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养虾日常(182)

作者:红白茉莉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落选的绣娘原本对于自己花了这么多时间在上面有点不满,但是看到学堂准备的小礼品之后,全都笑逐颜开。

居然是为食猫的代金券啊,价值五十两!能去吃一顿小龙虾了。

她们早就听说小龙虾有多美味了,只是舍不得花这个钱,现在能免费吃到,真是太好了!

只有华氏不高兴。

虽然她也没吃过小龙虾,但比起价值五十两的一顿饭,她更想要五十两银子,想到回家还要继续绣东西,她满身疲惫。

“娘,怎么样?选上了吧。”沈安芸见她出来,立刻上前挽着她手。

华氏垂头丧气道:“没有。”

“不会吧!”沈安芸顿住脚步,“难道有人送去参选的绣品比娘的还好?不可能吧,那幅锦鲤图好成那样!”

“小声点!”华氏一把捂住她嘴巴,“不要提这事了,太丢人了。”

“怎么了?”沈安芸闷声问道。

华氏拉着她快步走开,直到看不见学堂了才跟她道:“突然增加了一轮考核,有个绣娘绣出来的东西跟罗绣娘一模一样,还说她是罗绣娘的女儿,学堂的人就选了她了。”

“肯定是假冒的吧。”沈安芸脱口而出。

“我也是这么想的,可是人家学堂不在乎这个。”华氏叹息道。

“居然不在意先生的品行?这个学堂怎么感觉不太正规啊,娘,你知道女子学堂是谁开的吗?”沈安芸问道。

华氏摇了摇头,“我也不太清楚,主持考核的是姑娘,大概十五六岁吧,长得挺好看的,我听其他人好像喊她苏先生。”

姓苏的姑娘?该不会是苏含玉吧。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沈安芸就否定了,苏含玉都不一定认识字呢,怎么可能当得了先生。而且学堂居然让十五六岁的姑娘当先生,也太离谱了吧。

拿不到教职,她有点可惜,但见华氏分外失落,便安慰道:“娘,没关系,下次说不定还有这样的机会。他们这个学堂我感觉开不长。”

“你这么觉得?”华氏仿佛找到了认同感,“我也这么觉得的,先生都品行不佳的话,学生能好到哪里去,旁边又在盖房子,那么多男人在那里,以后不知道会出什么事呢。”

“是阿,不说了,我们赶紧回家吧。”沈安芸感觉街角有人对她们指指点点,不知道是不是认出她们来了。

苏含玉听说罗绣娘的事迹之后,感觉自己捡到宝了。

据说罗绣娘是个孤儿,在善堂长大的,到了能干活的年纪就去绣坊找活干,一开始人家也不肯教她,就让她绣些边边角角的东西,她自己却凭着仔细观察,很快学会了绣艺,并且创造出自己独有的绣法。

出名之后,受到不少人追捧,也有不少人想娶她为妻,其中不乏有钱人家。但是她最终选了一个落魄书生。

书生和她成亲之后,经济稳定下来,学业大有进步,后来居然考上进士了。

然后,就跟话本子里写的一样,他被富贵人家的小姐看中,想让罗绣娘自降为妾,罗绣娘坚决不肯,要求和他合离,并且把女儿要了过来,从此消失在人们的视野。

只有零零星星的绣品不时传出,没有人知道她们母女去了哪里。

罗氏笑道:“我娘带着我四处游山玩水,把名山大川都看遍了,等她走不动了,就停下来专心刺绣,我娘问我嫁不嫁人的时候,我说不想嫁,她离世之后,我就一个人生活。”

“现在也是年纪到了,想找几个人把我娘的刺绣传下去,刚好听说你这里开了个女子学堂,教女子自尊自爱的,觉得比较符合我的想法,就过来了。”

苏含玉讶异道:“你这是在哪听说女子学堂的事的?”

他们没怎么宣传阿,也就青阳湖镇的人知道吧,罗娘子不会也是流落到青阳湖镇来了吧。

“我在州府听说的,有人特地给我传了信,至于是谁传的,我就不知道了。”罗氏回道。

谁会这么好心呢?

远在县城处理公务的谢尧打了个喷嚏,问谢二:“她那边怎么样了?”

“先生都找齐了。”

“罗娘子留下来了?”

“当然。”

“那就好。”

谢二心里暗暗感叹,爷真是时刻惦记小玉啊,她都没说要找多好的绣娘当先生,爷就把罗娘子给找了出来,还让人快马加鞭过去送信。

罗娘子能这么顺利从州府过来青阳湖镇,当然少不了暗中护送的人。

啧啧,瞧青阳湖女子学堂的先生阵容,他要是有女儿,都想送去那里上学了。

可惜他连妻子都还没娶,哪来的女儿呢?

爷什么时候娶妻呢?

他这个做主子的都还打光棍,他们这些当属下的怎么好意思越过去,能不能早点生个女儿全看爷的了。

谢尧被他哀怨的眼神看得心里发毛,这家伙到底在想什么,是不是最近安排给他的事太少了?

……

“小玉,你是怎么想到这个的?”

秦怡惊叹地看着苏含玉称之为“拼音字母”的东西,之前怎么没有人想到音标这种东西呢,把发音字母学会了,再有一部字典,就能学会所有字了。

这真是了不起的创举啊!

她学认字的时候可是一个字一个字的背,压根没有捷径可走,为什么很多人觉得读书痛苦?光是记字形和读音这一条,就不知道难倒了多少人!

“这不是我想到的,都是前人的功劳。”苏含玉不好意思道。

在苏含香苏泽浩跟苏泽霖学认字的时候她就像把拼音弄出来了,但是他们两个小家伙很聪慧,就算没有拼音,认字也相当快。

女子学堂的学生资质参差不齐,肯定要想点办法,她不希望她们学三字经都要学好几年,那得耽误多少时间啊。

她都打算把阿拉伯数字拿到算术课上教了,也不差拼音字母了。

要是有人怀疑这些东西的来头,就……推到谢尧头上吧。

第二百四十六章 学堂开学(一更)

其实这个时代的汉字也有注音方式,一种叫做直音,一种叫做反切音。

直音就是用同音字来注音,比如氮字的注音是“旦”,笙的注音是“生”,只要会读旦和生,自然知道氮和笙怎么读,不过若是不知道旦和生怎么读,那氮和笙也没法读了。

反切音呢,则是用两个字来注音,取反切上字的声母和反切下字的韵母,比如“杧”字,注音就是“莫郎切”,取“莫(mo)”的声母和“郎(lang)”的韵母的音。

这种注音的弊端和直音也是一样的,如果不知道莫和郎的发音,谁知道杧该怎么读呀。

可想而知,古代人认字有多悲催了,没有一定的词汇量,看到新的字根本不会读,翻字典也没用。

现代拼音就不一样了,只要记住二十六个拉丁字母,学会拼读声母韵母,记住发音规则,再加上一部字典,那就任何字都会读了。

苏含玉把拼音注音方式教给秦怡和秦宿,然后拼音方案编入课程,先教学生学拼音,再教她们认字,一开始学习速度慢些,后面肯定会快起来。

秦怡对拼音很感兴趣,特地买了字典,取常用字,按字母排序,弄了一部《简明汉语字典》出来,打算翻印之后,每个学生发一本。

秦宿原本对算术不怎么感兴趣,觉得各种定理高深莫测,看书都能看晕,但是当苏含玉用阿拉伯数字替代原来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又用拉丁字母指代各种线条未知数之后,他突然发现,算术一点都不难。

不止不难,还挺有趣的。

苏含玉大学不用学数学,高中的数学知识很多都忘了,但是小学和初中那些,因为是基础知识,倒是还记得,就根据现有的《九章算术》等数学书籍和自己记得的内容,编了课本出来。

秦宿如获至宝,把课本上的公式定理都学会之后,又问苏含玉怎么推论出来的,有些苏含玉实在回答不上来,就让他自己琢磨。

他还真自己推导出不少东西来,看得苏含玉一愣一愣的,搞不好秦少年有当数学家的天赋?

有个数学家说过:“数学大则可以通神明,顺性命;小则可以经世务,类万物。”

数学是一门相当实用的科学,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不管是农耕、水利、建筑、测绘还是军事、金融、艺术,都能产生作用。

上一篇:佛系重生下一篇:穿到古代当作家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