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王夫人也觉得自己女儿不争气,她喊了一声“佩佩坐下。”
甫一坐下,她又看到那个出血的眼睛了,戏台子正好唱到法海收白娘子,甄珠笑道“看来白娘娘还是失算了,水漫金山固然是救了许仙,可又害了多少黎民百姓。”
“表姑娘说的极是。”
“啊……啊……”王佩佩不住抱着头叫。
王夫人匆忙赶过来,“怎么了佩佩?”
“娘亲,我看到吴管事的眼睛了,吴管事—唔唔唔”她还未说完就被王夫人捂了嘴。
可这事儿都听到了,韦氏眯了眯眼睛,这个吴管事是老太太的人,她不想牵扯到老太太便没有再查下去,这事儿到此为止,否则老太太有个好歹全家都要跟着丁忧,那可不成,她的淑嘉还要参加选秀的。
甄珠猛地站了起来“表妹你说什么吴管事?是那个害我的吴管事吗?”
“好了,都坐下听戏。”老太太威严的声音传来。
甄珠这才没说话,她的眼中却仿佛沁了冰渣一样冷寒,王佩佩这一次的表现不免让亲戚朋友人人都发现了端倪,王佩佩再次病倒了,王夫人也跟着受累,这王夫人因为这事儿也不知道怎么被人捅到燕王府去了,原本这燕王府的各房就是面和心不和。
出了这件事情,王夫人母女更是被冷嘲热讽的厉害,更直接的是王佩佩的亲事屡屡受挫,而老太太因为此时在家中到底低了韦氏一头,难得平静了几分。
可甄珠不过是吓吓她而已,若非是她自己机灵,恐怕早已受辱,于她们想用人奸污自己的意图来说,这已经是非常轻了,如今她势单力薄,不能够再有大动作,但她这个仇她迟早是要报的,且待来日罢了。
黑黢黢的夜晚,王佩佩整夜整夜的睡不着觉,王夫人好容易让大夫开了药让她服下,睡了片刻,她又吓醒了。
王夫人气道“你这是怕什么,肯定是甄珠那个贱人弄鬼,你露了怯,别人岂不知道是我做的。”
屋里点着安眠的香,王佩佩已经有三天未能安眠,她摇摇头“母亲,早知道我们就不要做了。”
第142章 侯府表小姐(12)
挂在房中正堂的钟到整点了,发出了“叮”的长鸣, 这声音原本属于平常, 但是听在王佩佩耳朵里却是惊了一下。
她躲进王夫人的怀中, 整个身子瑟瑟发抖, 让王夫人既心疼,又觉得女儿实在是太胆小“佩佩, 你怎么被吓了一下就成了这个样子, 如此胆小, 日后你嫁去旁人家要做的事情多着呢,就这样被吓倒了, 你日后可就一直要受人欺负了。”她想自己没生个儿子, 以后怎么跟女儿撑腰,佩佩的爹就更靠不住了,自不必说娘家人, 若是老太太走了,隔了好几辈的人,韦氏向来无利不起早, 也不会帮。
所以,唯有女儿自己立起来才好。
王夫人的眼神如鹰隼般盯着女儿“佩佩, 你明儿就跟我学着管家, 你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如此外强中干,如何成事。”
外面天色越发暗了下来,王佩佩额头上斗大的冷汗流了下来, 让她打了个冷颤,屋里的地龙又太热,冷热交替中,她竟然胸口闷疼,意欲作呕。
立在房间角落的下人看到主子不舒服,自然想上前伺候,王夫人却伸手阻止,“这里不用你们伺候,让她自己来。”
下人们皆瑟缩一下,往后退了出去。
王佩佩不解的看着平时一贯疼她的母亲“您是怎么了,娘?难道连您也不疼女儿了吗?”
“父母之爱则为之计深远,佩佩,这一次娘一定让你坚强起来。”
日后王佩佩变得铁石心肠,且无所畏惧,正是因为王夫人一手教导,她的这番教导自然是害人害己,这是后话。
却说起甄珠这边,韦家的人请甄珠还有淑嘉去庄子上玩,甄珠选了几套鲜亮些的衣裳,又专门去银楼打了一些首饰带上,不管怎么说也不能露怯,这次去的不仅仅有韦萱,还有韦萱的三个嫂子。
这韦家长房太太嫡出的有二子一女,庶出的还有二子二女,韦萱是韦太太生的小儿子,一开始就没想过要他多有出息,也不想娶太过高门的压的她儿子喘不过气来,正好有甄珠这个人选。
嫁妆丰厚,人才出众,她又是忠臣之后,朝廷每年还派人来侯府慰问一二,更因为她还有个天生神力的亲弟弟不过十岁的年纪就破格选拔为骁骑营。人人都说这个孩子日后恐怕是卫青、霍去病之后的又一个带兵的天才,便是连皇上也召见过他一次,甄家不愁无人。
两边都觉得不错,这门亲事才说的成。
而韦家的三位嫂嫂,听韦氏说长嫂是嫡亲的,那是浙闽总督的女儿,阁老的孙女,算是韦家的宗妇,且这个媳妇是韦蕴自己看中的,原本韦太太看中的是漱玉公主的女儿,听说八字很好,但韦蕴依旧中意方氏,所以这位方氏既有家世又有韦家下一代继承人的看重,算得上是韦家孙媳中的第一人。
韦家老二的媳妇崔氏是韦太太的娘家侄女,崔氏出自名门,但听韦太太说崔家过的不算太好,尤其是家计艰难,所以让她进门纯粹是因为要帮扶侄女和娘家,老三的儿媳妇吴氏就有点离奇了,她是韦三少的救命恩人,以她家不过是个药材商的身份要进韦家的门很难。
这韦三少的媳妇的爹娘很有心计,在吴氏救了韦三少后就逼着二人许下婚配,韦家自然不是那等不讲信用之人,再者韦三少原本有些锋芒毕露,韦太太对他有些芥蒂,他娶的人不大好,于韦太太来说也不是一件坏事情。
所以单单一个长房便是这样错综复杂,甄珠想日后恐怕比在叶侯府还要耗尽心神。
屋子里面,大小箱笼都开着,绿柳一个个贴签子,这年头出门并不是随意做个马车轻车出行就成。箱子里有外穿的衣裳,也有内穿的衣裳,更有梳妆匣子、头面首饰,一小箱子零嘴,一小箱子药膏,她的就已经这么多了,还有丫头们的,也是几箱子。
收拾起来觉得少,收拾完却觉得非常多了。
绿柳收拾好后,伸了了懒腰“总算是忙活完了。”
落日已经沉沦下去,天色渐渐变黑,涂妈妈端了一碗燕窝羹过来,这是侯府姑娘家养生之法,每日夜晚睡觉前必定喝一碗冰糖燕窝。
一口气喝完后,她把碗递给涂妈妈,又让红柳伺候她睡下。
次日清早,带着淑嘉一起去韦家请安,韦家也是住在内城,她们家不比侯府人口少,所以便是甄珠这等寄居之人都能住的舒服,韦家虽然家大业大,但是人太多了,饶是如此,韦太太的院子依旧修的十分雅致。
两边的暖房里放着不少珍奇的花朵,中间的小道不是惯常用的青石板,而是采用的玉石,台阶上铺的地毯都是波斯来的,这家的底蕴绝对不是用钱能够衡量的。
打帘子的丫头见了她们,也不会诧异,一个个伶俐请安,一看韦家的规矩就十分严厉,甄珠一笑,拉着淑嘉进去了。
韦太太身后站着几位年轻妇人,逢年过节甄珠也见到过几次,但却未曾专门介绍,这次韦太太指着这三人道“这是你们大嫂子、这是二嫂子,这是三嫂子。”
虽说甄珠还未曾嫁过来,但是按照淑嘉的方式喊,这三人也确实是她的表嫂,甄珠和淑嘉忙福身请安。
韦太太拉着她二人坐下“早上起的早,早饭用了没有?若是没用,先到我这里用便是。”
“舅母,嘉儿就是惦记着您家的萝卜糕,所以故意每次早饭就来的。”淑嘉很馋的声音说着,逗的韦太太哈哈大笑,“我自然准备了咱们嘉儿最喜欢的萝卜糕。”
淑嘉是家中小女儿,对撒娇一事很是拿手,不一会儿哄的韦太太笑呵呵的。
吃早饭时也搂着淑嘉不放,方氏替甄珠布了一道凤爪,崔氏替她布了一碗乳酪羹,那吴氏随意夹了几个油果子给她,从这三人的布菜中,甄珠略略对她们有了几分了解。
这三人里崔氏实在是心细如尘,而且嘴边带着轻轻的微笑,一看就是名门女子的模样,说实在的,若非她家道中落,应该可以嫁的更好的。
而方氏则不太把她放在心上,姑娘家出外做客都要注意吃相,但凡有刺的有骨头的吃起来未免吃相不好,她已经过了考察期了,和韦萱定了亲,还给这道菜给她,也实在是不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