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树之下+番外(65)

作者:夜雨秋灯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李秋元点点头,又问:“那之后呢?城里的十万人怎么会无缘无故消失呢?”

秦二摇头:“国王投降之后发生的事情,谁也不知道。”

李秋元听了一会儿,目光又溜回到远处的少年身上,他正在看皇宫的方向,表情神秘莫测,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周围昏暗的广场万籁俱寂,所有人都是压低声音在交流,像是怕吵醒了什么似的。

忽然一个看起来年龄不大的小伙子毫无征兆的直挺挺倒在了地上,秦二听见咚的一声,立马打着手电筒回头看,发现是从下来后就一直沉默不语,异常安静的小杨。

大家都吓了一跳,聚过去把他扶起来,他好像没什么意识了。

但是奇怪的是他的皮肤变得有些干瘪,像是严重脱水并且饥饿了很久营养不良的那些人一样。

秦二不小心摸到他的皮肤,发现手指按下去后,那块皮肤久久不能弹回来,一按就是一个坑的样子,顿时有些慌了,“水!谁有水,快……”

旁边有人给他递了个水袋,秦二拔出塞子给昏迷的人灌了一口,然而对方还是不见有什么反应。

小杨是里面年龄最小的,也是第一次跟着他们下地,旁边有人担心的说:“怎么会这样?看起来就像变了个人似的,感觉也就一两个小时的功夫,整个人瘦了一圈。”

常叔也过来看了看,打着手电揭开他的眼皮查看了一下,却发现他的上眼白正中间有一条笔直的红线垂直直达黑眼珠,红线末端是一个黑色的圆点。

“怎么会这样?”常叔脸色有点难看,“这不可能啊……”

秦二着急的看了他一眼,“常叔,你都知道什么,快说呀。”

“这是一种诅咒……”常叔喃喃自语的往后倒退了两步,“怎么会这么快,黑线已经到达眼珠,说明离死不远了。可是我们才进来了几个小时……怎么会这么快……”

他一直在重复一句话,“怎么会这么快……”

李秋元首先发现事情的异常之处,皱眉说:“可是,如果是诅咒,为什么我们一点事都没有,只有他倒下了?难道我们不是一直都在一起?”

身后传来一个声音,“因为倒下的这个人身上,有拉达克人的血统。”

她回头去看,发现远处的少年不知道什么时候被这边的动静惊动,已经过来了。

“你是说这里的诅咒只针对拉达克人么?”李秋元问。

“也不尽然。”

“那他还有救么?你有办法么?”

“我?”他眉梢一扬,颇觉好笑的弯了弯唇角,“等你想起自己是怎么活下来的,再想想要不要我帮他。”

秦二现下已经心神大乱,他出神的看着地面,有点呼吸急促,“这是真的么?我爸他也有拉达克人的血统……那他是不是已经……”

大家又是一惊。

“可是也不对啊——”秦二自言自语的摇头,说:“如果真是这样我也会中诅咒的,为什么我会一点事儿都没有。”

常叔听到这里叹了口气,拍了拍他的肩说:“小秦,我和你爸也算老相识了,有件事现在得告诉你。你爸当年盗过的墓不在少数,阴阳先生说他这辈子损了不少阴德,只怕将来会牵连子女,于是他为了不祸害妻子和孩子,就一直单着,直到最后也没娶亲。”

秦二眼睛微红,深吸了口气问他,“您的意思是……我是……”

常叔点头,“没错,你是你爸从孤儿院外面的长椅上抱回来的。”

秦二隐约想起很小的时候,他笨拙的给自己穿衣喂饭,眼圈又一次红了,像个孩子一样。

“先别哭了,这个地方太古怪了,你既然是来找你爸的,就赶紧找找有没有什么线索。其他的兄弟们去皇宫看看有没有咱要的宝藏,但是要记住,土城西方位置的金器不能碰。大家明白么?”

“知道。”

“明白了,常叔。”

李秋元见他们分开行动了,终于想起正事。虽然宝藏她也十分心动,但目前看来,还是先找到那块玉比较重要。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像怜小天使的地雷!

第57章

她问秦二:“你们之前说过的寺庙在哪儿?有地图么?”

秦二点头说有,随后从口袋摸出一张手绘的纸说:“在一条地缝的对岸,得从土城的边缘绕过去。”

李秋元边打着手电看地图边问:“那那条地缝在哪儿?”

“在南边。”身后的少年从她身边走过,代他做了回答:“我们要往南走,得和他们分开。”

李秋元忙抬头跟了上去,问:“你怎么知道?”

“还用想么秋元?”他不动声色的笑笑,“东木,北水,南火,西金,中土。下面是五行的布局,你觉得那条地缝会在哪儿?”

李秋元压根不懂这些,只能含糊其辞的哦哦哦应着,又问:“那刚刚常叔说西方位置的金器不能碰,也是因为不能破坏这个布局的平衡么?”

“已经破了,也无所谓能不能碰了。”

“已经破了?”她有点惊讶,“为什么?”

“你不是已经看到东方那棵树了么?”

李秋元想起那棵已经烂了一半的巨树就直皱眉,没说什么。黑暗的地下无法辨清方向,她也不知道所谓的南边在哪儿,只能无头苍蝇似的跟在他身后。

只是耳边那条地下暗河的水流声似乎越来越远。

前头渐渐有了一丝光,不再那么昏暗,李秋元边走边研究地图,冷不防撞上他冷冰冰的坚硬后背,鼻子瞬间红了。

她捂着鼻子吸了口凉气,还未来得及说什么,就看到远处的冲天的火光。

前方是一条很宽的地缝,并不像秦二说的那样可以跨过去,至少她是跨不过去的——地缝深处流淌岩浆,她能感受到热浪。

如过没有跳过去掉下地缝的话,八成连灰都找不着。

而在地缝的对岸,的确可以看见一座寺庙。那座寺庙背靠着山体,已经坍塌了一半了,门也垮下来,似乎轻轻一拽就能拉下来,庙门里一片森黑,什么也看不清。

“它似乎变宽了。”李秋元有点发愁,“我们怎么过去?”

少年目不斜视的看着对岸,表情并不见什么变化,淡淡说:“走过去。”

李秋元微愣,正想问怎么个走法,就看见他手里不知道什么时候多了把熟悉的手杖,手杖被他扔向空中,瞬间化成银色石桥,横跨在地缝两岸。

本来是件十分神奇,亲眼目睹神通的事儿,然而李秋元的脑中却白光忽闪,好像她在哪里看到过相似的场景描写。

细细回想了半天,等到少年都踏上石桥回头看她了,她才骤然想起来。

有段时间她读过唐朝的太平广记,里面有很多关于神仙的篇幅描写,其中有一段她隐约记得,什么……乃取拄杖,向空掷之,化为大桥,其色如银,请玄宗同登……什么什么的。

说的似乎是开元年间,唐玄宗在身边一位年轻法师的帮助下前往月宫的逸闻,玄宗后来还因此调作了在月宫上听到的霓裳羽衣曲。

但是这位法师是谁,叫什么名字,她却死活想不起来了。

只记得在这逸闻中,这法师似乎活了两百多年,却依然是年轻的少年模样。

而且百度上也有关于“银桥”的百科,传说是一只仙杖变化而成的大桥,桥可通向月宫,说的也是这个法师。不过这典故却是出自前蜀杜光庭的《神仙感遇传》。

没想到同样的景致,她今天竟也见识到了。

踏上银桥,她没忍住朝身下看了眼,热浪灼人,岩浆在地缝下翻涌,她下意识闭上眼睛,几步走了过去。

对岸的土质坚硬,地上干裂了很多口子,像是干旱了很多年一样,不远处就是那座坍塌了一半的寺庙,屋顶的瓦片被背后山体上落下的土盖了一大半。

李秋元尽量放轻脚步,什么也不碰的跟在少年后面,这座寺庙很大,目测至少几百个平米,还不算里头的院子。

走进去后,她发现寺庙院子里和这方圆几千公里任何一处都不同。

这个地方竟然长满了杂草。

要知道,这里方圆几千公里,都是很少有绿植的,这下面更是没什么活物。

李秋元快步跟上去,没忍住问了句:“你是唐朝人么?”

少年不紧不慢的走进残破的中央大殿,闻言似乎笑了笑,“怎么,你发现了什么?”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