良辰吉日,冲喜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