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昨日许京华特意在父皇面前,提起刘瑜猎了一头鹿,让他在太子面前大出风头,二殿下甚至已经对许京华有了好感——如果她没有最后提出要去送太子的话。
“不要紧,太子只是占了先机而已……”刘瑜反复在心中开导自己,“只要能多留在这里一段时日,朝夕相处,不怕扳不回来!”
二殿下满怀雄心壮志,拉着刘琦去望春宫,找应该已经下课的宜阳郡主玩,却从太后这里得到一个最不想听的消息——他们的贺老师病情痊愈,明天就可以上课了!
刘瑜愣在当场,刘琦瞄他一眼,先答话道:“那可太好了!只是如此一来,孙儿们就不能侍奉娘娘膝下了。”
太后笑道:“学业要紧,我这里,等你们休沐、有空了再来便是。”又问,“你们是想再住一晚,明日一早直接去学堂,还是先回去准备一下?功课都做好了吗?”
刘瑜忙抢着答道:“孙儿们早都做完了,还想再陪伴娘娘一日。”
“也好。”太后说完,转头看向身边宫人,宫人会意,悄悄去找许京华。
许京华正给刘琰写回信,听说两个殿下来了,头都没抬:“我过会儿再去,就说……我在做功课。”
宫人应声走了,许京华继续专心写信,直到午膳时分,才出去露脸。
用完午膳,天气正热,没什么好玩的,许京华陪着两位殿下下了会儿棋,就困得直打哈欠,回去午睡了。
睡醒起来,外面仍然闷热,许京华不想动,就陪着太后说话。
刘瑜眼见自己所有筹谋都要落空,实在不甘心,便当着太后对许京华说:“我也没跟人通过信,看宜阳和皇兄通信,好像很有趣,能不能算我一个?”
“算二殿下一个?”许京华惊诧,“怎么算?”
“咱们也可以通信啊。”刘瑜努力笑得温柔和善,“就像你和皇兄那样。”
许京华为难:“呃……我写字实在太难看了……”
刘瑜立刻说:“不要紧,谁初学写字,都是一样。”
“语句也不通顺……”许京华继续推辞。
“那更不要紧了,能看懂就行。”
“可我不知道写什么,难道把写给太子殿下的信抄一遍吗?”
刘瑜其实挺想知道她给刘琰写信说什么,但这话无论如何不能说出口,一时便噎住了。
旁边坐着的刘琦,见场面尴尬,太后娘娘只笑不作声,便笑道:“好啊,也抄给我一份,我学学姐姐怎么写信的。”
太后这才笑道:“这还有个捡漏儿的!”
宫人内侍都跟着笑,许京华也笑嘻嘻道:“那可不行!我的绝活儿可不能给你们学去!”
于是写信一说,终于变成笑谈,谁也没再提起。
刘瑜心里很不高兴,之后没心思再多说,用过晚膳,就早早回流芳院了。
太后也终于得空,和许京华说起要请几个小姑娘来玩。
“你婶娘家有个和你同岁的侄女,说是性情同你差不多,活泼好动,也会骑马。”
“对,叔父说过。什么时候来?”许京华对齐王妃的侄女还挺好奇的。
“后日吧。我还打算把你之前见过的那三个姑娘请来,你还记得吗?”
“就是陆姑娘来的那次,那三个姑娘吗?”
太后听见陆姑娘,略微皱眉,却只能点头:“不错,不提她。那三个姑娘都是出身好、品格也好的,其中姓何的那个,是章德皇后娘家的姑娘……”
“我记得她,叫何明颖是不是?名字很好听。”
“对。”太后笑起来,“那孩子是章德皇后的侄孙女,也就是皇上的表侄女。何家只剩下这一脉,皇上对他们很优容。”
何家是皇上母舅家。章德皇后虽然早早去世,但若无她的筹划,太后也没法带着当时还年幼的皇上离开皇宫,进而逃出城去,加上太后这些年常跟皇上提及章德皇后的好处,皇上心中,对生母其实是很怀念的。
于是皇上登基后便将多年累积的怀念,都转移给何家,为表兄加封了英国公。
“另外一个叫韩春华的,她父亲是建康第一科进士科的状元,如今在朝任礼部侍郎,他家出才子,韩春华的两个兄长都已中了进士。”
许京华肃然起敬:“那这个韩姑娘,也是个才女吧?”
太后笑着点头:“听说琴棋书画,无一不通。”
“还有一个呢?”
“还有一个叫楚慧,她父亲是殿前都指挥使,掌禁军,我原本以为将门出虎女,这孩子应当能同你合得来才是,那日瞧着,倒是个文文静静的姑娘。”
许京华笑道:“可能是进宫不敢张扬,藏着呢。不过,这三位姑娘不都是太子妃人选吗?您是又要开始给太子殿下选妃了吗?”
太后瞧她问得坦荡,没什么不自在的,心中大定,笑道:“没有。既然他们父子不着急,我也就不忙了。我是想着你进京这么久了,却只有琰儿一个玩伴,他又忙得很,怕你孤单。这几个孩子出身人品都上佳,若你们能合得来,以后也多个说话的人。”
许京华也挺好奇这些大家闺秀怎么过日子的,尤其宋先生还叮嘱过,便愉快地答应下来:“好啊!”
于是几日之后,太子殿下收到的回信里,就有了许京华结识新朋友的消息。
作者有话要说:昨天写了一千字就困得睡着了……
今天想多更点,没想到写这么慢,久等了,抱歉……
---------------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糖瓜面包 2个;陌上花开的小心情108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侍小宝 10瓶;等闲 8瓶;秋秋 5瓶;小木头 2瓶;糖瓜面包、YH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9章 新朋友
“她们四个排着队进来,个顶个的好看,我觉得自己好像在选妃,差点一挥手说:‘留下,都留下!’”
看信的刘琰:“……”
许京华还真不是逗刘琰,她当时就是那么想的。
除了上次见过的何、楚、韩三个美貌小姑娘,齐王妃的侄女朱苒,也十分明艳好看,且果真如齐王妃所说的,大方明朗又活泼。
她拜见过太后,由齐王妃介绍给许京华时,就一点也不怕生地说:“郡主叫我苗苗便好。”
“她小名叫苗苗。”齐王妃笑着跟许京华解释。
“好啊,苗苗,真好听。你也不要叫我郡主了,咱们同龄,叫我京华吧。”许京华说着,又看向另外三个姑娘,“三位也一样。”
太后看那三个姑娘还是拘谨,就说:“上次叫了你们来,却没好好招待,这次是特意请你们来做客的,不必拘束。”然后让齐王妃和许京华直接带她们去流芳院玩。
流芳院里有个四面临水的六角凉亭,亭子顶上爬满藤萝,这个时节虽然花已经谢了,枝叶却正繁茂,四处延展低垂,把亭子里面遮蔽得十分凉爽。
齐王妃事先让人修剪了西北两边临水处的藤蔓,使之不遮挡水景,又在亭内长椅上铺了竹席,设了小几,外加一张方桌和几个圆凳。
她把小姑娘们带过去,留下亲信服侍,便功成身退,让许京华她们自在玩耍。
关于这一段,许京华在信里是这么写的:
“一开始大家都端端正正坐着,跟画上美人似的,谁也不开口,我看她们彼此好像也不熟,就问她们之前互相认不认识。朱姑娘先一指楚姑娘,说她们以前在楚姑娘外祖父家见过,还说她祖父和楚姑娘外祖父是多年好友。”
刘琰看到这里,转头问钱永芳:“楚询岳父是谁?”
钱永芳道:“是左骁卫上将军罗斌,收复并州时,他率领的西路军大败,后来论功行赏,便没能封爵,一直赋闲在家。”
“罗斌和卫国公有旧吗?”
“这个小的没听说,不过卫国公年少从军,原是五千勇士之一,这二十多年东西转战,又一路向北收复失地,与许多将军都有私交。”
当初先帝还是太子时,张皇后想置他于死地,说服僖宗皇帝派太子去山东平乱,却只给他五千兵马,还暗中找到统兵将领石重义,让他伺机谋害先帝。
后来石重义带领属下宣誓效忠先帝,力保先帝登上皇位,那五千人从此便有了“五千勇士”的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