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二人正其乐融融地说话,听外面有下人道:“见过王爷。”
王妃抬头看向大门口,理了理头发,站起来对杨润澜道:“你爹来了,你老实点儿。”
说罢款步走到门口,福身请安:“妾身见过王爷。”然后伸出手臂柔柔地将丈夫挽住,一同坐到了坐榻上。
庄亲王其实年岁和林老太爷相仿,但是保养得很好,富贵闲人,一辈子没有操过心,自然显得十分年轻,看起来就四十多岁的样子。
他看了看小儿子,因为要泡妞,杨润澜是着意打扮过的,看起来十分精神抖擞,王爷上下打量了他几眼,嘴角带了笑意,戏谑道:“听说睿郡王最近总往老林家跑。”
他子息艰难,原配王妃过府连生了七八个丫头,偏房小妾们不晓得为啥连丫头也生不出来,直到原配王妃求医问药,终于生下长子之后,偏房们才陆续生下了孩子,还都是女儿,生下儿子的都没几天就夭折了。
后来王妃患病,缠绵病榻多年,王氏才又生下一子。
这两个儿子,老大虽然是嫡出的,但是肖母,生的矮胖敦实,皮肤黝黑,虎头虎脑。小儿子肖父,生的十分像他,高大英俊,神气十足,活脱脱自己年轻的样子。
杨润澜的母亲王氏貌美,他又兼具了母亲容貌的优点,是父亲的2.0升级版。
是以庄亲王自从这个小儿子生下来便偏疼他,连带着偏疼王氏,原配王妃病逝后将王氏扶正,小儿子终于也是嫡子了。今年又得了皇上的封赏,如今也是郡王了,总算是有了前程。
杨润澜听父亲问话,语气没有责备地意思,便也放松下来,嬉笑道:“父亲总是教导孩儿,识时务者为俊杰,如今天时地利人和,孩儿自然是要当一回俊杰的。”
庄亲王拿起茶杯小小地抿了一口,对着王妃道:“不是本王泼你凉水,恐怕这回头草不好吃啊。”
杨润澜听了急急道:“爹何以见得,是好草为什么不能回头吃?”
王妃也道:“王爷这话从何说起啊?我家润澜这品貌身份地位,哪个配不上她闺女?”
庄亲王摇摇头,“我儿当然千好万好,但是低头娶媳妇,抬头嫁闺女。明日你出言试探几句,行就行,不行也莫强求,免得伤了面子、伤了和气。我今日思忖,年初在京里,你说起退婚之事,赵大人夫妇没有一丝惋惜之情,痛快答应,甚至还帮你圆场,这说明赵家本就无意于这段婚姻。”
王妃道:“那是当时赵家丫头有病在身,赵大人身份地位也不能与今日相提并论,林秀琴心知自己闺女配不上我儿,与其挽留不如顺水应允退婚,还落得个大度的好名声儿。”
庄亲王放下茶杯,声音有些不悦了:“妇人之见,女人家就是头发长见识短!你也知道赵家丫头今非昔比了,人家如今有得挑有得捡,若是被当面拒绝,庄亲王府颜面何存,总之听我的安排,这件事明日不要直接提了,你宴会上找机会探探赵夫人口风再说。”
看到丈夫脸色变了,王妃立刻低头应了,杨润澜也不敢再接话,心里暗暗想:看来这事还是得靠我自己,明天一定要找机会向她表明心意。
第二日,整个岳城都沸腾了。
为啥,因为为了庆祝林老太爷六十大寿,林家餐饮线、零售线、定制线,全城上百家店铺联合打折,充值有礼、消费抽奖,中奖率超高。集满林记旗下任意六家店铺的消费小票还可以再兑换礼品。
等等等等,花样繁多的促销,把林老太爷一个人的生日,变成了全城的狂欢。
真珠带着妙菱悄悄地来找她姥爷的时候,林老太爷刚听完伙计汇报铺子里的情况,一个又一个创新高的成交额,让他的心里乐开了花。
“来来来,小东西,在门口扭扭捏捏做什么呢,快进来。”林老太爷招手让真珠进屋。
真珠进来了,有些不好意思的从背后拿出来一个小小的锦囊,上面用金银丝线绣了一个“寿”字。
她说:“姥爷,我先把礼物送给您,我手笨,只能做成这样了。我怕等下到了晚上,大家都把礼物拿出来的时候,把我比得太丢人了,所以我提前送来。”
妙菱在旁边插嘴道“老太爷,小姐真的尽力了,她都快给自己的手指扎成筛子了。其实奴婢很想给她帮忙的,可是奴婢绣得还不如小姐呢。”
林老太爷心疼得把真珠的手拉过来看,嘴里道:“傻囡囡,姥爷家又不缺绣娘,要你绣什么锦囊?瞧这小手扎得,受罪了吧?今日铺子里这些花样子都是你想得主意吧,我都听说了,外面热闹非凡哪,这就是最好的礼物了,姥爷心里可高兴了。”
真珠甜甜地笑了,“姥爷喜欢就好了,我的手不疼。客人们陆续来了,我先去给二舅母帮忙了。”
她带着妙菱蹦蹦跳跳地走了,刚进了花园,却发现真兰带着一位不认识的小姐远远走来。
第64章 要嫁就嫁给爱情
真兰也看见了真珠, 于是两人互相迎了上去。
因有外人在场,真珠老老实实给真兰行了礼:“见过大姐。”
又给另外一位小姐也福了福身子,“不知这位姐姐是谁家的,真珠这厢有礼了。”
那位小姐赶忙上前来扶她,热情洋溢道:“原来你就是姑母家的珠儿妹妹啊,果然生得如花似玉,与姑母一般花容月貌。姐姐给妹妹准备了一点小玩意做见面礼, 原打算见过婆母之后去拜见姑母时送给妹妹的, 既然在这儿见了, 就先拿给妹妹玩罢。”
她话音未落,身后有丫头递上了一个锦盒,妙菱见小姐没说不要,于是上前接过来。
真珠正纳闷这是谁家的小姐,怎的如此亲热, 见面就送礼物。
真兰适时解释道:“这是未过门的大表嫂子,朱家大姐姐。”
那朱小姐亦笑眯眯道:“今日外公大寿, 我特意提早前来,看看有什么能帮忙的事务, 略尽一尽孝心。不曾想见了两个姑母家的表妹, 都是粉雕玉砌般的美人儿。”
到此真珠恍然大悟,原来这位就是与大表哥定亲许久,因着女方祖父去世,守孝三年拖延了婚期的盐台大人家的小姐。
她眼神瞥到了妙菱手上的小匣子,心说, 既然是当面给我,显然是想让我当面打开喽,大家都是亲戚,对方又是客,自己当然要客气一点,配合一点。
于是她欢欢喜喜地打开了匣子,里面是一对赤金的镯子,做工精良,拿起来沉甸甸地直压手。
真珠面色如常,心里却暗暗咋舌,江南盐运使看来果然是肥差,这朱小姐出手真是阔绰,金镯子虽然不是啥稀罕物,但是这分量十足,显示对方诚意十足。
她把那镯子戴在了手上,伸出手腕给朱小姐看,嘴里亲热地叫道:“大嫂子你的眼光真是好,挑得这对镯子花样子太好看了,珠儿十分喜欢,我一定常常戴着它们,时时记着大嫂子对珠儿的好。”
朱小姐听着真珠这一声声“嫂子”,脸上仿佛迸发出光彩,她抓着真珠的手,说话的声音里带着兴奋和甜蜜,“妹妹不必如此客气,咱们都是一家人。这不过就是一点小玩意儿,下次妹妹喜欢什么,只管跟姐姐说。”
真珠看到真兰脸上有些许焦急地神色,知晓她要去给二舅母帮忙,今日事多,便笑道:“我这游手好闲的闲人就不耽误二位姐姐的正事了,等姐姐们得空再好好叙话。”
三人告别,真兰带着朱小姐匆匆走了。
妙菱见她们走远了,才说道:“小姐为何说自己是闲人,小姐给刘掌柜出得主意多好啊,一点也不必她们的孝心少。”
真珠望着那几人的背影,笑笑地说道:“朱小姐急着去拜见自个儿未来的婆婆,真兰急着去讨好自个儿八字没一撇的婆婆。如此说来,我可不就是闲人一个吗?”
她转头看妙菱,“你觉得这个朱小姐怎样?”
妙菱说:“挺好的啊,又客气又大方,就是样貌平凡了点。”
真珠点点头,“我瞧着也不错,像是个会来事能持家的。可惜啊,男人说娶妻娶贤都是嘴上说说而已,最后还是看脸。”
她又摇了摇头,看这朱小姐的样子对大表哥十分上心,可是大表哥一房又一房的姨太太在那儿摆着,虽说考虑到正妻尚未进门,都没给名分。但是朱小姐还能安之若素的愿意嫁进门,只能说是周瑜打黄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