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不太想管的样子,焦氏遂装作慌张的样子“老太太,我又年轻什么也不懂,这样的事情还是听您的。”一幅不敢做主的样子,她可不认为朱氏就真的想养老了,否则她的人想插手小厨房都插不进去,足以见朱氏并不是表面上那样的云淡风轻。
家里要出个王妃了,这可是大事,怎么能不知会老太太呢。
朱氏勉强推辞几番,又见焦氏还是一幅不敢自作主张的样子,遂勉为其难的答应下来“既然如此就等恪儿他爹回来再说吧。”
婆媳二人不再多言,只等东平伯回来,三人又一番商量。
东平伯颇有些疑惑“珠儿不过才十二岁,镇西王世子如何能看的上她?这事恐怕有蹊跷。”
诚然能够与镇西王家结亲,于他而言是锦上添花,但他就怕会出什么事情,天上的馅儿饼怎么就砸的那么突然,还砸到他一个庶出的女儿头上。可他也没什么好让人图的,东平伯府在京城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勋爵罢了,人丁还少,也没什么可以让镇西王府图的。
他一迟疑,焦氏倒是急了“伯爷,这可是大好事啊……”
于焦氏而言,成为世子妃那是多大的荣耀啊,有什么好犹豫的,便是折了一个姑娘又如何,恂哥儿是庶出,甄珠便是嫁的再好,家里的爵位和甄恂也没有任何关系,反倒是她的儿子还跟着享福。
她暗地里摸了一下肚子,说不准儿子已经在她肚子里面了。
东平伯面无表情的看了焦氏一眼,焦氏这才讪讪的不说话。
有官媒上门,这样的大事,府中怎么会瞒的死紧,周姨娘是最先知道消息的,她以前就是老夫人朱氏那里伺候的,现在在老夫人处伺候的丫头们和她多多少少都认识,平时周姨娘那是好人做尽,哪个被骂了,她也帮忙说说好话,也因为如此,有这种消息,她也知道的很快,比蒋姨娘消息灵通的多。
她知道了,甄湄理所当然就知道了,正在吃饭的她,一口汤差点咽不下去,全身发冷。
“姨娘,这是真的吗?”
明明她那么努力跟着大姐姐四处参加花宴,甄珠才出门一回呀,怎么就……难不成自己真的比不上她。
周姨娘当然知道女儿的心思,但她又是个十分识时务的人,所以劝道“不离十了,虽说伯爷现在还没有立马回复,可你也知道,这是迟早的事情,谁会拒绝王府呀。你也崩老是跟大姑娘出去了,她每次都把你当陪衬,这样还不如娘求求太太,让太太带你出门呢。”
再精致好吃的食物,甄湄吃在嘴里也是味同嚼蜡。
好在她知道自己力量薄弱,立马去找了甄皎,甄皎却云淡风轻的,“二妹,你担心个什么劲儿呀,镇西王府能够看上她,那也是她的手段不是。我是没这个福气了,以后咱俩恐怕还得屈居于人。”
心中却窃喜不已,终于把甄珠的事情给办成了,不过看了甄湄一眼,想想前世甄湄对她还是很好的,不想通过甄湄借刀杀人,故而委婉劝了她一句“她那个柔弱身板,去西北也不一定是好事,镇西王府舍了明珠找鱼眼珠子,还不知道有什么问题呢。”
她说这话在甄湄看来也是嫉妒,甄湄期待最想嫁去镇西王府的甄皎露出什么计划,却见她撒手不管了,心道甄皎也是个银样镴枪头,中看不中用的东西。
只是她也没有办法阻止,说来她们这些生活在二门里的姑娘连言语尖酸一些都有教养妈妈教训又能如何呢?
甄皎见甄湄垂着头,一幅难过的模样,她想若她日她出头了,一定要让甄湄嫁个好人,过上好日子,有仇报仇有恩报恩,这是她甄皎重生以来的原则,绝对不会像前世信错了人,把甄珠当好人,最后自己惨死,那甄珠还是风光无限的亲王妃。
次日一起去给焦氏请安时,甄皎甄湄脸色都不太好,甄皎是装的,其实心里爽翻了,甄湄则是真的怨气大,直把甄珠搞的莫名其妙的,她昨儿一直在研究棋谱,压根就没注意到什么,再者她身边的佟嬷嬷采荷采莲在府中根基很浅,消息并不是那么灵通。
事儿还未成,焦氏一个太太也不会跟继女们说太多,态度依旧如常,只是对甄珠多关心了几句,让人侧目。
第9章 相公是女郎(9)
镇西王府
少年头上竖着金冠,罕见的坐在门口,眉目如画,英气逼人。
听门口报说镇西王妃过来,他才站了起来,连忙对镇西王妃行礼“儿子给母妃请安。”
看着眼前比她还高一个人的儿子,镇西王妃很是欣慰,携着儿子的手进去说话,李锦知道母亲是为了他的婚事而来,露出一抹微笑。
镇西王妃看着儿子这般,不由心疼道“替你选的是东平伯府的三姑娘,生的娇媚可人,我们家同她定亲,于她来说也是一件好事。你不必自责,等以后你……”
李锦打断母亲的话“母妃,我知道的,你们都是为了我好,也是为了王府好,我没有怨言。”
镇西王妃满脸心酸。
先前只是派遣官媒过来,到底动静不大,如今镇西王妃带着世子上门求娶甄珠了,不一会儿藕荷院就喧闹起来,就连一向淡定的佟嬷嬷也喜不自胜,颇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之感,素日里在藕荷院伺候的下人们越发恭敬起来。
甄珠愣住半天了,她和佟嬷嬷道“当日去的闺秀,论家世相貌,比我好的一大把,怎么就选中我了呢?”
“姑娘,您还问这个,您被选上,肯定是看上您的好处了。”采莲嘴快的说道。
自己的终身大事就这么定了?甄珠忽然觉得非常不可思议。
她又想起当初对镇西王世子妃之位虎视眈眈的甄皎,她扶额,虎口夺食,这下梁子越结越深了。
镇西王府亲自上门来,东平伯看了一表人才的世子李锦,不再二话当即答应下来,所有的犹豫都抛在脑后,即便人家对珠儿不好那也无所谓,不过是个庶女罢了。当晚东平伯就去了蒋姨娘处,把甄珠的婚事说与她听。
于蒋姨娘这等内宅妇人来说,听到女儿许配的是镇西王的世子,喜的都说不出话来,她让丫头抱了蒲团来,认认真真的给东平伯磕了三个头。
“老爷,妾身原不过是得您垂怜才能有憩息之地,本没有想过珠儿会嫁与这样的人家,这都要感谢老爷和太太。”
东平伯亲自扶蒋姨娘起来,见她脸庞佼若春水,便是年轻的焦氏也不及她此刻风情,拉着她就按了起来,蒋姨娘伺候东平伯也是轻车熟路,尤其是女儿这次大喜,她更是使尽浑身解数。
连第二日去请安都迟了一些,焦氏难得的没说什么,周姨娘却心中泛酸,原本蒋姨娘什么都不如她的,现下不仅仅比她多了一个儿子,女儿也成了世子妃,处处都压着自己一头,她是很不服气的。
第二年的春天,镇西王府就送了聘礼过来,因为甄珠之上还有两位姐姐尚未许配人家,故而镇西王府很是体贴的允诺等甄珠及笄后再接过府中去,在此期间甄珠隔着帘子远远的见了镇西王世子一面,那世子不是所谓的肥头大耳,反而脸庞生的极美,看着像翩翩贵公子。
在此期间,甄皎出乎意料的没有再找甄皎麻烦,蒋姨娘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她笑道“三姑娘,咱们娘俩的好日子总算来了。恂哥儿身边的吴贵福引诱他偷钱玩女儿,被恂哥儿告到伯爷那里,伯爷把他们一家子也赶了出去,我听说宋大一家也打发到了庄子上,这都是看在姑娘的面子上。”
蒋姨娘伺候东平伯这么久,也知道他的性子,若是以前,吴贵福打几个板子,宋大那里都不会有什么惩罚,现在能够处置的这般,极有可能是看在甄珠的面子上的。
甄珠叹了一口气“姨娘,这走了一个吴贵福,说不准来更多个,恂哥儿身边伺候的丫头小厮你都让他自己注意点,我后年就要嫁到西北去,远水救不了近火啊。”
她心底里其实隐隐有一种不安定感,这一切都太不真实了。
可现在她也只能见招拆招,毕竟在这个时代,她一个深闺小姐连出门都千难万难的,又能够做什么。
与此同时,甄皎可没闲着,她努力把前世混的好的全部用一张名册记住,让宋家的人帮她打听,和这些人不是巧遇就是施恩,到了她及笄那一年,甄皎利用她母亲的嫁妆买了一块盐场,又让那些有用处的人帮她打点关系,她还有东平伯府这个靠山,所以一朝成了京城有名的女财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